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过合阳县”,这是流传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的一句顺口溜,其中的“线”指的就是合阳的提线木偶戏。合阳提线木偶戏是我国提线傀儡戏中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被合阳当地称为“线胡戏”或者“线猴戏”,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1957年,“合阳县新生剧团”将提线木偶戏搬上了大戏舞台,此后,人们为了将合阳提线木偶戏与传统戏曲相区别,一度曾将其称作“线腔戏”。
为何合阳提线木偶戏的名字中总缺不了一个“线”字呢?这是因为提线木偶戏是由线戏艺人通过提线操控手中偶人,并与偶人完美配合才能表演的一种独特的舞台艺术形式,它的表演形式、音乐、唱腔、偶人造型都显示出很强的地域性和珍稀性。因此,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之初,这项留存民间的艺术瑰宝即被专家学者所发现,经***批准,于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源于生活。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环境的需要,合阳提线木偶戏也不例外。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傀儡子》记载:“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于机关,舞于郫间。阏氏望,谓是生人,虑其城下,冒顿必纳,遂退***。’……后乐家翻为戏。”而汉王之兄刘仲被封为合阳侯,可知汉代时合阳已有线戏。《大业拾遗》记有:“隋炀帝使黄兖造木人二尺许,衣以绮罗,饰以金碧,能运用自如。”这与合阳提线木偶戏的偶人形象及尺寸完全吻合。唐天宝年间梁鍠诗 《傀儡吟》云:“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诗中“刻木牵丝”的结构,“鸡皮鹤发”的外形与合阳提线木偶戏的木偶造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至明末,合阳举人李灌(向若)与线戏艺人来往甚密,对线戏的唱腔、音乐、服饰、剧目及偶人造型作过较大的改革,使之更趋完整化、戏曲化。据已故老艺人讲述,明代合阳线戏已相当活跃,曾随商帮到过苏、扬二州演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是合阳线戏的鼎盛时期,单在合阳境内就有线戏班社30余家。演出范围扩展至甘肃、河南、山西等省。在合阳线戏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初期作为退敌之计,亦或后来演变为娱乐观赏之用,“线戏”这种艺术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合阳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凡合阳线戏所到之处,观者无不为其独特的演出形式和艺人高超的操纵技法所惊叹。
“线要提好没啥窍,全凭胳膊腕功到”、“主线直,腰线弯,底线不能打秋千”。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演出时,演员站在布帐后面的木台上,手提木偶在帐前表演。提线根据生、旦、净、丑等主要行当的不同,一般用五到十二根线不等。这些线分别在偶人的头部、脑后、耳鬓各一根,线头隐于发际、帽沿、衣领之中;双手、腰间各一根;旦角则在双足再各加一根。而小旦、花旦线最多,有肘、膝、腹部加线,可达十二至十三根。提线艺人依靠双手熟练操控如此多的线,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悬控高80—90公分,重3.5—5公斤的偶人做出走、坐、跑、跳、骑马、坐轿、抡刀杀砍、划船、睡觉、关门、挪椅、脱衣、穿戴鞋帽、腾云驾雾、跪拜、打闹、抡水袖、踢纱帽、闪官翅、甩“梢子”、翻跟斗等动作,技艺高超者,可使旦角完成“杨柳腰”、“步步俏”等高难度动作。“眼盯人人指头活,步子身子要把人样学”,艺人在操控偶人的同时,还要根据偶人所饰演的角色和情境配以相应的手眼步伐、神态表情,达到舞台上下皆是戏的境界。2010年,合阳提线木偶剧团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宏民、肖鹏芳在参加上海世博会陕西文化活动周上的提线展示即达到了这个要求,手中偶人神态百出、栩栩如生的表演与演员的声情并茂融为一体,博得了众人的阵阵掌声,为陕西文化活动周增添了一抹亮丽之色。
