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吉林市,松花江两岸晶莹剔透、银光闪烁的雾淞令人振奋,但还有比雾淞更令人振奋的事情,那就是吉化集团一年扭亏为盈的奇迹。2001年,吉化集团亏损17804万元,现已盈亏平衡,预计2002年可赢利4049万元。用一年时间实现了三年扭亏脱困的目标。
孙子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篇》)这就是说,士兵一旦身陷绝境,只有拚命苦战,奋力求生,最终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
吉化集团的奋斗历程,就是这种情况。
不是发展,就是死亡
吉化集团的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吉化的基础是雄厚的,全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吉化一个企业就占了3项。以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染料、化肥、炼油、以及以乙烯为龙头的系列产品,产品品种达1100多个。在过去40多年的岁月里,吉化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先后获得了60多项部级的荣誉和奖励,是中国化学工业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化学工业的排头兵。
1994年,把6个骨干生产企业和3个主要辅助企业,从吉化中剥离出来,组成上市公司“吉林化工”,剥离出去的都是主营业务和优质资产。剥离以后剩下的部分称为“吉化集团”,虽然资产质量大大降低,但还是“吉林化工”的控股公司。1998年7月,“吉林化工”和“吉化集团”整体上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9年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又将“吉化集团”主营业务的7户企业划入中油股份公司(即上市公司“中国石油”),将第一次剥离剩下的7套先进装置又拿走了5套。拿走的优质资产组成“中油股份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与此同时,“吉化集团”对“吉林化工”的控股权也划归上市公司“中国石油”。
这样,原来的“吉化”分成了三个部分:上市公司“吉林化工”、“中油股份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它是上市公司“中国石油”的子公司)、“吉化集团”。这三个***的企业都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上市公司“中国石油”的资产质量,将“中国石油”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母舰”。
经过两次伤筋动骨的剥离,剩下的“吉化集团”是一个烂摊子。虽然资产总额还有170多亿元,但经营性资产少;在经营性资产中,能创效益的资产更少。它下属的41个下属二级单位,有21个厂关闭停产。这21个厂的2万多职工处于下岗状态。在所属的单位中,有两所医院、20多所中小学、1所大学、20多个托儿所,还有公安局、消防队、松花江江堤、城市监管等。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单位。冗员多,有5万多名职工;包袱重,每年用在教育、医疗、公用事业和养老补贴上的开支近4亿元。
这个烂摊子被称为“存续企业”,存续企业的任务是解决上市公司甩下来的人员、债务以及社会负担,减轻上市公司的包袱,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存续企业到底能“存续”多久?人们忧心忡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吉化集团列为特困企业,一年补贴2.8亿元,用于解决职工生活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费用。这点补贴不仅不足以维持吉化集团的生存,还只能维持5年。
吉化集团已经陷入绝境。不是突围发展,就是走向死亡。但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吉化人不甘心死亡。他们决心背水一战,寻求发展之路。
调整战略重点突击
吉化集团两次剥离后剩下的经营性资产中,涉及的行业很多,有小化工、小医药、机械加工、仪表修造、建筑施工、公路运输、通讯、等等,面宽,业杂,没有明显的主业。
在寻求生路时,他们的眼光很自然地投向了两套装置:一套是丙烯腈,另一套是高炭醇。在两次剥离时,这两套装置不是优质资产,没有拿走。丙烯腈开开停停,自1997年投产以来年年亏损,平均每年亏损2亿元;高炭醇在从国外引进时其专利合同规定,产品不能销向国外,国内的主要用户――涤剂行业全面合资,都由合资的外方提供原料。因此,高炭醇装置的产品没有市场,一直停产。这套投资30多亿元的装置,仅贷款利息、折旧费和维护费用,一年就需数千万元。这两套设备本来是作为两个大包袱甩下来的,但毕竟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把它盘活,有可能成为公司的主业。
吉化集团决定把这两个“包袱”当作企业新生的希望。广泛吸收职工意见,请各路专家反复论证,经过半年的探索,吉化集团将主营业务确定在三个方面:石油化工延伸加工和精细化工;工程技术服务;环保产业。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他们以壮士断腕的气概,大刀阔斧的调整,收缩了非主业战线,突出了主业:对一批非主业企业,用整体出售、租赁经营、带资分流等方式实行民营化;对21家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破产;将一批事业单位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向地方***府分离一批社会职能。
