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茶文化;社会体育教学;思路;应用

茶文化理论是我国生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探寻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近年来,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社会关系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是社会关系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大量研究表明精神文明越丰富、社会关系网越庞大,工作效率就能事半功倍。在这些之外正有一种既健康又能提高成功率的茶文化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即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既能使人获得身体健康,又能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加茶文化的理解。

1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茶文化观念融入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让、礼仪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因此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为丰富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健康第一”理念逐渐成熟,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体育修养,实施完善的体育教学方案,优化体育教学改革就更加迫切。所谓体育修养,实际上指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和相应体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素质,其主要包括自身体质状况、体育技能、体育品德和思维意识等非先天因素的综合素质、修养。

1.1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人们长期饮茶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饮茶从一种习惯,逐渐融入各种文化,并深化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而茶文化中有关道德、礼仪、规范的内容,就形成了茶文化观念。饮茶过程中所伴随的礼仪、规范也就形成了茶文化。而能够与整个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就是茶文化理念。实际上,茶文化观念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最突出、最有价值的内涵。

1.2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结合茶文化观念的具体内涵,我们可以看到以茶文化观念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礼仪规范,正是茶文化观念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因此,其应用过程中将更具有影响力。通过有效融入茶文化观念,能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对茶文化观念的理解和自身行为的规范。其次,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都形成了统一的茶文化观念,无论其形式如何不同,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优良道德观念,都能为学生成长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将茶文化观念有效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生学习体育提供有益借鉴。在帮助学生掌握优异价值观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最后,将茶文化观念融入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推动体育被传承、发展。当前教育的最大功效就是不同文化能被继承。因此在继承过程中,需要融入当前时代特点和丰富元素,实现更大发展。

2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茶文化作为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相关领域当中的研究重点也在社会的经济活动当中演绎着重要的变量和角色。受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各大相关领域关于茶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在最近十几年以来,体育活动及茶文化理论的研究也慢慢地被体育学研究界所广泛聚焦。茶文化理论与社会体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应用存在于五个领域:分别为体育相关企业领域、社区体育发展领域、健身参与领域、运动员成长领域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2.1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企业领域

将茶文化相关理论成果当中的社会关系理论运用在体育企业研究领域是茶文化相关理论宏观方面的一种研究方式,主要是采取了茶文化理论当中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北体大的著名学者易建东教授则是能够比较早的把茶文化相关理论与体育相关领域相互结合并且进行深入调研的研究者,易建东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茶文化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中,完整而又系统地描述了茶文化理论对我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广泛影响。他认为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茶文化可分为三类:纵向依属茶文化、横向连带茶文化、多向辐射茶文化,其中我们的多向辐射关系是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所得到的茶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其次便是我们的纵向依属关系,最后便是我们的横向连带关系。刘河旺等研究学者们在他们的《基于企业茶文化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文章当中,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的茶文化与体育产业集群的内部联系进行了深刻广泛的调研,指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中的茶文化充分展现了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与此同时体育用品的产业集群化又增加了体育用品企业之间的茶文化,并且能够非常有效地优化了企业内部之间的茶文化组织结构,为体育商品化产业的进步提供了更加优势的外部环境和机会。

2.2茶文化应用于社区体育发展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体育的发展领域研究和茶文化理论中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绝大部分是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的内容。刘艳丽、苗大培在《茶文化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文章中从多角度描述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公共服务体育的关系,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现有的文化背景、制度环境下,在建立社区体育及建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等相关方面需要进一步使用茶文化理论。武建文研究员在他的文章《论茶文化在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当中指出,茶文化应当充分结合物质和人力资源,茶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社会关系支持网络促进着社区体育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茶文化通过明确与社区体育机构这个共同体的认同感,帮助加快我国社区体育机构的成长。在武建文研究之后刘红存也发表了观点类似的文章,表示茶文化理论各维度中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网络都可以加快社区体育进步和发展。张宪丽研究员在他的《社区体育对茶文化的构造》文章中表示过,社区体育发展不但可以满足社区成员间的基本体育需求,而且促使社区体育群体之间的茶文化的增加。社区体育发展对社区成员之间茶文化的组成和构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人格性网络、削弱人们集体行动困难、发挥茶文化资源配置属性和形成社区互惠规范。

