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宗与天师道关系新探

[摘要] 金丹派南宗与南方的符派道教特别是龙虎山天师道有着密切关系,不仅表现在南宗“内修金丹,外用符”的修行方面,而且集中体现于南宗宗教制度、科仪教规、人员交往和道脉传承上:南宗传教制度沿袭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制度,白玉蟾师徒各自都设有主治的“靖”;白玉蟾曾到访过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上清宫,作有《上清集》,与江西龙虎山天师多有往来;白玉蟾与皂宗道士有密切交往,曾造访皂宗,并作《皂山崇真宫昊天殿记》和《心远堂记》;白玉蟾金丹派南宗多袭正一之风。

[关键词] 金丹派南宗;白玉蟾;天师道;皂宗

[中***分类号] B9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4)04―0103―09

金丹派南宗发源于南宋地域,与南方的符派道教特别是龙虎山天师道有着密切关系,陈兵

陈兵先生《金丹派南宗浅探》(《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4期)、《元代江南道教》(《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2期)以及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和任继愈《中国道教史》相关章节。、横手裕等学者已有一些讨论

横手裕:《白玉蟾と南宋江南道教》,《东方学报》,京都第68册,1996年,第125-127页。,但是尚存许多可以挖掘拓展的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新发现的地方史料,结合田野考察资料,探讨白玉蟾金丹派南宗与正一道教之交涉关系,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南宗传教制度与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的关系

作为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开宗立派祖师,白玉蟾以相当多的精力投身于南宗的宗教组织制度建设。道观或者道堂是道教宗教组织活动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和组织机构,对道教道业的兴盛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道门有识之士对此已有深刻的阐述:“所谓堂者,因教而有堂耶;所谓教者,因堂而有教耶。向者堂弊教亦弊耶,今者堂新教亦新耶。”

《洞霄***志》卷六《演教堂记》,《中国宫观志丛刊》第16册,江苏古籍出版社,第236页;《洞霄宫志》卷三《演教堂碑记》,张智、张健主编《中国道观志丛刊续编》第17册,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188页。南宋时期,由于战争等因素,许多道观、道堂破败,《会真堂疏语》指出:“道友往来,不知其几。数间破屋,饣粥全无。”

《修真十书上清集》卷四十四,《道藏》第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97页。已经严重影响到道教发展。白玉蟾深知宗教场所的重要性,其《化修造精舍》就表达了白玉蟾重视道教修炼场所建设的思想:

膏车秣马,为寻仙子而来。饔鼎寝茵,未惬游人之意。欲划萝烟藓雨之地,广为松风竹月之庐,以数椽上漏下湿之忧,属几载左枝右梧之笃。舣舟岸畔,皆酒酣耳热之余。落庭前,正诗兴心狂之甚。相逢不拈出,后会几时来。

《修真十书上清集》卷四十四,《道藏》第4册,第796页。

其云游所到之处“亟命建靖治,立玉堂,置玉匮司,乃置黄所……凡斋醮事,用古式,九朝科饮(仪之误,引者注)如常仪。”

《鹤林法语》,《道藏》第33册,第119页。其诗《陪庄岁寒夜坐小酌》有“偶然气氛颇相同,道院新移喜毕工”

盖建民辑校《白玉蟾诗词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之叹,也折射出白玉蟾对道观建设成就的喜悦之情。

现存白玉蟾文集中有许多关于南宗仙堂、道观的记文,例如《武夷山重建止止庵记》、《心远堂记》、《云窝记》、《驻云堂记》、《诏建三清殿记》、《静胜堂记》、《龙雷阁记》等等。其中《龙雷阁记》是为彭耜专门祀雷的宗教场所而作。

明代徐表然撰《武夷志略》记载有白玉蟾的《修造仙掌庵疏》,此疏出自白玉蟾《武夷集》,又作《化修造仙掌(堂)》:

一溪横绿,满林幽竹;戛琅两岸环青,匝地苍苔铺翡翠。 乃飞锡登鸾之所,作留云驻鹤之居。翻盖鸳鸯,化现琉璃宫殿;雕妆蝴蝶,森罗玛瑙垣墙相逢皆是神仙中人,毕竟会得山林下事。

[明]徐表然撰《武夷志略》卷四,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之二《三洞拾遗》,第14册,合肥:黄山书社2005年影印,第256页;《修真十书武夷集》卷五十二,《道藏》第4册,第820页。

白玉蟾还作有《请纪知堂住华阳堂疏》:

扶桑海底,龙逞攫雾拿云之头角;华岳山头,虎奋擒风搅雨之爪牙。若非作家宗师,如何主张道法?恭惟某人少年方外,英声蜚满四丛林;散圣家风,铁鞋走遍六天下。遇至人而传铅汞之诀,药熟已多年;施妙手而宰金石之权,道傍起枯骨。屡董烟霞保社,孰不瞻依?今兹云水生涯,可怜隳坠。其如佥议,咸慕高风。干木随身,又且逢场作戏;剑锋在手,自然喝水成冰。酌丹井不竭之泉,祝皇帝无疆之寿。

《海琼白真人全集》卷七,《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955-956页。

南宗有自己特有的传教基地“靖”,白玉蟾有“碧芝靖”和止止庵等,白玉蟾的几个弟子分头传教,也各自建立了传教场所,彭耜有“鹤林靖”,林伯谦有“紫光靖”。“靖”乃南宗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为南宗传教的基地。关于南宗“靖”的名称与分布,笔者收集到一些相关的文献与田野调查新史料。

《鹤林法语》中有一段度师彭耜讲给林伯谦的话:

度师谓伯谦曰:尔祖师所治碧芝靖,予今所治鹤林靖,尔今所治紫光靖,大凡奉法之士,其所以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请靖额也,如汉天师二十四治是矣,古三十六靖庐是矣,许旌阳七靖是矣。《靖治律》曰:民家曰靖,师家曰治。

《鹤林法语》,《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二,《道藏》第33册,第124页。

这段话透露出几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其一,白玉蟾师徒沿袭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制度,各自都设有主治的“靖”,祖师白玉蟾所治为碧芝靖,林伯谦所治紫光靖,彭耜自己所治为鹤林靖。

