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土沉香种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尤其是市场沉香较为紧缺,而且南方地区又较为适合种植土沉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对土沉香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种土沉香的栽培技术和方法,为土沉香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方地区;土沉香;形态特征;栽培技术
中***分类号:Q949.7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156-02
1 引言
土沉香通常也被称作莞香和白木香,是含树脂的一种木材,它本身带有着独特的香气,不仅可以用来制作各种香料,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土沉香一直有世界香料之首的美誉,作为高级香料的一种,其早在明代就被我国著名医学家应用于胃病的***并被记录在本草纲目之中。因土沉香的质地坚硬、油脂饱满,使得应用土沉香而雕刻成形的艺术作品具有更高的欣赏价值。如今,土沉香已经成为我国较为稀缺的自然资源之一,被国家列入自然生态资源的重点保护对象。
2 土沉香的形态特征以及地域分布
2.1 土沉香的形态特征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Spreng)属于原始花被亚纲的瑞香科种,属于常绿乔木类植物。其树体可高达20 m,其胸径约为35~40 cm。它的树皮相对较为平滑,外皮紧密且质薄,而且纤维坚韧,很容易被剥落,主要呈灰暗色或者灰褐色。土沉香大多都是单叶互生,叶片呈现出卵形或者长圆形,稍带革质,宽约为2~6.5 cm,长约为5~8.5 cm,叶片上面有光亮,主要呈现出紫绿色或者暗绿色,叶片下面主要呈现出绿色,叶片两面均无毛,下面相对较为明显,而且小脉极为纤细,呈现平行分布,但不是特别明显。土沉香的花非常芳香,主要呈现出黄绿色,每朵花大约有10个花瓣,伞形花序腋生或者顶生[1]。其结果的果实果梗较短,主要呈现出卵球形状,属于一种木质,果实成熟后会2瓣裂开,而且底部会出现一条丝线,将沉香种子掉在空中。在南方地区一般都是春天和夏天开花,在夏末初秋才能结果。
2.2 土沉香的地域分布特点
土沉香通常都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或者热带地区,大约在北纬24°以南地区,不管是海拔达到1000 m,还是低海拔的平原、山区或者丘陵地区都能栽培,并且有野生树种存在,但是大多数都分布在海拔400 m左右。在国外,土沉香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越南以及印度等国家,而在我国则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省、云南、香港、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区。
3 土沉香的价值与经济效益
3.1 土沉香的价值
土沉香作为一种珍贵树种,其用途也非常多样。首先,制成香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沉香来供养各种神佛,来表达诚敬,而且被***修禅者广泛使用。其次,入药。沉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香气,能够制成健胃驱气之药,主要具有辛散疏通的功能,与温胃行气药一起使用,效果尤为明显[2]。而且它在***哮喘、闭尿症、胃绞痛、神经抑郁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最后,泡茶饮用。沉香茶具有安神、通经脉的良好功效,当人们感觉到心浮不定或者气若不顺时,可以通过品尝沉香茶来缓解。
3.2 土沉香的经济效益
土沉香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和功效,具有着非常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沉香种植一年就可以生苗,茎高大约为50~60 cm,通常种植三年左右能够生长得非常茂盛,这时人们可以将沉香叶采摘下来制成茶叶,并且出售;沉香一般种植3~4年就能够开花结果,可以将果实采摘下来提炼沉香油,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用原料。当沉香种植到8~9年之后,就会呈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这时就能够人工结香,而且沉香作为当前市场上较为紧缺的一种上等香料和名贵药材,还能够制作成各种工艺品进行出售。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当前我国每年对沉香的需求量达到800 t以上,并且还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其中有70%还需要从国外进口[3]。由于沉香较为紧缺,进口沉香每吨价格能够达到三五百万元不等,而国内优质沉香价格为5000元/kg,具有着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4 土沉香的栽培技术分析
4.1 采选种子
在土沉香种植过程中采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种子最好在10年以上的优良沉香树上进行采集,通常在7月份果实生长最为成熟时进行采种,并且保证每一粒种子质量在110 g为最佳。在采种过程中要将果枝一起采摘下来,然后放到通风处进行风干,注意能够进行日晒,2 d之后果实就会裂开,及时将脱落的种子播种,这样可以提升种子的发芽率,一般都能够在85%以上[4]。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无法进行及时播种,需要将种子放在通风低湿处进行沙藏。而且为了保证发芽率,种子贮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周。
4.2 播种育苗