2.3茶文化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结合茶文化微、中观层次的研究,大部分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规范的相关研究成果。***君在他的《从茶文化的视角看村庄生活中的休闲体育》文章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农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们也逐渐参与各种休闲体育活动,这也是村民们的一种茶文化形式,促进其向上层社会流动是非常有利于的。赵栩博和张洪顺在他们的《从茶文化视野审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文章中指出,不同的学校要***思想认识到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是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利用学校的场地可以更加方便的为在校学生和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服务场所,与此同时学校也需要积极增加自身的茶文化,寻找自身茶文化当中的社会支持,建立健全信任合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学校在体育场所开放利用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4茶文化应用于运动员成长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与职业运动员成长领域中的研究和茶文化微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研究则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个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的获取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内容。厦门大学的徐延辉教授在她的《运动员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的文章中,进一步分析了职业运动员的成功与否与其职业声望和茶文化当中的联系,她表示人力、茶文化互为先决条件,是职业运动员们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这个研究发现对其他相关联职业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他还在《茶文化在辽宁省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的文章中,明确表示出了茶文化理论的有效利用对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运动员们拥有良好的自身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其有效利用社会关系中的力量促进运动员们个人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2.5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们的就业研究是茶文化理论在其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信任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河南大学卢曙光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茶文化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及对策研究》中对235名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后指出,茶文化的有效利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茶文化的有效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着学生就业机会、信息的获取,尽管普通毕业学生的社会关系十分薄弱可是体育专业的毕业学生相比较而言社会交往能力较强技巧较好,能够充分构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且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当前,针对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应用的研究成果很少,即使寥寥无几的几篇研究文献,中心也主要集中在对社会人亚健康问题的关注及社会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而体育活动与绩效相关联的文献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课题致力于从茶文化的视角去分析社会人的体育参与行为,于理论界来说不仅是一个新兴课题,也是茶文化理论与体育相结合的更深入探索。于现实考虑,从体育参与的入手去探讨社会人增加茶文化的方式也是为制定员工健身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怀华 廖文豪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迎春.实施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282-284

[2]梁兰颖,陈芳.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4):114.

[3]许娇,江志鸿.***学院体育保健课的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62-163.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视域;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发展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从广义层面讲,中国茶文化是一种从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既包括物质成果也包括精神成果。中国茶文化有机结合自然、社会和人文三类科学,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内涵。正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茶文化建设》所讲:“中国茶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同时也是古老的传统历史文化,它所囊括的内容多方多面”。仅就国家***治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的是崇德忠民;仅就伦理道德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礼敬诚信;仅就人文素养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琴棋书画;仅就社会民生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远神近人;仅就知识道理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格物致和;仅就哲学思想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仅就个人德育而言,中国茶讲究廉洁奉公;仅就个人心境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去浮消躁……等等。因此,中国茶文化可作为传统道德的守护者,可作为思想智慧的传播人,也可作为健康生活的指导者。

1中国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笔者认为,中国茶文化具备的德育功能具体表现于如下几点:

1.1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茶文化拥有长达4700年的发展史,自始至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在整个亚洲文化占据绝对精彩的地位。中国茶文化整合儒释道三家哲学理念,并不缺少应有的中华美德。中国茶文化结合传统哲学思想、美学理论与伦理学,涵盖学科门类繁多,不乏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当代师生势必成为继承与发扬的集大成者,因而在茶文化视域下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研究是必要的。

1.2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

中国是茶之故乡,产茶最初始于神农氏,然后兴盛于唐宋,至今被推崇为“国饮”。而全世界饮茶的国家几乎覆盖全球,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与中国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英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曾将中国“茶”列为对人类拥有重大贡献的发明,与“四大发明”并列齐名。中国茶树种类非常多,且资源极为丰富,茶叶制作工艺一应俱全,所产茶叶的品质可谓风味绝佳,中国茶叶覆盖全球160个国家或地区,俨然跻身世界三大饮料行列。有人也大胆预测,中国茶在未来必然成为二十一世纪“饮料之王”。另外,从各国语言对中国茶的翻译来看,很多如俄语、日语与汉语“茶”的读音极为相近,英语“Tea”则与中国闽南语读音一致。因而,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让这一代年轻人更为深入地去掌握中国茶的发展历史和重要贡献,可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可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1.3培养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

中国茶文化自身蕴含教导新一代年轻人如何立身处世的道理。比如,白族“三道茶”意喻“一苦、二甜、三回味”,以此警示新一代年轻人在立身处世方面要多吃苦、要努力勤奋、要常思人生价值。一道清茶喻示人生苦尽甘来的道理,自由一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韵味,好似庄晚芳老教授曾倡导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茶德。前国家***同志也曾以“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倡导“以茶代酒、廉洁奉公和勤俭节约”的大众风气。由此可见,茶文化视域下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可利用中国茶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当代年轻人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

