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都晓导演创作的148集长篇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三部曲的出现,使少林寺题材影视作品又一次引起关注,是少林寺题材影视作品的又一次高峰,唤起了对《少林寺》电影的回忆,确定了少林功夫剧这一独特的电视剧亚类型。少林真实功夫的回归和嵩山少林寺叙事空间的重现,使观众对少林功夫剧有了更大的真实感和现实意义。该剧突破现有武侠梦幻虚化色彩的美学特征,确定以真实为基础的美学价值,突破传统线性结构的叙事模式,确定创新式非线性结构的叙事模式。
[关键词] 《少林寺传奇》;少林功夫剧;真实美学
少林题材的影视作品出现在屏幕由来已久,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由胡鹏执导的《火烧少林寺》;到60年代、70年代由著名武侠电影大师张彻导演拍摄的《少林子弟》,由台湾导演郭南宏拍摄的“少林系列”和由香港电影导演刘家良拍摄的《少林三十六房》等为代表的“岭南化”风格的少林题材电影;到80年代由张鑫炎导演拍摄的《少林寺》达到少林寺题材电影的一个创作高潮,并展现了中原武术文化的风格和魅力,之后少林寺题材电影则由盛而衰;新世纪伊始,少林题材开始在电视媒体中快速发展,从2000年开始,由袁和平导演和张鑫炎导演创作的《新少林寺》电视剧,到2007年由都晓导演创作的148集《少林寺传奇》三部曲,使这一类型电视剧在电视媒体中绽放,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有特色的功夫电视剧类型。
一、少林功夫剧及其流变
《少林寺传奇》学术研讨会上,曾庆瑞教授把像《少林寺传奇》这样的电视剧类型称为新功夫剧,“所谓新功夫剧……就是用类似于少林寺功夫这样的中华民族的武术文化艺术符号,负载一定的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蕴涵,在尽可能深广的程度上真实地艺术地演绎社会人生的故事,并且在这故事中为那些代表了历史和文化前进方向的人物塑造艺术形象,创作出具有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电视剧作品,奉献给广大电视剧观众以审美的愉悦”[1]。而且路海波教授认为可以把这类电视剧称为“少林寺功夫电视剧”,笔者认为称之为少林功夫剧更恰当。少林功夫剧是以表现少林功夫或少林人物或少林寺故事为主,以电视媒介为传播渠道展现少林这一特色文化标志的一种电视剧类型。而《少林寺传奇》电视剧正是这种类型的成熟之作,它对以往的少林寺题材影视作品既有继承回归,又有突破创新。
少林功夫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流变,不论从故事主题,还是叙事模式上,都越来越完善成熟,使少林功夫剧这一类型逐渐和武侠剧分开,真正建立起中国功夫文化的一片天地。少林功夫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90年代为初创期,这一阶段的少林题材电视剧主要以港台公司摄制为主,内容主要是涉及与少林相关的少林人物的电视剧。主要代表作有《武尊少林》《少林与咏春》《少林义士洪熙官》《情定少林寺》《新少林五祖》《布袋和尚》《菩提达摩传奇》等。从1999年至2005年为探索期,这一阶段的少林题材电视剧逐渐形成自己的独有特点,以表现少林寺的功夫为主要内容。主要代表作有《新少林寺》《少林血禅》《少林七嵌》《十八罗汉》《少林武王》等。从2005年开始为成熟期,这一阶段的少林题材电视剧真正建立了成熟的少林功夫剧模式,在内容上少林功夫和少林文化很好地结合。主要代表作有《少林寺传奇》三部曲等。
二、《少林寺传奇》的回归
《少林寺传奇》的播出,让这类电视剧类型又一次吸引观众的眼球,它跟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电影有相似之处,这是一次少林题材影视作品的回归。观众对《少林寺》电影中呈现的中国武术招数(即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和讲述的13棍僧救唐王故事记忆犹新,在《少林寺传奇》电视剧中都有呈现,这种少林真实功夫的回归和嵩山少林寺叙事空间的重现,使观众对少林功夫剧有了很大的真实感和现实意义。
