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平面媒体面对新媒体的挑战而陷入困境之时,借助新兴的媒体技术,英国《卫报》在数据新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
何谓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又称数据驱动新闻。它指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过滤,从而创作出新闻报道的方式。近年来国际知名媒体《纽约时报》、《卫报》、《经济学人》、英国广播公司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数据新闻作品。2010年7月,在维基解密事件中,数据新闻更是大显神通,数据新闻这一概念开始大行其道。
当然,在传统的新闻操作中也曾有过基于数据分析与综合而完成的新闻作品,事实上,采用统计或量化方法分析数据并生产新闻的方式与理念在新闻学界早已有之,如菲利浦·梅耶的《精确新闻》与《新精确新闻》就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新闻学界又提出计算机辅助新闻的概念,以及新闻2.0、数据库新闻等概念。可以说,数据新闻正是承袭了在新闻实践中引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努力之一。
数据新闻的突破
不过,近年兴起的数据新闻至少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首先,数据新闻所分析的数据量级已远非传统新闻操作中数据***表可相提并论,其数据多以上万甚至百万、千万计。
其次,在作品展示方面,由于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互动式、可视化效果在新闻作品中的呈现成为可能。虽然数据新闻作品也有在传统媒体中展示的,但总体来说,主要出现在各类数字媒体平台之上。
最后,更重要的是,以往更多的是文字为主、数据为辅或是数据与文字相辅相成,而数据新闻则是数据为先、文字在后,数据驱动的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思路与流程。不同于传统新闻,数据新闻更多的是对数据的展示。因而数据可视化(也有人称为信息可视化)成为数据新闻的重要特征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据新闻实际上整合了从传统的调查新闻到统计、从设计到编程的若干专业领域。它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新闻的受众来说,新闻的价值则大幅提升了。
尽管数据新闻往往借助新媒体技术来制作与呈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平面媒体对此无所作为,有趣的是,《卫报》作为传统大报非常注重传统媒体与新技术的结合,不少精彩的基于网络或数字平台的数据新闻作品,也被“翻译”到平面媒体之中。当然,这往往也是新闻设计师、美术编辑们最为头疼之处:如何发挥出平面媒体的优势与特点,扬长避短地让数据新闻在平面上“活”起来。
相对来说,数据地***在平面媒体之上较易展现。但由于已有不少经典的基于数据地***的作品珠玉在前,加上在平面媒体上网络作品的互动性丧失殆尽,因此唯有另辟蹊径,才能有所突破。
如《卫报》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数据地***,相对于网络地***,反倒是别具特色:将在网络上展现时需要用鼠标点击方能展开的文字说明环绕排列在主地***旁,四处点缀以适合情境的小***,同样显得一目了然。虽然网络地***可以逐级放大缩小,但由于往往调用诸如谷歌地***之类,美观性难以保证。在平面媒体上表现时则可以放手一试,换用更为清晰、美观的手绘地***,也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自行绘制,或者购买专业性地***。《卫报》花费了近千英镑(合1万余元人民币)用于购买专业卫星地***。
有时数据新闻会与传统的新闻版式设计相结合,如在英国王室大婚的报道之中,《卫报》刊登的婚礼仪式的路线***虽然是数据地***,却采用了手绘地***的方式加以呈现。
由于数据新闻所涉及的数据量巨大,如借用维基解密资料制作的伊拉克战争伤亡的新闻,数据量就多达39.1万条,而关于***府的新闻则达到百万级的数量。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虽然最吸引眼球的是各种让人目瞪口呆的可视化效果,但实际上主要的工作是辛苦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特别是清理数据最为费时耗力。
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
《卫报》团队较少使用信息***的方式,相比数据地***、时间线、交互式***表,信息***的互动性要相对弱一些。《卫报》团队对于交互性的数据新闻作品的强调,实际上与《卫报》一直倡导的“开放新闻”观念相辅相成。
伴随着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挑战以及公民新闻的出现,《卫报》的应对之策是开放新闻,即并不将公民新闻视作对传统媒体的挑战,而是将其引作自己的报道内容。毕竟记者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报道专家,所以在《卫报》团队的眼中,开放新闻才是唯一的发展方向。
自从提出“网络优先”、“数字优先”的口号之后,网络平台或其他数字平台其实已经不仅仅是信息的平台或工具,而同时成了信息收集的平台和工具。新闻先在网络平台或是其他数字平台上发表,有时会即时出现读者的评论,编辑部门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来调整稍后推出的印刷版本中不同新闻的版面位置与报道篇幅,同时也可以将读者的评论作为进一步跟进报道的依据。在《卫报》的网站上有专门的“开放新闻”栏目,供读者主动提供自己制作的新闻作品。在另一个特色栏目“新闻博客”中,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就是采用滚动的方式,将读者在社交媒体上对事件的文字报道、***片、视频,甚至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评论,全部整合到一处,成为报纸网络上不断更新的报道的一部分。而后,再据此进一步加工成印刷版的内容。
数据新闻为实践“开放新闻”的理念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卫报》数据新闻团队的眼中,数据新闻与公开新闻是“一张饼***上的两部分”,数据新闻基于可以公开获取的数据从事新闻制作。现在不少国家和***府虽有信息和数据公开的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可以充分地理解与运用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数据。相反,不少数据对于公众来说是无法理解、毫无意义的,有些时候甚至是完全误导的。数据新闻的作用就在于从数据中发现故事,将某些数据与其他数据相结合,并寻找出对公众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新闻。但专业记者对于数据的解读也并不是唯一的和全面的。随着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门槛的降低,公众有时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数据的理解,作出自己的分析。因此,《卫报》数据新闻的一个鲜明特色在于,它将制作新闻所使用的数据完全公开,在“数据博客”页面上,所有数据新闻所使用的原始数据均可以免费***,供公众用来作进一步分析。这也正是美国学者保罗·布拉德肖(Paul Bradshaw)所看重的数据新闻金字塔结构中,那个不同于传统新闻实务中倒金字塔的正金字塔。数据新闻正是由于其互动性,而可以被不同的用户加以个人化,再通过将个人化后的数据新闻再度社会化,进一步扩大了新闻产品的传播和应用范围。
此外,有些充满互动性的数据新闻作品本身,又成为生产数据的基地和收集数据的平台。换言之,数据新闻在开放新闻的原则之下,不仅仅提供了信息,也提供了个人化的议题。比如在对伦敦骚乱的报道中,《卫报》就鼓励读者将自己拍摄的骚乱发生前后的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而此后的若干数据可视化新闻正是基于读者生产出来的这类数据。
曾任《卫报》主编的英国著名报人、***治家C.P.Scott曾经在1921年写下过一名名言:“评论是自由的,但事实是神圣的。”这句话一直被《卫报》奉为圭臬。有趣的是,数据新闻记者Simon Rogers特意将新近出版的一本关于《卫报》数据新闻的专著冠以《事实是神圣的》书名。在Scott执掌《卫报》的时代,正是报纸媒体如日中天之时,他或许没有想到,在传统平面媒体面对新媒体的挑战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之时,借助新兴的媒体技术与新闻实践的创新,数据新闻让自己的名言再度复活。
(作者为重庆青年报国内部副主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