1.4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中国茶道讲究“和、敬、融、理、伦、性”,非常注重于社会人际关系的打理,以中国茶道精神要求国民和谐处世和团结敬人。中国茶文化活动可将一些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的人拉回到现实生活中,与人交际、与人活动。组织中国茶文化活动或茶艺实践,通过认识茶文化、感受茶文化,在同学之间产生共同爱好,无疑可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对如何在社会交际中打理好各方关系,实际就是一种增长社会交际能力的过程,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茶文化视域下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可利用中国茶文化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1.5养成文明知礼的性格

文明知礼是个人高尚品德的最高礼仪。孔老夫子有曰:“人无礼,无以立。”中国茶文化是一种东方化的教化礼仪,中国自古至今就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乃基本待人接物的礼仪形式,正如:“客人来了先问好,净手烫杯把茶泡。泡茶之礼有门道,水满七成最为妙。凤凰点头三鞠躬,动作连贯手灵巧。双手捧茶敬客人,微笑致意有礼貌。”茶礼还涉及如何选用茶具还是要遵从客人意愿的。中国茶礼暗喻人情、教养和礼遇。庄晚芳又言:“茶道是通过一种饮茶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由此可见,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可利用茶礼教化,从新一代年轻人品茶中养成文明知礼的性格,继续传承中华美德。

1.6养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

喝茶有益身心。中国茶圣陆羽也认为茶具有缓解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和百节不舒等功效。明朝顾元庆在其著作《茶谱》中写道:“人饮真茶能止渴、消痰、少睡、利水道、明目、易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以一日无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收录涉及茶草的药方多达17个,而民间偏方引用茶草更为广泛。据多国科学家的共同研究与分析表明,茶叶还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和抗衰老等功效。***元帅总司令也曾作诗赞美茶:“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常年饮,延年益寿法”。由此可见,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当代师生养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

2弘扬校园茶文化与增强师生道德修养的可行途径

从上一节内容可知,中国茶文化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可谓良好资源,然而仅作为潜隐式的道德的教育形式,如欲短时间内得到好的效果显然是不够现实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师生自我的人生价值取向、思想品质塑造都会在此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将基于茶文化的教育理念完全融入高校道德教育发展战略,且作为高校长远发展的工作目标,方能实现真正的道德教育功能。那么,弘扬茶文化与增强师生道德修养的可行途径有哪些方面呢?

2.1公共选修课增设有关“茶”的文化课程

中国茶文化精髓至深且内容包罗万象,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高校应在每个学期开放的公共选修课增设有关“茶”的文化课程,该课程可利用多媒体介质面向师生详细介绍茶叶的生产、历史渊源和相关文化的发展等等,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有个大致的了解。另外,因课时有限,可分课时为师生介绍有关茶历史的十位明杰人士、十本书籍文献、十首诗歌曲艺、十种名画墨宝和十大中国名茶等,充分让师生了解与掌握茶历史和茶知识。

2.2建设茶文化研究实践中心

由专业老师引导,高校师生通过学习茶道和茶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领会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倘若高校有建设茶文化研究实践中心的条件,可由师生自主经营,俨然一道亮丽的校园景观,这也是弘扬校园茶文化的可行途径之一,同时也能为部分师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可谓“双赢”。

2.3激励师生结合专业理论研究茶文化

经管专业的师生可从茶文化推广的角度来思考品牌营销;历史专业的师生则可从不同地域的茶来思量茶文化与茶艺术之间的联系;外语专业的师生则可从外国茶文化来比对中国茶文化的差异性。

2.4建立有关“茶”的社团或茶艺表演团队

高校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各类社团活动活跃于课间业余,是为高校校园文化最为精彩的一个方面。涉及茶文化,建立有关“茶”的社团应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最为瑰丽的一朵奇葩。通过“茶”社团可为高校师生提供一个静心研习文化、积极开展活动和主动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除此以外,借助于“茶”社团成立相关的茶艺表演团队,非定期地组织茶艺表演活动,利用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吸引更多师生关注中国茶文化,并为高校师生传递中国茶文化。

