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红岛的韩家民俗村,是在挖掘整理古东夷文化,渔祖郎君氏、盐宗夙沙氏为代表的渔盐文化遗产、神话传说基础上修建而成。据考证,韩家村是中国海盐生产的发源地,同时,也保留着历史悠久的中国渔业发展印记。如今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中国制盐业煎煮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也体味着自古至今渔舟唱晚的悠闲与安祥。
炎帝时期海盐发源地
据中国盐业史记载,盐是由中国发明发现的。相传在5000年前的洪荒时期,炎帝的一个部落首领夙沙氏在海边用海水煮鱼时,忽然发现了一头野猪,然后他就去抓,等他带着猎物回来时发现石锅的海水煮干了,锅底留下了一层白色的粉末,用舌头一舔其味又咸又鲜,蘸着烤熟的野猪肉吃,味道美极了,从此先民便取海水煮盐,从此也就有了海盐生产。韩家民俗村就建在夙沙氏带领先民煮海取盐的遗址上。
人们认识了盐后,便开始用木板、手从海滩上刮取自然结晶的盐花,这些盐花是在退潮后的海滩上海上经过蒸发形成的,用来食用、交换食品,从此有了刮碱取盐这门工艺。后来,人们发现井水比海水出盐多,井水三斤出一斤盐,海水十斤出一斤盐,并且井水在被泥土过滤后出的盐品质更好,于是有了掘井煮盐工艺,这一制盐工艺在我国持续了两千年。
直到1900年,韩家村民韩高祥、韩高志等人在现在的即墨金口跟日本人学会修盐田晒盐技术,回家后在韩家村郎君港建成四副斗子晒海水制卤取盐的盐池(每副斗子80亩),成为胶州湾内第一户使用近代制盐技术大规模建池晒盐的先驱。到***初期,韩家村已有盐户55户,建盐田130副。日本二次入侵时,在阴岛北建立了永裕盐场,也就是东风盐场的前身。
民国末期,胶州湾盐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盐田仅有民国中期的55%。新中国成立后,自1950年开始大力发展海盐生产,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实行国家专营。上世纪六十年代,盐田已发展到近60万公亩,职工达到了5000多人,人均产量达到500多吨,建起集运坨地和张戈庄至南泉的铁路专用线,达到了铁路、公路、船运产销三位一体。
1966-1977年国家轻工业部和山东省轻工局批准,对老盐田进行技术改造,全部实现机械化,原盐产量比改滩前提高了三倍,质量提高11%,东风盐场被国家定为海盐生产重要场。
古渔场遗址
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已开始海上捕捞。在山东省胶州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大量海鱼骨骼和成堆的鱼鳞,这说明约在4000―5000年前,中国沿海先民已能猎取在大洋和近海之间洄游的中、上层鱼类,人们对海洋鱼类习性的认识已有一定的水平。
传说在5000年前的炎黄时代,郎君从南洋来到现在的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北岸城阳区西南部,发现这里地域辽阔、沙浅水深,水产资源丰富,便在这里居住下来。郎君教人们用“木叉”、“鱼鳔”、“木杆网”,近海捕鱼。后来又发明创造了制作木筏和编织麻绳圆网,人们可以划着木筏,用麻绳圆网出远海捕鱼。据《易经・易辞下》记载:“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以佃以渔。”说明当时就有了在海边捕捞大鱼的渔具和技术。先民称郎君为“渔宗”,为了纪念郎君,把他出海捕鱼的那座港叫“郎君港”,在郎君居住过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庙,叫做“郎君庙”,渔民们在出海捕鱼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都纷纷前来烧香祭拜,香火极其兴盛。
红岛自古至今渔业发达,人们代代捕捞海鱼。现韩家民俗村保留着大量古代渔船,这些历经风浪的渔船上仿佛还嗅得出浪花的味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