对作为主业的企业,则实行公司制改造和技术改造,集中精力,大力发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承担了70%的技术改造经费,这是吉化集团翻身的一个重要支点。为此,他们打响了三个战役:一是西部战役,即丙烯腈战役。二是中部战役,即精细化工战役。原来的研究院中的研究部分被上市公司拿走,剩下中试车间,吉化集团用作发展精细化工的基地。三是东部战役,任务是盘活高炭醇装置。他们采取了“通盘考虑,分区利用,逐步实施,总体盘活”的思路,争取用这套装置开发出有市场的新产品。
吉化职工的智慧和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丙烯腈装置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能力由6.6万吨扩大到8万吨,又一鼓作气扩大到10.6万吨,这套装置2001年亏损11083万元,2002年可盈利5903万元。
大胆改革细心管理
扭亏脱困的进取精神,顽强拼搏的忘我态度,其动力主要来自改革。没有大胆的改革,吉化集团不可能翻身。
改革首先在企业产权制度上进行。吉化集团采取融纳社会资本或集团内法人资本,同时吸纳职工个人资本等形式,先后创立了中油吉林化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吉化集团机械有限公司、吉化集团海特化工有限公司等18户公司制企业,不仅放大了国有资本的功能,也改变了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使企业真正有了主人。
调动各类人的积极性是改革的中心环节。为此,吉化集团强化了对各个层级员工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了以效益贡献为核心的薪酬考核制度。
对经营者实行风险收入年薪制,年薪三年结算,结算以前只拿生活费,其余留作“抵押”。对技术人员,实行技术开发课题制,围绕生产技术上的难题确定攻关课题,承担不同课题的人每月给300元到1500元的津贴。对工人实行星级技术工人津贴制,每个工种评出一定数量的“一星级”到“三星级”的技术工人,每月给200元到400元的津贴,星级技工占工人总数的10%,每年评定一次。
工资抵押切断了干部的后路,他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层级越高的经营者,抵押比例越大。吉化集团总经理张晓霈和***书记李志深,只发放工资的50%,每月只能拿到800多元。从他们以下,工资发放的比例逐渐提高:三个攻坚组成员60%;机关部室领导70%;机关一般工作人员80%。根据规定,如果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和各项指标,被抵押的工资年底返还,如果完不成任务,被扣的工资全部充公。2002年上半年,化工机械厂效益没有达到目标,厂长只拿到2000元的生活费,平均每月只有300多元。如果下半年效益没有起色,他就拿不回被抵押的工资。
技术人员的课题制和工人星级评比,在企业里造成了浓厚的重技术、勤钻研的气氛。技术人员积极研究生产中的每一个薄弱环节,提出了大量的改进意见。工人积极参加技术学习和培训,提出了几千条合理化建议。这些智慧成果,在降低消耗、提高产量、扩大市场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是吉化集团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吉化集团,选聘领导干部靠竞争,员工上岗靠竞争,当技工“明星”靠竞争,人才流动也要靠竞争。竞争使国有企业多年的惰性为之一扫,职工中学习提高、奋发向上的精神得到发扬。
改革不能代替管理。管理在吉化集团扭亏为盈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首先,他们对每一套装置都实行精细管理。以装置的设计水平为依据,以历史最好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加强现场监控,实行日跟踪、周核算、月考核,对原料、催化剂等消费进行全面控制,不断优化运行参数。2002年1到9月,仅丙烯腈降低原料消耗一项,就节省2000多万元。
其次,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强化了资金管理。过去,一家二级单位有多个账户,每个帐户都沉淀了一些资金,少而散,资金得不到合理利用。盈利单位,花钱如流水;亏损单位,向集团公司伸手。为此,吉化集团对各二级单位的账户进行了清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每个单位只保留下一个收入账户和一个支出账户。二级单位的每一笔收入都由集团总公司集中管理,二级单位要花钱,经总公司批准后,将资金划入二级公司的支出账户。集中的资金在吉化集团内有偿调剂使用,减少了银行贷款,一年减少了利息支出700多万元。资金集中管理以后,各项资金支出实行月度审核,2002年前三季度,降低采购成本4157万元,降低检修费用676万元,非生产性支出减少了6600万元。
我们这篇报道并不是说吉化集团已经完全脱困。是的,它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但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例如,在2002年的利润中,原料降价和产品提价占有一定的比重。吉化集团要进入良性循环,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