2.5每一学期定期举办校园茶文化会展活动

每一学期定期举办为期一周的校园茶文化会展活动,类同于校园运动会的形式。比如,高校可邀请国内外知名茶学专家莅临专讲,为广大高校师生了解中国茶文化、茶知识进行专题讲座,极大地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再如,组织形式各异有关“茶与健康”的广告宣传活动,倡导师生摒弃不良生活嗜好(如吸烟、嗜酒和熬夜等),养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作息方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茶文化内涵丰富多元,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对普通课堂教学的辅助与补充。笔者在弘扬校园茶文化与增强师生道德修养的可行途径方面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旨在通过强化中国茶文化教育陶冶师生情操、增强道德修养,并希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于公于私可谓相得益彰。

作者:徐秀娟 单位:中共张家口市委***校

参考文献:

[1]舒曼,胡智学,陈一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茶文化建设[J].农业考古,2015(4):19-21.

[2]邬梦兆.弘扬中华茶文化大力发展茶文化事业[J].农业考古,2012(2):44-45.

[3]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4]周树红,王建***,翁蔚.弘扬校园茶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4):24-26.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3篇

1.1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程度、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整体把握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修《中国茶文化》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家乡都有与茶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每次开课的第一堂课,笔者以湘西苗族风俗习惯中与茶有关的婚俗以及湖南特有的虫屎茶等为例,亲身体会生活中的茶文化。

1.2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求知欲

一方面,在讲解茶的分类命名、茶的评鉴冲泡以及茶水礼仪等相关章节,笔者将代表性茶类和茶具带进课堂,并就每种茶和茶具的特点及用途当场示范“绿叶红镶边”、“三龙护鼎”和“凤凰三点头”等茶艺用语的真实含义;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一种备用茶,推选代表初步判断茶叶品种和质量优劣,让学生对实物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收集地方名茶,或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大商场、超市和茶叶专卖店收集茶样,或自行调研茶叶价格和消费水平等。

2教学手段改革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把《中国茶文化》课件中文字、***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位化,并将其集成在一起,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茶的分类和茶的冲泡技艺等章节讲授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了教学短片“六大茶类”和“茶艺表演”等短片;在讲解茶文化在电影等艺术创作的作用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电影“绿茶”和“茶色生香”等片段中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以上多媒体技术将《中国茶文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多元化考核体系改革

3.1课堂笔记与出勤

课堂笔记与出勤占总分的30%,其中课堂笔记随机检查2次,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占总分15%;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缺课3次以上者视为自动放弃该公共选修课。笔者每次开课的第一节课重点强调了课堂笔记和出勤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出勤,并及时总结、记录课堂上的知识点。笔者在统计《中国茶文化》课程出勤时,每缺一次课扣3分,平时成绩少于12分。

3.2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占总分40%。笔者围绕当前茶文化的动态,准备了“茶文化发展是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茶文化与生活”和“茶与健康”等10余项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任选一项议题课后搜集资料,整理并制作ppt展示汇报,最后根据每组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每组汇报计时5分钟,教师及学生评委根据课件制作和汇报情况综合打分。以上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课程论文写作

课程论文写作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自主查阅科研文献和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术等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课程论文的写作是考核学生掌握茶文化系统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规定课程论文的框架,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写作规范要求。笔者以“爱茶者说”、“品茶品人”以及“茶品人品”等立题,要求学生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字数3000左右。以上课程论文写作部分占总分30%。

4结语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沉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国茶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公选课《中国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等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茶文化》教学改革的推行,丰富了课程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教学效果,笔者在《中国茶文化》后续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努力探索,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茶文化;必要性;重要性;研究

古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与辛勤劳作从茶叶生长、制作、饮用中得到启发,使其从最初解渴药用的物质功能上升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精神表征,形成了蕴藏传统审美意蕴的茶文化。传统文人将茶与自然、宇宙、人生融于一体,既体现了儒家中庸和谐、君子品德以及积极人生观思想,又彰显了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超越心态,还表达出佛家空灵、顿悟之文化内涵。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和文化精华,展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结合以及中国人精神风貌和修养境界,[1])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任凭社会的变迁、审美文化更迭,茶文化依旧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茶文化与学校教育研究成为热点,笔者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主要集中于:一是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如耿密的《论茶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析》等注重茶文化在高校教育的作用分析;二是茶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影响,如华东师范大学周亚东的硕士论文《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分析探索茶文化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教育策略研究[2]。关于茶文化与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比较少,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中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尤其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茶文化精神,让幼儿学习、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对于幼儿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有着重要意义。

