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先从事后考核的作用过渡到事中监督的作用,阐明事中监督重于事后考核,事前控制重于事中监督。最后再以事前控制为主,阐述事前控制尤为重要。
关键词:控制;监督;考核
一、事后考核的作用
市场竞争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变化,使得对项目管理层的管理也需要从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过度到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以事后考核的方式针对项目部进行绩效考核。归纳起来,事后考核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提高激励效果,进而有效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知道,一个公司运作由“策划力、执行力和控制力”3种力决定,市场运作也一样,而业务人员特别是具体到各个区域的业务人员,更多的是完成公司的执行力的职能,因而,如果公司策划力有问题,那么,无论业务人员的工作多么到位,其结果也必然不会好,甚至是执行力越强结果越糟糕。尤其是当市场已经高度关联、相互渗透、能相互影响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此时单纯以最后结果的好坏来衡量业务人员的工作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因为权责不对等――处在施工一线的管理人员其实根本就无法对自己所辖项目的施工负全责,在这种情况下,仅以结果来衡量业务人员的绩效必然造成业务人员经常且必须为公司策划人员的错误买单。然而,实施新的管理方式,业务项目管理人员将主要只对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负责,做到了权责分明和激励的针对性,进而能有效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减少和控制短视行为
采用绩效管理的方法后,由于项目管理人员并不是只对最后的施工产值负责,更重要的是考核他的工作内容,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再采取杀鸡取卵式的方法提升短期业绩,只能是吃力不讨好,因此能有效减少这种行为的产生;同时,由于此时对项目管理人员考核的工作与其最终的绩效――这种绩效是与公司的长线利益相关的,从而根据“人们不做你期望他做的事,只做你考核的事情”的原则,有效保障公司的长线发展的利益。
(三)明确工作职责,保障市场深度开发
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案的时候,就已经将影响绩效的关键指标进行了分解和通过赋予较高的权重来加以强调,从而为项目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和要求。同时,如果业务人员严格按照绩效管理的考核指标来完成工作,能争取到较高的分数,那么,根据“控制过程结果必然”的管理思想,其结果就必然是保障公司在市场的深度开发的。因为制定绩效管理的方案就是通过考核每一个能深化市场运作的关键因素来进行的。
二、事中监督的作用
事后考核体现的是“秋后算账”,如果施工过程控制不到位,事后考核也不容乐观,所以,事中监督重于事后考核。事中监督的主要作用在于:
(一)有助于堵塞漏洞
由于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日趋复杂、经营方式多样化、管理层次多级化及生产经营地点的分散,使各管理者面对纵横交错的施工生产经营系统,不可能事必躬亲地直接控制各生产经营环节及有关的经济活动,这也就不可能没有漏洞。有漏洞,就有可能产生滋生腐败的土壤。堵漏防范是事中监督一个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
(二)有助于防范规避风险
市场经济下风险是普遍存在的。所谓防范规避风险,是指对施工组织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要确定施工组织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在事中监督过程中充分了解项目部总体目标及主要业务,通过对财务收支、资金使用等情况的分析,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价,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从监督防范风险的角度为管理者当好参谋,从而规避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对廉***建设起到监督作用。
(三)有助于促进防腐倡廉
人、才、物管理部门,掌握一定权力和资源,是***风廉***建设的重点。对这些重点部门的重要人员的审计和项目督察,加强对这些部门和人员的监督,有利于严格管理,强化管理,明确责任,促进廉洁高效。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考察了解和监督管理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方式,能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绩效,在丰富干部监督管理的内容和信息来源渠道,增强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和廉***意识,提高干部监管工作的质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有利于强化监督,保护干部,预防犯罪,惩治腐败。对工程项目进行项目中期督察,通过绩效考核,有助于调动项目部各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防患于未然。
(四)有助于推行管理创新
事中监督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一项重要安排。加强事中监督是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事中监督最容易发现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单位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加强事中监督,发现和剖析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防患于未然,有利于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管理规范化,从源头上切断滋生违法违纪的经济基础。
三、事前控制的作用
我国经济领域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事中监督不力。从监督目的、监督成本和监督效果来看,事中监督应该重于事后考核。前者是未雨绸缪,后者则是亡羊补牢。与其造成损失之后的事后问责,不如风险前置,对重要决策进行事前控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民主性,降低失策的风险,这样更符合决策科学,更容易被决策者与被决策者双方接受。
四、事前控制的方式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公司经营者均未能认识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施工生产控制中的事前控制方式是在施工生产活动之前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方式。施工生产控制依次出现了事后控制、事中控制以后,人们自然提出了是否可实行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人们从目标管理中得到启示,创造了事前控制方式。
事前控制方式是利用前馈信息实施控制,重点放在事前的计划与决策上,即在生产活动开始以前根据对影响系统行为的扰动因素做种种预测,制订出控制方案。这种控制方式是十分有效的,有人称它为储蓄投资管理,意为抽出今天的余裕为明天的收获所做的投资管理。
五、事前控制的要点
事前控制方式的控制要点是:对扰动因素的预测作为控制的依据;对施工生产系统的未来行为有充分的认识;依据前馈信息制订计划和控制方案。
六、如何进行事前控制
成本控制是公司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全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于生产经营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贯穿于工程施工整个过程。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实施成本控制时,往往只注重成本的事中控制,事后算账,强调施工过程中工费、料费、机械费的节约,降低现场经费等,而对决定成本高低最关键作用的事前因素如何决策控制则未予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成本的事后控制也仅仅是停留在分析成本增减变化及计划的完成情况而已,尚未达到真正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从发展公司的高度来看,即使事中控制抓的再好,最终也只能在某些方法上作些弥补,无法改变事前成本控制已成定局的事实。因此,要使目标管理成本得以实现,就必须以现代管理的科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备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所确定的成本目标是否被突破和利润目标能否实现,目前部份施工公司与下属单位签订的目标责任成本承包合同书就是事前控制很重要的一种举措。
一个公司依托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创新工作理念,通过实行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经营管理方法,无疑会促进整个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抓好节支降耗降成本增效工作,需要制定管理创新、节支降耗降成本增效的任务目标、实施途径、落实措施、奖罚***策,使管理创新、节支降耗降成本增效工作落实到项目部、班组、个人。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平台等,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管理创新、节支降耗降成本增效的重要意义,着力提高职工的成本意识、效率意识,牢固树立“省下的就是赚的”、“花剩的就是工资”等理念,让职工自觉地参与到管理创新、节支降耗降成本增效工作中。
公司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逐步由过去重施工轻成本、单纯数量型经营管理模式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技术经济管理模式转变,由过去不习惯算细账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责任分明的成本控制型模式转变。建立健全横到边、竖到底覆盖全公司范围的经营管理网络和考核体系,每个被考核单位配备专职的经营管理人员,由单位主要领导直接负责,反馈经营动态信息,传递经营压力。在降耗方面,实行材料费责任单位抵押金制度,全面落实责任,严格奖罚制度,大力开展“大回收、大修理、大复用”活动,实行精细化管理,促进材料循环利用。
为了把精细化和市场化有机结合,建议应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如:财务管理办法、分包管理办法、合同索赔管理办法、目标责任成本督察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办法、责任成本管理办法、责任成本核算办法、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实行全面经营预算和经营管理月报、季结算制度。对全公司各单位的职工工资、劳务工资、材料消耗、设备租赁、机械租赁、现场经费等经营指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并分解到各个单位。
(作者单位: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