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霜叶已染红西山。北京大学为已故老教授、著名翻译家和作家曹靖华先生诞辰110周年举办隆重的纪念会、研讨会,我因故未能参加,便以这篇小文章,表达我对曹老先生深深的敬意。
一
曹老故世已有20年了。老人在世,我们交往不多,但是在我心里却深藏着对他的崇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曹老是作协书记处书记,兼《世界文学》杂志主编,常到东总布胡同22号作协办公的地方参加活动。先生的神态沉沉静静,温文尔雅,一双慈祥的眼睛,含着无限热忱。我心想,一位功绩赫赫的老前辈,怎么那样质朴谦和?有一次,苏联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波列伏依来访;波列伏依和老作家刘白羽很有交情,记不清白羽是请吃饭抑或别的聚会,临时忽然想起必须请曹靖华先生来。曹老和波列伏依以及苏联许多著名作家都是很熟的朋友。这时负责外事工作的同志不在,白羽便命我快请曹老先生。我当即与先生通话,没有说清请先生来干什么,只说白羽请,见波列伏依。曹老二话没说,即道:“马上去。”我放下电话过了一刻,忽然想起忘记备车接。算时间先生已上路,自觉失职。因为作协有规定,凡主要领导人或上了年纪的老作家因公活动,都要派车接送,这是办公室的工作任务。曹老是从来不主动要车的,不知他是怎样匆匆赶到东总布胡同?我心里很感歉疚。还有一件事,使我难忘,苏联著名戏剧家考涅楚克来,在22号与作家座谈,“外委会”的同志请办公室帮助与已通知参加会的作家通报,一定在客人到来之前赶到。又是我与曹老通话,先生即答:“我一定到。”座谈会是上午九点开始,曹老不到八点就来了,我说:“先生来早了。”他道:“早点来好。”他坐在我办公室的木椅上,我双手献上一杯茶,先生竟站起来也双手接,使我十分感动,至今也不忘却。
曹老与考涅楚克会见,另具一层意义。考涅楚克的夫人瓦西列夫斯卡娅的长篇小说《虹》,即是曹老翻译的。这书引起我一段回忆:上世纪40年代中期,我的故乡胶东半岛正遭受***队的狂轰滥炸,在苦难中又见一本新书《虹》在同志间传阅,像是在严寒中得来取暖的火,燃起强烈的火焰。小说歌颂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一位布尔什维克女战士,为保护***的机密,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受尽,视死如归。斯时,三野九纵27***刚刚开进胶东,“胶东文协”在炮火中新创办刊物《胶东文艺》,老编辑带着“创刊号”,送给***中指战员。喜爱文学的聂凤智***长,正在读《虹》,他说,他很喜欢这部小说,他要团营干部都看看;他爱苏联文学,认为它们能用生动的艺术形象鼓舞士气,提高战斗精神。不久,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虹》,在机关放映,许多人因看过小说,从十几里路的山村赶来,夜里,在一个四面围着土墙的场院放映,拥挤的人群竟把一面土墙推倒,幸未伤人,电影照映不误。我很想把这段回忆,讲给曹老听,但时间来不及了,考涅楚克来了。
二
我们那一代人,是从硝烟战火中过来的,只要稍有文化知识,无不熟悉鲁迅、曹靖华的名字。那一代人,如今健在的也多半是七老八十的高龄,有的是功成名就的老***,也有不少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从事文艺事业。鲁迅、曹靖华在他们心目中,好比普罗米修斯,给在黑夜里奋斗的战士送来天火,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光明的世界、一群无私无畏为创造新世界开天辟地注血献身的英雄。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战士们高唱:“向前走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的时代;需要***炮、子弹武装自己,也同样需要战斗的英雄主义的艺术作品武装头脑。在那极其艰苦的环境里,许多同志书包里装着“危险”的苏联小说。日本鬼子大扫荡、飓风般地猛扑过来,战友们高声朗诵:“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的《海燕》,不少同志都能背。一位年轻的战友被敌人俘虏,在激战中把随身带的必需物品都扔掉了,只留一本苏联大作家法捷耶夫所著、鲁迅翻译的《毁灭》,敌人一见,恨得龇牙咧嘴,当即把他残酷杀害,尸体一旁的《毁灭》,被鲜血染得殷红。当同志们掩埋战友时,把牺牲者和他喜爱的《毁灭》葬在一起。
曹老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从事苏俄文学翻译工作,那时,就和鲁迅、瞿秋白建立了深厚友谊。1925年夏天,在鲁迅倡议下,他与韦素园等人创办进步文艺团体“未名社”,把翻译介绍苏俄进步文艺作品引为己任,也曾翻译过俄国古典文学,译过契诃夫名剧《三姊妹》。北伐战争中,任北伐***总司令***事顾问加伦将***的翻译,戎马倥偬中,继续发表翻译作品。1927年大***失败后再次赴苏,时瞿秋白提出“将翻译苏联***文学当作庄严的***治任务”。