1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必要性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意境深远,汲取儒佛道之思想精髓,构成独特的茶文化内容,也形成了茶文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茶艺表演以饮茶为主要内容,融合传统音乐、舞蹈艺术、造型艺术为一体的多元化艺术形式;如以采茶、制茶等为内容的采茶歌、采茶舞,彰显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如历朝历代的茶诗歌,蕴藏着古代文人审美情趣与高雅的内在修养。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第一站,其对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作用不言而喻,将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中,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也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精神品格、审美修养,丰富幼儿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语文学习。

1.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

儿童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的、具体的、直接的***形或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尤其视听结合的形式对于儿童更具有吸引力。茶艺表演艺术形式作为茶文化精神载体之载体,其在优美的环境氛围中生活化地、艺术化地展现茶叶泡饮过程,尤其是舞台上茶艺表演,融合了传统的音乐、舞蹈、服饰文化元素。[3]幼儿园老师可以将茶艺表演引入日常教学中,这种形象性、动态性、具体性又具有趣味性的视听结合的表演方式,与儿童思维特征与认知习惯相契合,让儿童优美的表演中,领悟中国以茶待客、交友的传统习俗,体味中国本土音乐、舞蹈等艺术审美文化,感悟茶文化的独特形式与精神意境。学前教育引入茶文化教学,从小处说对于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提高幼儿的审美文化,丰富儿童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从大处着眼,茶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当今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各国的竞争已从***治、经济等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1.2学习茶文化为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学生从小开始积累语文知识,由于我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处于断裂、脱节状态,小学教育正规、严肃,各科都有明确教学要求,比如语文要学会拼音、掌握多少生字词;而幼儿园教育以娱乐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听说读等基本能力,但无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因此,幼小衔接教育,尤其是幼小衔接语文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人文修养,帮助幼儿积累语文知识,为今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传统文学形式丰富多彩,唐诗宋词可谓是传统文化之精粹,其中不乏描写种茶、制茶、饮茶等诗词歌赋。如范景文的五言诗《蕉雨轩尝水》:“便泼洞山芽,雪花泛冰蕊。泉味与茶香,相和有妙理。细嚼润枯喉,泉脉湿灵肺,”结构简单、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缺诗词的意境之美,作者勾勒了一幅清冷空灵的品茶***,细致刻画了泉水与茶香身心感受。钱选的:“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陆龟蒙的“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等等诗句,传达文人悠然闲适的雅兴,以自然山水、林泉、松竹等为友的审美情怀,他们通过品茗的感官体验,展开心灵对话,从品味茶性中思考人格与精神,达到茶我统一的“和”美境界,因此,茶品及人品之说。[4]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在配上音乐与***画用形象而直接的方式让幼儿感受饮茶文化中幽香雅韵精神意境,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锻炼幼儿的由表即里的认知规律,帮助其积累语文知识。笔者只是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但实践教学中仍需要老师根据幼儿的认知与兴趣合理选择茶文化教学内容,如小班幼儿对童话故事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老师们可以选择茶文化相关的传说故事,民俗节日,让幼儿扮演角色置身其中,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茶文化。大班幼儿的学习可以适当引入茶诗词歌赋的内容,在老师的讲解与引导之下,体会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文化意境,丰富幼儿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2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重要性