其二,南宗所设立的“靖”与道教历史上汉代张天师所设的天师二十四治以及古代的三十六靖庐、许旌阳七靖,其宗教功能是一样的,“建坛设醮,其实一也”

《鹤林法语》,《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二,《道藏》第33册,第124页。,为南宗的教区和传教场所。

其三,南宗设立的“靖”并非私自设立,而是必须向朝廷奏请“靖额”,“不可不奏请靖额也”,以取得合法地位。

白玉蟾的大弟子彭耜在南宗教团组织建设方面有很大作为,其与白玉蟾关系非同一般,有所谓“仙家父子”之称

民国《福建通纪》引雍正旧志云:彭耜“字季益,闽县人,蚤有文誉,铨吏得选,不赴,归师事白玉蟾,得太乙刀圭火符之术。玉蟾谓于耜乃仙家父子也。耜隐凤邱山,与妻潘蕊珠烹炼刀鼎,后俱尸解,诏封鹤林真人。”福建通志局编纂《福建通纪》,民国十一年刊本,台湾大通书局1968年影印本,第五卷,第2973页。。所修建的鹤林靖乃南宗著名的宗教活动场所。连镇标曾据明代《福州府志》卷六十七《人文志》十五《仙释》、清代《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三《方外》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记载,对彭耜里贯事迹做过考略,认为:彭耜乃三山巨族,官宦子弟。三山,福州市的别称,以旧福州城内东有九仙山,西有闽山即乌石山,北有越王山而得名。明清、民国的福建方志,皆称彭耜为闽县人。闽县,自唐清与侯官县,同为福州、福州路、福州府治所。“故彭耜实乃今福州市区人。1994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道教大辞典》在“道德真经集注”条云:‘按作者彭耜,南宋末长乐(今福建)人’,不知何据,殆误。”

连镇标:《彭耜其人其事考》,《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

此考证认为彭耜为闽县人,即今福州市区人。此结论笔者赞同。但连氏质疑《道教大辞典》彭耜为南宋末长乐人,“不知何据”?笔者以为其事出有因,恐非简单之“殆误”。因为闽县乃古行***区名,据明代黄仲昭修纂《八闽通志》卷一《地理》记载,闽县“本汉侯官县地。晋太康中,析置原丰县,属晋安郡。隋开皇十二年,改为闽县。五代唐长兴四年,伪闽改为长乐县,清泰二年,仍旧。晋天福六年,伪闽又改为长乐县。宋元皆为闽县,国朝因之。”

[明]黄仲昭修撰《八闽通志》卷一《地理》,弘治《八闽通志》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9页。因此宋代福州地方志《三山志》亦名《长乐志》。闽县区域在宋元明时期“东抵连江,西抵侯官,南抵福清,北抵侯官”

[明]何乔远编撰《闽书》卷一《分野志・方域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点校本,第15页。。笔者在此基础上,又发现了一些与彭耜有关的新史料可以佐证。白玉蟾所书的《鹤林靖铭并序》对鹤林靖的由来和宗教功用有详细的叙说:

张正一,定都功二十八治,以乙巳生人,隶本竹长乐。彭耜季益乙巳生,弱冠时,梦之一所,恍如洞宫,匾曰“鹤林”,寤而识之,懵其所以。后拜大都功,领治本竹,始知其山多瑞竹,复与鹤鸣山相联,于是悟鹤林之梦。乃鞭心以希仙,求所谓虚坎实离之妙。日与方士为炉,薰茗之乐,若无意于仕进,杜门绝交,益自韬晦。既得天枢之书,兼绾雷章,每拯民瘼,如救饥溺,粒符滴水,动有异应。时翻蕊笈,深味道腴,霞标芝宇,精英爽越,想其飞神于空碧,毓冲于渊红者也。玉蟾尝读藏经,知鹤林本竹之间,叠有羽人蜕仙其地。窃意鹤林之朕,已萌于未拜篆之先,无乃神游故山,心驰旧隐者欤?季益则鹤鸣、本竹间异人明矣。神仙,隐则上仙,显则瑞世。兹固奇事,将欲迹其梦于丹翠之上。及见季益所著《南岳思真录》,又知其再膺南岳先生之号,亦留神于盟威元命之诀。所行之法,固已彰灵著听;所受之,又复通真达灵。即其鹤林道靖,为之铭曰:

彼鹤鸣山,邻于青城。彼本竹治,翼于鹤鸣。

紫芝碧菌,丹崖翠谷。

雪鹤巢松,琅风韵竹。

千岩万壑,吐云吞烟。

朱霞媚水,素月流天。

玉渊宅龙,瑶草卧虎。

昼现霓旄,夜散花雨。

成一洞府,似非人间。

中有灵君,髯苍脸丹。

玉局事徂,黄鹤不返。

夕鸟归飞,洞门闭晚。

其地蜕仙,古今几人?

岂曰无人,胎神蛰灵。

神仙隐显,朝凡暮圣。

影泡出没,入大圆镜。

鹤唳氐星,竹凌壁宿。

本竹郭声,鹤鸣张兆。

药炉不火,策空驾浮。

挹彼诸仙,飞行太丘。

如何老彭,得此异梦。

适此二山,映带成洞。

定知郭张,游戏阎浮。

进雉后人,应此梦不?

武夷令昭,洪崖老抗。

皆流胄,代有仙况。

今之鹤林,古仙化形。

元命真人,南岳先生。

都功三五,盟威正一。

法掌东华,职居南极。

手绾雷玺,足蹑枢罡。

水火金液,刀圭玄黄。

功盈三千,行溢八百。

鹤云飘飘,竹风瑟瑟。

梦中旧路,飞还故山。

鹿堂云台,遨游其间。

回首霜畦,芝术已老。

不知何人,得君火枣?

