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Ⅵ)

摘要: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总结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与文体文化。蒙古族牧民乌琦大皮极为适应高原日温差大的自然环境,耐贮藏富营养的肉、奶、面食品和蒙古包最适合游牧生活方式。总之,蒙古族牧民的衣、食、住、行都与环境相适应。蒙古族牧民能歌善舞,创造了称为“草原文化三宝”的长调、马头琴、呼麦。 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第1个文化遗产日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格斯尔、乌力格尔、安代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婚礼、祭敖包、那达慕等17项。蒙古族的竞技体育活动包括骑马、摔跤、射箭、赛跑、游泳、抛套索”等,这些活动也与狩猎、游牧活动密切相关。蒙古族牧民创造的鹿棋、蒙古象棋、嘎拉哈、古尔等游戏丰富了中华牧业文化遗产宝库。

关键词:蒙古族;生活方式;文体活动;文艺活动

中***分类号:G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4)02009205

1 蒙古族的游牧生活用品

1.1 适应游牧的衣物

蒙古族冬天戴两面有两个耳扇,后面有能够遮风雪、避寒气的长尾扇的尖顶帽子。这种帽子是用羊羔皮或兽皮制成。夏天戴礼帽或用红色布料缠头。不论男女老幼都穿长袍,腰间扎长绸带;男的喜欢蓝、紫、墨绿色和咖啡色,女的喜欢红、粉、淡青色且有大花等。在长袍外喜欢套坎肩,男的短,女的长,都喜欢穿皮靴。蒙古族的衣服称“蒙古袍”,皮靴称“高特勒”。蒙古族的乌琦大皮衣是游牧生物最实用、最具“生态”特征的。乌琦即长外袍,有单棉之分,多用羊羔皮或兽皮做里子,乌琦与高原的自然环境相适应。高原白天日照强烈,温度较高,夜晚气温降低,寒气袭人,一日之间温差很大。长至膝盖的乌琦穿脱方便,既可抵御风沙,又可作为夜间的铺盖,极为实用[1]。

1.2 适应游牧的食品

传统的蒙古族的食物分为肉食、奶食、面食和蔬菜类食品,其中,以肉食和奶食、面食为主。肉食的来源是牲畜和猎获物,其食用方法也很简单,多以煮食为主,剩余部分多晒成肉干以备今后食用。奶食的来源主要是饲养的各种牲畜,有鲜奶、各种奶制品(酸、奶皮子、生奶油、***饼、酥油、酸奶疙瘩、奶酪液、酸凝、黄奶疙瘩、奶豆腐等、奶茶、马奶酒、发酵的驼奶等是牧民日常饮食中绝对不可缺少的部分。蒙古牧民为了适应牧业生产的需要,便于迁徙,十分注意贮藏,常常把奶疙瘩和奶酪晾干晒透后,长期保存,作为冬季口粮,也是招待客人的食品。把酥油装进刮净、干透的羊肚子里,然后把口扎死,既不渗油,也不走味,放上数年也不变质。“长期过游牧生活的蒙古牧民的***食种类非常多,他们善于做各种各样的***制品。这些奶制品,都是根据畜***的性质(马奶不能干储)与需用的目的(即时饮用、久储、携带、调换口味等)而制作的。”至于植物类食物,在传统蒙古族的饮食中是作为辅食物而存在的,主要有锅块、油炸的“包尔萨克”、馓子、油饼、面条、炒面、炒米等。另外,季节性差异在传统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中也存在,如夏季以奶食为主、冬季以面食、肉食为主[2]。

1.3 适应游牧的毡房

蒙古族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蒙古民族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牲畜,他们住所要跟随周边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变迁,而蒙古包则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拆分、搬运,还可以防风防雪的作用。

蒙古包,蒙语称“蒙古勒格日”,意为蒙古人的房子。在辽阔的三北边陲,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岭的绿林。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有时把蒙古民族称为“毡帐之民”,蒙古包或称穹庐、毡帐。

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在窝棚的基础上形成了适用于四季游牧搬迁和抵御北方高原寒冷气候的住宅,找到了蒙古包这种能够经受大自然考验的居住形式。

