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餐饮史上,“最早是徽帮的天下”(唐鲁孙《吃在上海》)。据说在光绪年间,沪上的徽帮菜馆竟然有三四百家之多。但遗留至今的,恐怕就只有位于中华路上的大富贵酒楼了,故此,这家酒楼又被一些老食客誉为“上海滩上货真价实的百年徽菜老店”。事实确实如此,20世纪30年代后,徽菜因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一味守旧,不知改革”(冰舟《徽馆在上海》而逐渐衰弱,被苏、锡、粤菜所代替,“大富贵酒楼”则成了上海目前硕果仅存的一家徽帮传统菜馆)。
尽管是“硕果仅存”,但值得骄傲的是:上海大富贵酒楼迄今已成为一家“中华老字号”酒楼。大富贵酒楼初名“徽州丹凤楼”,1881年(光绪七年,另一说1901年,光绪27年)由徽菜大家邵运家及老乡合伙开办,原址在老西门中华路肇嘉路(今复兴东路)转角处。在其所在地原为“丹凤楼茶园”,故名。刚开业时,主营一般的徽菜和点心,后来随着上海商业的发展,便逐步扩大营业,经营各式的特色徽菜。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徽州丹凤楼”逐渐闻名于市。抗日战争爆发后,“徽州丹凤楼”曾一度停业,至1940年又迁往左邻的中华路1465号恢复营业,并改名“大富贵酒楼”,寓意“吉祥如意,荣华富贵”。重新开张的酒楼经过装修,内外一新,可谓气派非凡:八开间的门面,三层楼的建筑,底楼的餐厅堂口整洁,座位宽敞,一天供应四个市头:早市供应各色面点;中、晚两市经营风味小吃,还承办喜庆宴席;夜宵供应酒菜、点心。二、三楼餐厅堂口明亮,座位舒适,主要经营风味小吃和各类宴席。据说当时酒楼的烧菜师傅十分辛苦“该店七个筵席厅、千余只座局常常爆满,每天烹制徽面用的面粉十五六袋,做菜用的猪三四头,羊二三头,火腿七八只,鱼百余斤。夜间厨师为次日生意所做的准备工作,从打烊起要忙到东方发白,店伙晚上只睡二三个钟头。为此,灶间里不得不常备一大壶西洋参,供店伙饮用提神”(邵仁卿:《徽馆琐忆》)。重新开张的酒楼由大股东邵友萍聘任经理,此人善于经营管理,他聘请了徽菜的名厨来店掌勺,又从“大加利”酒楼挖来了名厨程宗善,还通过各种方式找关系、拉客源、满足顾客的需要。由于酒楼注重菜肴的质量和口味,很快就获得了顾客的赞誉,并成为老西门地区生意最好的徽菜馆,在同业的竞争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直到***后仍盛名不衰。
徽菜擅长烧炖,讲究刀工,芡大油重,醇浓入味;并善于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具有纯厚的乡土风味。“大富贵”烹制的菜肴,既保持了正宗徽帮的传统特色,又融合了各地方菜肴的长处,并能根据上海食客的需求不断改进、创新和发展。如改进重油重色及口味的适应性等,形成一种新的风味。酒楼的厨师邵华成12岁就进店学艺,多年的烹调经验使他的厨艺相当全面,能切会烧,擅长于烧、炒、蒸、炖等烹调技术。他烹制的安徽名菜“安徽丸子”、“三虾豆腐”等色、香、味均属上乘,尤受上海食客喜爱。“大富贵”经营的徽菜达百余种,其主要名菜有“金银蹄鸡”、“绩溪臭鳜鱼”、“问***山笋”、“沙地鲫鱼”等。其中安徽特色名菜“金银蹄鸡”用金华火腿、猪蹄和母鸡烹制而成,因火腿古称“金蹄”、猪蹄称“银蹄”,故名。据说此菜由苏州的“金银蹄”一菜仿制而来,原为火腿和猪蹄同烹,其味肥厚,鲜香入味。但由于肉的肥汁过重,鲜味略显不足,当地厨师就在原来的用料上再加上一只母鸡,并改用砂锅烹制,烧成后的菜原汁原味、汤浓味鲜、营养丰富,成为安徽的冬令名菜之一,从清末至今,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绩溪臭鳜鱼”也是“大富贵”的名菜之一。相传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鱼贩在每年入冬之时,就将长江的名贵水产――鳜鱼用木桶装运徽州山区出售。为防止鲜鱼变质,鱼贩就采用一层鱼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时常上下翻动。等七八天后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且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气味。但洗净后经热油稍煎、小火细烧后,非但没有异味,反而鲜味透骨,闻“臭”吃香的“臭鳜鱼”也就此出了名,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流传下来,直到如今,仍盛誉不衰;“大富贵”的另一个名菜是“问***山笋”。问***山笋与其他的笋不同,其特点是肉头肥厚,煮熟后味道鲜美,清香扑鼻。《歙县志》载:“春笋以问***山为冠,红箨白肉,坠地即碎。”特别是在清明以后,更是鲜嫩无比,用手指掐捏,即能溢水,稍有碰撞便会破碎,当地人称之为“白壳笋”,为春笋中之珍品。问***山笋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资料记载,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还有维生素B1、B2、VC等,且没有污染,是少有的有机食品。名菜“沙地鲫鱼”则是一道别有风味的特色菜。安徽黄山脚下背阴处的沙地溪水中,常常有鱼鳖在此繁殖。“沙地鲫鱼”即采用这里的鲫鱼烹制成菜。此鱼肉质细嫩,无泥土味,尤显上乘。“大富贵”的厨师在继承传统的制法上另有创新:将鲫鱼加工烹制后上盆,用火腿和蛋糕粒撒在鱼汤中,成菜色泽金黄带红,鱼肉鲜嫩,蛋液细嫩而烫,其味鲜美可口。又因状若溪水沙地,鲫鱼卧游其上,故名“沙地鲫鱼”。其他名菜如“杨梅丸子”、“葡萄鱼”、“煨鱼脑”、“银菜山鸡”、“五色绣球”、“凤炖牡丹”、“雪映红梅”、“火腿烧鞭笋”等等,因其地方风味独特,其影响从国内扩展到国外。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大富贵几经改建,旧貌已换新颜。如今的“大富贵”已成了一个环境优美、装潢豪华的酒楼。这里既有光亮整洁的餐厅,又有高雅别致的包房包厢,经营业务也有了新的发展。2005年以来,“大富贵”在经营徽帮菜点的同时,又创制了一批新的时尚菜点,并扩大了卤味蔬菜的外卖品种。徽式“三鲜小馄饨”、“面筋大包”、“鲜肉粽子”等曾荣获“上海名点、名小吃”的称号;“焖蹄”、“酱鸭”、“清炒鳝糊”、“蟹粉鱼翅”等荣获“上海名菜”的称号;2010年,上海市烹饪协会还将“大富贵酒楼”的“四喜烤麸”、“水晶虾仁”、“八宝饭”、“松糕”、“鲜肉生煎”、“鲜肉锅贴”列入服务世博的名(特)菜(点)。现今的大富贵酒楼,已成为一个拥有17家网点、1个配送中心,经营面积达12 863.81 m2的现代化连锁餐饮企业。面对种种成就,“富贵人”自豪地说:“我们还将为上海的餐饮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盛名不衰的上海“大富贵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