2.1强化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情感教学是当前幼儿教育中重要方式,其对幼儿行为发展、思想认识等方面影响不容忽视,“社会个体的年龄越小,情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并且情感发展对社会个体的个性与人格的形成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5]中国茶文化中蕴藏着儒道佛思想的审美情感与文化基因,儒家中和之美在煎茶烹饮中突出了恰到好处的精致雅趣,与中华民族温和、内敛的民族性情有密切关系;道家崇尚道法自然,追求生命的超脱与茶性的俭而清和、自然淳朴相契合,于是古代文人大多寄情于山水,进而有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澹然无极而众美”的人生境界,也就成为历代茶人追求的生活目标;禅宗思想丰富了茶文化的超脱精神,通过喝茶来达到超越实体达到悟的境界,由此可见茶文化对于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儒佛道思想形成的不同的茶道精神,如庄晚芳的廉美和敬、陆羽的精行俭德等都有助于幼儿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强化幼儿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2.2提升幼儿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存在,无论处在何种阶段,每个人都要学会与人相处,幼儿由于自身特点,在与同龄人、老师与父母的相处中时常出现问题,尤其当代的幼儿,家庭条件好又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较为普遍,学前教育融入茶文化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幼儿文雅、尊师、友善、谦逊等的良好品德,提升幼儿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以茶会友等风俗历史悠久,茶文化思想中体现传统待人接客、为人处事之道,也表达“以德服人”、“德治教化”等价值观,这些无不体现在茶艺表演、茶诗、茶歌、采茶舞茶文化艺术形式之中,使得茶文化历经千古依旧成为当代社会交际的重要方式。学前教育中引入茶文化学习,可以熏陶幼儿的性格与品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道德思想的同时,也让幼儿们了解自已与他人相处中,应该多点宽容、忍让,懂得与人分享,让他们明白“以茶雅志,八方来客,一壶茶笑谈天下事”的社交方式,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实施文化战略强国的时代要求中,学前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必要。但通过怎样的科学策略将茶文化引入学前教育,是当前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由于幼儿思维特征、身心发展等的特点,对于茶文化的学习与接受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一方面国家与社会应该予以关注,可以将茶艺表演、采茶歌、采茶舞等改编成动画卡通的形式,用幼儿喜欢的方式让他们接触茶文化;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中老师应该钻研茶文化教学形式,通过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茶文化。此外,家庭教育中,父母也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茶文化。通过这些方式在学前教育阶段扩大幼儿对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更为传承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登云,冉光彩.论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J].兰台世界,2014(36):86-87.

[2]周亚***.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秦笑笑,张琳.背景音乐在现代茶艺表演中的渗透与熏陶[J].福建茶叶,2016,38(6):36.

[4]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等.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87-89.

[5]李道湘、于铭松.中华文化概要[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137.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革新,加上消费模式进一步优化,茶叶及茶文化已经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发展旅游产业,壮大旅游产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茶文化作为整个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茶文化为核心,可以延伸开发形成系列产业链条。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丰富,传统的旅游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具体需求,因此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完善发展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意义重大。本文拟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入手,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和意义,从而探讨研究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产品发展;融合探讨

从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看,目前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从南到北,由东到西都形成了广泛的茶文化,无论是茶叶产地,还是运输茶叶途径等等,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可以说,我国茶文化资源开发基础雄厚。随着人们旅游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已经逐渐成熟。而每一种成熟的思路都是在旅游市场影响和决定下有所发展的,而无论哪一种类型,都是在当地茶文化基础上,通过充分融入自然环境和该区域独有社会民俗活动,涵盖观光旅游、体验旅游等一系列功能的综合型旅游资源类型,通过发展茶文化旅游,将无限延伸茶文化产业链条,同时有效推动发挥茶文化内涵与价值。在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影响下,实现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1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分析

我国是茶文化产生的源头,经过几千年的成熟发展,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体系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茶叶生产,还是茶叶制作、运输,甚至是茶叶饮用等等,都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在茶文化形成的同时,就形成了与之相关的旅游活动和资源。而这些汇总起来,就构成了茶文化旅游资源。而有关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概念也有不同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茶文化旅游资源指的是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茶文化旅游资源是以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主题的,游客通过参与其中,可以充分感受到相应乐趣的资源形态。虽然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了各种界定,通过细化其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是从旅游的目的、旅游活动的类型、参与动机以及旅游活动的内容等各种角度切入的,因此其都是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某一方面认知,并不全面。而通过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定义茶文化旅游为: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基于游客对茶叶发展、茶叶生产技术、茶文化形成等一系列元素有较高兴趣而产生的内心驱动,其主要表现方式为:欣赏茶叶成长、生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参与到茶叶生产、制作过程,以及深入了解茶文化等。其参与目的是为了通过观光、体验、参与等一系列途径,实现自身内心的享受等。茶文化旅游资源是通过旅游开发方式对茶文化进行体系化开发的资源利用形式,其并不是一种***资源类型,而是将茶文化中可供旅游开发挖掘的资源予以开发的形态。可以说茶文化旅游涉及面广泛,其涵盖了茶叶生产的全流程,是各种旅游活动综合起来的结果。因此,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广泛,形成了体系化的资源系统。事实上,在游客参与茶文化旅游过程中,很少有人只参与其中某一种活动类型,其往往是综合性参与。

2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和意义分析

想要有效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旅游发展,就必须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这一基础进行深度挖掘,而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具体分类的过程,也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同时也是我们制定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基础和标准。