《海琼白真人全集》卷七《鹤林靖铭并序》,《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973-977页。

此《鹤林靖铭》前序有重要史料价值,有几点特别需要注意:

其一,关于“鹤林靖”名称及其由来,“张正一,定都功二十八治,以乙巳生人,隶本竹长乐。彭耜季益乙巳生,弱冠时,梦之一所,恍如洞宫,匾曰‘鹤林’。寤而识之,懵其所以。后拜大都功,领治本竹,始知其山多瑞竹,复与鹤鸣山相联。”此处明确表明,彭耜的鹤林靖是依据早期道教张陵、张鲁创教时天师道二十八治教区的规制建立的,其在南宗教区中的地位类似于早期道教的鹤鸣山。据笔者田野考察,鹤林靖现在福州市东郊,彭耜乙巳生人,隶属本竹长乐,与前面已经揭示唐末五代和宋代长乐与福州在行***区划和名称上的渊源关系可以相互印证。

其二,关于彭耜出生。序文明确说“彭耜季益乙巳生”,查南宋乙巳年可能的年份有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和理宗淳五年(公元1245年)。另据白玉蟾《龙雷阁记》“盛年吏铨得选”,“年已四十三春秋”的记述

《海琼白真人全集》卷二《龙雷阁记》,《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259-261页。,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断定彭耜的生年为1185年,彭耜生年的判定,对于考证白玉蟾寿数有重要意义,可以说白玉蟾的生年不可能是在1194年,只能是1134年。

其三,关于彭耜修道经历及其道脉传承。彭耜是白玉蟾大弟子,传承南宗道脉正宗自不待言,但是,南宗道脉传承具有合取诸宗的传统,白玉蟾就很典型。这一特征在彭耜身上也得到体现。白玉蟾称“及见季益所著《南岳思真录》,又知其再膺南岳先生之号,亦留神于盟威元命之诀,所行之法,固已彰灵著听;所受之,又复通真达灵”,可知彭耜还著有《南岳思真录》,膺服南岳上清派,同时对正一盟威元命之诀也颇留神,其道脉有兼传南宗、南岳上清和正一诸法的特征。

白玉蟾在鹤林靖传法活动频繁,《鹤林法语》记述了南宗在鹤林靖举行建醮活动的情况:“祖师曰:古今建黄多阴晦,盖幽魂苦爽,出自阴关,此亦感召而然也,七日丙戌召诸神吏,并以祀雷。礼毕,以所刑之牲及酒脯于巽地,同丹瘗之,约以三日雷鸣,掘符以安鹤林靖。是年以去冬不雨,种麦方艰,遇此黄,土膏获润。”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二,《道藏》第33册,第120页。白玉蟾对鹤林有浓厚的感情,“日复一日,思我鹤林,雁断鱼沉,实伤我心”就是其心境的真实写照。白玉蟾的文集和诗词中以鹤林为题者甚多。例如《十二时鹤林靖作》:

素馨花在枝无几,秋入栏干十二那。茉莉如今已矣,只有兰英菊蕊。霜蟹年时香橙,天气总是悲秋。意问宋玉当日,如何对此凄凉。风月怎生存济,还未知幽人心事。望得眼穿心碎,青鸟不来彩鸾何。云锁三山翠,是碧霄有路。要归归又无计,奈何他水长天远,身又何曾生翼。手捻芙蓉,耳听鸿雁,怕有丹书至,从人问富贵。一岁复一岁,此心终日绕香,盘在篆畦儿里。

《海琼白真人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93页。

《喜迁莺鹤林靖偶作》:

吾家何处对落日,残鸦乱花飞絮。四海五湖千岩万壑,已把此生分付。怎得海棠心绪,更没鸳鸯债负。春正好叹流光有限,老山无数。归去君试觑紫燕,黄鹂愁怕韶华暮。细雨斜风断烟芳草,暑往寒来几度锁。却心猿意马,缚住金乌玉兔,今古事似一江流水,此怀难诉。

《海琼白真人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93页。

《又寄鹤林靖》:

银月凄凉,绮霞明灭。秋色如此,露满清襟。风生衰鬓,夜已三更矣。寻思往事,千头万绪。回首悄如梦里,指烟霄不如归去,不知今夕何夕。鹑衣百结,脂垢腻。犹是小蛮,针指对酒。逢诗高吟,大笑四海。今谁似荷亭,竹阁共风同月,此会今生能几。君须记,去来聚散,只愠底事。

《海琼白真人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93页。

白玉蟾诗文中以鹤林为题还有《洞仙歌・鹤林赋梅》、《元旦在鹤林偶作》等,例如《元旦在鹤林偶作》:

东风吹散柳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海琼白真人全集》卷六,《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871页。

鹤林靖今在何处?笔者曾经多次进行过实地考察,搜寻到一些遗迹。一是在福州城东五里凤丘山,即彭耜在福州的居处鹤林道院。二是福建宁德的霍童。前一种说法有较多的史料支持,彭耜所治鹤林靖,位于福州的祖居地,“其所居立鹤林靖”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道藏》第5册,第386页。,“今城东有凤丘山鹤林道院存焉。”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道藏》第5册,第386页。因此,笔者认为鹤林靖在无诸所建城的三山(福州)鼓山之下、螺江之隅,其范围包括福州城区远至长乐嵩山一带。笔者曾到福州东郊鹤林社区做了实地考察,参见拙著《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道派、历史、文献与思想综合研究》第九章。此不复赘。

白玉蟾的主治“碧芝靖”今在何处?道书文献记载阙如。笔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推测其很可能位于福州闽清县境内或者附近。理由如下:

其一,闽清县是白玉蟾的原籍地,白玉蟾祖籍闽清县,道风浓厚

闽清县现有张圣君庙、芹山观等许多道教宫庙。笔者曾经到闽清进行田野考察,发现闽清至今仍然保留有白玉蟾的遗迹多处。,白玉蟾道友、南宋道教丹家兼诗人黄天谷即闽清人。在闽清设立南宗宗教活动基地拥有天时地利之便。笔者在田野调查时,福州南关白真人庙的信众告诉笔者,福州的闽侯、长乐、闽清过去有多所祭祀白玉蟾的宫庙。

其二,白玉蟾《闽清县治祈雨文字》提供了解开这一谜团的间接证据:

余方在闽清县治祈雨文字,名之曰大宋济世金书。书成,录寄鹤林靖。未寄间,闻本靖亦闵雨诣岳祠有祷,祷且应。诸黄冠皆有诗以美之。余亦以寄之,并为吾法之勉云。

魃热天草木烦,请檄上清火铃君。

为我挽断黄河源,并与拽翻苍海根。

我亦弗信神龙顽,我亦弗疑神雷蛮。

速须雨如倾盆,鹤林真人事奏函。

白昼香篆升天门,东井箕星访白羊。

急速追元溟,宇宙一弹指。

郊外万丝悬如绳,人疑袖手倦作霖。

岂知此心冥太清?夙世已是神霄卿。

《海琼白真人全集》卷四,《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580-581页。

上述祈雨文字明确记载了白玉蟾在其祖籍地福建路闽清县治所进行祈雨的宗教活动情况。白玉蟾书写的祈雨文字名为“大宋济世金书”,书成后,以符形式欲寄彭耜主治的鹤林靖。尚未寄时,其间听说“本靖亦闵雨诣岳祠”,祷而灵验,众道士皆有诗赞美,于是白玉蟾亦以祈雨文字符寄之。

二从白玉蟾《历代天师赞》看金丹

派南宗与天师道关系

北宋时期,张天师一系受到朝廷重视,据《汉天师世家》卷二及《宋会要》记载,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二十五代天师张乾耀、二十六代天师张嗣宗先后为宋真宗、宋仁宗召赴阙,并授相应赐号

张正随八十七岁无疾而终,宋真宗赐号“真静先生”;宋仁宗天圣年间召张乾耀赴阙,赐号“澄素先生”;宋仁宗至和年间召张嗣宗赴阙,赐号“虚白先生”(《汉天师世家》卷二,而据《宋会要》记载则为“冲静先生”)。南宋时期,江西龙虎山天师道发展迅速,日渐壮大,一统茅山、龙虎、皂三山符。特别是北宋末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起,吸收内丹丹法改造传统符,形成别具特色的内丹符相结合的道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白玉蟾曾到访过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上清宫,作有《上清集》,与江西龙虎山天师多有往来。元明善奉敕编、周召续编《龙虎山志》收有白玉蟾“题上清宫”诗:“五日连阴雾雨昏,驱车应有比山文。渐无吏部回天笔,为我重开垒云。石榴涓涓水脉长,野田冉冉稻花香。相迎谁似山云意,更借松风十里凉。”

元《龙虎山志》,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之二《三洞拾遗》,第13册,第80页。江西龙虎山天师府至今还完整保留有白玉蟾挖掘的丹井灵泉井:“灵泉井在真人府月台之前,甬道之中,玉蟾白真人所开,甘香清冽,有异诸井。”

清娄近垣撰《龙虎山志》卷二,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之二《三洞拾遗》,第13册,第122页。

笔者20世纪90年代和近年多次实地考察,得知此灵泉井亦名法水井,水质清澈甘甜,今位于天师府新复修的玉皇殿正前方。据井旁天师府管理委员会竖立的“灵泉井简介”称,此为天师世家饮用的唯一水源,故又称天师灵泉。与天师府内赵孟兆页书的仁靖真人(张留孙)碑、元代大铜钟

此口大铜钟重9999斤,是第40代天师张嗣德、吴全节等人,于元至正十一年所在杭州路富阳县赤松河造。原位于上清宫,现移至天师府2003年兴建的钟亭回廊中,铜钟上铭刻有金蓬头弟子“玄学方从义书”的铭文,略云:“至正十有一年,正月乙丑,信州龙虎山上清万寿宫灾,宫之道士相与谋曰:今将构新宫以还其旧,然殿堂门庑,工多役钜,其能独完乎。宜乎各置其力,以相其成也。于是东隐院道士祝光义乃曰:昔提点黄公复亨为大钟建重屋而悬焉,其制宏壮工巧,我将缵黄公之功,若何?众咸曰:善。乃以是年九月庚申经始。越明年,润三月辛卯告成。凡用金九千斤……玄学方从义书。”大钟铭文后刻有“玉皇宝诰”文字,周遭还刻有“大道兴行” “大道兴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皇***巩固”等文,落款:“正一教主嗣汉四十代天师太乙明教广玄体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掌江南道教事张嗣德”、“特进上卿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吴全节”、“冲道崇玄弘教法师教门提点龙虎山大上清正一万寿宫主持提点兼管本路诸宫观事戴永坚”、“明素通真弘教法师教门提举龙虎山大上清正一万寿宫提举知宫兼管本路诸宫观事龚德同”一干人等。此钟铭文也收录张金涛主编《中国龙虎山天师道》第二章,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29页。、千年罗汉松和呈北斗七星状分布的古樟树齐名

北京东岳庙也保留有赵孟书奉敕撰文的张留孙道行碑一方。,为天师府著名古迹。

《上清宫方丈后序》云:

三四声狷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风。

夜静无人知此味,还他方丈拙庵翁。

《海琼白真人全集》卷六,《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887页。

朱逸辉等人的校注本《白玉蟾全集》卷二有一首《送张天师》:

自从汝离武夷来,险阻艰难历几回。

江左旅中连值雨,春深路上滑成苔。

鸟啼花片落流水,风惨猿声啸古台。

举眼四山如壁立,教君归去也心灰。

《白玉蟾全集》卷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校注本,第250页。

校注本的标题“送张天师”恐有误,因为宋代不称张道陵后裔为天师,而仅称先生。经笔者核对白玉蟾文集甲本(明万历甲午《琼白真人集》,不分卷,《重刊道藏辑要》娄集,巴蜀书社缩印本第6册影印,《藏外道书》第5册,巴蜀书社1994年影印,为便于研究,本文简称甲本。)和乙本[清同治戊辰重镌《白真人集》,十卷本(原八卷本,新增二卷),福建师范大学***书馆古籍部等单位多有收藏,笔者也获得原书影印件,今人编辑的《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道书集成》第42册影印,本文简称乙本。],证实了笔者的看法,甲本作《送张太师》,乙本作《送张大师》。