蒙古包按哈那多少区分规格,哈那是包毡壁的木制骨架,一组为一个哈那。有十个哈那、八个哈那、六个哈那、四个哈那之分。牧户根据家庭人口、生活状况调剂使用。尽管蒙古包的质量、装饰各有差别,但总体结构都是一样。蒙古包的外用品,包括红毡顶、毡顶扶柄、扣绳、毡顶、细绳、捆绳、毡墙、带子、门、门帘等。椽子和哈那用扣绳扣紧。屋顶用扎有云头***案的毡子装饰。毡顶用青布宽沿边、轧云头***案。用芦苇缝制的叫芦苇顶子。冬季防雪,夏季防雨。带子是粗毛扁绳捆扎毡墙,分两行拉紧毡墙。蒙古包的门,冬季作双重。里门对开,称为风门;外门一扇,安在右侧,叫封闭门。门帘分两种,一种是毡子做的,上有精制装饰***案是冬季使用,另一种是芦苇或柳条做的,夏季使用[1]。

蒙古包内常用物品,有墙帷子,从西墙顺着北墙到东墙围起来,颜色是白色以外的任意色布。

2 蒙古族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

2.1 蒙古族的非物质遗产

蒙古族牧民能歌善舞。草原是音乐的故乡,是歌舞的海洋。草原牧民的音乐歌舞具有丰富、独特、震撼心灵的无穷魅力。在草原的歌唱艺术中,蒙古族的长调、马头琴、呼麦并称为“草原文化三宝”。是蒙古族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颁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格斯尔、乌力格尔、安代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婚礼、祭敖包、那达慕等17项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名录。

2.2 蒙古族的典型音乐

2.2.1 长调民歌

蒙古族的长调民歌是最富代表性的表演形式,其在曲式结构上规模宏大,旋律上字少腔长。以锡林郭勒长调民歌为例,多以上下行大二度、大小三度等旋律音长和节拍形成特有的旋律风格,有的民歌在嘹亮的高音区突然煞尾,旋律音程急剧下跌,以此形成长调民歌的辽阔舒展,波澜起伏。长调民歌还往往使用衬腔,十分抒情。长调民歌的形成与其辽阔的草原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2.2.2 呼麦

呼麦是蒙古族古老的民族歌唱形式,纯粹利用人的发声器官,同时唱出2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是世界上颇为少见的“喉音艺术”,被誉为“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呼麦又名“浩林”,原义指“喉咙”,意为“喉音”,一种藉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咏唱技法。“双声”指1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2个高低不同的声音。另外,呼麦又称“蒙古喉音”,作为一种歌咏方法,主要流传于内蒙古、***地区、蒙古国和俄罗斯***瓦共和国的蒙古族聚居区,各自具有不同的风格与特点,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呼麦与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头琴并列为蒙古族最典型的文化表现形式,是蒙古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艺术表现。相传早在13世纪蒙古草原盛行英雄史诗说唱艺术时呼麦就已十分盛行了。

2.2.3 马头琴弦乐

草原上的弦乐也很有名,其中,较著名的属蒙古草原的马头琴。马头琴琴首以马为标志,音箱上都蒙以马皮。它的弓弦是用马鬃和马尾制成。马头琴的音色也与骏马有关,它能弹奏出马嘶、马鸣、马奔、马叹、马哀,在悲哀中含有深沉,在悠扬中充满希冀。《清史稿》记载的马头琴为“龙首”,因古代的蒙古人及其祖先称马为龙种。

2.3 草原文化盛会

2.3.1 草原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其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为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以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活动为主的盛会。如今每年农历六月初四或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内蒙古、甘肃、青海、***等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娱乐性,更具有广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那达慕文化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也都有重要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古籍上多有记载。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事体育项目,把骑马、射箭、摔跤统称为“好汉三艺”,作为士兵和民众素质训练的内容。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1年或3年举行1次。

过去的那达慕,除了“好汉三艺”外还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每当举办草原那达慕时,方圆百里的牧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带着蒙古包和日常用品,乘车骑马,从四面八方赶来赴会。远近的商贸小贩也赶来摆上店铺,出售日用品,收购畜产品。现在,那达慕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许多地方的那达慕还有武术、马球、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表演、影视放映、***片展览及推广科技等,并交流各种农牧土特产、砖茶、布匹、绸缎、日用百货等产品。

历史上蒙古族的那达慕活动称为“巴依尔或乃日,即喜庆节日” [4],而“乃日”活动与最初的萨满教有关。在锡林郭勒草原,新中国成立以前称民族传统娱乐活动为“乃日”,甚至今天,仍然有许多老年人习惯地把“那达慕”称为“乃日”。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资料也表明,那里最早也把“那达慕”称为“乃日”。在蒙古族历史上“乃日”活动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演化过程,还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其中早期的娱乐活动有称为“额日音果勒本那达慕”或“额日音果勒本额日德木”,意为男子3项竞技玩耍。现代“那达慕”称谓是1948年和1949年分别从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开始。