2.1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原则分析

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具体分类时,需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是相近和差异化原则。也就是在划分茶文化资源类型时,必须从其共同属性出发,将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源进行融合,通过差异化区分出不同类型,而通过相近性纳入大类。此外,要坚持层次分类的原则。其指的是茶文化旅游资源较为复杂,在区分大的类型之后,要逐级对大类资源进行细化,确保一一对应,避免错位现象。最后,是体系化原则,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多种资源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必须坚持体系化开发旅游资源,将其最终纳入整个系统,才能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2.2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划分依据分析

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具体划分时,首先要从其定义出发,通过具体定义来确定划分茶文化资源类型的范围以及其主要内容。其次,要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各组成项的属性来划分,比如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等等。最后,要对资源各组成要素,其产生原因,具体特点、表现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和依据。茶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多重要素,因此对其进行划分时,要认真依据以上三项标准。一方面,我们要结合三项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细化,界定其具体类型标准。而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由于茶文化体系涵盖了多重元素,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某一类资源类型,要有重点地进行资源类型划分。

2.3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分析

通过梳理茶文化旅游资源,结合三大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型。即:茶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如茶树、茶园和与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等。二是与茶相关的人文社会资源,比如茶叶生产古迹、茶馆、茶厂等等。三是与茶有关的社会习惯风俗等,比如茶文化节,茶博览会等。四则是与茶有关的文学作品等,比如描述茶的诗词、著作等等。五则是茶与其他文化融合形成的复合型文化,比如茶文化与民族文化,茶文化与宗教文化等相融合形成的复合文化等等。

3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具体思路分析

事实上,通过发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都是为了开发构建体系化旅游资源产品体系,通过有效结合市场需求,结合各区域茶文化特点及自身特点优势,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附加值的最有效挖掘。

3.1以创新为切入点,完善产品生产管理,注重旅游产品的品质

把控当前一些茶文化资源较丰富地区也陆续开始探索旅游产品开发,然而事实上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有效创新,以至于很多产品雷同率高,相差小,从而极大限制了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运营和产品开发。因此在进行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开发、发展时,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切入点,重视对产品的开发过程,通过有效研判市场发展趋势,充分结合客户相关需求,从而增加市场接受度。而在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时,必须注重整个产品的生产管理过程,无论是产品实物,还是相关服务,都必须重视强化管理,通过有效开展产品质量监督、品质把控,进而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体系化开发。

3.2结合茶文化特点,突出特色融入,提升市场竞争力

进行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出发点是茶文化,开发手段是旅游方式。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必须重复重视对茶文化资源深入了解,通过有效结合其特点,让开发的产品具有文化内涵,让产品开发素材更加丰富。此外,还要认识到旅游开发的最大要求之一就是特殊性,因此在开发相关产品时,必须对本区域茶元素进行深入了解,通过挖掘其中最大特点,结合有效的特色融入,从根本上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以资源特征为切入点,细化产品类型,构造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

构造体系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事实上就是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出发,结合特点切入,通过细化产品类型,实现完善产品开发。在研发旅游产品时,需要从茶叶生产、制作开始,通过充分融入游客的旅游需求,进而打造满足所有游客需求的产品类型。在茶叶生产地,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发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在茶叶采摘、制作过程中,结合人们参与式、体验式需求,开发相应旅游产品,通过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特点,进而塑造可供参与的旅游产品。此外,将茶文化、相关茶叶历史进行包装,开发成供游客研究的旅游产品。同时,也可以深化与茶叶相关的饮食、产品等衍生内容,增加茶文化及茶叶生产制作链条。可以说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就是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基础上,通过充分考虑、结合游客需求,细化各种产品类型所形成。

3.4重视市场元素,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

事实上,不管是从茶文化角度,还是从旅游产业角度考虑开发旅游产品,其最终还是由市场和客户来评判,市场反映如何,才是产品打造的重要依据,而在客观旅游活动中,任何一位游客在参与茶文化旅游活动中,都不可能只选择某一种旅游产品,游客会在旅游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组合。所以在发展茶文化旅游产品时,必须注重市场元素,从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出发,通过融入游客的消费需求,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品牌也是重要影响力,只有充分重视构建产品品牌,才能持续提升和发挥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影响力。

4结语

虽然我们有着雄厚的茶文化资源,但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极度缺乏。通过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及相应产品进行深度探讨,不仅能有效延伸茶文化产业链条,同时也是从旅游需求不断发展角度出发的。当前人们对健康生活和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因此茶文化旅游就成为时代消费热点,但目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未形成体系化思路,其不仅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同时也未能对茶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因此通过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深度细化,有重点的探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产品,将为深度挖掘这一资源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永生.论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学术论坛,2009(3):108-112.

