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产茶历史悠久,始于西周、盛于唐宋,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是中国最早的出产贡茶和人工种茶的地方。清代紫阳毛尖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安康成为“陕青茶”主产地,在省内外享有盛名。同志曾为紫阳富硒茶题词“健康佳品,驰誉神州”,著名营养学家、***夫人于若木同志为紫阳富硒茶题词“国饮新秀天然富硒紫阳茶”。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康茶叶总面积3万亩,产茶640吨,产量超过陕西省茶叶总产量的80%。
生态、富硒是安康茶最独特的品质和发展优势。安康是全国富硒面积最大、地层最厚、硒储量大、浓度适中、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域,属于全世界难得的土壤富硒且易于被植物吸收的区域。硒具有护心脑、保肝肾、防辐射、抗衰老、恢复胰岛、增强免***力等生理功能,被誉为“生命的火种”、“长寿元素”、“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
我国是缺硒大国,全国72%的地区土壤环境缺硒,16个省市区属严重缺硒地区。安康独一无二的富硒自然环境,生长出来的茶叶均富含有机硒。在原生态环境中铸就了安康富硒茶“肥嫩壮宴、色泽翠绿、栗香浓郁、醇厚回甜”的独特品质。
同时云南大学科研团队研究还发现,安康绿茶中茶氨酸的平均含量最高,为12.75mg/g,而茶多酚平均含量仅为14%,茶多酚含量低有效避免了对胃的过度伤害,有利于保护胃。安康红茶伽马氨基丁酸含量高,最高可达1020mg/100g,是目前世界上含伽马氨基丁酸最高的茶,是日本同类荼标准含量的7倍,长期饮用富含伽马氨基丁酸的安康富硒红茶,可有助于解决睡眠障碍。
安康富硒茶品种优良。安康种植的茶树品种紫阳群体种早在1965年就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推广的21个良种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茶叶良种基地。新研发的陕茶1号是从紫阳群体种中优选、培育的更具适用性、稳定性的种群,是陕西省***府确定的在陕西省大力推广的适生优良品种,是陕西省第一个无性系茶树良种,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安康富硒茶产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安康市依托良好的环境、土壤与气候资源,紧紧抓住国家支持生态建设的大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扶持发展的***策机遇,按照“扩规模、壮龙头、提水平、增效益”的原则,富硒荼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全市除宁陕外的9个县区、106个镇(办)、812个村、11万农户、55万茶农从事茶叶生产,茶叶基地达69万亩,年加工能力3万吨。
“十一五”末全市茶园面积42.91万亩,产量0.88万吨,产值9.3亿元;“十二五”末全市茶园面积69.4万亩,产量2.1万吨,产值32.07亿元;“十三五”末预计全市茶园面积100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100亿元。
行***推动不断强化
安康市***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山林经济的意见》、《安康市山林经济发展规划(2011-2020)》、《安康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安康市人民***府关于加快富硒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直部门帮扶茶叶产业示范区实施方案》及《市直部门帮扶茶叶园区考核办法》、《安康市茶叶产业发展考核奖扶办法》等配套***策。
同时,市***府还组织有关部门加大项目争取力度,2014年捆绑富硒茶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39亿元,县区预算财***专项资金2400万元,把茶叶发展纳入各县区、各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初步形成了行***推动、***策支持、资金捆绑、聚合力量、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也对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给予***策倾斜,每年安排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支持安康开展标准化建园、良种繁育和市场推广等环节。
茶叶加工能力明显提高
2015年,安康市有茶叶加工企业466家,加工厂房面积共17.7万平方米,茶叶加工能力在3万吨以上,共有46条清洁化生产线。其中初制加工企业41 3家,年加工能力在2万吨以上;精制加工企业31家,年加工能力在1万吨以上。生产能力100-200吨的有33家,200-300吨的有25家,300吨以上的有9家。全市共有800个年加工经营产值300万元以上的名优茶企业。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康市茶叶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全市确定重点培育4家部级、10家省级和20家市级龙头企业。现有规模以上茶叶企业36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22家,县区树立标杆示范企业64家,发展合作社50个。品牌整合及打造逐步推进。
2012年以来,安康市积极推进茶叶品牌整合,率先对各产茶县区茶叶品牌进行了整合,初步形成以绿茶为主,红茶、白荼多元化发展模式,重点打造紫阳富硒茶、平利女娲茶、汉滨陕茶1号、岚皋南宫山富硒荼、白河春燕、石泉茗茶一品、汉阴天宝贡茗、镇坪高山有机茶等一县一品牌格局。
“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为中国驰名商标。2016年,紫阳富硒茶以16.75亿元品牌价值,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第25位。全市现有12个省级著名商标、11个陕西省名牌产品,QS认证企业57家。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紫阳、平利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殊荣。
茶叶推广销售体系初步形成
通过***策引导、项目支持、合同育苗和承诺最低价保护采购等措施,安康市积极引导茶叶企业、合作社开展良种茶苗繁育,每年育苗3000亩以上。2014年“陕茶1号”获得国家林业局授权植物新品种,累计繁育推广3000余万株;紫阳群体种选育和母穗园建设进程加快。全市每年安排7万亩基地建园和5万亩低产园改造,累计启动建设现代茶叶园区75个,先后落实60个市直部门包抓茶叶园区,带动各类投资23亿元。
同时,集中***策资金支持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连锁店和产品直销等现代流通销售模式。全市在省内外设立传统店铺营销网点310家,其中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28家,1000-2000万元的50家,建立电子商务27家,茶叶专业市场和区域销售中心6个,延长茶叶全产业链带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企业发展不断壮大
通过联合重组、兼并整合、股份合作、租赁出让等形式,吸引外地客商和鼓励本地企业跨区域发展,积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其中: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以“汉水韵富硒茶”为品牌,大力推广“陕茶1号”种苗繁育,现有基地茶园3000余亩,初、精制加工厂4个,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紫阳县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按照“企业+合作社+市场”的产业运作模式,自建高科技观光茶园2000亩,带动农民合作社管控茶园5000亩,有机茶管控体系的茶园7000亩,建设年产800吨智能化清洁化生产线3条,成为中国最大的富硒茶原料供应和加工企业;平利县女娲茗茶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规模集约经营的方式建成有机高效茶园基地5000多亩和年产2000万株无性系良种茶苗设施繁育基地,与全县28家小型茶叶加工厂、138户茶农大户签订了购销协议。年生产经营绿茶、绞股蓝茶280多吨,实现生产经营总值3700多万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安康富硒茶古已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