***地区蒙古民族传统的祭敖包活动称为“塔克勒干”,意为“祭祀、供奉”节。在古代,卫拉特蒙古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型的以部落为中心的祭敖包活动。祭敖包时,同一部落的牧民们都骑着马、骆驼,拿上酒肉等来到本部落的敖包。届时,人们先献哈达,然后由活佛或大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愿老天降福于人间,赐予人们平安无事。如果遇上旱灾,就祈求老天下雨,使大地水草丰盛,五畜兴旺。祭完敖包以后,便开始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2.3.2 乌兰牧骑

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草原上的广大牧民群众,文化生活极为单调。以文艺演出的形式把***和***府的方针***策及时送达到牧民群众中间去,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文化活动。

1957年,苏尼特右旗在业余文艺演出队的基础上,诞生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是一支业余文艺演出队,演员骑马、骑骆驼、坐勒勒车深入到牧民家中进行文艺表演,是一种适合草原基层活动的小型文艺演出队。针对牧区地广人稀的特点,在浩特(牧户或牧民家)、田间、蒙古包、边防哨卡等地巡回演出。节目小型多样,丰富多彩,非常适合农牧民的需要,很快得到普及和提高,到1963年已发展到30支,而且在1964年进京汇报演出时获得极大成功。1965年,文化部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受到普遍称赞,被誉为“草原文艺轻骑兵”。、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接见乌兰牧骑代表,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叮嘱队员:“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

自1979年开始,乌兰牧骑走出国门,先后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普遍受到好评。他们把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蒙古族长调歌曲、马头琴等艺术带到了世界,让世界从一些侧面了解了中国的草原文化。

1983年9月,***为乌兰牧骑题词:“发扬乌兰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97年,题词:“乌兰牧骑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肯定了乌兰牧骑所坚持的文化方向。

至2009年,内蒙古草原上乌兰牧骑队伍已发展到近50支。诞生50多年来,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累计创作演出11000多个节目,有2000多个节目获得盟市和自治区奖励,有120多个节目在全国获奖。在50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乌兰牧骑创作出许多优秀剧目,如《鄂尔多斯婚礼》、《顶碗舞》、《筷子舞》、《安代舞》、《炒米飘香》、《腾飞的骏马》等精品节目已成为传世经典,不仅受到内蒙古人民的喜爱,在全国乃至海外也享有盛誉。同时,乌兰牧骑还培养出了德德玛、拉苏荣、***力古尔、牧兰、金花等一大批民族艺术家,向国家和自治区各级文艺团体输送了3700多名文艺骨干,为文艺创作演出注入了新鲜活力,推动了民族文化工作的繁荣发展。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宣传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2.4 草原文化节

2.4.1 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

草原文化节已成为我国现代草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是内蒙古着力打造的草原文化品牌,旨在弘扬草原文化、展示内蒙古草原风采。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节自2004年在呼和浩特举办以来,已成为草原人民的重大节日,每年都要举办一届,草原文化节已成为草原人民与国内外宾朋互动交流的一次盛会。至2009年,已连续举办6届,活动内容包括文化、经贸、旅游、体育、文艺演出、学术研讨、展览等几十项。

2.4.2 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市***府主办,从1999年到2009年,共举办了10届。昭君文化节源于民间的昭君庙会,1998年创意定名为昭君文化节,重点为发展草原文化产业,宗旨是弘扬昭君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2001年昭君文化节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100个民间艺术活动之一,2005年昭君文化节被国际节庆协会(IFFA)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08年,在首届节庆中华奖颁奖典礼上,昭君文化节荣获十佳节庆中华奖。呼和浩特市是中原汉文化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部,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昭君出塞的地方,借助昭君文化节的东风,入选了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城市。

2.5 体育文化

民间游戏活动在游牧民族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些竞技体育活动,也与狩猎、游牧活动密切相关。游牧民族的竞技体育类游戏活动鲜明地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征。许多活动或表现了对草原动物的征服和驯化,代表着勇敢和进取;或演变为对动物的依赖,对自然和生命的崇尚和热爱;或演变为对动物的欣赏,把自己矫健、勇猛、力量、顽强、灵秀、智慧的品格,寄托于与之相伴的动物,变成了一种情怀和审美积淀,通过竞技活动再表现出来。

2.5.1 “男儿三技”和“男儿九技” 蒙古族称骑马、摔跤、射箭为“男儿三技”,而包括“射箭、赛跑、游泳、抛套索”等内容在内的竞技活动被称为“男儿九技”。蒙古族、哈萨克族的赛马、叼羊活动主要表现的是马术。蒙古族投掷用的布鲁,是其传统的狩猎和自卫工具。后来投布鲁也演变为体育活动。

