新闻采访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读了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先生的《学习点亮人生》一书后,笔者体会到,新闻采访也是有“捷径”可循的,这就是要按“新闻规律”办事。南振中先生在书中谈了学习爱好的培养、学习时间的支配、学习目的、怎样学习以及学习计划与人生规划的关系,等等。其实,这是一位资深新闻人在以“新闻人生”谈学习、看人生。对于年轻记者来说,它是一把入门的金钥匙,教会我们怎样树立应有的历史意识、发现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
历史意识。南振中先生196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随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山东分社***治文教组担任见习记者,历任山东分社记者、农村组副组长、副社长、社长;新华社总编辑室副总编辑、总编辑;新华社副社长兼总编室总编辑;新华社总编辑。从一个基层记者成长为国家通讯社的总编辑,这其中肯定有许多对年轻人启发至深的励志故事,但笔者觉得更有个人对正在发生的“历史”的自觉担当意识,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职业素养。
请看南振中先生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采访:“1983年夏天,当我访问中共沂源县委书记彭立江时,他的认识同前几年大不一样了。他掏出笔记本,向我介绍了一大串调查统计数字:1982年以来,县里拿出200多万元资金扶持社员搞山区建设,还为开发‘五荒’的承包者调剂了69万株用材树苗、100万株桑树苗和29万株果树苗。全县投入开发性承包的农户13800多户,承包荒山12.9万亩,荒滩6350亩,荒沟1175条……彭立江说:过去总是把‘五荒’当包袱,觉得山区致富无门路;现在看,‘五荒’不是‘包袱’,是‘财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极大地***了农村生产力,开阔了基层干部的视野,南振中先生用新闻的笔触记录了这种变化。像这种记录在《学习点亮人生》中还有多处。很明显,这样的记录,在当初都是作为作者的新闻素材而保存的,但今天看来,这些记录从一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当时的历史。更令人惊讶的是,作者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录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有5000多个记录本,一直保存着。”[1]
“今天的新闻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历史。”这句话包含着对新闻从业者的***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的全部要求。许多记者在最初的岗前培训时常常听到这样的教导,但能否自觉履行、始终如一地执行确实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虽然像前几年出现的“开封指导漯河工作”这样的新闻笑话不常出现,但类似的报道还是常见于报端的,其根源不只是新闻传播者的文风问题,更有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素养问题,其一的表现即是没有自觉的历史意识。南振中先生在当时没有电脑等现代设备的情况下,靠笔头能把一些素材记录下来,这需要多么过硬的职业素养!
新闻不会全部成为历史,因为“新闻”总是关注当下,而历史总是对过去的宏观概括,但二者肯定有交集。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所言:“历史叙事与新闻叙事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只是由于它们被现代学科体系切分成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以至于‘鸡犬之声’也不相闻了。”[2]因此,作为一个身处社会大转型、时代大发展时期的记者,特别是***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一种历史意识,要通过独特的“新闻叙事”来把握正在发生的“历史”,真实地记录与反映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以及发生在人民身上的精神新变。
发现意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所表达的认识关系对于生活与新闻也是一样适用:火热的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泉,关键是要有“新闻眼”去发现什么是新闻。现在有的记者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等新闻、等请柬,这其中原因之一应是与发现意识淡薄有关吧。南振中先生对新闻发现作了一个界定:“新闻发现就是把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的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3]如何发现,他认为应该从六个方面努力:一是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二是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三是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四是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五是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六是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趋势。
