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明阳集团在中山总部举行了隆重的20周年庆典仪式。
于该集团的创始人张传卫,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与时俱进地用到了“明阳梦”,并动情地回忆起了这20年艰辛的创业之路以及一步一步从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明阳梦”。
明阳奇迹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很艰辛、悲壮的圆梦之路。”当然,最后他能坚持下来并获得成功,他将这一切归结于他持续的创业激情以及艰苦卓绝、坚忍不拔、勤于奉献的精神。
1993年,***南巡后的第二年,张传卫辞去公职,南下广东开始了他的财富梦想之路。张传卫感慨,创业之初,无资本、无技术、无人才,他们艰难地走着代工之路,抓住一线生机,寻求生存;抓住一丝机会,壮大自己;巧借一个平台,施展自己。
那时候,他以不足万元的创业资本起步,在中山成立了明阳电器有限公司,那只是一个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产品、固定资产不到一万元、以代工方式为主的小企业,只能生产1000元每台的家用配电箱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不高、企业生存艰难。
张传卫自己大概也想不到,在20年后,以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为标志,明阳风电(MY.NY)竟成为资产和年产值均过百亿的产业集团、全球第六大风机制造商以及一家跨国大企业。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2005年。这一年,时任******到明阳视察,鼓励明阳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子。“我们选择了再一次进行产业升级转型,进***风电行业。”之后5年,明阳实现产值从5亿元到100亿元的飞跃,创造了现代产业和民营资本领域所称道的“明阳奇迹”。
事实上,那5年,中国风电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就像是一个神话。自2005年始,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励风电发展的***策。在75%国产化率、全额并网、电价分摊、财税优惠以及打造“风电三峡”等一系列密集推出的***策激励下,中国的风电产业从一个相对落后的产业,跃升到了一个全球较领先的地位。受此鼓励和拉动,国内风电制造业企业也屡创发展的神话。
张传卫恰恰赶在了最合适的***策时点上,成就了“明阳奇迹”。作为行业排名全球前十位、国内前三位的风机制造企业,明阳能够在短短几年内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固然得益于技术创新的持续提高,但在风电这样主要靠***府补贴和***策扶持发展起来的行业,对***策的敏锐判断以及良好的***商关系,显然尤为关键。
在这方面,***人出身的张传卫有其优势。在***90周年那天,他与数百员工一起,佩戴***徽,聚集在明阳广场上升国旗、唱国歌。这一场面被媒体记录了下来,也成为公众管窥其在***商关系中长袖善舞的一个切入口。
在过去的许多年中,包括、***、等在内的历任***和***曾多次到明阳视察,并给予鼓励,张传卫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获得了***的高度认可,这并不容易。
张传卫并不讳言这一点,他总结说,前瞻性地顺应国家发展战略和***策机遇,这是明阳成功的关键。
在明阳的20年发展中,他一直善用他敏锐的***策嗅觉:顺应国家电网改造需求,研发能够替代进口的高压环网柜和高压负荷柜的自主产品;在国家鼓励用电时,前瞻性进行大功率变频器节能装备研发;抢抓国家提高风机国产化水平机遇,迅速抢占风电技术的制高点。
“可以说,明阳的每一次成功转型升级都很好地切合了国家发展战略和***策要求,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将企业逐步由小做大、由弱做强。”张传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布局千亿产业
然而,到了2011年,风电***策转向,市场渐入严冬。
风电“”的一些后遗症开始显现:上网难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大难题,弃风限电问题十分严重;风机制造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国家补贴资金缺乏保障,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技术研发水平滞后与风机质量低下的矛盾并存。
中国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风电厂商华锐风电(601558.SH)也在此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曾经创下的成长神话被连续亏损的业绩和持续下滑的市场份额所取代,各业务部门不得不大量裁员以度过寒冬。
“基本上每个月我们都能接到一些由经营困难的风电企业转移过来的订单,包括还没签的、意向中的合同,都在陆陆续续地转移到我们这儿来。” 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2012年度股东大会上,张传卫对他的投资者说。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有些企业违背了产业规律,没有认识到产业是如何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还是企业自身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健康。但这确实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必经过程。”在他看来,中国产业发展进程必然经历这样一个螺旋式成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研究这些企业是怎么成功的,又是缘何失败的。”
“当大家都往后退的时候,明阳用三年的时间将规模、速度、质量互相平衡。” 张传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明阳在清洁能源上的市场布局和产业布局做得比较健康,至少,从2010年上市至今,虽然股价因大环境下跌,但却与明阳的发展无碍。“资本市场中,企业的表现和有序的发展仍是最重要的。”
当前,陆上可开发风电资源愈发稀缺,海上风电成为风电装备制造的新增长点。“海上风机最具开发潜力, 目前,从英国、德国、法国到丹麦都在全力推进海上风电建设。” 在明阳未来的风电产业布局中,张传卫也将海上风电锁定为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我们目前已经锁定了广东、江苏的海上风电,下一步会开发福建沿海和山东沿海。可以确定的是,风电市场的增长还在持续。” 张传卫对此深信不疑。
然而,这两年,国内海上风电的发展远逊于预期,始终受困于资源、开采成本以及输送技术的限制。
“海上风电面临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盐雾、潮湿、海底地震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研发实力是根本。可以说,在海上风电方面,真正能够投入运行且能够走得长远的,只有明阳一家。”他甚是自信。
张传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未来有一天,他最想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在那些旅游小镇,装两三台风机和一个太阳能系统,提供整个小镇的电力解决方案;第二件事是在那些富人的别墅区,每家装个风机和太阳能发电板,下面有储能电池,上面是控制系统,解决整个家庭的制冷、热水和供电。
那是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战略:风光能互补战略。“白天用太阳能,夜晚用风能,完全低碳的生活方式。”
是以,他在明阳集团成立20周年的庆典上宣布:未来10年,明阳将打造以风能、生物质、太阳能、智能电气与节能环保为核心产业的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帝国。他希望在明阳创立30年之时,跨入千亿产值俱乐部。
“可以肯定地说,三年后中国风机市场的Top3一定和现在不一样,”他自信地说,“明阳也一定会在Top3之中。”
千亿级企业家的烦恼
从几亿到百亿是一个跳跃,但到了100亿,成为大企业、国际公众公司以后,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再上1000亿,对企业家的视野、思维和文化都要求不一样了。驾驭一个百亿的企业跟一个10亿的企业完全不同。张传卫坦言,现在的经营之路是越走越难了。
“难就难在要突破瓶颈,企业家自身的素养、公司自身的功能和外部生态都很重要。”
他也在考虑,当明阳成为千亿企业的那一天,他该如何布局,从而保证外部产业体系的支撑力。
“从百亿产值向千亿产值的跨越,既有企业家的战略视野问题,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外部环境,即商业生态问题。当前,中山市对包括明阳在内的大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我们希望随着企业规模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相关的支持***策更有针对性。”张传卫说。
张传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如何将现在这些百亿的企业培养成过千亿的企业,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产业发展环境,让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更有活力,广东省已经在下功夫,中山市也在研究***策配套,这让我感到鼓舞。”
张传卫感叹:在中国做实体经济是最痛苦的。“毛利太低,成本太高。制造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容易,这一点需要***府理解,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发展” 。
但无论再痛苦,为了“千亿明阳梦”,他觉得他仍然能够持续保持创业的激情。
张传卫对《中国经济周刊》坦言:“一个大的企业,必须有国家意识和全球责任,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和民族的定位去创业、创新和发展。明阳事业做得更大、更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服务好更多的关联产业,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做的贡献就越大,这就是明阳最大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