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①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②。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③,或立于陂田④,或翔于云表;暮则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自《苏轼文集》)
注释:
①彭城:今江苏徐州。②扉:门。③纵其所如:纵,听凭。如,到、往。这句话的意思是听认它自由飞翔。④陂(bēi)田:水田。⑤(sù):沿着、顺着。
译文:
宋朝熙宁十年的秋天,徐州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茅屋被大水淹没了半个门扉那么高。第二年春天,大水退去,张君把家搬到原来住处的东边,东山的山脚下。他登上高处四下张望,发现了一个奇异的地方,就在那上面建了一座亭子。徐州的山势,山岭连绵,在城四周围成了一个圈,隐隐约约像个大环一样,只在它的西面留了一个缺口,而山人所建之亭,就在那个缺口处。春夏之交,草木连天;秋冬时节,月光雪景,千里一色;风雨阴晴之间,放眼望去景色变化无穷。
张君有两只鹤,非常驯服而且善翔;他早上就望西山的缺口处去放鹤,听任它自由飞翔,(鹤)有时站立在水田里,有时飞翔在云端;到了傍晚就沿着去东山的路回家,所以给他的亭子取名“放鹤亭”。
题解:
本文是《放鹤亭》的节选部分。熙宁四年,苏轼两上万言书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受排挤,于是自请出京外放,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本文即在徐州时所作。
本文题为《放鹤亭记》,以亭为记,却重在记鹤,人如其鹤,志在其中。文章第一段首先突出了一个“异”字。异境之一,“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这样的异境非胸怀广博者如何能见?异境之二,“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这样的异境令人向往。
――境异,其人其事更异:山人放鹤。旦放而暮归,“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悠游于自然的心境让人很自然地想到一个成语:“闲云野鹤”。这种清闲自在、无牵无挂、神仙一般的生活正是作者所羡慕的。联系反对新法、遭受排挤、自请外放的写作背景,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在与世无争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作者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的旷达情怀。
阅读思考:
1.用自己的话概括彭城山势的特点。
2.将亭子取名“放鹤亭”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1.山岭连绵,在城四周围成了一个圈,隐隐约约像个大环一样,只在它的西面留了一个缺口。2.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苏轼《放鹤亭记》(节选)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