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将无同”是西晋时期的一个典故,一般认为发生在阮瞻于王戎之间,时间在元康七年(297)九月至永康元年(300)四月或是在太安元年(302)五月至永兴二年(305)六月之间,而“将无同”一语的本意应解作:追溯至老庄意旨的尽头,是在最初的“无”上,两者是相同的,是“无”这一本体不同的外现而已。这个典故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正始玄学时期“贵无”思想的主旨与要义。
关键词:“将无同”;三语掾;贵无;正始玄学
一、“将无同”考析
(一)“将无同”出处
“将无同”一语虽短小,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其含义颇有疑问。“将无同”一语对于研究汉唐之间玄学的演变乃至于陈留阮氏、琅琊王氏两大家族历史非常重要。陈寅恪先生的《金明馆丛稿初编》和周一良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均提及此语。但此语的出处和含义却始终存在争议。
“将无同”的典故,在《世说新语》《通志》《晋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如《九家旧晋书辑本・晋诸公别传》:“陈留阮千里有令闻。当年太尉王君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阮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而辟之为掾。世号曰‘三语掾’。”
《世说新语・文学》第十八条:“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晋书・阮瞻传》:“(阮瞻)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戎咨嗟良久,即命辟之。时人谓之‘三语掾’。太尉王衍亦雅重之。”《太平御览》二百零九《太尉掾门》引《卫d别传》:“d字叔宝,陈留阮千里有令闻。当年太尉王君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阮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而辟之为掾,世号曰‘三语掾’”。《资治通鉴・晋纪四》:“阮咸之子瞻尝见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白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戎咨嗟良久,遂辟之。时人谓之‘三语掾’。”结合记载可以看出,一种记载认为此事发生在阮瞻与太尉王君之间,一种认为此事发生在阮瞻与司徒王戎之间,一种认为是阮修答太尉王衍时所说。通过《晋书》对比阮瞻与阮修的平生事迹,阮修于永嘉四年到永嘉五年(310―311)去世,而王衍任太尉是在永嘉三年(309),其被杀于永嘉五年(311)四月,鉴于当时混乱的局势,太尉王衍不太可能在此时兴致勃勃的进行学术讨论。所以这件事发生在阮修与王衍之间的可能性很小。据《“将无同”考》中的论证,太尉王君其实就是王衍,而此事发生在王衍与阮修身上的可能性又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们可以大体粗略的推断出“将无同”的典故应该是发生在阮瞻与王戎之间,根据《晋书》中传记人物生平时间的推断,此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元康七年(297)九月至永康元年(300)四月或是在太安元年(302)五月至永兴二年(305)六月之间。
(二)“将无同”的含义
关于“将无同”一语作何解,历史上一直没有定论。如清初的黄生在《义府》一书中认为“将无”是“然而未遽然之辞”。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杂记》认为“将无”是魏、晋时人常用的一个熟语,是表示推测而意思偏于肯定的词语,“将无同”的意思就是“恐怕没有什么两样吧。”主流观点基本上认为,阮瞻是在表达老庄与“圣教”同,只是在表达的语气上比较委婉。但根据魏晋崇尚“简要”的清谈风尚来推断,阮瞻只需要说“同”就可以了,此为“一言可辟”。但“同”一字过于肤浅和简单,有滥竽充数之嫌,不像是“默识其要,遇理而辩,辞不足而旨有余”的阮瞻的水平。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中将“将无同”断句为“将‘无’同”,把“无”看成名词,是指称天地万物本体的“无”。“将无同”的含义自然也就是“追溯至老庄意旨的尽头,是在最初的‘无’上,两者是相同的,是‘无’这一本体不同的外现而已”。结合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这一说法才是最切合“将无同”本意的说法。
二、从“将无同”看正始玄学的贵无论
汤用彤先生认为,玄学的两大特征为“有无”和“体用”。以何晏、王弼、夏侯玄为代表的正始玄学对于玄学中的重要命题如才性之辩、言意之辨、形神之辩、有无之辩均曾有过阐述。有无之辨即当时讨论的命题之一,以无为根本,源于老子,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载“天下万物生育有,有生于无。”黄克剑《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中指出“有”与“无”是道的两种性向,道因“有”而成就宇宙万有,因“无”的性向而穿透宇宙万有,不落实相。有无相生,为万物之根本。王弼注老子此语也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而返归于“无”的要旨在于取法“自然”,即“顺自然而行,不造不始,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矣。”所以,在方而为方之道,在圆而为圆之道,先验的“道”,并不是脱离经验世界而单独存在,道之为道在,在于各种有形、有象、有限、有欠的经验事物向着无形、无象、无限、无欠的形上之理想自然进行自我超越。“将无同”以追溯至老庄意旨的尽头,是在最初的“无”上,两者是相同的,是“无”这一本体不同的外现而已,“无”之境界的获得更在于人自身的自觉作为,即顺自然而行、依道而行。人因对道的体证而指引自我进向“同乎道”、“冥乎神”的境界,道亦因人的作为而成为“导”人之“道”,正是王弼通达“天人之际”的要义所在。“将无同”一语击中了玄学言道、言无、言自然的由宇宙人生之终极根据导人以无所造作、自然朴素的人生品格的要旨,“则天成化,道同自然”亦是正始玄学乃至整个魏晋玄学的最终旨趣所在。所以才会博得王戎的“咨嗟良久”,遂成就阮瞻“三语掾”的千古佳话。
参考文献:
[1]李P.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黄生.字诂义府合按[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问逑.吕叔湘全集:第六卷[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黄克剑.老子道论价值趣向辨略[J].哲学研究,2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将无同”看正始玄学的贵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