演员模式的回归。在演员方面,计春华,于承惠等都曾经在82版的《少林寺》有过精彩的演出,他们是曾经称作少林寺班底的主要成员。该剧还邀请了大批大牌武打明星加盟,如洪金宝、元彪、黄秋生、王刚、元华等。除了这些之外,打动观众更多的是明星之外的演员,他们大多都是武术专业运动员,有很好的武术功底,在剧中的配角都曾拿过全国武术比赛的冠***。整部电视剧参加演出的演员中有近80名部级武术冠***,甚至有些场景还调动了近千名武术运动员来拍摄。这种演员模式类似于82版的《少林寺》的演员模式。
叙事主题的回归。《少林寺传奇》表现的是三个不同年代少林寺的故事,从北朝末年隋朝初期的天下大乱开始,少林武僧走出寺庙除恶扬善,到隋朝末年唐朝初期,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英雄故事,到清朝年间少林僧众为维护民族团结、天下统一奋力拼杀。82版电影《少林寺》讲述的同样是唐朝初期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英雄故事。主题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和精华,是影视作品内容的核心内涵,是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意义。《少林寺传奇》电视剧和《少林寺》电影的叙事主题都表现为在动荡时期,少林僧众行侠仗义、劝善惩恶、济世救民、慈悲普度的佛家哲学,并且还表现出一种集体观念和爱国情操。将复仇的意义从个人行为上升到群体意识,个人的反抗必须与群体的意识需求相一致,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故事的叙事环境安排在现实存在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古拙质朴的嵩岳塔、少林寺山门、白衣殿、千佛殿、塔林、壁画,还有佛殿、古木和古碑经常出现在剧中,在场面调度中使用这些真实元素,既增强了《少林寺传奇》电视剧的真实依据,也满足了观众的真实体验和回归现实的享受。
中原武术文化的回归。《少林寺传奇》表现的功夫,回归真实,回归原始,回归中原。影视中展现的功夫都是现实真正存在的武术招数,尽显武术正宗,呈现中原武术文化特点。首先,演员都是来自中国的武术运动员及武打演员,他们在表演中都使用自己多年来学习和锻炼的真实动作,在武打招式上,他们几乎不用威亚等各种电视特技,而是真***真刀的表演,这种不同于武侠片的方式,渗透着对真功夫的理解和尊重。其次他们用这种真实武打招式的回归,诠释了少林功夫的真谛,剧中得以集中展现的有少林拳、少林棒、罗汉阵等我们非常熟悉并真实存在的少林寺传统武术。而且,《少林寺传奇》的功夫展现了中原武术文化的特征,武打招式主要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以北方长拳的功架、技法、演练特点为基础,舒展大方、闪展腾挪、造型优美、武器丰富,而这种风格正是少林寺武术的风格,也是中原武术的风格。
三、《少林寺传奇》的突破
《少林寺传奇》电视剧是继《少林寺》电影之后少林寺题材影视作品又一高峰,它既是一次回归,也是一次突破。它突破现有武侠梦幻虚化色彩的美学特征,确定以真实为基础的美学价值。突破传统线性结构的叙事模式,确定创新式的非线性结构的叙事模式。