红花还需绿叶扶。合阳提线木偶戏不仅表演华丽,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如果说艺人的高超提线技艺赋予了偶人灵魂的话,那么线戏中的唱腔、伴奏以及生动的偶人舞美造型则使得这些偶人更加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合阳提线木偶戏的唱腔称为线腔,它既悠扬婉转,又自由奔放,表现的情绪极为丰富广泛,特别是阐释人物内心激烈动荡的复杂情感时,悲怆苍凉而不失激情,委婉细腻却不乏刚烈,配以乐器表演,能将人物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戏乐器中,皮弦胡和马锣是线戏特有的乐器,皮弦胡拉出柔和优美的曲调,与马锣圆浑、明朗、富有韵味的节奏衬托出线腔戏的优美发声,而其它如鼓、锣、笛、马号、唢呐等与其它剧种相同的乐器,因演奏方法和调式有别,时而如泣如诉,给人以凄楚之情;时而如万马奔腾,予人豪迈之感,使听者如痴如醉。有如此精妙的唱腔和与之匹配的乐器的古老剧种,必然会有大量的经典剧目遗留和产生。据当地老艺人讲,合阳提线木偶戏遗留剧本有五百余本,1961年陕西剧目工作室收集到的二百余本现保存在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其中,代表性传统剧目有 《孝廉卷》、《瓮里明》、《梅花簪》、《龙首珠》、《红绫衫》、《金凤钗》、《白汗衫》、《钟鼓计》、《西厢记》、《谪仙楼》、《蝴蝶杯》,以及现代戏《我想错了》、《满院春光》、《猪娃迷》等。还有一部分属艺人即兴创作的小戏,因多在本戏演完之后加演,所以俗称“捎戏”。捎戏的语言通俗上口、生动活泼,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气息极浓,深受群众欢迎。主要剧目有《挖蔓菁》、《解破米》、《响棒槌分家》、《卖杂货》、《聂先生教学》等。
既然是木偶戏,那作为载体的偶人在戏中自然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看,提线木偶戏的发展是先有木偶,然后才形成木偶戏。偶头是提线木偶的关键部位,下端有三厘米左右的颈部,以此与偶身相接。合阳提线木偶的偶头分“唐俑头”和“拟真头”两种,“唐俑风格”的偶头,面部丰腴,鼻子浑圆如胆,与隋唐佛雕如出一辙。脸部用不同色彩表现忠奸善恶,线条简练,尤其是画胡子生和画胡子丑,寥寥数笔,似春风拂面,生动传神。“拟真头”多模仿真人形象,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除此之外还有“猪八戒”、“孙悟空变脸”、“活眼木偶”等特种造型的偶头。一个造型美观,雕刻细致,个性突出,色彩和谐的偶头可以让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正是有如此品种之多的偶人形象,才支撑起了合阳提线木偶戏经典剧目的传承和现代剧目的创新,而这些都离不开以鲁兆兴为代表的历代木偶制作师傅的智慧和辛劳。
合阳提线木偶戏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自产生后便在合阳民间常年流传,艺人们农忙种地,闲时演戏,属于半农半艺的社班演出团体。这些社班历经数代传承、历练,名角辈出。他们声情并茂,注情于声,每人都能说五六十本戏,最多的可说到一百多本,“说戏的”责任重大,一本戏中的生、旦戏由他一人包干,“说戏的”讲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虽然那些曾经的名角已去世多年,但仍为痴迷线戏的观众们津津乐道。如清代中叶合阳的王玉蕴擅演“三箱(《百宝箱》、《西厢记》、《囊哉装箱》)、二楼(《摘仙楼》、《鸳鸯楼》)”,形成了婉约的艺术特色,观众称为“斯文派”。后有王梆子等人专擅男女爱情剧目,故称“花柳派”,后人称为“王派”、“南派”。还有喜演热烈爽朗、豪放激越剧目的颜喜牢等人,风格上与“婉约派”形成了截然相反的风格特征,人称“将家派”,因其活动地区在南派之北,故又称“北派”。民国初年,以“六八儿”为代表的艺人吸收了两派特长,并继承李灌改革的风格,擅长演压抑、愤懑、悲痛、撕裂人心的悲壮戏,群众称之为“冤仇派”等等。这些名角和他们的故事一直被合阳群众如数家珍,成为当地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这些名角留下的名戏名段亦被现代线戏艺人所传承,赋予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现今,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合阳提线木偶戏这一集戏剧、美术、手工技艺于一体,完整传承至今且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民间艺术形式,更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它已不单纯是合阳之音,而是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之音,合阳提线木偶剧团已将这“线戏”之音唱响国内,唱出了国门。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古老的秦地艺术定会为更多的人们所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