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灵魂是什么?是思想情感。在一篇文章中,思想感情的确立是最重要的,在思想感情确立后,方可围绕它展开材料选择的工作。在日常的记叙文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在学生的习作中存在以下三种毛病:一是虽有中心,却言之无物、空话连篇,更无法动之以情,故行而不远。二是虽内容丰富,看似鸿篇巨制,却“形神俱散”;三是虽有材料、亦有中心,然细读之下,却发现“牛头不对马嘴”,材料和中心毫无关系,大有凑字数的嫌疑。在此,笔者据日常教学的经验,总结出记叙文结构布局“六法”,以飨读者。
一、冰糖葫芦法
何谓“冰糖葫芦”?就是把山楂或荸荠蘸糖后,用一根小棒串联起来,既方便出售又方便顾客。那在写作中能否移用这一手法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在写作时,既要能找到众多的“葫芦”,又要能找到一根“小竹棒”。“葫芦”就是文章的材料,而“小竹棒”就是全文的线索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到了“小竹棒”就能很快串连成章了。
二、波澜跌宕法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学生在习作时找到了一条清晰、完整的线索,急于求成,只顾叙事的条理性,最后发现自己的作文“水平如镜”了。此类文章虽有叙事手法,但汤中少味,不见波澜,仍不能算上乘之作。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的名段,整个故事一波三折、起伏错落,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故何谓“波澜”,即叙事时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
一篇跌宕起伏的文章需作者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我国自古就有文人采风的风俗,采风就是为了体验生活、增加人生阅历,提升眼界、开阔视野,从而写出更加精妙的作品。“作品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如果一个作者只会闭门造车,那就只能泛泛而谈,食之无味,更谈不上起起落落了。在众多的名家中有不少是生活的体验者,如《包身工》的作者为对事件、人物有深入、全面的把握和了解,不惜亲身体验残酷的生活。另外,作品应跌宕有度。就像悬疑剧的创作,水波不惊会让观众乏味,但一直绷紧弓弦也令观众喘不过气来。
三、凤头豹尾法
“凤”“豹”,一飞禽,一走兽,俱是人间极品。“凤”取之头,“豹”取之尾。“凤头”,漂亮。移用到写作中,就是要开门见山,既要能吸人眼球,又不嗦嗦。“懒婆娘的裹脚布”只会让读者拒之千里。一个精彩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该作品,作品能否抓住读者的眼球,开头是至关重要的。
作品怎样才能做到“凤头”呢?一是故设悬疑,制造悬念,让读者充满阅读的兴趣。二是尽洒潘安之才,尤其是修辞手法的综合使用,让读者沉浸在文学的气氛中。三是快刀斩乱麻,开门见山,豁然开朗。四是以情动人,文无情,难以动人,更无法抓住读者的心。五是古今中外大方之家为我所用,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方法不一而足。
“豹尾”,雄劲有力。这一“收”关乎全文。写得好,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添异彩;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
在结构上,收尾之时要能呼应前文,这样才能让读者觉得结构是完整的。但凡成功的文章,都是首尾完整、相互呼应的。精彩的结尾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效。读者阅读一篇文章都希望有所得。这个“得”可大可小,但作者应能在结尾处根据自身的判断做出一种引导,让模糊变清晰,让笼统变具体。
四、悬念解疑法
人们在读一本好小说时,总有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的冲动,那是什么吸引着我们呢?是悬念。作者为了吸引读者,故意在文章的开头或在段落的开头,留下一个问号或者是一个冲突强烈的画面,悬而不决,促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让读者产生一种急起直追的阅读心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其实,在中国的戏曲理论中,也有相类似的提法,即“结扣子”、“卖关子”。
设置悬疑,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事手法。如在《第二次考试》中主人公的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的巨大反差,就很能够把读者的心“吊”起来。
五、抑扬生变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诗界此乃佳句,运用到写作中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行文叙事时,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陡然一转,或褒扬抬高,或贬低否定。水无定形,文无定法,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
六、照应圆合法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说过:“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如果不开,那***就不必挂在那儿。”这说的就是照应。照应有手尾照应、文题照应、对话照应、细节照应、关键词照应、悬念照应、伏笔照应等七种。
综上六法,只是皮毛,不可概全。但只要有心,在考场作文时,略施一二,亦有良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记叙文结构布局“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