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剩女”“空巢”……全国人口结构的“阴阳失调”和老龄化,越来越危及到人口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隐患。
1.85亿,进入深度老龄化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7月10日《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人追踪调查报告》。这是继2000年和2006年之后第三次对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追踪调查。
【数据】
60岁以上老人1.85亿
《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499亿,占总人口13.7%。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9%,女性占51%。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占7.2%。农村有44.3%的老年人仍在干农活,务工、做生意的占8.6%。
农村老年人新农合参保率99.9%
截至2011年末,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共计3.32亿人。城镇享受各类医疗保障的有95.3%,农村享受各类医疗保障的有98.3%,其中符合新农合参保条件的老年人参保率为99.9%。
城乡老年人“空巢”比例近50%
老年人***居住比例呈上升趋势,城镇“空巢”老年人占54.0%,农村“空巢”老年人占45.6%,城乡合计“空巢”老年人占49.3%。
城乡老年人生活呈现巨大变化
调查结果表明,10年来,我国城乡老年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老龄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居家养老意愿占据主流,空巢、独居老年人显著增加,老年群体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以经济状况明显改善为例,调查显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0年来城镇老年人年均收入增加了1.1倍,领取退休金的比例从69.1%上升到84.7%,城镇老年人得到基本养老保障。农村老年人年均总收入10年增长了1.5倍。城乡老年人认为收入大致够用的比例分别由58.5%和46.7%上升到61.7%和52.8%。
【解读】
低龄老人多 利于老龄事业
《公报》披露,截至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
就此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表示,虽然我国老年人总量大,但年龄处于60岁到69岁之间的低龄老人超过一半,这对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对开发老年人资源、促进老年人再就业,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有很大作用。”
养老金医药费报销均有拖欠
《公报》中提到,城镇养老金拖欠问题调查显示,有养老金老年人中3.4%不能按时领取,平均拖欠了31个月,平均拖欠10895元。城镇老年人年平均支出中,医药费占据12.5%。农村老年人医药费占17.5%。存在上一年有应报而未报医药费情况的,城镇地区占享受各类医疗保障老年人的3.2%,农村地区占享受各类医疗保障老年人的4.3%。
吴玉韶表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的保障和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当前,扩大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还是一个亟待完善的工作。
入住养老院意愿下降
调查显示,居家养老的意愿始终占据主流。反观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城镇老年人愿意住养老机构的比例,10年来从18.6%下降到11.3%,农村老人则从14.4%下降到12.5%。同时,在自报个人(家庭)支付能力方面,城镇平均每月可承担费用1016元,农村为172元。
“综合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结果,我国城乡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呈逐步下降态势。”吴玉韶说。
他表示,入住养老机构只是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方式,并非主要养老方式,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喜欢居住自己所熟悉的社区,享受家庭亲情。同时,近年来,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也为老年人在家中养老提供了便利条件。
调查结果还显示,城镇老年人拥有自己产权住房的占75.7%,农村拥有自己产权住房的为71.2%。“大部分老年人拥有自己的产权住房,这些都是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原因。”吴玉韶说。
男人比女人多出2000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资料推算,我国30岁以下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多万。未来10年内,平均每年新进入结婚年龄的男性比女性约多100万人。80后、90后人口,遭遇日益严峻的婚姻挤压挑战。
现状:男“光棍”突破警戒线
“你不用担心语言不通,也不要担心无法相处”“3个月内娶到手,一年内跑掉赔一名”,这是一则“团购越南新娘”的广告。在广西中越边境,买卖越南新娘的生意暗潮汹涌,而价格也随需求一路攀升,由上世纪90年代的二三千元升至目前的5万到20万元。
“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出现‘媳妇荒’‘买卖新娘’等现象,这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带来的恶果。”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
自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以来,我国已经历近3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攀升过程,2008年达到最高值120.56,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侠日前表示,2009年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走高趋势出现拐点,首次连续3年下降,2011年降至117.78。但是,下降幅度有限,整体上仍高出警戒线10多个点。巩固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下降任务依然艰巨。
原因:经济贫困无人敢嫁
事实上,男女适婚人口比例失衡加上“嫁高娶低”婚配模式造成的“婚姻梯度挤压”,导致当今社会形成两大现象:一面是农村落后地区“光棍”不断,一面是不少大城市“剩女”增多。
据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近几年全国各地民***部门婚姻登记情况看,男女婚龄差距拉大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当进入婚龄的女性出现短缺时,男性会从低年龄段女性中择偶。挤压到一定程度,再向别的地区发展——城里哥找乡下妹,富裕地区的男性找欠发达地区的女性。“剩男”最后沉积在低收入的贫困阶层。
与东部和中部相比,西部地区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经济水平上都处于劣势,男性在婚姻市场拥有的资本也相对较少。婚姻挤压之痛不仅在于产生大量“光棍”,更在于贫困人口成为主要“受害者”。社会地位高的男性择偶不存在问题,而文化水平低、收入少等的男性,择偶将非常困难。这种现实客观上刺激并加剧了落后地区拐卖妇女、买卖婚姻、性犯罪现象的发生。
影响:或引发重大社会问题
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不单纯是严峻的人口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作为直接的生育者,女性“赤字”必然导致出生率水平下降,进一步减少人口总量和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并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长远看,“盈余”男性没有配偶和子嗣,给未来自身养老及其父母养老带来问题。
男女比例失调还带来就业挤压问题。男性劳动力过剩会增强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女性就业难度;某些男性就业岗位会因为劳动力过剩,引发男性激烈争抢。
女性婚龄人口短缺,会在代际间产生激烈的争夺和冲突,“错位婚姻”如“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有可能大量涌现,婚外恋、第三者插足、非婚生育等社会现象也可能随之滋生。
当婚而不能婚的男性数量的不断积累,大大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和不安定的风险。部分被调查村落的大龄未婚男性,在过去3年中参与了破坏社会治安的活动,发生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聚众、聚众闹事、合伙偷窃和聚众斗殴。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进一步强化了女性歧视。在偏远农村地区,没有生育男孩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会受到威胁,而千方百计通过人为性别选择或超生方式得到男孩的妇女,也并未因此从重男轻女的传统枷锁下彻底***。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威胁人口生态安全,其深远危害,不亚于上个世纪中叶的人口膨胀。(本刊综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透视我国人口结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