有些游戏的起源与战争有关,蒙古族和满族在和平时期都有皇家组织的围猎活动,既是一种娱乐、竞技,更是一种***事训练。实际上,即使是单纯的游戏也包含着对战争做准备或预演的内涵,并成为审美价值观的表现。游牧民族发明的马球、滑雪等活动,则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贡献。

2.5.2 民间游戏[3]

(1)鹿棋鹿棋的起源非常久远,在阴山岩画中就已有展示。在阴山苏木***沟畔和乌兰察布草原上,都发现西夏至元代的鹿棋岩画,其形象与蒙古国和林出土的鹿棋十分相似,而与今天的鹿棋稍异;(2)蒙古象棋蒙古象棋蒙语称“沙塔拉”或“喜塔尔”,是古代蒙古社会就流行的一棋种。其棋盘、棋子布局和比赛规则都与国际象棋相似;(3)嘎拉哈 玩儿嘎拉哈,亦称玩儿“嘎拉喳”,是游牧民族骨类游戏之一,深为蒙古族所喜爱,后传到汉族地区,流行于儿童娱乐游戏中。嘎拉哈即羊膝骨,其玩法多样。在蒙古国,还保留了用嘎拉哈卜卦的习俗 [4];(4)古尔 “古尔”即牛的髌骨,也叫髀石。击古尔在游牧区有悠久的历史。髀石是在牛髌骨的中心部位灌以金属而制成的。母古尔的重量在150~200 g,子古尔的重量在150 g。

参考文献:

[1] 郭雨桥.郭氏蒙古通[M].作家出版社,1999:317.

[2]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13.

[3] 查干扣.肃北蒙古人[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5:277.

[4]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40.

Rangeland nomadic cultur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Ⅵ)

――Culture of daily life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y of Mongolian nationality

WANG Huiwen1,Kenamuge2,ZHANG Degang3,SHI Shangli3

(1.Gansu Animal Husbandry and Agricultural Bureau,Lanzhou 73000,China; munist Party

Committee of Subei County,Subei 736300,China; 3.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Ecosystem,Ministry of Education/

Pratacultur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Gansu Province/SinoU.S.Centers

for Grazingland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literatures review,the culture of daily life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y of Mongolian nationality was summarized.The ecological ethics is rich in Mongolian nomadic culture.They have their criteria for grassland utilization,environment friendly customs and controlling of flock structure and size in livestock production.The customs for water resource,forest and wildlife protection are kept in daily life.They have customs and taboo for hunting activities in terms of purpose,time and prey.Their funeral customs reflect the idea for grassland protection.It could be summarized that Mongolian people advocate the ecological ethics of respecting nature,awe of life,environment friendly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Key words: Mongolian;ecological ethics;nature value concept;customs;taboo

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Ⅵ)

学习

会计电算化传统会计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电算化传统会计,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方法的联系,会计电算化属于什么专业。1、记账规则发生了变化手工记账规则规定日记账、总账要使用订本账册,明细账要使用活页式账册,通过若干个套账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核

学习

海南的高尔夫比国际旅游岛还领先一步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海南的高尔夫比国际旅游岛还领先一步,内容包括海南国际旅游岛高尔夫,海南高尔夫之旅。王国强现在是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海南高尔夫球协会副秘书长、雅圣高尔夫管理机构董事长,但他笑称自己其实已经很久

学习

麓社·文学社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麓社·文学社,内容包括岳麓书社全文阅读,岳麓诗社电子书。梦回青瓦房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麓社文学社(西区)初2014级余芯瑶屋顶的青瓦,被山间风雨打磨得越发光滑了;檐下的风铃,被林间清风摩挲得越发清脆了;屋旁的石径被各色鞋履踩

学习

恸哭作文500字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恸哭作文500字,内容包括哭的作文800字,忍哭作文500字。在道过那一声言不由衷的问候后,戴着伪善的面具继续踏上那踩不出足迹的水泥路。沉闷压抑地活在世上,把自己掩饰到几乎变成另一个人,或许,也只有眼泪儿下来的时候,才能放得开

学习

玉米深加工技术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玉米深加工技术,内容包括玉米深加工的措施和方法,玉米深加工技术工艺汇编。玉米是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3位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

学习

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摄影师一览(上)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摄影师一览(上),内容包括历史上著名的摄影师,英国著名摄影大师作品。主题阅读:2011年6月的英国《职业摄影师》继2010年推出“摄影史上的坏男孩”和“摄影史上的坏女孩”之后,又推出了一份新名单,即英国历史

