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圈又High了!
上一次,媒体圈的沸腾,应该是2010年胡舒立另立门户开办财新;再上一次,大概是2003年程益中率南方系干将北上创刊《新京报》。7月22日,历史轮转的聚光灯打在了“澎湃”的身上。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个还未诞生就已经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网络媒体,自上线以来,成功渗透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成 名
当微信朋友圈习惯了被心灵鸡汤、养生帖、小广告等内容刷屏时,一句“我心澎湃如昨”的宣言竟“奇迹般”地在朋友圈中刷了屏。
7月22日,澎湃新闻网、APP正式上线,一起上线的是澎湃CEO邱兵“我心澎湃如昨”的发刊词。这篇充满着上世纪80年代校园白衣飘飘气息的文字,讲述了一个让人伤感难受的爱情故事后,以不像发刊词的节奏,打开了互联网的局面,迅速占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
从7月21日9时45分到25日9时45分,以“澎湃”为关键词,新浪微博累积有10.47万条信息,百度网页则有13323条信息。同样,发刊词也赢得了11240个赞转评,影响人群达6000万人。
有人说这是历史上最拙劣的发刊词,批评它矫情、煽情、做作,混合了琼瑶式和知音体;也有人说它充满情怀,有理想主义者的光辉。尽管人们莫衷一是,但对于传统媒体力求转型、最终孵化出“澎湃”这样的新媒体,网友都认为“这是大势所趋”。
“最近澎湃新闻很火”、“上海力量”、“必将成为中国第一新闻网站”、“中国新闻改革风向标”……一时间,啧啧赞叹声让“澎湃”风头尽显,声名远播。
如果说2014年是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的“媒体融合元年”,那么“澎湃”的诞生,可能恰恰就是媒体融合的首航,毕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十字路口,传媒业需要先行者。
不出所料,@澎湃新闻进入了Appstore新闻类排名第二、总榜第63名,超过了红极一时的脸萌。
磨 剑
澎湃即ThePaper,Paper即纸媒。绝望的Paper中新生的澎湃,初心不改,澎湃如昨。
一语双关。即便不了解其背景的读者,近段时间以来或许也曾在不少颇具“爆炸性”的时***新闻、尤其是反腐新闻中见过这个字眼。
“饭局阅读”、“自贸区邮报”、“一号专案”、“纸牌屋”、“中国***库”、“绿***公署”……2013年下半年起,这些屡有佳作的微信公众号,陆续被证实出自《东方早报》旗下,或者说,就是澎湃的先声。目前,包括了这些试水的公众号,“澎湃新闻”移动客户端页面上有47个分类,形成了微信公众号集群。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包括门户网站、APP和微博、微信平台的澎湃新媒体矩阵。
2013年10月28日,由***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以下简称“上报”)正式成立。成立之初,澎湃新闻产品部就已经开始酝酿这个新媒体项目。
不到一个月,基本构想完成,包括“坚持做原创新闻”、“争取用户的主战场是移动端”等,内容则遵循“通俗但不庸俗,懂批评也懂建设,听民意但不迎合,谈问题也谈主义”。
历经半年筹备,澎湃新闻定位为根植于中国上海的时***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实现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为中国思想与***经的最大平台。
上 线
甫一面世,互联网世界密切关注。当日一整天时间,很多人都在热议。疑问多多,不妨先问个最基本的问题:这群人到底想做什么?很简单,他们公开表述的是:想在互联网世界做原创新闻。
初期投资3到4亿的澎湃,有三四百号记者,有人有***,最不缺的是内容:47个栏目,每天生产十几万字的新闻,简直是一本书。上线短短几天,“澎湃”因锐利的观点、深入的调查、有分量的原创文章,迅速在网上传播,其独到的报道引来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数万网友热议,舆论传播领域中的“澎湃现象”骤然而现。
分析人士认为,“澎湃现象”不是个例,源于其在营销、内容维度、内容供应量、公众账号试探、资本引入等多方面的创新。比如在澎湃新闻APP里,他们设计了问答功能,也设计了新闻追踪功能。这些功能可能不算是完全原创,但是按照新闻规律来操作,就变成了很有价值的东西。
“敢于点出‘神秘富商’周滨之父曾用原名‘周元根’,更是傲视一众‘你懂的’、‘大老虎’,迄今仍是同题材报道中未被超越的极限。这份胆识和魄力,绝对没有第二个。”从内容上看,这样的尺度和胆识也是一种创新。
但光有创新不行,盈利才能长远发展。按照上海报业掌门人裘新的构想,澎湃模式是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依靠海量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但在“四大门户都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这种运营模式能否维系,有人开始担忧。
以流量为要义,如同报纸的发行量,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新闻来吸引眼球,创造点击,从而吸引广告商,这种方式同传统网站与杂志报纸的做法无疑相似,而且少有成功的新媒体样本;澎湃新闻的内容是在考验***的忍耐度和边界尺度,是在刀锋上跳舞的艺术,这一不确定性也将影响广告商的广告投放决策。
如果说上述担心或忧虑还是从关心的角度出发,其他一些针对“澎湃”发出的声音就不那么正常,甚至颇为奇怪。比如,有人说“澎湃”拥有时***新闻牌照,“其实是垄断资源下的寡头竞争者”,“绝对是国家控股”,认为“澎湃”的优势“在于垄断了采编权和***府央企等采访资源”等。
无独有偶,7月18日,副部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考察澎湃新闻,让所有熟谙中国新闻事业运作规律的观察者看到了澎湃的核心背景,也无外乎有人羡慕嫉妒,也有人恨。
此外,“澎湃”App的“小瑕疵”也没有逃脱网友的“毒舌”。客户端的屏幕界面不流畅、***片整体排列不舒服以及大***小题的视觉压抑等问题,在体验过后也陆续暴露出来,成为上线后期的杂音。
鼎 立
当这场漫无目的的讨论已经无聊到开始揣摩发刊词中的“小叶子是谁”,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闹剧应该结束的时候,又一个爆炸性消息上线。
23日,橙子财经独家消息称,继上海投资澎湃新闻后,国内第二个***府投资的新媒体平台即将在深圳诞生,新平台的运作方是前海传媒,主打金融新闻。前海传媒控股股东是前海金融控股集团,手掌资金上百亿,知名媒体人刘洲伟,出任前海传媒CEO。
此前,新华社宣布,将在年内建起800-1000个******企客户端,最终建成国内最大的部级移动客户端集群。至此,北京新华社、沪上澎湃、深圳前海传媒都参与角逐,由国有资本支持的新媒体三足鼎立之势初具模型。
三大新媒体的成立,在新闻人振奋的同时,也有人心生疑虑。“官办纸媒搞网站失败了,国库出钱搞搜索引擎失败了,现在新人上台再来一次,企***用狂轰滥炸占领‘上甘岭’,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评论人谢文如是评价这些有***府背景的新媒体。
目前,从技术角度上看,人们基本上认可“澎湃”手机客户端是一款及格的产品,在登录、阅读、传播等方面值得称道。从内容、质量、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等方面说,它能否领风气之先,能否满足公众的需要而受到喜爱,当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需要时间检验的,还有三足鼎立是否能够如期立起来,而鼎立起来的三足能否难逃失败的命运?没有人敢妄下结论!不妨让他们“多飞一会儿”。(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