《琼管()白真人集》题作《送张太师》,《藏外道书》第5册,第59页;《海琼白真人全集》题作《送张大师》,《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737页。

白玉蟾《上清集》里有《虚靖先生》诗一首,对天师道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称赞有加:

七返还丹阿谁无,先生归去谁识渠。

时人要见真虚靖,北斗西边一点如。

《修真十书上清集》卷四十三,《道藏》第4册,第795页。

关于三十代天师张继先(1092-1127)的生平事迹,《汉天师世家》卷三有详细记载,云:

三十代天师讳继先,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然子,二十七代天师之曾孙。祖敦信,父处仁,仕宋知临川县。宋(衣佑)七年壬申十月二十日生于蒙谷庵。五岁不言,一日闻鸡鸣,忽笑赋诗曰:“灵鸡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翌日宴坐碧莲花上,人皆称异,(以)为真仙。今浴仙观有池存焉。九岁嗣教。……赴阙召见,问曰:“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对曰:“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上悦。令作符进。上览笑曰:“灵从何来?”对曰:“神之所寓,灵自从之。”上问:“能书否?”对曰:“臣尝书《道德经》。”遂取进。上问:“修丹之术若何?”对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夫尧舜足矣。”上悦,侍入寝殿。……

《汉天师世家》卷三,《道藏》第34册,第826-827页。

张继先九岁嗣教,宋徽宗崇宁以后,多次被召至东京,建醮内廷,赐号“虚靖先生”。著有《心说》、《大道歌》等传世,明代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次有《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传世。其《心说》云:“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卷一,《道藏》第32册,第368页。对白玉蟾有深刻影响,白玉蟾自述以张继先真言为修行指南,《法曹陈过谢恩奏朱章》说:

虚静先生张继先有言曰:“人生百年一弹指,闭眼风刀即立至。”臣观此言,愈增惊悸。

《海琼白真人全集》卷九,《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1186页。

《武夷集》收录《历代天师赞》三十二首,从汉代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直至南宋第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每位天师各赞一首。其中也有一首第三十代天师赞:

第三十代,讳继先,字遵正。

筑著成都人姓刘,丹成蜕迹入罗浮。

琼楼数纸御书在,虚静先生已调头。

《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六,《道藏》第4册,第802页。

其余宋代天师赞还有8首:

第二十四代,讳正随,字宝神。

人在梨锄烟水乡,结茅高卧小松岗。

敕封真静先生号,一卷仙经一烛香。

第二十五代,讳乾曜。

横握铘铘入洞天,洞天漠漠掩寒烟。

仁宗亲问金丹诀,笑指斜阳噪乱蝉。

第二十六代,讳嗣宗。

朱砂鼎里炼金晶,默祷天皇入紫冥。

月落半山丹井水,猿声惊断满天星。

第二十七代,讳象中,字拱辰。

仁皇恩赐紫衣时,方是馨声七岁儿。

闲把洞章歌一阕,不知鸾鹤满天飞。

第二十八代,讳敦复,字延之。

棘围战罢笑归来,一寸功名心已灰。

白鹤何年归洞府,夕阳影里野猿哀。

第二十九代,讳景端,字子仁。

当年仙去鹤巢空,万壑千崖夕照红。

人在丹丘玄圃外,萧萧松桂夜来风。

第三十一代,讳时修,字朝英。

是个清都一散郎,凝神聚气炼丹阳。

片云孤鹤无踪迹,半夜风寒万里霜。

第三十二代,讳守真,字遵一。

鹤头龟腮骨已仙,星坛长啸咏琼篇。

自从阙下归仙后,一枕清风几万年。

《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六,《道藏》第19册,第802页。

前文已提及,柳存仁曾在《香港明报月刊》发表《题免得龛藏汉天师世系赞卷》一文,认为此《赞》乃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汉天师世系的文字记载

柳存仁:《和风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82页。,有重要文献史料价值。

笔者赞同柳存仁观点,但以为,上述的赞歌还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均称第几代师,而不称第几代天师。一字之差,符合宋代朝廷对龙虎山天师道封号的惯例。唐代对后汉张天师的苗裔,仅“册封太师”

《唐会要》卷五十“杂记”记载:“后汉张天师,册赠太师。”。宋代对张陵及龙虎山嗣教者只给予“真君”、“先生”赐号,例如,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召张继先至京,赐号“虚靖先生”,视秩中散大夫,并赐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不久,封其祖先张陵“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因此,现今《道藏》本《武夷集》“历代天师赞”标题恐为后人整理白玉蟾文集时所加。

其二,此赞歌只写到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为我们判定白玉蟾生年当为绍兴四年而非南宋宋光宗绍熙四年又提供了一则有说服力的史料。

《武夷集》中记载有一些南宗斋醮科仪的文书,从这些上章表奏的文书内容上看,南宗的斋醮科仪多“袭正一之风”,如《表奏法坛传度首过谢恩朱章》首言:

泰玄都正一平系天师、清微天化南岳先生、赤帝真人:神霄玉府五雷副使、上清大洞经弟子臣某,稽首再拜上言。臣窃谓陈章奏牍,所以开忏谢之门也;飞神御气,所以入朝谒之路也;传真度妙,所以袭正一之风也;升秩登班,所以按荐举之法也;承流宣化,所以阐驱禳之教也;芟邪立正,所以崇清净之道也。……

《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七,《道藏》第4册,第807页。

其奏章首列“泰玄都正一平系天师”,在另一则《雷府奏事议勋丹章》

《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七,《道藏》第4册,第808页。亦如此,均奏请先泰玄都正一平系天师,后依次为清微天化南岳先生、赤帝真人。白玉蟾本人也自称上清大洞宝弟子,“传真度妙,所以袭正一之风也”。由此可以看出南宗与正一派、上清派有密切的关系。

在《法曹陈过谢恩奏事朱章》中,白玉蟾以上清大洞宝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驱邪院事的身份,稽首再拜上言:

臣闻太极仙翁有言:学法之士,如赤体拶白刃耳。臣观此言,莫不战栗。虚静先生张继先有言曰:人生百年一弹指,闭眼风刀即立至。臣观此言,愈增惊悸。……谨据太上三五都功、正一盟威弟子施某等,昨各已录心词上奏天庭,乞行传度,已为滕申都省,依科给帖,充授法职。寻即择日建坛,剖符破券,拨将统兵,分司隶事。然后以蕊殿琅书,心传口诀。兹则同发诚心,谨取今月某日,虔就武夷山升真玄化洞天,修设三界高真谢恩清醮几分,延奉上真,仰酬玄造……

《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十七,《道藏》第4册,第805页。

白玉蟾以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人生百年一弹指,闭眼风刀即立至”为修道建醮的警句,在武夷山升真玄化洞天,修设三界高真谢恩清醮,从朱章“谨据太上三五都功、正一盟威弟子”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南宗与龙虎山天师道有着十分密切的思想传承关系。明代洪武壬申夏五月,嗣天师张宇初为元代王道渊《还真集》作的序,就评论到金丹派南宗的地位,云:“厥后(指《魏伯阳《参同契》之后,笔者注)由钟离云房授唐吕岩,则祖述其说,而歌辞论辩庶得乎指归之正,代亦不乏其人焉。若宋之张紫阳、石杏林、陈泥丸、白紫清、李玉溪、李清庵,皆一时杰出。凡其辞旨,亦不下伯阳,而互有深造默会者焉。”

《还真集序》,《道藏》第24册,第97页。

白玉蟾南宗对传统符道法有独特的看法。道法种类繁多,作为一名南宗道士,首先要精通一一法一术:

真师(指白玉蟾,笔者注)告耜云:今但专佩一,专受一职,专行一法,专判一司文字,于一司将吏前,专用一符一水,不过只是心与神会,用之则灵耳。恰如真龙,但一滴水,便作滂沛,岂用如许繁耶!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道藏》第33册,第113页。

万法归一,各家之法,名号虽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元长问曰:

近世有行灵宝法者,不曰无此法也;复有行圆通法者,亦不曰无此法也;更有行混元法者,亦不曰无此法也。然其门类之多,咒诀之烦,而于道则不甚正一也。古者以正一传教,故所行之法,简而且易。今曰灵宝,何异圆通?今曰圆通,何异混元?今曰混元,何异正一?夫人之心,本自圆通,本自灵宝,本自正一,本自混元。以人之一心,而流出无穷无尽之法,盖如天之一,生育万物也。而又曰混元是一阶,灵宝是一阶,圆通是一阶,正一是一阶,譬如杜鹃鸟,或曰子规,或曰谢豹,或曰白帝魂,或曰映山红,或曰捣药禽,或曰蜀鸟,其实一杜鹃也。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道藏》第33册,第113页。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四有一则《海琼君万法归一歌》

《海琼白真人语录》卷四,《道藏》第33册,第134页。,白玉蟾的万法归一思想与其师陈楠的“丹基归一论”是一脉相承的。

白玉蟾对于传统符道法十分精通,擅长用符法术济世度人。《静余玄问》就记载了彭耜一段话,颇能说明白玉蟾符法术的高超:

耜问曰:耜之事先生,其日浅邪?六年矣!所得深邪!先生之道如海,洪渊莫窃。耜从容之日,见先生为人驱邪治病,或与之泥块,或与之木札,或石或炭,或可食或不可食,或物或非物,或有符水,或但告之以方略。每不与不告之者,皆不可治,与而告之者例作效。耜不知其如何,窃亦心领意会,效先生之所为,往往亦灵验。曰:此非世人所知。

《静余玄问》,《道藏》第32册,第411页。

从这一记载来看,白玉蟾的师傅陈楠曾以泥丸为人治病,而白玉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用符法术为人驱邪治病的手段十分多样,治病手段远远高于其师陈楠。

从万法归一这一思想出发,南宗形成了会通各家各派之法的综合法术思想。

三南宗与皂宗关系

在南方正一道教中,皂宗是其中一大重要道派。学术界一般认为,作为三山符的皂宗形成于北宋。皂宗是以灵宝派发展到以江西皂山崇真万寿宫为传播中心时代的别称。它本是灵宝派,但又是灵宝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一卷《皂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第123页。白玉蟾曾在宋宁宗嘉定十三年庚辰(公元1220年)夏季造访皂宗,应皂宗当时的辖宫适冲妙师朱季湘阁所请,为六年前落成的新昊天殿作了一篇《皂山崇真宫昊天殿记》,此文存《修真十书玉隆集》,也收入《皂山志》卷上

[明]俞策:《皂山志》卷上,《藏外道书》第32册,第547-548页;另见《中国宫观志丛刊》第29册,第36-40页。。皂宗在南宋时的传承情况,目前学术界由于史料缺乏,所知甚少。笔者曾专程赴皂山实地考察,据当地道长介绍,近年皂山在重建修复过程中,陆续发现一些碑刻和买地。故此篇记文对于研究南宋时期皂山道教历史有较高价值,录《皂山崇真宫昊天殿记》如下:

窃闻道包击土央扎,实在乎象帝之先,气运堪舆,最高者昊天之极。宅妙有玄真之国,殿弥罗无上之都,豁落光明,渺渺紫金,云梵之阙,恢宏湛寂,蒙蒙碧漠,玉清之宫,位奠太微,尊居大有,是为上圣。允号无宗,玄范而总制十方,妙化机而统临三界。载考南郊之典,昔有圆丘之坛,其在道家,尤当祀事,莫谓无声之载,盍存临汝之诚。皂山福地崇真宫,旧有殿帝之所,虽丽不华,似简而陋,方谋撤而新之,清江湖山杨舜臣者,崇道钦天之士,慨然捐镪奇五千缗,独易其旧而更建焉。梓人执舆轮之役,陶氏运挺壁之工,始于圭申之冬,讫工于乙亥之秋,首尾四年,经营万力,伟哉,亦难事也。嘉定庚辰,维时季暑,予来皂山,适冲妙师朱季湘辖宫,遂以前此六年新昊天之殿为告,俾予记之。予自惟陶洪景为帝作记,李贺为帝作《玉楼记》,顾无陶李清伟之文,亦切慕之,且语冲妙曰:夫上帝之居,百千万重道气,千二百官君,结空为天,凝梵为城,混合三营以为楼台,变化九霞以为宫室。霭垣而霓壤,楼而雷堤,飞廉督王典桂琼槐之材,……此特记其仿佛,今舜臣所以为帝之离宫者,实依稀之。若夫宝殿渊深,云龛岌,御容英粹,玉座委蛇。地皆砌以花砖,壁皆粉以银液,中边供具,左右羽仪,下凤,上陈鸳瓦,千楹耀日,万拱凝烟,高耸溟蒙,雄压,丹光紫氛之丽,朱扉黄阁之严,羽士有所归心,名山为之增气。以世俗而言之,献豆粥麦饭者,天子嘉之,纳栗者爵之,贡马官之,虽玉帝高高在上,其视甚微,其听甚卑,则舜臣蒙福之报,宜何如也。夫以上帝之德,不可明言。开天执符,长御延康之历,含真体道,默膺混沌之***,且蚩蚩蠢蠢,林然于天地之间者,岂知乎帝力哉?尝谓至高之天,能降自求之福,缮能竭斗,獭能祭天,况人也乎?冲妙曰:然。是年七月朔,琼山白玉蟾敬于殿中书。

《修真十书玉隆集》卷三十一,《道藏》第4册,第751页。

昊天殿为皂山著名宫观崇真宫的一部分,崇真宫位于皂东峰之麓,据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周必大《崇真宫记》记载,前此无宫观之名,初置灵仙馆,毁于隋季,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始构台殿,称皂观,宋徽宗***和八年(公元1118年)赐号崇真宫。崇真宫有金关寥阳殿、昊天殿、正一堂、靖应堂、祖师殿、葛仙公殿等殿堂,其中昊天殿年久失修,南宋嘉定年间,有清江湖山杨舜臣出资修缮一新。嘉定庚辰(公元1220年),白玉蟾来到皂山,适逢冲妙师朱季湘主持崇真宫,朱季湘将此六年前新落成的昊天殿一事相告,请白玉蟾记之。于是便有了这篇记文。

白玉蟾还特别赞赏江西皂山黄冠朱季愈“悟大隐居廛之说,心远地自偏之句”,特为其作了《心远堂记》,略云:

……皂黄冠朱君季愈,即清江之邑人,父兄皆缨人,独君辽然而老氏是祖。志趣飘逸,不可测识,两辖宫事,数携琴剑诣京华,所至权贵皆倒屐之,上方紫其裙,锡其冲妙之号,今太极葛仙翁四十代剑印符之坛属以之。……对境无心,对心无境,已绝云霄矣。于是朝朝暮暮,师老庄友、张许之与梅葛,而与陶渊明相领会于形影之外,又何须猿鹤之与居,麋鹿之与邻,而后为心远哉?世之人或以苏、朱如上所说,以为如何者不足,静中冷眼一笑耳,世事淡如一杯水也。……苟能悟,言一室之高,俯仰宇宙之大,有所见闻,则其心愈云泥矣。君宇师韩。敬为之记。

《修真十书玉隆集》卷三十一,《道藏》第4册,第752-753页。

从《玉隆集》所收《牧斋记》一文也可看出白玉蟾与皂宗道士有密切交往:

皂黄冠师刘贵伯,以牧名斋,属予为记。予问知黄帝呼牧马童子为天师,释迦指牧牛小儿为菩萨,乾马坤牛,何以牧之圣人?故曰:谦以自牧牧之为义。牧羊则先去败群,故无触藩之虞,塞翁之于牧也,初何容心于得失哉?天子置群牧以牧民,均义也。贵伯诗甚骚而以懒辞,酒甚宽而以醉辞,棋甚敏而辞以不智,琴甚清而辞以不古,能炼内丹,能役五雷,皆以不知为辞,其谦谦如此,是自牧也。不劳鞭绳,盖以驯熟矣。僧家所谓人牛俱失,道家所谓翁马两志,孰为牧之?盖自牧也,贵伯得之矣。

《修真十书玉隆集》卷三十一,《道藏》第4册,第753页。

而《静胜堂记》则是白玉蟾为皂山杨大荣修葺一新的道堂静胜堂所作之文,略云:

紫阳真人张君平叔,与白龙洞刘仙书曰:静以胜动,真以胜伪,铅则汞之母,汞者金之父,此足以知道之要矣。……山杨仁叔,黄冠师也,知所谓静胜之理,葺堂以匾之。予过而问焉,仁叔俯而不答,予虽欲辩而不可得,是亦以静而胜之也。予知之。非欲以静而敌世,非欲以静而过人,盖将战寒暑于不兵之乡,夺清闲于无刃之场。若夫言中有刺,笑里有刀者,远之矣。受炙灼者不热,而衣葛者热。采冻磷不寒,而拥貂者寒。是皆为寒暑所胜,不能静以敌之尔。予谓之言曰:天道不争,上善若水,尔无心兵,方寸太平。所以堂之而额以斯名。仁叔字也,其名大荣。

《海琼白真人全集》卷二,《道藏精华》第十集之二,第305-310页。

杨大荣,字仁叔,皂山黄冠师。其新修葺的道堂以“静胜堂”命名,白玉蟾经过皂山时,对杨仁叔所立的道堂匾额极为欣赏,称赞杨仁叔“知静胜之理”,故作此《静胜堂记》。

综上所述,白玉蟾金丹派南宗与宋元正一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表现在南宗的宗教制度、道堂戒论、堂规等制度、人员交往、道脉传承层面,还突出表现在南宗“内修金丹,外用符”的修行方面,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另文讨论盖建民著《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道派、历史、文献与思想综合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849-86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白玉蟾道教金丹派南宗与天师道关系新探

学习

中日韩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中日韩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内容包括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国外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看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国际竞争力只有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有意义”的论断,本文特选择地

学习

古诗中寻纳凉妙法

阅读(29)

