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电影界出现了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笑场”。观众对此乐此不疲,导演对此火冒三丈,一时间,“笑场”成了各类影视资讯和影视评论中频频使用的一个热门词语。如果单从字面意思来看,“笑场”无非就是观众在电影院里哄堂大笑,本身似乎并无褒贬,然而,当下的“笑场”却远非其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它显然有着特定的内涵和范围,那就是:在非喜剧情境中,在本不该笑的情况下,观众居然出现了异口同“笑”。
在本不该笑的时候观众偏偏笑了,难怪有关导演在“笑场”之后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乎怒斥媒体缺乏公信力,“成心找笑”;于是乎挞伐观众没有影视素养,“台词不可笑你笑了,你自己不尊重你自己”。在本不该笑的场景观众偏偏笑了,难怪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纷纷对出现“笑场”现象的大片加以挞伐,从硬伤的逐一指称,到瑕疵的即兴放大,批判的“大字报”可谓满天飞。如此一来,“笑场”现象也就愈炒愈热,终于升温成2006年中国电影界的重要事件。
平心而论,“笑场”当然不是什么好现象,在本不该笑的时候大笑,也的确有伤导演的自尊心,更何况《夜宴》的导演还是这么一位素以票房号召力著称的大腕。但是,“笑场”毕竟也并不是一件随意可以控制的事情,在电影院这么一个黑灯瞎火的地方,观众遇上了可笑之事可笑之人,想笑自然就会笑,那时候他们才不会管这个情境到底该不该笑,这句台词到底该不该笑。再说人家观众可是花钱买票入场的,如果连笑一下的权利都没有,那也未免太不够情理了。
既然“笑场”不是动辄就能制止的,那我们与其去批判它,压制它,还不如去正视它,检讨它。正如“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电影院里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笑”。如果我们不将“笑场”背后的原因找出来,“笑场”现象继续在我国电影界蔓延疯长也就在所难免。
那么“笑场”现象的原因究竟何在呢?首先,我觉得有必要事先申明:纵使“笑场”的背后有千般理由,也绝没有某位导演所断定的“不怀好意”。道理很简单,花钱买票去看电影的观众,应当都是心怀好意的,没有谁进电影院纯粹是为了搞恶作剧。
不少评论者都将《夜宴》“笑场”的缘由归咎为台词设计的舞台化以及葛优作为著名笑星在观众心里形成的思维定势……虽然说得不无道理,但我觉得还只是就《夜宴》论《夜宴》,就“笑场”论“笑场”,没能触及“笑场”背后的根本原因。那么“笑场”背后的根本动因到底是什么呢?依笔者之见,主要有这么几个:
其一是对观众观影能力的低估。
《夜宴》如果早问世十年二十年,说不定还能弄出一个好评如潮、万人空巷的效果。因为那时候的观众普遍缺乏观影经验,但凡来一点视觉奇观,他们可能就心满意足了。而现在的观众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好糊弄了,作为观看DVD长大的一代,每一个影碟迷的脑海中都贮藏着数以百计的国内外经典电影的观影经验。如果说以前的观众基本上是业余型的,导演怎么导他们就怎么看;那么现在的观众可就专业多了,导演怎么导他们就怎么评:在观看新片的过程中,他们会将累积的观影经验调动出来,随时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这样一来,不仅一部新片的特色与创新会立马彰显,而且其硬伤与瑕疵也会现出原形。“笑场”其实就是对这种低估的正面回应。
其二是对观众审美趣味的误判。
观众现在想看什么,这本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影界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电影界对此问题考虑的实在不足。就拿这些年的大片来说,从《卧虎藏龙》,到《英雄》、《十面埋伏》,再到《夜宴》……古装武侠电影可是一部接着一部,从内容到形式何其相似乃尔!甭说国人产生了审美疲劳,就连老外在如此异域奇观面前感叹找不到中国特色。但电影界的导演似乎自信不减,认为只要有明星阵容、漂亮打斗、豪华服装……就能赢得观众认同。这其实是对当下观众审美趣味的严重误判,“笑场”可谓对这种误判的齐声抗议。
其三是对观众反馈意见的怠慢。
听说国外的电影在正式放映之前,一般都要试映几场,先看看观众的反映,然而再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进行适当修改,以更适合观众的胃口。在我国其实也有类似的点映活动,但大多是摆摆样子,不会与观众进行真正的互动交流,更不会根据观众的意见对影片进行建设性的调整补救。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反馈主要指的还是放映过程中的观众意见。事实上,“笑场”刚一出现时并未成为一种现象、一个问题。只是由于观众的“笑场”在导演那里被一而再再而三的驳斥批判之后,才激起了观众的普遍“义愤”。于是不少抱不平者纷纷将那些“笑场”的台词和场景在网络上公布出来,让大家共同来评判,于是通过网络的放大效应,“笑场”遂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热门事件。
以上这些导致“笑场”的背后原因,其实还透露出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那就是:我国电影创作界与观众渐行渐远的不良倾向。导演既然不买观众的账,观众当然也不会领导演的情。“笑场”其实也正是这种紧张关系的集中体现。令人忧心的是,我国电影界对此好像还毫不自知,而这种局面倘若持续下去,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由“笑场”转为“退场”也就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