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指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有何不足,最后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由控制环境、组织规划控制、风险评估、审计监督四部分构成。
【关键字】 内部控制;组织;风险;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1994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等共同组成的“防止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COSO)”,提出了最新的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旨在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治理是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环境的最高层次,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为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否规范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司的现有运行机制,决定内部控制制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2.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管理者素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绝对重要作用,素质不同,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还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单一的知识已经不能胜任关键岗位的工作了。从我国现状来看,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素质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原因之一。
3.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往往是现存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一种很强的凝聚力。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
(一)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单位的氛围,是影响内部人员控制其他成分的基础,包括最高管理层的完整性、道德观念、能力、管理哲学、经营风格、董事会的关注和指导、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进取心。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应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一是要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产权约束,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利制衡关系,把各项管理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公司管理层必须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自觉形成风险管理观念,制定有效的信息资料流转通报制度,保证员工及时了解重要的法规和管理层的经营思想。三是完善员工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员工素质的提高,注重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通过建立企业文化和培养团队精神,保持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为企业内部控制***策制定和贯彻落实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组织规划控制
1.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会计工作中的会计和出纳就属不相容职务,需要分离。应当加以分离的职务通常有: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等等。
2.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一个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并保证在授权范围内的职权不受外界干预;每类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有关部门进行相互检查。
(三)风险评估控制
风险控制就是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出现不利的结果,风险评估是在既定的经营目标下分析并减少风险,进行风险评估一般有风险辨认、分析、管理、控制几个过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必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及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地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经营目标。
(四)审计监督控制
1.要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重视并强化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并保证各项控制措施能够得到贯彻落实。
2.控制自我评估。指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