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海中的森林
在位于25°N至25°S间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生长着一片特殊的常绿植物林,由于它们体内含大量单宁,当单宁在空气中氧化,其枝干就会呈红褐色,在东南亚人们常用将这种树的树皮提炼红色染料,因此人们管这片植物林为红树林(mangrove),这一词是生物学家包曼首次提出,它源于葡萄牙语“mangue”和西班牙语“mangle”,原是对美洲印第安人泰诺语红树植物染料称呼的音译。红树林是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一般生长在潮汐与海浪比较弱的海湾里,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处,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非常适应潮间带缺氧和盐分高的土壤。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海南省琼山市境内,即琼山县的三江、演丰、演海和文昌县的铺前、罗豆的交界处。这是一个伸进陆地很深的港湾,岸边的水很浅,有大片软软的淤泥滩,加上气候炎热,非常适合红树林生长。湾内的红树林,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红树林绵延50公里,面积4000多公顷,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是中国七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之一。这里的红树有12科19种,种类非常丰富,国内其他地方的红树林根本都无法和它相比。东港寨红树林千姿百态,风光旖旎。从海岸上举目远望,广袤无垠的绿海中显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枝繁叶茂,高低有致,色彩层次分明。
红树的气根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如龙头猴首,活灵活现;有的像神话中仙翁,老态龙钟,颇具诗情画意。观看红树林的最佳时间是涨潮以后,划上一只小船驶入红树林区,四周全是一丛丛奇特秀丽的绿树冠,中间是一长条迂回曲折的林间水道,涌动的海潮推着船儿沿水道悠然荡漾,忽左忽右,只见蓝海水和绿树冠,奇妙无比!区内野菠萝岛环境幽美,岛上形态奇特的野菠萝林连片蔽日,修有观光小道,可乘游船登岛游览。同时,保护区优越的水热条件和栖息环境孕育着大量的水生动物,如青蟹、斑节对虾、沙虫等,在红树林间繁殖、索食,在树根上、滩涂间迂回出没。这些生物又为鸟类提供了食物,使保护区成为鸟类的天堂,乘船游荡在海洋森林间,会看到白鹭优美地从水面掠过。灰色的红脚鹬在滩涂上蹦跳,漂亮的翠鸟在岸边停息。由于很多鸟类夜间在红树林中或滩涂上栖息,每日晨昏是观鸟的最佳时段,大批鸟群在空中盘旋,万鸟联翩,让人叹为观止。
红树林是生态循环降解系统,它对污水有极强的“消化吸收”能力。城市生活污水含着丰富的氮和磷,氮主要是从人类的粪尿中产出,而磷主要从人类的洗衣粉中溶解出来。植物生长最需要的营养,不外乎就是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从这个角度来说,红树林要感谢这些污水,每天给他们带来丰盛的“食物”。污水当然也感谢这些红树林的存在。这片红树林之所以在开潮中没有被填平或者移植,甚至湛江还专门出资种植和养护它们,有一个潜在的原因,就是红树林能够消污纳垢,帮助净化水质。红树林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减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退潮时刻,滩涂彻底地出来。偶尔有秋茄的果实,因为它们要在淤泥里扎根,所以就需要足够尖,足够长,足够锐利。这样,一从树上掉下来,就能马上深深地扎进柔软的淤泥里挺起腰身。如果一次没有扎进,在水里漂浮着,也有可能趁落潮时的水力,斜斜地某片幸运的淤泥。只要一旦扎定,根马上就会生出,然后趁一切可能拼命地“长高、长胖”,一二年后长成一株小灌木。红树林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红树林要适应大海的环境,就要经受住这里恶劣环境的考验,东寨港红树林千姿百态,风光旖旎的背后则是大自然优胜劣汰法则下的残喘坚强。从海岸上举目远望,红树林高低有致,色彩分明。每棵树头四周都长有树根长长的枝条,交叉地插入泥中,只是为了是自己更加牢固。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在这里红树林可以用自己的韧条去抵抗海水的凛冽,当海浪袭来并经过红树林一层又一层柔枝软条的时候,就会慢慢地缓和平静。因此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
