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这是我们在不少媒体上经常看到的关键字,那么,在“金卫”工程实施近10年的今天,医院信息化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他们面临哪些困境?他们的具体需求在哪里?
“解剖麻雀可以透视问题本质”,带着以上问题,本刊特别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信息中心的李包罗主任、中国人民总医院计算机室的薛万国主任和北京万杰医院信息中心的陈春松主任。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相信我们从中可以对医疗信息化的现状和需求有所了解。
记者:目前医院的医疗信息化情况如何?
突破管理走向临床
李包罗主任:
到2004年,我们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突破管理走向了临床,实施了病房医生工作站。
这里我解释一下,就学院派来讲,HIS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管理、临床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可是目前的现状是,由于我国目前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大部分的医院做信息化还只停留在医院管理的层面,所以提到HIS往往单纯指管理方面的信息化。
再来说病房医生工作站。在美国,只有20%的医院实施了病房医生工作站,这在国内更是走在了前沿。该工作站是医生获取数字化信息的窗口,医嘱录入、收费、护士临床服务等也是基于该系统,相当于一个病人数据中心。
基本环节都已经覆盖了信息化
薛万国主任:
目前为止,医院的基本环节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举个例子,对于一个住院病人来说,从登记、诊断、检查、入院、***到收费都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了。在门诊部分,目前是有一部分实现了挂号和收费的数字化。之所以没有完全数字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这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确不利,因为信息化是一个整体概念,是一环套一环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层,势必会对相关其他环节造成影响。
信息化曾走了弯路
陈春松主任:
坦白来讲,我们在医疗信息化这块是走了弯路的。实际上我们在1999年就开始做信息化,上了HIS系统,但是当时医院缺乏技术人员,没有专门的人来维护,再加上厂商那块后来又转行做其他的,服务没跟上,所以信息化的程度并不高;今年4月份我们又重新做了HIS系统,自运行以来,效果很好。
我看,厂商的服务和医院的人才对医疗信息化实施的影响是很大的。
记者:医疗信息化给医院带来了哪些改变和好处?
医疗信息化对医院的改变是多方面的
李包罗主任:医疗信息化对医院的改变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效果有四点:很显然的一点就是提高了医疗质量,其他的方面来说,就是提高了服务质量,减少了医疗事故,控制了医疗费用。这些都是很明显的。
最明显的一点是提高了工作效率
薛万国主任:说到改变那就太多了。最明显的一点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拿医嘱来说吧。以前医嘱是写在一个本子上的,一大早要做手术了,医生要互相等医嘱本下达医嘱。而现在就不同了,医嘱放在网上是共享的,多个医生可以同时下达,不会耽误手术时间。再比如,在检验科,能够实现对结果的自动采集,既快捷又减少了错误率,效果是很明显的。
医院的整体形象大幅度提升
陈春松主任:应该说好处很多,一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数据的错误率大大降低。另外,很重要的是,信息化程度高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大幅度提升,老百姓更加认可,病人更加满意了。而且,我们的管理也因此更加成熟了,和世界的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
记者:您认为医疗信息化的实施障碍是什么?