在播种育苗环节中,最好选择年降水量为1500~2300 mm,气温在平均20~24 ℃,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土质疏松的砂壤土。种植苗床的高约在15~24 cm之间,面宽约为100~110 cm之间,步道宽为35 cm左右。在进行播种之前需要通过500倍高锰酸钾的水溶液进行消毒处理。选用撒播或者条播的方法进行播种,播种数量大约为7~9 g/m2。在将种子播下之后,可以用稻草将苗床覆盖住,然后在上面淋一些水起到保湿的作用。当幼苗已经发出2对或者3对真叶时就可以将其移植到容器中进行培育。在起苗的过程中尽量用竹签或者移植锹等工具进行移植,并且移植过程中需要选用一根木棒引穴,然后再将幼苗栽入营养袋中,同时通过竹签将土压实,并且淋上足够的水[5]。在幼苗移植后土面要一直保持湿润,及时做好排水和防水工作,定期进行除草工作。当幼苗成长相对较为稳定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施肥,最好用1∶500比例的尿素溶液进行喷洒,保证每月喷一次即可,而且注意不要在高温环境中施肥。最后当苗高达到30 cm时,就可以将其移出苗圃进行栽植工作。
4.3 整地与造林
在栽种土沉香的过程中,最好选择在1000 m以下的海拔,pH值在4~6之间,土质较为肥沃、疏松的黄壤或者红壤的缓坡地区、丘陵。整地需要在造林工作的前一个月进行完成,主要就是清除杂草、清理林地,通过穴状或者带状来整地。在实际的造林过程中,种植密度大约为2500株/hm2,行距大约保持在2 m×2 m左右,同时穴的规格也要保持在30 cm×30 cm×30 cm。在每一株穴内施入0.5 kg的复合肥或者20 kg的有机肥当做基肥,然后进行回土待值。选择春季雨后进行沉香的种植工作。大苗定植,苗高约70 cm,在栽苗过程中要尽量将其根系舒展开来(有塑料营养袋的要剥掉),通过分层覆土的形式进行压实。在完成造林之后,发现缺株现象应该及时补上。到7、8月时要进行一次松土,并且三年期间的每个季节都要进行一次抚育施肥、除草。在抚育过程中,要保证每株都能施入500 g/次的复合肥(前两年施250 g/次)。在四年之后,只要每年对沉香树进行一次除草和施肥工作即可。
4.4 抚育管理
幼龄时期的沉香生长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对其进行肥料管理和松土除草工作,而且要每年保证分别进行4次除草、施肥以及适当修枝。第一年的施肥量要保证每株150 g复合肥和100 g尿素,第二年要保证每株150 g磷酸二铵和100 g尿素,等到了第三年就可以每株施500 g的K、N、P复合肥。而且随着沉香树种植时间的增长,施肥量也应该相应的增加。修枝,主要是保证主干通直,修掉不良枝和不必要留的侧枝。
土沉香树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或者人为砍伤、虫蚁伤害、化学等,刺激树脂分泌,并且浸润在沉香树干中,经过长时间的天然造化,这些分泌物就会结聚成名贵的中药“沉香”,所以人们通常都会采取人工手段促进结香[6]。例如,砍伤法,这种方法要选择9年左右、直径大约为20 cm的沉香树进行使用,在离地面2 m处的高度顺砍几刀,而且每刀之间要保持35~40 cm的距离,深大约为3.4~4 cm。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伤口周围的木质会有油脂物质分泌出来,这就是沉香。化学法,选择6年左右、直径大约为12~15 cm的沉香树进行使用,选用已配好的混合药水袋,插入木质部进行吊针,一年两次,进行两年,1 kg/次即可。
4.5 病虫害防治
土沉香经常会发生各种病虫害现象,以最常见的幼苗枯萎病和卷叶虫为例。首先,幼苗枯萎病主要就是幼苗发生枯萎死亡。在具体防治过程中可以对苗床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密植。当发现病害时需要在初期就将其拔除,然后用50%多菌灵800倍的水溶液淋湿土壤,并且每周进行一次。其次,卷叶虫是一种夏季常见的一种虫害,主要就是幼虫通过吐丝将叶子卷起来,然后蛀食叶肉,使得沉香树的光合作用逐渐减弱,从而不利于苗木的生长。针对这种虫害,可以通过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除害,一旦发现卷叶及时将其剪掉,并且烧毁。同时也可以在虫害初期喷洒杀虫溶液,并且保证每周喷洒一次,大约喷3次即可。
5 结论
土沉香作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其不仅具有良好的绿化作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用药价值和经济效益,再加上当前市场上沉香极为短缺,其具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而在适合沉香生长的南方地区,应该正确认识到沉香的用途和价值,加大土沉香栽培技g的研究工作,从沉香生长的各个阶段进行精心培育,不断提升土沉香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增加沉香产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还能够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孙延***,韩启斌,等.华南区域土沉香规模化栽培技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6(1):67~69.
[2]李红念,梅全喜,吴惠妃,等.沉香的资源、栽培与鉴别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1(2):134~136.
[3]陈平先.土沉香的繁殖栽培及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4):8~9.
[4]寿海洋.土沉香(瑞香科)的分布和生物学特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5]梁惠萍.土壤水分对珍贵树种土沉香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13.
[6]邹寿青.奇南沉香及其育苗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3(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