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多变的颜色》的教学体现以生活、创意为中心的美术课堂教学理念。美术的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要注意如何开发和设计教学内容。本课的设计是以“搜集相关材料及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感悟生活中的颜色,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的教学策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多变的颜色 教学 策略
美术实际上也是一种美化、创造和设计生活的艺术,是人类在创造物质的同时赋予物质以美好理想的一种创造劳动,它既是一种物质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精神生产方式,它在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美术重要的种类――设计作为一种物质文化,成为构成人类文明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促进人类不断地反思自身行为,改善其自身的生存条件。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一切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了美化生活,优化生活,提高人类的审美意识和改善社会的物质生活。《多变的颜色》是设计应用的一节课,通过观察与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大胆创新,并合理利用力所能及的各种材料进行色彩构成的练习。体悟设计意识,感受设计为人们带来的美,享受艺术创造的乐趣。美术设计课教学中很自然地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生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等之间的各种因素。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强调美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本课体现以生活、创意为中心的美术课堂教学理念。
因此本课的设计是以“搜集相关材料及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感悟生活中的颜色,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的教学策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新知探究的教学策略欣赏
欣赏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的方法,教学中通过具体实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既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在学生了解色彩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多方位、多角度地启发和引导,通过观察与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并合理利用力所能及的各种材料进行色彩构成的练习,体悟设计意识,感受设计为人们带来的美,享受艺术创造的乐趣。在教师及时引导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传递着视觉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缤纷的色彩世界里。请学生收集秋叶,仔细观察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日常生活中缤纷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视觉印象。结合所观看的***像,感受绚丽多变的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请同学再仔细观察自己所带树叶的颜色,用水粉调配树叶的颜色,进行调色练习,在观察与尝试中了解色彩的特性。
二、以生活、创意为中心的活动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运用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美术的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要注意如何开发和设计教学内容。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业围绕以生活、创意为中心的活动。
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不同色彩的秋叶,分别将树叶的颜色临摹下来(不需要绘画出形状),平涂在四张15×15厘米的铅画纸上。
将全班同学的色块作业收集起来,整齐地组合,拼贴在教室的墙上,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对这些色彩的感受。可以鼓励学生用色彩找感觉,如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启发学生甜甜的感觉是什么颜色?痛的感觉像什么?厌烦的感觉像什么样的形状和线条;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和表现形式运用到设计中。
三、作业创意指导策略
美术作业过程正是创造力的培养的重要环节,而作业环节的有效指导不可忽视。作为教师要真正明确作业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但这种指导绝对不是泯灭学生的个性,千人一面的要求。在思维方法指导上,应注意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
本环节中主要采取的是以对话为主导策略。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对话和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在对话和交往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而激发学生参与对话,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向学生提问,在对话中发现学生发言中的亮点,整合对话中学生生成新的资源,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发创意思维的发展,在互动中学习。
标志设计作业要求比较高,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作业环节中,采取的是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具体步骤是
1.小组讨论研究
2.展示交流创意
教师在本次作业环节中的指导,是重点在对小组作品的创意指导。完善作品为首要目的。一个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反复的修改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西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