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的工作室位于郑州北环的一个别墅群中,门前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我们前去拜访的那天,门口的月季花正开得绚烂。
在董建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了他的工作室,共有四层,一层是工作区域及接待处,错落的台阶区分出不同的空间,开敞通透,阳光透过落地玻璃撒向室内,光线很好;二层是一个小型的聚会场所,有餐桌、厨房,摆放着精致的餐具及董键从欧洲带回的很多精致有趣的工艺品,适合好友交谈聚餐;三至四层是临时休息室。整个工作室随处都可见到一幅幅的手绘作品,我们的话题也由此展开。
“我每次从欧洲回来,看到别人的那种生活方式,回来后就想停下来什么也不做”,董建看着在欧洲每日坚持所画的手绘作品说。最近几年,每去欧洲一次,他回到国内休息的时间跨度就越长,因为“觉得人家是为生活而活,而我们是为工作而活”。他坦言自从19岁进入设计行业以来,一直都在熬夜加班,在欧洲游玩的感悟让他“想把速度放缓,调整一下自己”。
从小跟着父亲在北京部队大院长大的他可谓经历丰富。10岁那年,父亲转业分配到祖籍河南开封,从北京坐火车先到郑州,那种感受董建至今还印象深刻,“一下就像掉进冰窟窿似的”。对于童年的孩子来说,吃可能是最直接的感受,当时出了郑州火车站父亲给他买了根冰棍,“在北京吃的是那种大雪糕,可比现在的哈根达斯好吃多了”,而回到郑州尝到的是令他备感失望的“黑冰块”,这是董建当年对郑州最初的感受。除此之外,当时全中国都在闹,因此他记忆中还有“满街的一卡车一卡车的***”。
从北京回到河南,虽然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但有一件事董建一直坚持在做并乐此不疲,就是画画。照着小人书画孙悟空、日本兵、机***、步***,每天早上背着小画板去写生。除了画画,他还热衷布置房间,把从北京带回来的家具一角插上芦苇,点上蚊香,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故意敞开门让上下楼梯的人看到,“这可能是我对室内设计最初的意识”,回忆当年,董建笑着说。这种懵懂的意识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后来他顺利考上了中央工艺美院室内设计系,从此开始了室内设计生涯。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河南省工艺美校,他的得意学生琚宾就是在那时求学到此的。那个年代,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刚刚兴起,渐有如火如荼的趋势,董建白天教书,晚上带着几个得意弟子到装饰公司画***,听着世界名曲,画着手绘。当时***价也很高,你可以想象那种热火的场面,是段“难忘的日子”。
后来,有一次机会他认识了一个台湾人,一起合伙做装饰公司。公司离学校很近,“有时候上课时公司那边有事就得偷偷溜出来,去见客户”。但因为有实战经验,所以董建授课时不单只是讲书本知识,还将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讲给学生听,因此只要逢到他上课,“隔壁班的学生都搬着凳子过来旁听”。可是装饰公司那边事情越来越多,最后董建只好把学校工作停了,专职做设计。没想到的是,合伙的那个台湾人找了个上海老婆,就去上海发展,于是公司解散。
机缘巧合,董建这边学校辞职、公司解散,南京那边的一个同学刚好接到一个大项目,邀请他去做。他想了想就同意了。可到了南京,面对残酷的市场,董建发现真的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当中时,内心却有很大的落差感,不仅因为“学校纯粹一些,社会上更复杂,里面的东西就得去学,跟客户去沟通”,还因为南京相对郑州城市发展更快,所以董建意识到自己之前积累的那些经验“已经老了,跟不上时代了”,于是只好边做边学,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再后来,因为项目本身不可抗拒的原因,他从南京回来,继而在行业里一位大姐的介绍下奔赴山西做项目,一做就是六年。不愁项目,也得到很多认可。虽然他几年前再次回到郑州发展,但山西那边还是不断地有项目跟过来……
董建说话语速不快,但从过往的经历中,可以体会到在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个热爱设计、受到室内设计行业发展浪潮影响的人的发展历程,这种历程或多或少地代表了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一部分人的生活经历与状态。
如今,董建“不想再那么玩命去折腾,也不想再把公司扩大得多么大”。他只希望自己的生活状态能够慢下来,多一些思考的时间。
董建,董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从业经历丰富,执着于艺术,追求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