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牛人”——诸葛亮。诸葛亮近乎神,不是说他神机妙算,而是他一亮相就神龙见首不见尾,乃刘备三顾茅庐而请。史学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刘备主动登门,诸葛亮感动,三请乃出。依据之一是《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凡三往,乃见。”另一个依据是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的自述,明明白白地点出前因后果,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应该从此而出。
另一种看法则是诸葛亮送货上门,应聘自荐,刘备器重,受邀而出。主要依据是《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的注解:“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显而易见,刘备当时对诸葛亮并不太“感冒”,近乎不理不睬。
但三顾茅庐并非一致通过,质疑者不少,有的甚至说诸葛亮自导自演。的确,就刘备和诸葛亮当时的实情而言,刘备固然需要诸葛亮,但诸葛亮更需要刘备。毕竟刘备当时“天下谁人不识君”,不仅号称汉室正胄,而且也算身经百战。就是年纪也差一大把,第一次见面,备大约46岁,而亮不过26岁。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需要出山,《三国志》说得分明,“每自比管仲、乐毅”——真的不求闻达,何有此比?真的不求闻达,何以通晓天下?隆中一对,让刘备折服,明显是有备而来嘛!
从诸葛亮出山后的作为看,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并没有怎么超凡脱俗,甚至也可说是凡夫俗子一个。某些方面,诸葛亮还表现出偏执,以至有人批他穷兵黩武,最明显的当然便是有点自不量力的“六出祁山,光复汉室”。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诸葛亮更需要出山,更需要刘备,又何以三顾茅庐之说广为流传?可能还有别的因素,比如以讹传讹,甚至也可能出现历史的选择性过滤。但综合起来考虑,易中天先生提出的假说应该可信,简单地说就是:诸葛亮先向刘备自荐,但一时没引起重视,由于的确称得上“卧龙”,而且人缘也不错,获得当时的文人士子反复推荐,遂引起刘备重视,最后发现诸葛亮确是个人才,遂多次上门请教治国之策,终致相互欣赏,成鱼水之交。
一定程度上,三顾茅庐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看透人性的真假。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毫不客气地指出:“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于: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遥,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如果诸葛亮不出山,一生逍遥于南阳,岂不是对他本人最大也最残忍的惩罚?
地球对人存在巨大的吸引,但由于习以为常,人们觉如不觉,可一旦要走出地球,巨大的吸引就像是一只大手,紧抓不放。如果说地球是有形的地球,社会则是无形的地球,也对人存在巨大的牵引,但由于习以为常,人们也觉如不觉,可一旦要脱离社会,巨大的牵引也像一只大手,紧抓不放,怎么离也离不开——诸葛可以躬耕于南阳,可何曾摆脱得了社会之于自己的关注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人为什么需要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