曹老熟悉俄国人民,熟悉十月***,更熟悉俄国古典文学,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十月***创作的最新也最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上。他在老朋友、苏联著名作家拉夫列尼约夫逝世的纪念文章中说:“在那黑暗时代、在那艰苦的斗争里,中国***是多么迫切需要有助于煽起***斗争火焰的、洋溢着***浪漫气息的……苏联文学作品啊!……鲁迅先生谈到苏联文学时,认为写战争的比建设的对我们更有益,就是这道理。这并非个人偏爱,而是当年具体的历史要求啊。”本着这一宗旨,曹老源源不断地译出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阿・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卡达耶夫的《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瓦西列夫斯卡娅的《虹》、费定的《城与年》等等。这些作品,成为我们那一代人必读的经典。鲁迅称赞曹靖华“一声不响、不断地翻译”,“给起义的奴隶运送***火”。瞿秋白在一封致鲁迅的信中说:“翻译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名著,并且有系统地介绍给中国读者,这是中国普罗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虽然现在做这种事的差不多完全只是你个人和E同志的努力”。“E同志”即曹靖华。
我算得上是文艺老兵,我读的第一本苏联小说是《第四十一》,那时,还是个没有离开家的小学生,是具有进步思想的邻家哥哥介绍的,一本不知经过多少人翻过的破烂粗糙的小书,但它的故事立刻使我入了迷,在一盏小油灯下,通宵达旦一气读完。红***女战士玛柳特卡,聪明、勇敢,***法百发百中,四十一***,击毙四十一个敌人。她成了我心中的偶像,当我踏上***征途,玛柳特卡的形象,时时浮现在眼前。战争期间,我常给没有读过这部小说的同志们讲玛柳特卡的故事,听者总是如醉如痴。1940年我在抗大鲁南一分校学习,我们女生队的干部、同学,几乎都读过这部小说,有位同学***法很好,打靶场上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于是我们就叫她玛柳特卡,几乎把她的真名忘掉了,有一天早操,区队长点名,竟也叫她“玛柳特卡”,她即答应:“到!”引起同学们訇然大笑。
我和老伴江波早年读的苏联小说,有的保存至今,但曾经很珍惜的《铁流》《第四十一》在“”中丢失,我很心痛。我们和曹老的儿子曹彭龄、儿媳章宜,多年之前相熟,他们也是作家。彭龄优雅、文静,颇有乃父之风。2003年的冬日,他们夫妇给我们送来了《铁流》和《第四十一》。令我们特别感激的是,他们将老父送给他俩“存念”的《第四十一》(1985年外国文学出版社版本)转赠我们,并在书上题写:“……父亲生前也与他们相识,我们想转赠这本有父亲题签的《第四十一》或许更有意义”。
三
每当捧读那些史诗般的苏联小说,便不由得想鲁迅先生、曹靖华先生为中国***所做的这一大事业、付出何等艰辛!就以《铁流》为例,1978年曹老在为“三联”书店重版时写的《港版小记》中这样说:“在战乱中,鲁迅先生和我,均到处漂泊,萍踪无定,长时间鲁迅先生到处探听我的行止,直到1930年才得到确切消息。鲁迅先生一得到我的地址,就立刻写信到国外约我译《铁流》”。鲁迅赞美这部小说描写了“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小记》说:“在***统治、大雾弥天的岁月里,在那岩石似的重压之下,鲁迅先生历尽千辛万苦”、“在敌人的‘刀丛’中,从自己拮据的生活里,挤出一千大洋托一个‘到处找不到’所在‘三闲书屋’的名义,印了三部书:《毁灭》《铁流》《士敏士》。”“鲁迅先生亲手校阅”。曹老说,那时,他正“处在波罗地海海口上,处在大半年都是万里冰封的冰雪世界,周围总是一望无际的森林的海洋,却缺乏必须的燃料,当年俄罗斯冬季取暖几乎全用劈柴壁炉。隆冬,我在室内穿着大衣、戴着皮帽……得到万里之外的鲁迅先生约译《铁流》的信,在工作之余额外加工赶这项工作”;“为着预防***派对稿件的没收,只得用复写纸誊写,那复写纸和衬纸啊,又粗又厚……一笔下去要力透六层;每笔每划都得全神贯注。写不到多少字,手指上就出现了老茧。当时考虑到倘第一稿被没收,就寄第二份;第二份被没收,就据第三份再从头来……”“当年啊,我远处异国,遥望中华,迢迢万里,关山难越。这手稿跨过万水千山,闯过千关万关,居然从‘筛子眼’里钻了出来,落入了鲁迅先生手中了。”鲁迅在《编校后记》中说道:“为译这部书,我们信札往来至少也有20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普罗米修斯之火――纪念曹靖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