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也是冯梦龙的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后来曾于1939年、1940年、1956年、1981年多次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或《杜十娘》、《花魁杜十娘》为名搬上荧屏;民国时期出版过线装石印说唱鼓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2001年新编京剧《杜十娘》获“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优秀表演、优秀作曲配器三项大奖;2005年1月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了历史故事片杜十娘的DV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先后还被改编成评弹、河北梆子、二人转等多种文艺样式,也曾收入高中语文课本,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几百年来,人们为美丽、聪明、刚烈的杜十娘所感动时,往往大加赞赏小说作者冯梦龙,而原作者宋懋澄却鲜为人知。
其实要想弄清这一史实,我们只要查阅清代的几部《奉贤县志》便可明了。
原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逾万字的白话小说是依据《负情依传》改编而来的。《负情侬传》(《九龠(注:龠:音yuè,古代容量单位,等于5勺)别集》卷四),原文三千两百余字,详细记述了《杜十娘》的故事情节,且在篇末写明了宋幼清(宋懋澄,字幼清)写作《杜十娘》的缘由始末。原文在尾部写到:宋幼清曰:“余于庚子秋闻其事于友人。岁暮多暇,援笔叙事。至‘妆毕而天已就曙矣’,时夜将分,困惫就寝,梦披发而其音妇者谓余曰:‘妾羞令人间知有此事。近幸冥司见怜,令妾稍司风波,间豫人间祸福。若郎君为妾传奇,妾将使君病作。’明日,果然。几十日而间。因弃置筐中。丁未,携家南归,舟中检笥稿,见此事尚存,不忍湮没,急捉笔足之,惟恐其复祟,使我更捧腹也。既书之纸尾,以纪其异;复寄语女郎:‘传已成矣,它日过瓜州,幸勿作恶风浪相虐。倘不见谅,渡江后必当复作。宁肯折笔同盲人乎?’”
冯梦龙的《情史》卷十四《杜十娘》条即据《九龠别集》卷四《负情依传》,仅字句稍有不同,但删去了末尾“宋幼清曰”以下一段文字。可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作者确系宋幼清无疑。而《负情依传》的作者宋懋澄是今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邬桥社区的张塘村人氏。
据查,嘉庆《松江府志》、乾隆《奉贤县志》、光绪《重修奉贤县志》乃至1987年9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版《奉贤县志》对宋懋澄均有记载,并列有其传。乾隆《奉贤县志》文苑卷载:“宋懋澄,字幼清,尧俞子也。中万历壬子举人。自少慕古游侠,家居习兵法,结死士,挥金如唾涕,奋然欲有所建立,年三十余始折节为儒。……诗文并工,著有九龠集行世。”《松江府志》、光绪《重修奉贤县志》则日:有九龠集、别集行世。《松江府志》并称其:“诗文奇矫俊拔,尤工尺牍及稗官家言。”只是两志对其籍贯所载稍有差异。《重修奉贤县志》在其父宋尧俞条下记为“奉贤肖塘人”;《松江府志》则称其为华亭(松江原名)人。其实,奉贤在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县以前地属华亭县境,肖塘人当属华亭人也未差,两志所载并无矛盾。新版《奉贤县志》记载:宋懋澄(1569-1620年)字幼清,号雅源,一作自源,明华亭虹桥(今邬桥乡张塘村)人。
前些年,有关方面趁修编新县(乡)志之机,进一步对宋幼清的故居作了文献和实地考证。确认宋懋澄,字幼清,号稚源、九龠生,为《九龠集》、《九龠别集》的作者。生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卒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20年)。明华亭县虹桥人,其地在肖塘以西(今奉贤区庄行镇邬桥社区张塘村境内)。***初尚有石狮、石马等,至今犹称虹桥头。其故宅遗址在明清之际已成废墟,至1972年经平整为农田。据乾隆《奉贤县志》记载,万年泾有明王朝为明代宋栗、宋瑛、宋论、宋尧俞、尧明、尧武等几代人立的《世桂》碑坊在此,该地为明中后期宋氏聚族世居之处。宋懋澄墓葬在华亭县姚泾滩之北(今邬桥社区牛桥村境内),附葬于其父尧俞之侧,墓穴已被挖掘。
今奉贤区庄行镇邬桥社区的张塘村地区,明代时名虹桥。虹桥的宋氏,系华亭著称的望族。其实,这支宋姓家庭本来并不姓宋,宋懋澄的先祖是赵宋王朝的宗室,后随宋南迁至杭州,南宋灭亡以后,遂改姓为宋,一为避嫌,二则以纪念故朝。明朝以后,举家迁居到松江,世为大族。明隆庆三年(1569年),宋懋澄诞生于这一家庭。
宋懋澄青少年时期就颇负文名,提笔作文一蹴而就,但曾三赴京试不第。万历四十年(1612年)乡试中举。北游京师为太学生,因好论世事而遭人忌,于是,怀着失望的心绪,回到故乡居住,专事著述。宋懋澄为人行事侠烈慷慨,对待朋友皆以“侠客”之心待之,急人之所难,救人于所危。平生不重名利财富,广交天下文杰豪士,其友遍天下。为人高节,不屈于权贵,以布衣终身。虽然他曾经想过要出仕明廷,一展鸿***,但毕竟由于现实的动荡,时运的不济,使他壮志未酬,终郁郁而卒。宋懋澄的生平事迹以及关于他的各种传闻轶事,被他的友好及后辈在书中记述得十分详尽,比如陈子龙的《安雅堂稿》卷十有《宋幼清先生传》,姚希孟的《松瘿集》卷二有《书宋幼清事》,清代吴伟业的《梅村家藏稿》卷四十七有《宋幼清墓志铭》,王士稹《带经堂集》卷八十一有《书宋孝廉事》等,这些书为后人一睹懋澄奇侠之事,提供了非常详细而颇具趣味的材料。
宋懋澄的诗文有如其人品格:高洁而富奇趣,朴实简洁,晓畅自然,颇为其同时代的文友及后辈文人看重。他提倡诗文都应当出之自然,其在《九龠集・诗序》中说:“余以为饥则思食,寒则求衣,一皆出于自然,令捉笔之时,而有如思食求衣之不得已焉。”他将生活中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作为比喻之物,强调作诗为文都应像日常生活一样,一切皆应自然而然。
宋懋澄的诗文虽佳,但他专注的却是“稗官家言”。所谓“稗官家言”,即古人所说的“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小说平话。他为了贯彻这种重视稗言的主张,在《九龠别集》地辟出一篇作为《稗》编,专收当时流传的此类故事,如《海忠肃公》、《吕翁》等,向为治小说史者所引据,但最有影响的则为“传”类中所收的描写殉情沉江的杜十娘的《负情依传》。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档案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作者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