最大的阻碍是来自管理层面
李包罗主任:
在我看来,最大的阻碍是来自管理层面的。管理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不是说某个领导的问题。打个比方,医院原来的管理理念、体制乃至工作习惯等和现在医疗数字化的这一套都是有矛盾的。目前医院的作业模式还基本保持着传统的模式,管理上也多是因循守旧,致使信息化成果无法得到充分应用。只有流程再造和组织机构扁平化以后,医疗信息化才可能落到实处。
再就是费用问题,尤其是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入不够,这是所有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所有医院包括三甲以上医院都存在的问题。大医院有大医院的花销,信息化这块的资金总是个问题。
三是缺乏好的供应商和适用的医疗信息化产品。
再有一点就是技术力量不够,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和临床的人才。
软件和管理层面的问题最大
薛万国主任:
在我看来,资金的问题不是最主要的,当然很多中小型的地方医院这个问题也很主要。最大的问题,一是技术方面的,硬件来讲一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自软件,技术上相对先进、符合标准、适用性强的软件很缺,而这方面的需求是很大的;再一个就是管理层面的,像流程的配合、工作方式和观念等都存在一些问题,实际上就是旧有的体制和新系统之间的矛盾,而这就造成医疗信息化的应用没有落到实处。
当然还有人的问题,目前我们定期会有相应的培训。
最大的问题是标准不统一
陈春松主任: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标准不统一,随着医疗信息产业的发展,标准化问题势必会越来越突出。目前各个公司做的HIS系统的标准都不一样,不同医院间的信息交换只是梦想。特别是医保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以后,一些医院由于信息系统与医保系统之间没有统一标准,在给医保部门提供数据时,不得不先将计算机中的数据打印出来,再人工录入到医保系统中去。目前北京市场的做法是将数据从HIS系统中导出来再由首信这个平台提供给市医保中心。
其次是人才问题,缺乏既懂医学又懂信息化的人才。我们原来走了弯路主要也是这个原因。
记者:医院未来的需求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为护士配备PDA
李包罗主任:
对于我们医院来说,需求是多方面的,硬件和软件都有更新的必要。硬件方面主要是要解决安全的问题,可扩展性的问题,对IT技术的新硬/软平台(例如多层体系结构)的支持。软件方面,计划在未来3-5年实现门诊医生工作站、PACS和其它CIS应用。
另外,我们医院马上将着手做一个比较大的项目,为护士配备PDA,就好像你在现在的饭店看到的一样。比如,在平时的例行检查以后,像量体温等,护士查完后马上就可以输入系统了,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发展目标总的来说就是信息化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并和国际接轨,逐步迈向无胶片化、无纸化和无线移动的数字化医院。
建立电子化病历系统
薛万国主任:
如果说长远目标,就是实现所有医疗过程和科室的信息化,其核心内容是建立电子化病历系统。短期内的目标,一是建立一级科室的PACS系统,再一个就是要做临床信息化的深化工作。
开展远程会诊
陈春松主任:
我们医院的服务器和客户端都是2000年买的,目前面临更新的问题。软件方面是LIS(临床检测信息系统)和PACS系统(***象存取信息系统),计划在3-4年做成,目前还在规划阶段。
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淄博和青岛都有医院,将来还想实现北京和这两地的远程会诊。应该说,对于有分部的医院来说,实现远程会诊是一个很大的需求。实际上,如果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都能开展远程会诊、实现网上办公,专家不出门就可以给病人作出准确的诊断。
发展目标就是全面实现信息化,包括管理信息化和临床信息化。
采访后记
在采访的医院中,有三甲的,也有二甲的,有国有的,也有民营的,共同的特点是医疗信息化的确给医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又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的问题集中在标准、管理和人才方面,尤其是管理层面的问题,涉及体制、人的观念和习惯等,琐碎又复杂,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需要***府从***策方针上介入和引导,需要软件供应商降低使用门槛、加强产品服务,更需要医院方面转变观念、加强培训。从需求来看,目前软件方面的需求很大,不过让医院满意的产品却乏善可陈。而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对于厂商来说,软件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机会。
链接:
北京协和医院建成于1921年,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中华医学基金会开办的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它拥有优秀的医师和先进的设备,不仅解决了大量疑难重症,而且培养了大批精粹的医学人才,进行了高水平的医学科学研究。在现代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享有较高的声誉。
万杰医院是国家卫生行***部门特批的高科技综合性医院,于1992年9月15日开诊。多年来已成为***全身良恶性肿瘤、癌症、脑瘤、脑血管畸形、癫痫、三叉神经痛、心血管疾病的知名医院。 目前,万杰医院在全国诊断技术与***技术高科技含量非常高,在世界和医学界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中国人民总医院(301医院)是全***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集医疗、保健、教学和科研于一体,负责中央***和总部的医疗工作,承担全***各大***区、***兵种疑难病的诊治,担负国家及***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任务,同时也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病人。医院创建于1953年,经过多年的建设,301医院已发展成为技术、人才密集,临床学科齐全,仪器、设备先进,整体医疗水平较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现代化医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解剖麻雀”透视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