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澍及其建筑,近来媒体上已经有大量的讨论,或者用文学化的叙述方式,津津乐道谈及建筑如何使用旧砖瓦的故事;或者用宏观叙事的方式,从城市、历史、人文、哲学层面切入思考。而在本文中,我希望能回归到建筑师的视角,对其进行一个操作性的解读和认知,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我把对王澍建筑的观察归纳为三个关键词 —— 聚落、建构与环境。
聚落
用一种聚落式的观念来看待大学校园是王澍区别于大多数建筑师的关键所在。
从一期建筑开始,象山校园就不同于一般大学均质、整齐的规划,其建筑间距较普通校园更近,建筑大大小小、紧凑布置。建筑个体自由错动和扭转,如同沿自然地势出现的村落,没有整齐划一的方向感,多个透视灭点的存在意在创造丰富的空间体验(***1)——这是一种差异化的尺度组合与散点透视的空间。
这一片丰富的群落实际上由几种原型建筑构成,以二期为例,有悬挂游廊的立面,有花格洞口的立面,有山型屋顶的立面,还有如雕塑般的3 层小楼(***2~5)。四种原型建筑交叉、重复组合,以雕塑般的3 层小楼为例,
它时而被放置在高台之上,时而被塞进一个狭小的庭院,时而又被镶嵌入建筑端部的景框中,它们被翻来覆去、颠三倒四地并置或包容,一起构成一道建筑“拼盘”(***5~7)——这是多种建筑原型的间歇式重复。
一期工程之后,王澍在二期有意识地塑造了更多户外场所,通过建筑错动的布置和疏密关系的控制,创造出一系列小型的、分散的、多元的室外空间。人们在建筑间行进漫步时,能随处找到停留、休憩的场所,不同于咄咄逼人的广场,没有装腔作势的轴线,更像在一个个城市或乡村的角落,自由自在、无所拘束(***8)——这是在创造多样化的非正式空间与漫游式体验。
建构
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曾写下这样的词句:“我问砖:你喜欢什么?砖回答:我喜欢拱。”这段话是对建构学非常形象的叙述,当材料和建造的逻辑被清晰地反应在建筑上,建筑本身可以很美,不必再为之附加任何建筑之外的想象。
建构学可以理解为有关建筑形式的问题,是从建筑本身的材料、构造和结构来谈形式,王澍的建筑无处不在地表达着建构的美。从宁波博物馆的外墙上,我们可以读出丰富的信息:其建筑立面在斜线处出现造型的翻折,下部的垂直墙面为青砖砌筑做法,而上部的倾斜墙面为混凝土现浇做法,原因在于倾斜的墙面已不符合砖墙砌筑的逻辑,即使从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再者,上部混凝土墙面的窗户采用“挖洞”的做法,而下面的砖墙开窗则有意暴露过梁。针对以上细节,绝大部分建筑师都会习惯性地将材料及做法统一,以掩饰差异,追求整体感。而在王澍心目中,建构的真实性显然比造型的完整统一更重要,这样的思维也许让某些局部看起来有点小小的别扭,但却让建筑的整体传递着真实质朴的气息(***9)。
在象山校园,你更可以进一步感受建构学的表达,如白色墙面与混凝土本色天花的反差。因为建筑的墙体多为砌筑结构,需要外表粉刷,而天花为混凝土浇筑,足够密实平滑,从原理上看没有理由需要粉刷。于是,墙与顶的关系在这里被还原,而没有像大多数建筑那样用白涂料去掩盖其差别(***10)。在象山校园,你能看到砖墙的开洞方式一定符合砖墙砌筑的逻辑,而如太湖石般的异形洞口则只存在于整体浇筑的混凝土墙面上(***11,12)。
王澍的建筑使用了包括砖、瓦、钢、木、混凝土等原生材料,杜绝了诸如面砖、干挂石材、铝板等所有装饰性的做法。这些材料自然地表达着时间的印记,水迹、青苔或是石缝中长出的小草,建筑越久越耐人寻味。建筑设计与材料属性、构造逻辑在此高度一致,建筑以一种真实的方式让人可以看得明、读得懂,从而建立起人们对传统的关联性回忆!
