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历来被称作美文,它有美的思想、美的意境、美的感受、美的结构、美的辞采。散文主情,散文的情和美都是靠语言传达出来,读者通过散文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情,感受作品的美。
当然,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不是直接呈现在文本表面,让我们直接去发现和感受的,而是隐于文字语言之中,需要读者借助于语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文本的解读,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和品味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该怎么做呢?
一、诵读美读,初步感知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多读才能感知语言的表意,才能与文本全方位亲密接触,消除距离感与陌生感,才能体会到弦外之意,收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予以读法的指导,通过语速快慢、读音的长短变化、声调的升降、语音轻重的处理来引导学生体悟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律、情感、气势;当然,可以是默读静思,也可以反复吟诵。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笔者对其中一段描写进行层次划分:“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上面三句话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作谓语的“慢”“润”“淡”要重读。作者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从而来表现作者深深的眷念。
二、咀嚼词句,揣摩情感
唯有沉下心来,慢慢咀嚼,细细品读,才能读出文字背后所深藏的情感。品读词语,更多的是品读动词和形容词。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这样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在这句话中,有三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泻”“浮”“洗”。将月光比作流水,写出了流水一般的月光“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也写出了月色的清幽和明朗。(如果把“泻”字换成“照”,当看到“照”字就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收到了最佳表达效果)。作者用“浮”来描写青雾:能“浮”的物体是轻柔的,“浮”的动态是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用“浮”写“雾”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把“浮”字换成“升”或其他字,则失之轻柔,也失去了独特的意境,不美)。“仿佛在牛***中洗过一样”喻月光下的花叶,“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写出了月色的美丽朦胧(把“洗”字改成“刷”或别的词,就不能和下文的“牛***”相照应)。
三、品味意境,品味情感
散文的语言是有美感的,这种美感就是通过文字的描绘、色彩的搭配勾画出一幅幅***画,从而把抽象的情感幻化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读者通过对画面的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情思。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画面来表现情绪: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一切景语皆情语。扫帚的丝纹和飘零的落叶以及衰弱的蝉声构成了一幅凄凉而又诗意的画面。在文字背后,似乎可看到作者淡淡忧郁的眼神,听到他无声的叹息。
四、赏味句子,感知情感
任何文章的感彩都是由语句来完成的,语句的长与短、整与散,都会使文章呈现出不同色调和情感。一般来说,短句和对句气势急迫,长句和散句气势舒缓。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通过句式的变化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譬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在这里,鲁迅先生把长句和短句交替使用,把整句和散句综合运用,使文章或缓或急,跌宕起伏,作者的满腔悲愤奔涌而出,读之给人以淋漓尽致之感。
五、b赏修辞,品味情感
在散文中,作者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夸张等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突出作者的情感。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写道: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叶子比作裙,裙又是“亭亭的的”,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高而挺,给人以清新之美,活泼之感;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荷花以人的情态,写出了花的柔美以及其含苞待放之态。置身于此等画境,作者怎能不心生喜悦呢?修辞的妙用既形象地展现了事物的情态,又含蓄地表现了情感。
总之,散文就是通过作者独有的语言形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的。在散文教学中,唯有让学生细读,沉入词语、沉入句式、沉入修辞、沉入意境中,才能够挖掘出文字的情感,才能感受到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才能照亮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咀嚼散文辞采,感受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