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电影《锹里奏鸣曲》首映式 《锹里奏鸣曲》是我国第一部描写花苗的原生态电影,记录了湖南靖州苗族在现代社会生活冲击下,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也包含了无奈的变迁。苗族服饰色彩也在努力保持传统特征的同时,逐渐“褪色”。
一、电影展示的苗族服饰传统色彩特点
在《锹里奏鸣曲》中,通过节庆活动、日常生活把苗族服饰色彩的传统韵味与独特性展示了出来。
(一)色彩的多样性
苗族是一个多彩的民族,几乎所有的苗族服饰都包含了所有的色谱。花苗服饰的布料主要是青、黑、蓝等色彩,而刺绣则较多的使用红色,再配以其它色彩。作为一个多彩的民族,就每件苗族服饰来说,很少是只一种单一的色彩,大多都是几种颜色交叉的搭配使用。只是每个支系在用色上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
花苗族服饰主要通过盛装“花衣”流传下来,款式为长短不一的百褶裙,衣裙色彩主要为传统的红、黑、白、黄、蓝“五色”。服饰用蓝色或绿色为底布,衣领、衣袖、腰带、围裙及头帕等部位满是纹样刺绣,其丝线主要有红、绿、黑、白及浅黄等。主色与配色在主次和强弱上鲜明和谐,富有层次感。
(二)色彩的对比性
花苗服饰的色彩搭配总体上给人艳丽、绚烂的视觉冲击。大部分苗族纹样喜欢用高纯度的色彩,其基调一般是绿、红、黑三种颜色,配以浅黄、白、紫、橙等色彩。在搭配中,讲究色彩的组合关系,注重色系上的互补,如红与绿的搭配,甚至将绿又分出淡、中、深等层次,两种亮丽的色彩搭配既艳丽又形成强烈对比,热烈、奔放之情油然而生;还讲究色调上的互补,在以暖冷色调为底上,配以不同明度与纯度的冷暖色调,形成反差、比较又充满清晰、愉悦的调和美感。这种强烈的对比也体现在面料与纹样的色彩差异上,如在蓝色的底料上用五彩缤纷的丝线绣上淡雅不一的纹样,使得底色与多彩的丝线、不同纹样色彩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服饰的色彩个性也随之而来,或浓郁艳丽,或朴素雅致,展示出色彩的和谐美。
二、服饰色彩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
《锹里奏鸣曲》全片描绘了靖州小村寨“锹里”青山绿水,宁静安详的生活画面。这种画面与服饰色彩相得益彰。
为躲避战争与追杀,靖州花苗人民由中原被迫迁徙到湘黔两省交界的雪峰山,那里满是青山、绿水、红花,风景如画。大自然多彩的色彩给了靖州花苗妇女多彩的服饰及纹样色彩借鉴。而且,靖州花苗服饰色彩“尚黑”、“尚青”,就是与苗族人民居住的山区自然环境相协调,一方面是居住在树木葱茏的黑与绿色之中,而黑色、青色与绿色是浑然一体的,也容易衬托红、紫、黄等亮色,形成对比;另一方面,黑与青的颜色在山区容易获取染色原料,且不容易受污染。
同时,花苗与其他苗族一样,其先人蚩尤带领的九黎部落被黄帝打败后,苗人流离失所,颠沛流离,从中原一路南下到蛮荒山林里息栖,而被称为“蛮”族。在花苗服饰纹样中,有相当多的纹样及色彩记载了花苗历史上的大迁徙。其衣服纹样最上部是天纹,下部是地纹,左右是山水纹,中部是耕田纹;裙子则用红与黑色彩代表天和地;在衣服与裙子接壤的中部则是黄、蓝、绿三种色彩的条纹布条,分别象征黄河、平原和长江。花苗人民就用此记载自己祖先的迁徙历程,表达对祖先的追怀之情及对故土的眷念之意。
电影中,花苗节庆所穿的尚红服饰纹样,也是与先人蚩尤相关。在苗族的传说中,枫树是蚩尤战死时的武器转化而成,蚩尤的鲜血将枫叶染红并在秋天展现。为缅怀蚩尤的坚强的战斗精神,花苗人民爱好红色,将红色视为雨后的彩虹,就用牛血、猪血或矿物质印染家织布料,用红色作服饰主色调,使服饰充满温暖、喜悦、祥和的和谐美。
三、民族记忆中的“褪色”
认真观看影片,仔细观察片中的服饰及色彩,不难发现其中的色彩由节庆的艳丽到日常生活的淡雅,由老年人的色彩复杂多样到中年人的色彩简约化再到青年人的款式、色彩去民族化,走向现代。花苗服饰颜色的变迁是伴随着款式与面料变迁而变迁。
・中国电影评论张玉华:民族记忆中的褪色 (一)随款式变化而“褪色”
在清朝以前,苗族服饰男女基本都是花上衣,百褶裙,配以银饰,这时的服饰色彩以传统红色调为主,色彩亮丽。到清***府的“服饰宜分男女”***策,才使得苗族男子穿满襟,衣袖短而大、长裤,打绑腿;妇女改裙为裤,裤大而宽,衣襟、袖口、裤脚等部位均绣花边,腰系围裙。民国时期,少数民族穿汉装的***策使得苗族男子开始穿对襟衣,与之前相反,衣袖变长而小,裤子变短而大,妇女很少穿百褶裙,以裤子为主,且腰围、袖口都变小,衣襟、袖口、裤脚等处的花边纹样也较以前简单。新中国的成立后,汉族服装随同汉主流文化影响了苗族男女服饰,传统服饰便装化趋势明显,女子上衣长而宽,衣襟花饰很少,纹样简朴,下着西裤,脚穿布鞋或高跟皮鞋,在衰退中保留了一些民族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湘西苗族服饰更为现代性,尤其是青年男女逐渐远离民族传统服饰。吊带装、低腰裤和高跟鞋成了女青年的首选;男青年也是牛仔、T恤、皮鞋,甚至西装穿在身。
上述款式的变化使得服饰色彩经历了由古老神秘、华丽的红色为主,转为清朝中叶后以靓蓝为主,红色逐渐褪色;到清末民初,苗族服饰逐渐“满服”化,红色褶裙不再,黑、青裤子成了主流;到民国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现代的多彩与多样性、简约化便装服饰代替了传统苗装。
(二)因面料变化而“褪色”
花苗在历史上多用“木皮”、“草实”植物果茎为原材料。随着生产的发展,花苗人民开始种麻养蚕,在长时间内,就用丝、麻等来做服饰原料。花苗妇女将丝、麻染成五色,再纺织花绸、花布,然后用手工做成衣服。这时服饰色彩是传统的尚红,多彩,亮丽。清代后,苗族种棉、麻的方法得到很大改进,棉、麻纺织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棉、麻和丝织品就成为了花苗服饰的主要面料。在服饰色彩上,红色退化严重,容易染的青色、蓝色占上风。民国时期,随着脚踏缝纫机、弹花机等半机械化生产设备的使用,花苗自己生产的土布、苗锦由于产量较低,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外地的棉、丝织等洋布、洋缎、白布、青布等进入花苗服饰面料中,花苗传统服饰色彩逐渐失去市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确良和尼龙或绸缎面料成了花苗服饰的主要面料,真丝、仿真丝、牛仔布、晴纶、苎麻布、大麻布、涤纶、绒布、棉布、涤棉、麻棉布、印花布等不同的面料大量涌现,花苗服饰原材料和布料完全突破了以往棉、麻、丝为主的本土化,化学染色完全代替了手工天然植物染色,花苗服饰色彩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