书中他提到了新华社记者张继民采写《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经历。一看便知,这一类“发现”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而他本人在生活中的一次“新闻发现”则可为我们年轻记者所效仿:一次,他同妻子一道到新华社附近的新文化街菜市场买菜,职业的敏感使他一走进市场就开始打听各种蔬菜的价格,“蔬菜的价格贵得令人吃惊”。同买菜的市民交谈得知菜贩子最宰人,从一地贩到另一地,两个市场相距一公里多,1元一斤的黄瓜卖到1.6元,菜价陡涨60%。菜价落差这么大!“从农村的蔬菜生产基地到新文化街,‘菜价落差’又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转了大半天。”作者认为,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那么合理的新现象,新华社要派记者跟踪调查,研究和剖析这种“菜价落差”。于是,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通讯《菜价追踪》很快见报,稿件并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假若南振中先生没有这种“新闻眼”呢,恐怕他也是同平常的买菜者一样,投入其中,淹没于菜市。
学习意识。正如书名所示,《学习点亮人生》主题是讲“学习”的。作者在引言中也说,有的同志反映,这“是一部有励志作用的《学习学》”。可见,该书所涵盖“学习”内容之深之广。笔者这里讲“学习意识”主要是从记者职业角度而言。记者往往被称为“杂家”,意思是记者的工作范围广、所知甚广;其实,还有另一面潜在信息,记者就所知话题只能略谈一二。当然,在现代报业专业细分甚微的情况下,许多专业记者经若干年历练后大多会成为行家里手。但即使如此,在采访对象不可预期、各种资讯日新月异的环境下,记者也都有一个加强学习的问题,尤其是年轻记者。否则,不了解最新信息和形势,要想担当时代航船上的“瞭望者“角色,根本是不可能的,或许是很危险的。
南振中先生倡导年轻人既读有字的书,又读“无字天书”,所寄可谓甚深。请看他是怎么学习的:
“1964年我刚从事新闻工作,就接受了采访武术和射箭锦标赛的任务。当时我对于射箭运动一无所知,甚至连‘单轮’‘双轮’这样极普通的赛场术语都听不懂。至于武术,更觉得生疏。……为了学习武术和射箭运动的基本知识,我去找大会副裁判长,如实告诉他我对这些运动项目一窍不通。副裁判长拿出一张弓,告诉我……我还请教了《北京晚报》社体育记者和《大众日报》社文教记者……”
“我担任农村记者以后,最大的弱点是对农村不熟、对农业不熟、对农民不熟。这一弱点成为阻碍我前进的最大障碍。根据弱点转化规律,我采取了五项措施”: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剖几个农村生产大队;拜农民为师;到农村蹲点,解剖“麻雀”;大量阅读反映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农民的论述和《论农业》。
“为了弄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同人民群众信息需求的关系,我学习了马克思的著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很明显,南振中先生是为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而去请教、去学习,到马克思主义那里或相关理论书籍中找观点、方法、策略,这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尤其值得我们年轻记者学习。也只有这种学习,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学习型记者,不断胜任新的任务和工作岗位。
合作意识。新闻贵“新”,所以新闻报道追求时效、讲究竞争,理所当然。但新闻工作也要合作,有密切甚至完美的合作才能更好地竞争。
新华社1992年7月26日关于第25届奥运会赛事报道的例子即能说明这一点。奥运会战幕正式拉开,第一天要决出第一枚金牌,这是几大国际通讯社志在必抢的重大新闻。不料射击场上爆出了冷门:名不见经传的韩国选手吕甲顺摘走了金牌。在不熟悉的地点,遇到了不熟悉的运动员,要抢时效的确有不少困难。新华社的编辑、记者克服了这些不利,全力拼抢,结果是:新华社关于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快讯于格林尼治时间9时01分发出,法新社是9时01分58秒,美联社是9时34分,合众社是9时49分。由此可见,新闻报道确实是分秒必争,不争就要落后,话语权就要拱让。但在竞争背后支撑的是,“这次新华社前方报道团中,50岁以上、36岁到49岁、35岁以下各占三分之一。无论是年纪较大的同志,还是年轻人,为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有时一天睡四五个小时,有时睡三四个小时。开幕后的第二天,有的编辑、记者、报务员和传真员只睡了一个多小时。”[4]这就像一条生产流水线,采、编、发各个环节紧张有序运行、环环相扣;假设某一个环节出了点事故,就有可能造成整个流水线的“断流”,更不要奢谈“率先”了。
当然,对于地方报的大多数记者而言,可能少有机会接触那样“惊心动魄”的场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地方报从事新闻工作不需要加强合作。比如在重大会议、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的策划报道方面,就既需要记者竞争,追求新闻的时效,也需要记者与同事之间合作,提高战斗力,以期又快又好地完成稿件的采编与刊发,履行好职责。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高尚的人谈话。《学习点亮人生》就是一本好书,它像一个透明的多棱镜,不同的人会从镜像中看到不同的世界,进而扩大自己的眼界,而对年轻记者来说,它就是一把金钥匙,帮助年轻人早入“新闻门”,拎得真新闻。
注释:
[1]纪忠慧:《在清华听范敬宜院长讲新闻》,《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1期
[2]马少华:《历史与新闻有多少相通之处》,《新闻与写作》2011年第9期
[3][4]南振中:《学习点亮人生》,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
(孝感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闻记者须树立四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