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平的财富倍增,主要得益于中国宏桥的上市。凭借巧妙的设计、高超的财技,张士平不仅掌握了铝业公司的100%股权,还成功绕过“10号文”这道“天堑”,完成红筹上市结构搭建。
山东有两“张”,东有张瑞敏,西有张士平。
论财力,张士平不输张瑞敏;但论名气,张士平则远不如张瑞敏。原因据说是张士平这人“异常的低调”。
张士平是谁?全球最大棉纺织企业魏桥创业集团的当家人,三度加冕的山东首富。
但常言道,“树大招风”。张士平一直以来深谙此道,除去每年两会期间偶尔应付一下记者们的围追堵截,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
近期,一则题为“山东首富张士平自建电网比国家电网低1/3”的报道,将行事低调的张士平和他的魏桥集团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面对外界的议论纷纷,张士平似乎有意将低调进行到底。
白手起家
1946年,张士平出生于山东邹平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同很多同龄人一样,他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不仅做过“推车工”、“扛包工”,还遭遇过“劳改”。“那时候乱套了,叫我下去劳动改造了一年时间。”
即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张士平也没有意志消沉,凡事都要争个第一。“在庆云劳改期间,叫我当带工的,那时我22岁。我们干了整个县第一名。我是第一个去的,最后一个回来的。”
1981年,张士平迎来了命运转折点。这一年,他上任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厂长。对此,他父亲张尊河的解释是,因为“勤快”。但这显然不足以注解其后来取得的巨大成功。熟悉张士平的人称,除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提供的机遇外,张士平的发迹与其“胆大包天”有着莫大关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国家对棉花控制非常严格,油棉厂除了在旺季收购一些棉花进行简单加工外,其余时间基本上是无活可干。为了改变厂子半年开工半年闲置的状态,张士平在同行中率先走出去收购大豆、棉籽,加工油料。由于经营有方,两年后,油棉厂一跃成为全国供销系统效益最好的企业。
张士平此举后来引来众多同行的竞相效仿,不过此时的他已经把目光转向了毛巾厂项目,并在建厂当年就实现了25万元的利润。
无论是上榨油厂,还是毛巾厂,资金都是张士平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当时国家并没有完善的融资渠道,张士平靠的就是职工集资的几十万元。
现在看这点钱不起眼,但在当时,对油棉厂的几十名职工而言,这已经是他们的全部家底。“不冒这样的风险,就没有魏桥。”
逆向决策成就财富
真正让张士平声名鹊起的是,经过二十多年打拼,在他的领导下,这个小小的乡镇企业迅速成长为如今全球最大的棉纺企业魏桥创业。
这个惊人成就的造就离不开张士平运用得当的逆向决策。在张士平看来,每一次市场波动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市场地位和发展差距往往在市场低谷时形成。
不按常理出牌,他屡试不爽。
由于纺织业连年亏损,国家不得不在1997年开始下狠手限产压锭,前后合计的压锭数量约为1000万锭。行业的寒冬对张士平而言却是难得的良机,1999年,张士平兼并山东滨州一棉,将产能扩大到33万锭,一举成为山东棉纺企业的龙头。
2005年,实行了40年之久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寿终正寝,先是美国三次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入数量,此后,欧盟设限威胁接踵而至。面对国内外市场的不利因素,张士平继续逆势扩张。到2007年度2月,魏桥创业拥有近650 万纱锭和5 万多台织机,成了全球最大的棉纺织企业。
如今,张士平旗下的魏桥纺织、魏联印染等多家企业,共同组成了一个从纺纱、织布到印染、服装、家纺的完整纺织产业链,人称“亚洲棉王”。
更让人吃惊的是,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不仅没有把魏桥拖垮,反而带来了各项财务指标的迅猛增长。魏桥纺织业绩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2005年达135.8亿元,2006年达198.3亿元,毛利分别为16.5%和16.8%,远远高于同期10%左右的行业平均毛利水平。
毋庸置疑,魏桥的巨大成功依靠着张士平自己对市场的独特理解和把握,“从上世纪90年代大家就认为国内市场饱和了,但直到现在中国棉纱出口还小于进口,这说明中国自产的棉纱是不够用的,关键是怎样发挥自身优势,把来自国外的棉纱挤出去。”
决胜市场,张士平也有着自己的三字诀,即:“快”、“高”、“低”。
“快”是指魏桥创业迅速的市场反应和项目完成能力,其所有项目基本上都是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投产。“高”则是指扩张不靠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前集团已拥有十大类2000多个品种,高技术含量棉布占到60%,成为全国最大的无接纱、精梳纱和无梭布生产基地。而“低”则表现在魏桥惊人的节能省耗能力。目前魏桥创业吨纱耗棉仅 1040公斤,管理人员仅占全部职工的0.8%,年人均劳效达20万元以上,均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对接资本转型铝业
“亚洲棉王”,这个口号够响亮,但由于企业属集体所有,企业的发展并没有给张士平及其家族带来太多的个人财富。
公开资料显示,集体性质的邹平供销联合社在2010年3月前一直是魏桥创业的绝对控股股东,而在2007年11月邹平供销联合社改制前,张士平家族在魏桥创业中的直接持股比例仅为5.86%,按2006年12月31日魏桥创业集团净资产125亿元计算,其当时直接拥有魏桥创业的财富还不到8亿元。
并且,纺织行业在中国属于成熟产业,不仅成长性有限,而且竞争激烈。要实现财富的迅速扩张,张士平必须另谋出路。
经过深思熟虑,铝业成为了他的最终选择。纺织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热能,为降低成本,同许多同业企业一样,魏桥也采取了纺织、热电联产的生产模式。而有了电力保证后,抓住时机介入同样高耗能的铝业也就顺理成章。
电解铝、铝锭、氧化铝……这几年,魏桥一直在不断地拓展其铝产业链,并最终形成了纺织与铝电齐头并进、互补互利的产业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是张士平认准的事,不管有多困难,他也会勇敢向前冲。据了解,魏桥的氧化铝项目开建时并未取得环保部的批文,2008年10月,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作《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还曾对这条生产线“未批先建”进行了点名批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山东首富张士平:继续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