梦幻虚化美学的突破,真实美学的确定。在今天的武侠影视作品中,我们常见各种服装奇异的武林高手,身怀奇特的气功和各种变化多端的绝技,打出我们无法想象的各种招式,拿着特异的武器,上天下地,腾云驾雾,光影四射,血流成河,这种梦幻虚化的武侠美学特征,虽绚丽,但缺乏真实依据,在这种环境下,《少林寺传奇》的真实美学特征实现了突破。《少林寺传奇》“新功夫之所以新,是因为它是对‘梦幻武侠剧’的一次突围超越;它融通了传统武术与艺术,创造了新的美学价值;它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创造了新的历史价值”[1]。这种新的美学价值是指通过真实环境或真实故事或真实视听表达出来的真实美感。“真实美学”是安德烈巴赞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的系统化概括。“真实美学有一个特点就是提倡非表演性,兼用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真”是《少林寺传奇》制胜的法宝,创作者们从多角度来体现真,首先在故事层面,力求能够寻找到真实历史依据,故事都是根据少林寺中的壁画和民间传说综合改编,在少林寺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其次在演员方面尽量使用全国的各种武术大赛的冠***,在动作招式上以少林真功夫为视觉表现符号,每一个镜头中的武打动作都是由武术冠***表演者们真实自然的演绎,这些动作完成了剧中的画面叙事任务,增强画面的冲击力,既满足了观众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审美期待,又满足了观众对武术文化艺术的特殊欣赏期待。最后在制作方面尽量减少威亚等辅助设备的使用,放弃绚丽的特技效果。这种真实的表现,确定了它的真实美学基础,
线性叙事结构的突破,非线性叙事的应用。《少林寺传奇》三部曲“采用了三种叙事结构和策略,这就避免了结构雷同、故事相近的潜在隐患,观众看到的每一部都不一样,能够维系关注的持续性”[2]。第一部《乱世英雄》讲述的6个故事是解救民女、血战土匪、保护袈裟、寻宝剑、公主之恋和王子复仇,然后组成一个大篇章,采用这种联章体的结构,让故事情节鲜明叙事结构新颖;第二部《十三棍僧救唐王》,前半部主要讲述13棍僧们由于不幸遭遇投入少林的故事,叙事情节分了几条线进行,采用平行蒙太奇方式进行,画面在其间不断地切换,增强戏剧冲突,后半部主要讲述13棍僧集体救唐王的故事;第三部《大漠英豪》的故事,以去西域送宝盒和在京都保护皇帝两条情节线为基础结构,应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使画面在两者间不停切换,并且在角色造型设计上也颇有不一样的视觉特征。《少林寺传奇》在叙事结构上的这种突破,满足观众的新感受,让这一传统影视题材有了新的生命和新的感受,增强了画面的现代动作类型特征,讲究简单明快变化。“三部电视剧都采用了动作类型片的假定性,设置核心事件和主导悬念,配置敌我分明的戏剧冲突,用情节主导整个线型叙事,在镜头上虽然讲究流动变化,但是在视觉效果上却坚持简单明快,节奏流畅紧凑,叙事张弛有致,故事紧锣密鼓,显示出武打动作类型片的常规特征。”[3]
在人物性格刻画和叙事空间表现上,该剧也有新的突破和创新。第一部中几个师兄弟性格刻画清晰,各有特点,他们命运传奇、各怀绝技、嬉笑怒骂、自成性格。第三部中几位师兄弟的表现都不一样,就连他们使用的武器也各有特色,情节设置平中有奇和高潮不断呈现。在叙事空间上,电视剧中展现了很多我们记忆深刻的特色场景,如在太尉府中昙宗进院闯关时的板凳阵,如13棍僧的罗汉奇门阵和众僧在西域荒漠中遇到的各个关卡,都成为观众记忆深刻之处。
[参考文献]
[1] 曾庆瑞.超越武侠:“新功夫剧”崭新崛起[N].中国艺术报,2011-06-02.
[2] 余数.少林传奇到如今——评大型电视剧《少林寺传奇》[J].当代电视,2011(06).
[3] 尹鸿.中华功夫影视文化中彰显人文价值——评长篇电视剧《少林寺传奇》[J].当代电视,2011(06).
[作者简介] 吴圣华(1982— ),男,江西永丰人,南昌大学影视艺术研究中心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视社会学、电视文化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少林功夫剧《少林寺传奇》的回归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