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浙大各地方校友会会长发表的联合声明――《浙江大学全球各地校友会负责人联合声明》和未经证实出处的公开信――《反对林建华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迅速将这次例行校长调任推向焦点,进而演化成一场对高校校长任命制度讨论的公共事件。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才干超群的大学校长,如蔡元培、胡适、梅贻琦、蒋梦麟、竺可桢等。但遭到教授和学生们质疑、抗议甚至驱逐的校长也屡见不鲜。“五四”时期的学生领袖罗家伦后来执掌清华,成绩斐然,佳评如潮,但却因与教授会和学生会关系不睦,最终被迫去职;出身清华的著名***治活动家罗隆基当年曾带领同窗赶走了三任校长(罗家伦、乔万选、吴南轩)。“九载清华,三驱校长”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经历,以后每当谈及此事,罗隆基总是津津乐道。
杨荫榆与“女师大风潮”
除少许研究者外,今天知道杨荫榆这个名字的可能已经不多了,即使偶然还有人记得她,也大抵是因为鲁迅的缘故――她是鲁迅笔下的“寡妇”和“广有羽翼的校长”,一个镇压学生运动的学阀,一个北洋***阀的帮凶,面目狰狞,令人厌恶。
杨荫曾到日本和美国留学,回国后接替许寿裳担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后来,女高师更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杨荫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
杨荫榆担任北京女师大校长期间(1924年2月至1925年8月),爆发了影响颇广的“女师大风潮”,她也由此遭到鲁迅的猛烈抨击。鲁迅在《寡妇主义》中辛辣地讽刺说:“用了她多年练就的眼光观察一切,见了一封信,疑心是情书了;闻一声笑,以为是怀春了;只要男人来访,就是情夫;为什么上公园呢?总该是赴密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长期以来凡是遭到鲁迅批评的人都被打入另册,杨荫榆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现代史上镇压学生运动的反面人物,这几乎成了新中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而“女师大风潮”又是如何引发的呢?
1924年秋开学之际,由于受南方水灾及江浙战争的影响,部分学生回校耽误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按时报到。杨荫榆决定整顿纪律。学生到校后,她严厉处置了平时不听话的3名学生,要求她们立即退学。这个做法引起一些学生的不满,“女师大风潮”由此爆发。据近代史学者邹小站考证:“杨女士是一个循规蹈矩,办事认真,严以律己而又待人严苛的女学究。她上任不久就得罪了一些教员,也得罪了学生……1924年秋天,杨荫榆不考虑实际情况,死死板板地按规章办事,迫令一批因***阀混战而不能如期归校的学生退学,学生自治会要求杨收回成命,杨不但不答应,反而责怪学生犯上作乱。”
“女师大风潮”的另一原因是由公祭孙中山引起的。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京城各界人士准备在中央公园举行悼念活动,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决定参加公祭。此举遭到杨荫榆的反对,但自治会没有听从她的劝告,不仅到中央公园参加了悼念活动,而且还公推自治会总干事许广平向杨荫榆提出要求,要她立即去职离校――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驱杨运动”。
随后不久的5月7日,杨荫榆以纪念“国耻日”的名义在校举行演讲会,她作为***登台主持,却被学生轰下台。学生们封了杨荫榆的办公室,堵住校门,不准她进学校,杨荫榆只好在外租房办公。5月9日,女师大评议会决定开除刘和珍、许广平、蒲振声、***江、郑德音、姜伯谛6名学生自治会成员。11日,学生会召开大会,决定再度驱逐杨荫榆,并出版了《驱杨运动特刊》。
在“女师大风潮”中,当时在校兼任女师大国文讲师的鲁迅一直站在学生一边,他与马裕藻、沈尹默、李泰、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7名教授在《京报》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反对杨荫榆,坚决支持学生。
面对愈演愈烈的风潮,***下令停办女师大,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校长杨荫榆就此去职――这对焦头烂额的杨荫榆来说,与其说是惩戒,不如说是解脱。
风潮过后,杨荫榆辞职回苏州教书、读书,过着与世无争的平淡生活。杨荫榆的日语很棒,是科班出身。据杨绛回忆,有一年春天她和三姑母出去看樱花,路过一所日本小学,校内正开运动会,贵宾台上有人看见杨荫榆,马上把她们一伙人请到贵宾台观礼。大约1929年前后,苏州市***当局与日本租界出了些纠纷,后来还是杨荫榆出面摆平的,据说双方都很满意。
但谁也没有料到杨荫榆抗战期间竟然死在日本人手里,她是为保护同胞姐妹免遭蹂躏而被日本兵推入河中***杀的,死得很惨。
吴南轩:任职时间最短的清华校长
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清华大学因校长人选引发风潮,阎锡山委派的校长乔万选连门都没进就被师生驱逐。战争结束后,清华师生希望在周贻春、赵元任和胡适中挑选一位出任校长。三人中周贻春是清华老校长,赵元任是海内知名的语言学家,胡适更是学贯中西,都是极为合适的人选。但当局却以赵元任“‘非办事人才,胡适议论乖谬,碍难予以任命’,而周贻春又坚辞不就”为由,否决了大家的提议。后来,南京***府在陈果夫的推荐下,任命中央***治学校副教务主任吴南轩主***清华。
吴南轩是江苏仪征人,留美出身,著名心理学家。清华师生觉得吴南轩虽非理想人物,却也没什么过错,再者校长职位长期空缺,诸多事情无法展开,非常不便,因此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有做任何迎拒的表示――虽然如此,但吴上任伊始便闹了一场不愉快。
事情是由陪同吴上任的元老张继引起的。当天的就职仪式,张继等人迟到,学生发出嘘声。此事引起了张继的不满,他在讲话中借机批评清华学生浮躁无德,缺乏读书风气,学校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等。发言完毕,他又添上了这么一句:“在座各位如有勇气的,请起来与兄弟讨论一番。”
张继没料到台下真的站起来一位“有勇气的”学生,这位清华学子不卑不亢地质问张继:一、此次就职典礼,为何迟到,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二、张委员所指的人才不知是按照什么标准?如果按学识、专长和成就来说,清华毕业生中不乏佼佼者,如果人才是指或者***客官僚,清华却没有一个,是不是这点招致张委员的轻视?三、张委员也是普通人,与你谈话为什么还需要勇气,难道张委员不是人?