环境
除了中间的那座山以外,象山校园的建设用地基本为一块平地,王澍对地表进行了再造,做出起伏的坡地、高台、沟壑。它们与建筑紧密地结合,或者说有意让建筑镶嵌进一个类自然的环境,从而创造出空间高低变化的丰富体验。
众所周知,象山校园大量地把农业引入校园,成为校园的景观。即使非农业的景观区域也体现着“生态恢复”式的景观思考,水岸、树木、草地,一切都经过了精心思考和推敲,一切又如原生状态,杜绝了任何设计的痕迹。
地域性的正与反
经过一系列高超手法的运用,王澍创造了知行合一、能充分自圆其说的精彩建筑,任何到访的人都可以在记忆的时空中获得情感的归属。在当代中国,所有的城市高度雷同,地域性成为一个说得最多、见的最少的题目,而这个问题似乎在王澍的手中得到了有力的回应。
追溯本源,为了应对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出现了不同的建筑形制和建构学,从而有了建筑的地域性。而到后来,人们将不同地区的建筑特征抽象为符号:白墙灰瓦、花格窗、马头墙等;在后现代主义盛行时期,建筑更开始崇尚隐喻和象征——建筑的地域性逐渐从实质走向表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建筑界,最常见的关于地域性的讨论是在“符号”层面,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作为一个***的作品确实富有震撼力,但建筑师们似乎从中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脱离规划语境和建构学的“符号提炼”蔚然成风。大家热衷于讨论继承传统建筑是要“形似”还是“神似”,“神似”一度代表着更高明的方向!
当王澍的象山校园横空出世,建筑师的思维模式又一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王澍没有继续停留在符号和象征的层面,他的建筑在视觉可见的形制、材料以及与此相关的建构研究上向“地域性”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如果不是过于苛刻地来看,王澍的建筑已足够精彩,但如果我们继续向前去追溯地域性更本质的问题,或许会产生一些疑问。建筑的地域性可以说是建立在气候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上,为人创造舒适的环境、就地取材、方便建设等。今天,利用当地物质资源的“地域性”因为工业水平和运输能力的发展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而气候学的“地域性”却依然如故。当王澍把园林化的思维大量融入功能性强的建筑群时,其应对气候的思考却受到了相当多的挤压。
象山校园诸多的空间、构造存在舒适性和耐久性的问题。如建筑外墙大量出现的小窗洞口和实心木板窗(门),导致建筑内部空间相比正常的教学楼阴暗。王澍对此做出如下解释:“传统建筑的室内常常是一种介于明和暗之间的状态,我称之为‘幽明’”。这似乎是一种富有禅意的哲学化思考,我相信这并非设计之后刻意寻找的托辞,而确为建筑师所想。传统建筑的窗之所以小是由于其结构技术和围护墙体保温隔热需求的限制,与哲学无关,那么如此的传承是否过于简单?另外,整面木门板的工艺完全沿袭老做法,如风勾、插销等,导致其关闭时气密性差,巨大的缝隙让室内走廊在冬天与外界一样冷,在夏天与外界一样热,在作为夏热冬冷地区的杭州如何保证建筑的舒适度?相比敞开的外廊,木门板的意义何在(***17)?
相比对传统的尊崇,王澍较少顾及当代技术条件新的可能性,也让其应对地域性的思考打了折扣。我们喜欢王澍的建筑,因为从视觉认知角度我们获得最大的共鸣;我们对其存疑,因为又常常觉得它似乎是一个关于记忆的故事。
我曾经三度到访象山,每当走出校园,忽见旁边如此现实的城市与建筑,那一刻,恍如隔世,原来我们仍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