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是范阳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诛灭暴秦,蒯通也乘时而起。当时,武信君武臣受命进取赵地,声势浩大,蒯通见事有可为,便用白头巾、红臂带打扮一番,去见范阳县令,范阳令几日来胆战心惊,见蒯通如此打扮,觉得很奇怪。
“白巾者,为吊你县令大人;红带者,为贺你县令大人也。”蒯通说,“天下大势不可阻挡,城内外都说你死定了。不过,幸亏遇上我蒯通,说不定能逢凶化吉。”蒯通将反秦形势、范阳形势、县令大人该何去何从分析得头头是道,又许诺,只要他归降武臣,依然可做县令。然后,蒯通出城找武信君。这时候蒯通连武信君的面都没见过呢!
武信君早闻蒯通大名,恭敬地向他请教。蒯通说,一味攻打,自然也可取胜,但费时太长,代价也大,莫若劝降,不战而屈人之兵。武信君表示赞成,派他招降范阳令。
范阳令开门归降,轰动燕赵各城。一时间,各县令争先恐后开门献城,武臣兵不血刃,拿下燕赵三十多座城池。
蒯通初试锋芒,声名大振。但接下来几年,他又回家隐居了,天下形势因陈胜兵败变得扑朔迷离,他要看一看。
大将***韩信进***齐国,正待渡河之际,郦食其劝降齐王成功,韩信欲罢兵。蒯通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星夜去见大将***。蒯通力主继续进***齐国,以几十万大***掩杀毫不设防的齐国,此举等于既摘了郦食其的果子,又卖了那位好不容易成功的儒生。韩信没有采纳,此策只好放下了。
蒯通所以力劝韩信攻齐,是看出天下即将出现的三分格局。当时,楚汉相争难分胜负,主动权实际已落入韩信之手,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韩信已成为双方拉拢的重点。蒯通有自己的打算,他希望韩信能据齐自强,堀起于楚汉之间,养精蓄锐,扩大力量。一旦天下有变,即可发兵出击楚汉,收拾残局。但是,韩信未能采纳蒯通建议,他认为汉王待自己不薄,自己也没有多大野心,不必招天下非议。任凭蒯通如何劝说,韩信只是不听。蒯通只得佯疯避祸,做了巫师。
后人分析,蒯通此番游说失败,有两大失误:一是交浅而言深。当时,他与韩信还无很深的交情,不过是个食客,难与韩信讨论个人前途命运此等大事;二是没有真正击中韩信的要害。韩信想做齐王,已暴露了欲望,刘邦难道不会担心他还要天下吗?韩信怕天下非议,那么,此事已经引起非议。既然要齐王与要天下都会引起非议,何不要了天下呢?而一旦真得了天下,又复有谁再非议?而且,有了天下照样可以好好对待刘邦,借此报恩也未尝不可。
韩信守小信而忘大信,虑小患而失大患,蒯通没能做通韩信的工作。
韩信后来被吕后设计擒获,临刑之际,才后悔不听蒯通之言。蒯通由此被连累,刘邦下令“烹之”。
蒯通连呼冤枉,极力为自己辩护。刘邦冷笑地说:“你曾煽动韩信谋反,这是罪有应得,有什么冤枉的?”
蒯通辩解说:“跖犬吠尧,并不是说尧不好,而是因为,狗是为了帮助自己的主人,才去咬外人的。当时,我只认识齐王韩信,不认得您啊。再说,在当时形势下,秦朝已摇摇欲坠,只要是有本事的人,先行一步,就可以取得天下,得到您现在的地位,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如果凡是当时说过那样话的人都算谋反,恐怕您难以把他们都杀死吧。”
这样,他竟然又死里逃生,不仅免于被烹,后来还当了相国曹参的幕客。
(摘自《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