学习

综合监管 管在何处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综合监管 管在何处,内容包括综合监管制度最新消息,车驾管综合监管工作规范。既不越位,又不缺位、错位,是安监部门做好综合监管必须把握的尺度,也是近年来各地安监部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2012年广州番禺召开的全国安全生

学习

一个“镇反”人员的别样人生

阅读(33)

对于杭州人姚承霖来说,1951年多少有些意外。此前,他是上海龙华机场担任外事交往的负责人,隶属上海市公安局外交管理科,能讲一口漂亮流利的英语,看起来前途无量。此后,他成为一名被镇反的阶下囚,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那一年他26岁,

学习

CSO的三重门

阅读(35)

对于CSO(首席安全官)而言,应该将安全超越IT层面,要把相关的理念和操作经验跟企业内的所有部门分享。不仅要保证企业内IT应用的安全、负责产品的安全,更要向业界推广安全观念。2003年开始,梁国屏开始担任趋势科技的CSO,这让他立刻感觉到了前所未

学习

“大仙”李一

阅读(46)

张悟本刚刚淡出人们的视线,又来了个更大牌的“养生明星”李一。2010年7月26日,身穿道袍的李一扶着帽子登上了《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题为《李一非常道》的封面报道这样开头:他有弟子3万,其中包括马云、王菲、李亚鹏、杨锦麟、梁冬等人。后

学习

《金婚》婚姻心理健康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金婚》婚姻心理健康,内容包括金婚日记50篇,金婚的婚姻秘籍。新婚篇剧情回放一:(1956第二年)佟志和文丽新婚不久,便因为两人不同的个性、成长背景等出现矛盾,文丽自小娇生惯养还有点洁癖,佟志天性懒散又不修边幅,两人矛盾不断升

学习

世界自然基金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自然基金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作品,世界自然基金会如何帮助人们。不知从何时起,WWF公益广告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个城市的街头;有关它的新闻也以越来越重要的姿态,占据着新闻媒体越来越多的版面。到底W

学习

浅谈香港的FDI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香港的FDI,内容包括fdi香港,香港fdi增长率。香港是通往内地的大门及亚洲商业枢纽,其独特定位成功吸引了众多的外资公司在港开展业务。外商直接投资在香港半个世纪的发展以来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吸引跨国公司对

学习

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的使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的使用,内容包括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操作步骤,非线性和线性编辑软件的区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以其独特的优势出现在电视制作领域,深受电视工作者欢迎,现在大多数电视台已经普及了非线性编辑。

学习

蒙古族与马文化

阅读(158)

本文为您介绍蒙古族与马文化,内容包括蒙古族马图腾,蒙古马文化全集。一蒙古族马文化是蒙古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马文化在蒙古族人的生活中贯穿始终。据考古发现证明:马镫是在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由中国古代北方

学习

掀开农业文明时期的大汶口文化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掀开农业文明时期的大汶口文化,内容包括大汶口文化重点介绍的是什么,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大汶口。大汶口文化继北辛文化发展而来,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为6100~4600年,前后延续了大约1500年的时间。大汶口文化是因1959年泰安大汶口

学习

浅析杭州茶文化旅游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杭州茶文化旅游,内容包括杭州茗庐茶文化,杭州茶文化深度体验。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加了人文内涵,又弘扬了中华茶文化。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丰富

学习

浅谈广西南丹白裤瑶舞蹈文化中的铜鼓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广西南丹白裤瑶舞蹈文化中的铜鼓,内容包括白裤瑶族铜鼓文化,壮族铜鼓舞习俗。铜鼓在白裤瑶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铜鼓为舞蹈道具和舞蹈伴奏的白裤瑶铜鼓舞已经被列入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民族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

学习

北川新县城羌族文化景观的选择与建构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北川新县城羌族文化景观的选择与建构,内容包括北川羌族旅游如何规划,北川羌族自治县风光旅游片。地震后重建的北川县城融入了许多“典型”的羌族式景观,如对禹的崇拜及羌族民族服装的展示,他们经过被选择和建构在北川新县城中

学习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内容包括茶文化与健康论文1000字,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茶文化;社会体育教学;思路;应用茶文化理论是我国生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探寻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

学习

论黑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论黑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包括黑土文化的特征多选题,东北黑土文化。本文探析了黑土文化的历史渊源,概括了当代黑土文化的美学特征,并对黑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黑土文化来源于少数民族文化、流人文化、侨民文化

学习

爱慕文化先行者

阅读(25)

“文化先行”,在别人还没摸到文化门道时,先行的文化者已经从容徜徉于贯穿文化的各个通络里。新责任承担2008年4月29日,第五届中国服装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服装行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了新一届中国服装协会组织机构。在新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