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海拔628米的翼云山东南麓,有一处国内罕见、鲁南仅存的石板房古村落群。山亭地处鲁南,泰沂山脉的余脉贯穿全境,山多地少。居住在翼云山深处的当地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开山凿石,利用山石在山坡上建造了错落有致的石板房,形成一座座石板房村庄。目前,十余个石板房古村落,分布在方圆十余公里的大山内。
鲁南知名的旅游景区
石板房是鲁南山区人民独创的一种民居建筑艺术,它见证了鲁南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近几年来,随着乡村农家乐旅游的兴起,全国各地的旅游团队及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探寻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历史遗存,体验纯朴的鲁南民俗风情。翼云山区石板房古村落群,成为鲁南知名的旅游景区和影视拍摄基地,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连续剧《南下》等影视剧,先后在这里取景拍摄。如今,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2014年春,为了探访大山深处的石板房古村落,我们驱车从枣庄出发,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了山亭区山城街道。穿过小城后又走了十几分钟的车程,便到了翼云山脚下。远远望去,只见灰白色石板房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高低起伏坐落在山坡上,石墙夹着石径,石径缀着石房,连成一片石的世界。
据枣庄地方志记载,明末清初,鲁南匪患四起,民众苦不堪言,一些百姓为躲避兵荒马乱,逃到此处谋生。他们就地取材,以散落在山坡上的石条或石块砌墙造屋,从山顶上采下一块块薄石板,铺在屋顶椽子上做房瓦,除房门、窗、梁采用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盖成。在这里居住的村民,除了房屋全部是清一色的石板房,连家中使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用石头凿成。据村中的老人介绍,留存至今建造时间最久的石板房,已有280年的历史。
一个石板房古村落的乡土记忆
我们一行探访的兴隆庄是翼云山石板房古村落群的核心村。进村后,拾阶而上,满目皆是石径、石墙、石屋、石瓦,石碾、石磨……走近后发现石板房墙体是规则的石头,房顶皆用薄石板交错穿插垒成,鳞次栉比的薄石板,在朝阳的映照下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石块、石板,无须打磨,完全保持着原生态的色彩。踩着碎石板铺成的弯弯曲曲的石径,我们一行人在村中一位老者的引领下,走进了一家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在堂屋的门口东首,有一个用石板垒砌的石桌,这是乡村逢年过节祭拜天地的“香台”。走进石板房,堂屋一排三间,全部用青石块砌墙,用薄石板做瓦。置身于恬静的石板房中,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这里的先民,当年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出这种独特的石板房。
沿着一个个石阶,穿越一条条碎石板铺成的弯曲石巷,走进村中的一户户庭院时,更能感觉到原生态石板房的自然美。每个院落就地整平,院墙用石板垒砌,一块块石板虽然大小不均,而且无灰土和水泥铺垫填缝,但每块石板就像一块块墙砖一样,镶嵌得天衣无缝。每处石板房院落建筑形制基本相似,大多为***院落,主房坐北朝南,面阔3间或4间,建筑面积约60~80平方米,整体为青石结构。檐下墙高约3米,墙厚约0.5米,门高约2米。大多院落有东配房或西配房,主体矮于主房,建筑结构与主房相似。让人称奇的是,房屋的屋顶是用2~5厘米厚的不规则薄石板错缝沿茬叠压苫盖,远远望去,像一层层鱼鳞整齐排列在石板房上。院内的厨房、猪圈、鸡窝、厕所,也都是用石板或石块砌垒,整个院落就像是一个石头器物博物馆。
在村子中央一块大青石板上,有一台石碾,一位妇女正在碾压着干红的辣椒。据在场的一位老人说,这台石碾已有150年的历史了,抗战时村民们就靠它把谷子碾成小米支援驻扎在这里的八路***。
探访途中,我们遇见村中一位96岁的老者。老人耳不聋眼不花,向我们讲述了这个村庄的历史。据老人说,清乾隆年间,有单姓人家来翼云山里躲避战乱,不久又有陈姓人家携带家人逃荒至此。于是两户团结协作,白手起家,就地取材建造石板房定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又有一户单姓人家从滕州市大坞镇阳温村来此投奔族人。3户人家和睦相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上山打柴、开荒种地为生,繁衍生息,慢慢就成了村庄。由于种的山岭薄地,每年的收成也仅能填饱肚子,加之没有文化,3户人家就把村庄定名为“穷命庄”。***后,村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就把“穷命庄”改称为“盛隆庄”。改革开放后,村民们为让村庄兴隆发展,又将“盛隆庄”改成了现在的“兴隆庄”。
星转斗移,时过境迁。上个世纪80年代,为彻底改变村民居住条件,当地***府统一在山下建起了一个新村,大多数村民从石板房搬迁到了山下宽敞明亮的新居,但村里许多老人因留恋旧居,依旧住在石板房里,怡然自乐。
鲁南山区的先民们把满山随处可见的石头,层层开采,变为千姿百态的石墙、石瓦、石径和石具。石板房原生态的建筑载体,既是一笔珍贵的鲁南翼云山区建筑文化遗产,也留给我们风雨沧桑的历史记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探访鲁南石板房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