世界上红树有23科81种,而海南就有23科41种。这里的秋茄、白骨壤、桐花树、老鼠勒和卤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常见红树植物种类。其中白骨壤,海南当地人把它叫“海豆”。它在四五月份开花,七八月份果实就可以采了。它里面的果实含淀粉量较高,直径1~2cm,可以用来食用。是红树林植被中被作为食物利用得最多最广的一种植物。通常在6~9月份摘收。白骨壤是红树植物中含单宁较少的,但直接食用仍有苦涩味,故民间采取一些方法加工处理。须先用小刀切开果皮,用清水煮沸,去掉黑褐色含单宁的汤汁,再浸泡在清水中,放置半天到一天,捞取后在用水煮,这一过程为的是消除苦涩味。白骨壤的果实在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曾被大量采摘作为食物,现在主要用于配制各类菜肴,如加油盐炒制肉类,具独特风味。目前广西白骨壤果实已作为宴会上的珍肴。福建厦门沧海镇居民,曾采摘果实,去涩后,盐浸作早菜配稀饭用。民间经验表明不同土壤上生长的白骨壤,果实食用品质迥异。在泥质滩涂上生长的无苦味,质软;在沙质滩涂上生长的则略带苦味,质硬。因而采摘时偏爱泥质滩涂产的白骨壤果实。由于较广泛的作为食物利用,白骨壤的果实目前仍作为红树林植物产品在海岸农贸市场上作为商品交易。经过水煮加工的熟果,市场价格为0.4~0.8元/kg。而未经处理的生果,市场价为0.2~0.4元/kg。白骨壤果实除作为粮食。菜肴或盐浸做早菜直接作为人类食物外,还能作为酿酒的原料。此外它性极凉,下火消炎,每年的8月份,人们就会把果子采下来放在锅里熬煮,这样外壳就容易扒下来了。剥走外壳之后,放到水里再褪一阵,就可以晾干呈黑褐色,食用它据说可以降“三高”,但不知是否有这么好的功效。
哺***动物以母体怀胎的方式孕育幼子,“胎生”似乎是动物才有的专有名词,然而属于红树林的树种中也有许多具有这种独特的繁殖方式。红树种具有特异的“胎生”繁殖现象。种子是植物的生命之源,在萌芽时需要充分的水分与氧气,但在极度缺氧与盐度高的沼泽软泥上,既不适合种子发芽,也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因此红树科的植物就发展出这种先发芽、后落地生根的繁殖方式,以克服沼泽地的恶劣环境。胎生的红树林植物,也是经由开花、结果,产生它们的下一代——种子,但是种子即使成熟了,也不从树上脱落,相反的,包藏在果实体内部的胚芽开始发育,渐渐地变为带有胚茎的“胎生苗”;胎生苗从母株吸收营养,并利用胚茎上的皮孔呼吸,继续成长到成熟可脱离母树,直直落下并插入软泥中,开始发根且长出新叶,展开生命中的新页。插入泥滩只要2至3个小时,就可以成长为新株,如果是落在海水里,则随波逐流,数月不死,逢泥便生根。生长良好的红树林一般高3~4米,最高10米多,四季常绿,靠着树干基部纵横交错而发达的支柱根、呼吸根和气生根,扎根海滩,抗击狂风巨浪,并满足自身空气的需要。此外其植物叶片的表皮角质层厚,具储水组织、排水器和栓质层,气孔凹陷或为密毛状体所包围,以减少水分丧失。有的叶片则具有盐腺,以调节组织的盐份,可借由老叶的脱落来排除多余的盐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江河入海口及沿海岸线的海湾内,是全球四大湿地生态系统中最具特色的一个湿地生态系统,它包括了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具有两个生态系统的特性,其复杂、多样的生态特性是其它生态系统所无法比拟的。
长期以来,由于对红树林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忽视了对红树林的建设和保护,一度红树林遭受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国家海洋局2003年1月的《2002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红树林面积约5.5万公顷,2002年红树林面积已不足1.5万公顷,减少了73%,广东、海南和广西红树林分布面积分别减少82%、52%和43%。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部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冲突的面前,红树林的保护方式,更多还是需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红树林在中国也可能将不再孤单。因为越来越多的目光在注视着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东寨港,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