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滩沿线的一众华彩中,有一栋让人不容忽视的七层建筑,在这里,承载了上世纪初的繁华,也呈现着此时此刻的优雅,这就是外滩十八号。始建于1923年,原名麦加利银行,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2002年,意大利Kokai Studios建筑事务所对其进行改建,在主设计师Filippo Gabbiani慧眼匠心的带领下,外滩十八号由内而外的建筑美学从视觉层面到感官层面都达到了返璞性与原真性的统一。
外滩十八号延续着文艺复兴时期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建筑的正立面为欧洲古典主义风格三段式构***,二至四层之间的两根爱奥尼式柱支撑起整体结构,在黑色窗框的衬托下显得静谧而素雅。站在大楼外静静细数楼层间的奥秘,不经提醒,绝对无法发现隐藏在错层间的第七层露台。如此梯次的设计保留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设计中隐秘而独有的设计风格。
而当视线回到十八号正门,一扇被赋予了传奇色彩的铜门正迎接着顾客的到来。在外滩沿线的所有建筑中,这是惟一一扇混合了青铜与紫铜两种材料的铜门,在经过建筑师一番潜心修复后,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光泽,加之希腊式的花纹***样,这扇铜门荣获“外滩沿线最美铜门”的称号,而大门上的花纹***样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外滩十八号的标志性***腾纹样,应用于建筑各处的细微结构中。
走进外滩十八号正厅,一砖一木诉说着尘封的往事。当时负责修复外滩十八号的专家们惊异地发现,门口4根大理石柱的用材由于矿山开采枯竭,早在18世纪就已经在意大利建筑界绝迹了,为何它还会出现在1923年的上海?查阅历史后发现,原来这4根柱子来自200年前的意大利托斯卡尼教堂,后来教堂荒废了,它们便经英国人之手辗转来到上海。大理石罕见的紫色花纹,曾经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罗马时期,它们被用在高级官员的住所或办公室里,是威严的表现。当初十八号大楼的建造者们在英国铸造了横梁,并在某处购得这4根大理石立柱,一并运来了东方,安放在了十八号大楼内。这些柱子也已经被岁月侵蚀,同样需要极其细心和独特的清洗。现在能够看到的柱子,正是九十年前抵达上海时的模样。
信步来到北厅电梯间,如果不是赶时间的客人,一定会被完整保留下来的精妙马赛克地面所吸引。而在一旁的楼梯扶手和铁制栏杆也同样是修复了原先大楼遗存下来的“原件”,楼梯踏步则由现在的珍珠色石面替代了原先已经年久损坏的踏步。由上往下看,棕色扶手在暖黄色楼梯灯的映衬下,绽放出极具艺术气息的流光线条感。拾阶而下,挑一扇小窗倚框而望,百年前这窗外的景色,是否也一样如此动人?
每一位走进外滩十八号的客人,一定会感受到一股沉静有力却温暖备至的力量。这股力量来源于楼内墙面采用了一种新型墙面艺术漆。应邀参与修复的意大利教授古赛普・托里尼(Guiseppe Tonini)精通大理石工艺,用威尼斯传统方法清洗了已风化的大理石表面,在大楼内墙上,他使用了一种名为“Mamorino”的专利涂料。***白沁凉的墙壁摸上去有大理石质感,却没有一丝石块的接缝,同时又散发柔和的光泽,仔细观看还能发现均匀密布的肌理效果。
负责修复外滩十八号的Filippo Gabbiani先生不仅是优秀的建筑师,也是Gabbiani家族从事艺术玻璃设计和制作的第三代。大楼的大堂为何以红色为基调,那是因为每当晴天的下午,阳光经过一江之隔的东方明珠的折射,将一束红色的光晕投射入玻璃门洒在大堂地面上。设计师在看到这一幕奇景之后,深深为之着迷,由此他为外滩十八号量身定做了两盏悬挂在底层大厅的红色玻璃吊灯。这两盏吊灯灯高3米,重103公斤,全部都是用空心的玻璃管组成,每盏吊灯各有185个零件,吊灯的红称为威尼斯红,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红,同时在吊灯玻璃的烧制过程中融入了24K金粉,让作品看上去更通透璀璨。有了这两盏吊灯,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大堂内就随时都能散发专属于外滩十八号的红色魅力。