一番话问得张继面红耳赤,幸亏他久经世故,连忙道歉。旁边的新任校长吴南轩更是尴尬异常,窘得说不出来话来。
吴到任后,表示“将恪遵蒋***饬整学风的意旨”,加强清华的“精神建设”与“心理建设”。根据这个精神,吴南轩后来未经校务会议和教授会商讨,便擅自聘请了教务长、秘书长及一些学院的院长。吴南轩的行动和言论,与清华园里的民主和自由氛围格格不入,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反感。
1931年5月28日,教授会通过决议,谴责吴南轩到校以来“大权独揽,不***发展学术,加以蔑视教授人格,视教授为雇员”,同时致电要求撤换吴南轩。教授会还发表声明说:“倘此问题不能圆满解决,(全体教授)定于下学年与清华脱离关系。”次日,学生会也召开大会,坚决支持教授会决议,要求吴南轩“即时离校”。
5月29日清晨,吴南轩携清华大学印信躲进北平城内的使馆区,在一家饭店挂起了“国立清华大学临时办公处”的牌子,并借助与中央上层人物的关系,企***再回清华。6月1日,学生会组织护校委员会,严正指出“吴南轩以国府命官、大学校长,而竟携走印信文件,托庇于帝国主义者之卵翼之下”,决定“武力护校,准备流血”;清华教授会成立校务维持会,并选派张奚若、吴有训、冯友兰等人为代表,向南京***请愿,驱逐吴南轩。
吴南轩的所作所为遭到社会各界的抨击和谴责,为顾全其脸面,南京***府派教育次长钱昌照前往调停。钱昌照提出一个方案,先让吴南轩回校,然后再辞职,这样双方都好下台,但被学生所拒绝。6月25日,吴南轩黯然离平南下;7月7日,***以吴南轩“暑病时侵,亟宜调养”为词,批准其离校“调摄病体”――吴氏从上任到离开不足3个月,成为清华历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校长。
在这场“驱吴风波”中,清华教授和学生团结一致,配合默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难怪长期担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曾经说过,他在大学搞了几十年,经历过许多风潮,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个大学有三派势力,校长一派、教授一派、学生一派,三派中如果有两派联合起来反对第三派,那么第三派非失败不可。
1931年底,***任命梅贻琦为清华大学校长,清华从此结束了频繁的校长更迭。在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那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其实,这才是大学精神的内核。
浙大校园里的“驱郭运动”
与吴南轩一样,被浙大学子驱逐的郭任远也是一位知名心理学家,时任浙江大学校长。
郭任远称得上是少年得志,20岁赴美留学,25岁获得博士学位,35岁出任浙大校长,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但郭任远万万没有料到,最后他竟然被自己的学生赶出浙大,灰头土脸地从后门出走。
事情还得从“一二・九”运动说起。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为抗议《何梅协定》的签订,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但遭到***警的残酷镇压。第二天,消息传到浙大,青年学生群情激愤,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学生会还准备到南京请愿,声援北平学子。
学生的爱国热情激怒了郭任远,12月20日晚,按照他提供的名单,***警机关逮捕了12名学生会代表,学生会的两名负责人也被学校开除。郭任远此举激起了众怒,学生会发表了《驱郭宣言》,“驱郭运动”全面展开。12月21日,郭任远从校长宿舍后门离开,再也没有回来。关于此事,《浙江大学前传》一书中记述甚详:
郭任远是1935年12月21日离开杭州的。那天下午,他从位于蒲场巷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公舍后门出走,此后再也没有来过学校。12月份是杭州最冷的日子,前些天下的一场雪还残留在路边瓦上,风一吹,粉末飞扬,坐在黄包车上的郭任远神情忧悒、一脸阴霾。
浙大当时虽然只是一所地方大学,但因为浙江是的家乡,所以这次很快便引起了蒋的注意。
1936年1月,专门来浙大协调此事,他先后和教师、学生代表以及全体学生谈话。事隔多年,谈话的具体内容已不得而知,但浙大的并未因此而停止,而郭任远也在1936年2月行***院的一次例会上,被免去了校长职务――可见即使是亲自出面,也未能挽救郭氏被逐的命运。
浙大后,约见竺可桢,希望他出任浙大校长。竺可桢提出三个条件:“财***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之干涉;而时间以半年为限。”竺可桢走马上任后,前两条基本兑现,而他当初约定的半年却变成了13年。
1949年竺可桢离任时,浙大被誉为“东方之剑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那些被驱逐的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