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中说,“一个家庭世世代代流放下去,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莫大的悲哀,但他们对东北的开发事业却进行了一代接一代的连续性攻坚……”安徽桐城方家、浙江桐乡吕家莫不如是。
在散乱的典章中,我们还能缀辑出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家庭,他们是来自浙江山阴(今绍兴)安城村的杨家――杨越、杨宾父子。
杨越少时好读书,生性侠义豪爽。其父杨蕃,明末曾任京口(镇江)副总兵。明朝败亡后,杨越散尽家产交结反清志士。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进攻长江流域,沿江反清复明的绅士纷纷与之联系表示支持。后来郑***大败,清***府追查“通海”事,杨越与祁班孙、李兼汝、钱氏三兄弟等百余人被长流宁古塔。此即轰动天下的“浙东通海案”。
我们不知道,从山明水秀的江浙到苦寒无边的宁古塔,从慨然忠义的乡绅到朝廷的罪孽之人,杨越经历了怎样的炼狱之旅。在《吉林通志》中,他被列为“寓贤”第一人,是宁古塔有缘,还是杨越有幸?
今天,我们慕名来到黑龙江省海林市满城村,已是三百多年后的初秋。屋舍毗连,田野含烟笼雾,黄绿相间。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杨越与难友携家眷历经五个月艰难行程来到这里,当时叫“蛮子城”,在宁古塔旧城西门外。
来时正是天寒地冻,流人无处居住,杨越带人入山伐木,树皮盖顶,使流人们有了安身之处。这种建屋方式被当地人效仿,广泛普及,一改当时掘地为屋的习俗。
在宁古塔,杨越不以罪人之身苟且自保,却以他的琴心剑胆润泽着宁古塔日煎月熬的一天又一天。
宁古塔土著居民以游牧业为主,不重视农耕,谷物品种少,更少种蔬菜。杨越求人到辽南买来粮种菜籽,带头种植,亲自教当地人农耕技术。
宁古塔不兴物品交易,商贾、店铺很少,杨越建议宁古塔将***辟建人参互市贸易场所,之后一年,宁古塔东大街开设了30多家贸易货栈,人参、蘑菇、毛皮等都得以交换、出卖,同时吸引了盛京(今沈阳市)、吉林乌拉(今吉林市)等地的客商。
吴臣在《宁古塔纪略》中有这样的描述,“货物客商络绎不绝,居然有华夏风景”。商业贸易的日渐活跃,也极大地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
杨越的妻子范氏擅长烹饪、面食,夫妻二人开了一家经营江浙风味小吃的店铺,受到宁古塔人的欢迎。夫妻俩毫不保留地向当地满人、流人们传授,直到现在,他们带来的烀饼等制作技艺还在当地流传。他们还教怎样养蜂采蜜,酿酒制蜡,用玫瑰做别具风味的玫瑰糖,至今宁古塔仍保留着用玫瑰糖作馅蒸豆包的习俗。
宁古塔人世代以穿皮麻为主,杨越夫妻和流人们教授当地人裁制服装,以内地的棉布、绸缎为衣,逐渐改变了当地满人简单落后的生活习俗。
作为一介读书人,书是杨越生活的一部分,他千里迢迢从家乡带来《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等书籍,开“读书草堂”,设席教满汉子弟,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和礼仪,可以说,是杨越与吴兆骞等流人开宁古塔教育之风。
杨越乐善好施,行侠仗义,经常周济贫苦流人与当地满人,多次出银为贫困流人为奴的女儿赎身。宁古塔人尊称这位“蛮子”(南方)老人为“杨马法”(马法是满语,即长者)。宁古塔副都统盛赞杨越为“济世英才”。
康熙三十年(1691年),70岁的杨越病逝于宁古塔,没能终老故里。因为当时不允许死于戍所者归葬。为此,其子杨宾入关进京,在刑部和兵部衙门跪哭恳求,据说长达四百五十余天,其情其景甚为感人,两年后终于得到朝廷准许。范氏与杨宾护棺迁归,行前,亲朋好友与当地满人哭道送行。
杨越,在他近三十年的流放生涯里,把自己放逐成宁古塔岁月风尘里的雕塑,“寓贤”是对他在塞北异乡无私付出的最高褒奖。
说到杨越,不能不提及杨越之子杨宾。
据《苏州府志》载,杨宾少时“才高气豪,名重一时”,擅长诗文,并工于书法与金石学。杨越被遣戍时,杨宾只有13岁。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到达苏州,杨宾与弟弟杨宝不顾卫士鞭打,哭请皇帝允许自己代父流放,但因杨越谋反罪重,未准。杨宾毅然起程,万里跋涉出塞省亲。
省亲之路杨宾九死一生,虽然备尝艰辛,但所到之处山情地貌,他都悉心记录。到了戍所,又陪同父亲凭古览胜,访问故老,积累了大量史料。南归后,他整理编写出了《柳边纪略》,梁启超高度评价说,这是一部开创“边徼地理之研究”风气的学术著作。至今,它仍是研究东北史的重要文献。
个人简介:高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萧红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鲁迅文学院黑龙江中青年作家班学员。现从事地方志工作。散文见于《散文选刊》《鸭绿江》《北方文学》《山东文学》《读者》《散文世界》《岁月》《辽河》《在场》《鹿鸣》《太湖》《小品文选刊》《奔流》《雪花》《中国文化蟆返龋文字被选入多种选本,曾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全球“漂母杯”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徐霞客游记征文等国家及省市奖项,撰写电视专题片《流放宁古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出版散文集《隐秘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