外滩十八号见证了上海近百年的沧桑巨变,如今也迎来自己的转型时刻。全新打造Only at Bund18的理念,倡导优质生活方式,体验高端服务品质,于浦江之畔焕然新生。目前已汇集诸多顶级奢侈品专卖店、餐厅和SPA会所,如全球首家感观奢侈品店ATTOS、法国传奇米其林大厨Joel Robuchon先生创立的享誉世界的美食品牌L’Atelier、来自日本银座的高级日料专门店Ginza Onodera以及高端SPA会所蝶上。与此同时,已经在外滩十八号建立起金字招牌的中餐厅Hakkasan、西餐厅Mr& Mrs Bund与露台酒吧Bar Rouge也将迎来各自的周年庆典,庆祝他们与外滩十八号共同成长的光辉岁月。秉承着“引领风尚,创造品位”的独特定位,外滩十八号已经成为上海生活、文化和艺术的地标。
对于外滩十八号的每一个负责人来说每一栋老建筑都相当于一件城市中的艺术品,他们是一个城市历史见证和文化的积淀,因此保护老建筑也是对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为保护外滩十八号这栋历史建筑,同时为其在新的时代开启新的生命,他们怀着一份尊重建筑和保护文化面貌的心,与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KokaiStudios建筑顾问公司合作,以最高的标准对外滩十八号进行了修复和改造,在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元素和装饰的同时,以新颖的装修创造出一个与原有风格相和谐的美学系统,而商业与艺术元素的融入,让这栋历史建筑得以在新时代中永续生存。
传承和发展是每一个老建筑改造都必须面对的挑战,在外滩十八号建筑师的手中,地域、历史、环境以及旧有的文化习惯都被一次次的打散重组,让我们得以重见这里昔日的光辉岁月。我想,在这些老建筑中都沉睡着一个城市独有的内涵。
Q = 《北京青年》周刊
A = Kokai Studios 首席建筑师Filippo Gabbiani
Q:为什么会想修复和改造外滩18号?
A:当时是外滩18号的开发商找到我们,给予我们这个将上海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复兴的机会。这个项目也引导了外滩随后的一批修复和改造。对于我们而言,这个项目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Q:在修复和改造的过程中有没有比较困难的地方?
A: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很有趣的。是多种文化、多种方***和多重目标的融合,有来自意大利的,也有来自中国的。当与中国的机构和施工方合作时,我们都心怀着巨大的尊重和保持开放的思想。 我们一起完成了整个项目,并将之推进到国际水准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
当时是怎么决定要把外滩18号改造成现在这个风格的?
建筑本身的设计和细节已经很强烈。我们做的主要是突出功能和商业需求。我在改造上遵循新旧分离和可逆的原则。与其说是风格,不如说是一个处理方式。现在这里是一个生活方式中心,并带动整个区域。项目入口处两盏大红色的吊灯就是这种活力的象征。
Q:您觉得修复和改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A: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的成果证明了城市和国家历史建筑的价值和可能性。我们以尊重的态度和革新的思路对项目进行改造,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也符合公众的利益。那时,很多上海的历史建筑被毁坏和拆除,为新建筑让路。通过对这个项目的改造我们使人们改变了固有观念并以新的眼光看待历史建筑。
Q:如何将古典的风格与现代的风格完美的融合?
A:其实我们不建议在修复和改造中“融合”古典和现代风格。古旧的部分我们以修复为主,重现她昨日的光芒。新增部分是现代风格。我们把两者分开,并希望人们能区分出来不同的建筑语言,而不是混在一起。
Q:您觉得这种老建筑的魅力是什么?
A:无论是设计还是工艺所呈现出的历史感和美感本身就充满魅力。能参与这样的项目,将自身置身于历史的延续中,承前启后也是非常有魅力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外滩十八号老建筑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