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让问题自己解决,你只作为观众去欣赏这个过程。
我们习惯用问题的观点来看待世界,觉得只要把问题解决了,世界就美好了,但是心理学认为,不是这样的。很多问题是因为我们关注它,它才变得更严重。
你观察同事是用什么眼光来看他,你会说这个同事太懒,这个同事穿着太邋遢,这个同事浪费,因为他爱买贵重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习惯用这种方式去观察对方?假设一个女士很漂亮,我们会说她虽然很漂亮但是不太丰满;街上太拥挤,我们会说汽车太多,人太多,我们习惯用问题的观点来看待世界,觉得只要把问题解决了,世界就美好了,但是心理学认为,不是这样的。很多问题是因为我们关注它,它才变得更严重。我们关注食品卫生,我们就发现所有食品都不安全,过去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都吃。我们关注水,发现北京市的饮用水标准还是二十年前的,按照西方标准,北京的饮用水是化学水,根本不能喝,一些人就买矿泉饮用。后来报纸上又说,矿泉水细菌超标,甚至就是自来水灌的,我们喝什么?我们越来越不安全,我们不知道该吃什么,喝什么,我们就处在恐慌当中。
有一座寺院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像,因为有求必应,所以四乡八镇专程前来祈祷膜拜的香客特别多。一天,寺院的看门人,对菩萨像说:“我真羡慕你呀!每天轻轻松松,不发一言,就有这么多人送来礼物,哪像我这么辛苦,风吹日晒才能得个温饱?”菩萨说:“好啊!我下来看门,把你换到神台上去。但是你要记牢,不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许说一句话。”看门人觉得这个要求也太简单了,于是观音菩萨下来看门,看门的人上去当菩萨,这位看门人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众的心声。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各种祈求千奇百怪。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没说一句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对菩萨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拿自已的钱便离去了。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讲,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他祈祷观音菩萨能帮助它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袋子一看,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观音菩萨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神台上伪装观音菩萨的看门人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讲话。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观音菩萨降福平安。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就要年轻人还钱,两人吵了起来。这个时候,看门人终于忍不住,便开口说话了……并讲清了原由……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看门人所形容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这班船了。这时真正的观音菩萨出现,指着神台上的看门人说:“你快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干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观音菩萨说:你错了。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用来***妓,可是对那穷人,却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信佛弟子,如果富商一直纠缠他,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事实上好与不好,常在时间过了一段时日后,我们回过头想想,才发现其实当初我们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现在看来未必是最好,甚至最好的解决方法变成了最差的结局。我们用对立的方式来看这个世界,我们就把他对立了.就像黑夜和白天,我们认为黑夜和白天是对立的,但是黑夜不存在了白天也就不存在。如果我们在航天飞机上看,我们就会发现地球一面是黑的一面是白的,黑白是同时存在的,如果我们在银河系看,我们就分辩不出黑白了,它们都是一样的。当我们站在一个点看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事物是对立的,当我们站在一定高度看时,发现事物是和谐的,对立双方是并存的、互补的。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终裁判,不能人为地加以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