“夏蒸笼”考验,“秋老虎”展威。在“火轮杲杲悬中天,下铄大地生青烟”(清黄景仁《苦暑行》)环境中,古代先贤如何纳凉消暑?笔者闲暇穿行于浩如烟海的诗林中,得知古代先贤善于在巧妙利用各种环境,采用各种方式避暑纳凉。他们写下大量有情

学习

人生只如初见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只如初见,内容包括人生若只如初见全文免费阅读,若人生只如初见。我的爱却并不因此把他鄙视,既然天上的太阳也不免瑕疵。——梁宗岱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北平的秋天,来得特别早。江南还繁花似锦,重峦叠翠,北地却槐花遍地,黄叶调

学习

年轻母亲怎样与青春期儿子相处?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年轻母亲怎样与青春期儿子相处?,内容包括年轻母亲怎样和青春期儿子相处,母亲怎样和青春期的女儿相处。我是《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的心理咨询师(有证),有问题,请留言。您好。网上说:为了让孩子接受直观的性教育。有的妈妈不惜拿

学习

“长乐老”冯道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长乐老”冯道,内容包括长乐老冯道是谁,长乐老冯道安。小时候看过一种通俗的中国历史,将冯道称之为之徒,大意是说他一生经历四个朝代,曾向契丹称臣,居然当了六个皇帝的宰相,一直保持着荣华富贵,还恬不知耻地自称为“长乐老”。这

学习

传承民进传统 突出民进特点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传承民进传统 突出民进特点,内容包括民进党代会最新消息,民进优良传统。近年来,民进广东省委会高度重视思想宣传工作,在民进中央的领导部署下,立足广东实际,完善学习机制,改进工作平台,创新工作方式,以主题教育活动为重点,以重大纪

学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史料价值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史料价值,内容包括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价值,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全文翻译。[摘要]司马光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叙事止于五代后周,此后仿照《通鉴》体例而续编修书人很多。其中《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

学习

《项脊轩志》抒情方式解读

阅读(254)

本文为您介绍《项脊轩志》抒情方式解读,内容包括项脊轩志抒情手法,项脊轩志是如何抒情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借物抒情的文章不在少数,然而,只借一间狭小的旧屋而贯穿起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兴衰情、功业情等诸多复杂情感的作品,却唯有《项

学习

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与流程控制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与流程控制,内容包括戴明的质量管理14条原则,戴明提出的质量管理工具是什么。威廉·爱德华·戴明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奠基人,20世纪50年代曾在日本工作直到80年代才返回美国和西方世界。戴明理论的核心是降低

学习

翻译标准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翻译标准,内容包括翻译标准和翻译原则,专业翻译收费标准。摘要:本文运用价值评价理论,分析了译者与译文之间的多重关系,以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统一为理论基础,构建了翻译标准的纵横双向系统。关键词:翻译标准;纵向系统;横

学习

妊娠期糖尿病游离脂肪酸与血糖、血脂代谢的关系研究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妊娠期糖尿病游离脂肪酸与血糖、血脂代谢的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妊娠糖尿病导致脂肪酸代谢异常,妊娠期糖尿病的meta分析。[摘要]目的探讨GDM患者体内FFA浓度的变化,阐明其与血糖脂代谢的关系,进一步探讨GDM发病过程中IR的可能机

学习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与启示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与启示,内容包括洋务运动跟明治维新的区别摘要,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在几乎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分别发动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变革――洋务运动与明治

学习

浅谈斜柱式基础施工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斜柱式基础施工,内容包括斜柱式铁塔基础,斜柱体体积公式是什么。[摘要]斜柱式基础与直柱式基础相比,由于基础立柱倾斜率与铁塔主材倾斜率相同,使作用在基础上的上拔或下压力直接传递到基础底板,直接消除了由于作用在基

学习

如何在有效课堂中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在有效课堂中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内容包括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方法活动记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

学习

道教文化旅游与和谐社会建设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道教文化旅游与和谐社会建设,内容包括道教有促进内部和谐的科仪,道教讲究和谐英语。道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道教文化在我国道教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体现出的正能量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所用。我们应

学习

道教音乐的源流与特点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道教音乐的源流与特点,内容包括中国道教有教歌吗,道教歌曲有什么特点。〔摘要〕道教音乐主要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并在发展过程中与民间音乐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道教音乐不仅仅只是宗教音乐,而且还具有多样化、地区化和世俗化的

学习

截拳道教义

阅读(36)

李小龙对当前截拳道的发展状况会怎么看呢?显然他是不会满意的。很少有人否认,李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迅速崛起是美国为期不长的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李小龙这位超级明星在美国广泛受欢迎,他使得中国武术在盛行柔道和空手道

学习

道教思想的基本主张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道教思想的基本主张,内容包括道教主张入世还是避世,道教的主张是返璞归真。道教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长期演变之中孕育出来的,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先秦的方仙之说,又吸纳了春秋时代的阴阳

学习

道教文化与芮城永乐宫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道教文化与芮城永乐宫,内容包括道教三皇宫阙,道教永乐宫。道教是以中国古代流行的鬼神崇拜、神仙方术和黄老之学的某些宗教观念与修持方法而形成的,以“道”为最高信仰,以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为宗祖,相信人们通过某种修炼就能够

学习

关于道教的孝道思想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道教的孝道思想,内容包括道教孝道的经文,道教怎么看待孝道。论文关键词:道教孝道思想人道忠孝儒家教理为道神仙追求仙道“忠孝”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普遍道德,“神仙”是道教追求的一种终极理想,在许多人看来,二者似乎风马牛

学习

寂寥的广仁王庙唐代木建筑中唯一的道教建筑

阅读(85)

山西芮城县素有“文物之乡”的美誉,但或许因为太多“名声显赫”的古物出现在同一个地方,本文的主角广仁王庙,在很长的时间里渺不可闻……1952年,国内开始了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工作队在山西芮城县发现一座庞大的宫殿,名叫“永乐宫遗址”

学习

何家村窖藏中的唐代道教文物

阅读(296)

本文为您介绍何家村窖藏中的唐代道教文物,内容包括何家村唐代窖藏英文名,央视访问何家村唐代窖藏。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了1000余件唐代文物,其中有一大批医药文物,包含有多种贵重药材和大量医药器具,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