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育人路径既包括课堂理论教学育人,也包括实践育人。高校实践育人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但目前高校对实践育人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及课堂理论教学育人。本文从对高校实践育人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加强高校实践育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实践育人;现状;对策;建议
【中***分类号】G640
高校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用理论知识来教育大学生,也需要用实践经历来培养大学生。高校实践育人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愈发凸显,探究其形成的原因虽然有各种主客观因素,但是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还比较欠缺,对实践育人的环节还有待加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当前各高校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毕业生需求的实践育人体系,统筹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实践育人的现状
实践育人是一种区别于课堂理论教学的育人形式,有其自身特点。实践育人是大学教学育人的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检验,也是增强课堂理论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1]。高校实践育人有专业实践(实习)、思想理论课实践、***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主要形式,目前高校对实践育人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在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实施程度、育人模式、教材设计、构建育人体系等各个方面。
二、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在办学定位方面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都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依据各自的管辖权限而设置的,从属于各级***府部门的管辖,学校缺乏***自主的意识。这就使许多高校在办学上缺乏特色,培养模式基本相同,各个高校似乎千人一面,普遍存在着"小而全、专而不精"的现象。目前,***府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质量考核的标准几乎雷同,都集中在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等纯科研学术方面,导致很多高校重科研而轻育人。同时由于受到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许多高校都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这些因素最终导致高校在实践育人目标的定位上忽视了为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二)高校对实践育人的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高校对实践育人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论上和宣传上,没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都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实践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带有极强的普及性目的,导致高校过分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专业教学育人,而忽视了创新能力与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大学生的课程大部分是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育人课为辅;教学育人方式的采用上,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环节作为补充。实践训练的目的只是为了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育人方式与当前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完全脱节,妨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和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最终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很难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融入到工作角色中。
(三)高校实践育人存在形式化和表面化现象
目前,实践育人已经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一些高校在实践育人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形式化和表面化的现象。许多高校关于实践育人所制定的各项制度、规定都比较完善,但实际操作起来就困难重重。例如,虽然大多数高校能够认识到实践育人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上也增加了实践课程,但很多的实践课程纯属虚设。因为实践育人会受到经费投入、师资力量、教学场地和实训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所以高校实践育人存在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现象
。
(四)高校实践育人的教材设计和育人模式存在问题
传统的实践教材主要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目的编写的,几乎没有考虑到对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由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传统实践教材的内容更新缓慢,已经跟不上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变革的需求。
许多高校的实践育人设施及基地不足,使得教师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只能采用灌输为主的育人方法。教师对实践过程的设计都延用多年形成的传统方法,很少进行创新和改变。很多理工科学校的实验育人活动大多是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很少有设计性、拓展性的实验。甚至在很多实践育人过程中,指导教师完全"包办",把实践的方法、步骤、结论等等都告诉学生,学生变成了"提线木偶",相当于是在教师的操纵下完成实践。这样的实践育人方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锻炼,学生缺少积极主动思考的机会和空间,不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五)高校实践育人没有形成体系
高校实践育人要涉及到学校教务处、思想***治理论课机构、武装部、学生处、共青团组织以及学生会等部门。这些机构所组织的实践活动尽管都是在围绕实践育人进行的,但他们相互之间缺乏衔接和配合,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很多高校还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实践育人质量评价体系,缺乏科学规范的考核办法和评估标准,使实践育人浮于表面。
三、加强高校实践育人的对策研究
实践育人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它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构建实践育人体系,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的。在目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市场的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推行实践育人。高校要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紧迫感,要围绕"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理念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树立实践育人的意识和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重视高校实践育人环节的统筹规划
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学科特色,以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科学地构建能够与理论育人体系既相辅相成又***开放的实践育人体系。高校要加强实践育人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实践育人方案,合理安排各类实践活动的时间,增大选修课比例,拓展实践育人的范畴,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促进实践育人在基础理论与能力提高、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内育人与课外实践等环节的相互协调,努力实现实践育人体系的整体优化。
(三)改革高校实践育人的教育模式
实践育人作为最能体现学生是育人活动主体的重要育人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的设置上要适量地理论课的育人课时,相应增加各种实践训练,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科研活动的机会和内容,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高校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践育人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进一步推进实践育人改革,就必须重视教师在实践育人中的作用。对高校而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专业能力高的实践育人队伍是提高实践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高校在教师的引进中,不能把高学历作为唯一的"门槛",尽可能把那些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集理论与实践经验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引进到实践教师队伍中来。同时号召和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从事实践育人和管理工作,努力探索出理论教学育人与实践育人队伍互通互助的有效机制。高校还可以聘请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的实践指导教师。其次,高校要改善和提高从事实践育人工作教师的待遇,积极为从事实践育人的教师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将实践育人教师的业务考核指标量化并且与待遇挂钩,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实践育人教师的岗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高水平育人人才,使实践育人队伍逐渐壮大。第三,高校要努力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构建和完善教师业务学习与进修制度。高校可以把一些素质优良、能力突出又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分批次地派到相关企业单位去锻炼实习,让他们在锻炼和学习中增长学识、提高实践能力。通过这样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逐步提高实践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世纪,作为新世纪的人才必须敢于和善于创新。而在高校中还普遍存在着缺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创新实践的机制、育人方法单调落后、教材缺乏新知识以及教师缺乏实践育人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现象。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是培养社会新一代建设者的摇篮,必须认识到进行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目标,切实推进实践育人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地位,完善实践育人考核与监控体系,培养出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突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阎占定.新时期实践教学扩展性内容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9).
[2]朱振玉.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柯晶琳、陈阳.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景丽芳.高校学生***建工作创新的探索[A].福建省高校思想***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5]刘丹.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