[2]李海平.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8(2):55-57.

[3]李丰生.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理论探讨[J].经济地理,2005(4):577-580.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茶思维;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内涵,使其在当代仍然散发活力,与其他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体系。茶文化以物质文化为支撑,代表着民族的信仰和观念,也展示出茶文化和茶思维的强大生命力。这种特色文化与语文文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面对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内在乏力,外在创新度不足的情况,引入我国特色茶文化,促进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变革,可提升学生好的人文底蕴,并实现自我意识的提升。而如何有效融合茶文化与语文知识,推动语文教学的全面优化,是新时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茶文化思维方式与内涵

我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具有物质元素和文化精神的文化体系,而茶思维作为文化之上对个体有着价值引导力的内容,极具艺术和文化价值。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不但需要对文化精髓进行传播,还需要借助茶思维来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发挥茶文化体系更为深刻的作用。从育人的角度来看,茶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茶思维蕴含积极进取的精神,茶文化有着物质层面的内涵,因为茶叶生产与农业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不断的发展中,汲取各类文化内涵,形成文化交融的形态。早在两千多年前,茶文化就融合当时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儒家思想,为茶文化赋予新的内涵。其中影响茶文化最多的就是“修身”这一理念,要求饮茶者在文化氛围中沉淀自我,注重自我的方式和提升,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二是茶思维蕴含中庸的价值追求,茶文化内涵中的“和”强调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应如同茶叶生长一般,学会尊重规律并顺从规律。强调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一言一行感染人并改变人,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保持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的稳定。

2茶思维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创新的价值所在

2.1丰富语文人文底蕴,增强学生知识贮备量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为通过文学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并形成认知观念,为学生奠定认知世界的基础。针对这一目标实施的教学内容,大多以古文学和现代文学为主,其中古文学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表明茶文化与语文这类人文学科有着密切关联。以此为突破口,立足茶思维将更多茶相关的理念和文学理论,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增加语文人文底蕴,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增加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茶文化在长久的发展中,与艺术和其他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茶艺、茶经、茶诗、茶歌等,其中最具特色的诗词歌赋,可成为特色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认知。而贴近学生生活的茶文化,更能够降低传统文化的理解难度,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借助书籍等载体开展阅读活动,可使学生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的历程。使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形成对文化的认同感,并逐渐生成文化自信,不但使我国本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得到传承和传播,还利于奠定茶文化重要的地位,促进茶文化以及茶思维的推广与发展。

2.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优化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育改革深入的背景下,初中语文强调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改变以往教学模式过于关注学生成绩的问题,使教学重心落实到思想引导和道德素质扩展上,凸显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学科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文化知识,并能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茶文化经过几年的积淀和传承,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有着丰富的文学载体,蕴含着大量的道德思想,并在发展中完成品质的传承。从茶文化发展的角度作出分析,茶文化与饮茶的行为和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各民族群众在饮茶中注入的精神力量,使茶文化形成特色的哲学体系。在人们饮茶和感受茶文化营造氛围时,能够展示出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茶叶自身所具有的保健功能,以及浓厚的文化气息,更是对饮茶者进行熏陶,增加自我管理和修身养性的意识,促进思想品质和素养的提升。例如借助茶相关的阅读材料,挖掘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以此为案例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会从不同角度了解哲学含义,激发茶文化的教育功能,全面优化中学生的素养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有着崇高的理想,有着对文学等较高的审美观念和情趣,自觉抵制负面和不良的文化,实现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2.3促进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

初中阶段的学习作为学生确立学业目标,形成较强文学基础的关键期,只有学生有着对学习正确的态度,并形成对我国文化的认知能力,才能提升我国青年学生的素质水平,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的建设提供后备力量。然而,由于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使成长在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受着多元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思想观念的多元取向。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对我国文化的不认可,不但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播,还降低语文教学的成效。为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并借助创新的方法和内容,减少学生学习的抵触感。利用特色茶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茶思维,了解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修身养性的必要性。在无形的渗透中,改变着学生对传统文化刻板的印象。使初中学生在思想发展的关键期,受到茶文化的浸润,激发内心的强大能力,并受到其影响,表现在语文学习中,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对于文化的传承,也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最具有希望的青年群体,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理想。

3浅谈茶思维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创新路径探索

3.1深入挖掘优秀茶思维教学素材,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体系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创新中,深入挖掘优秀茶思维教学素材,不仅有利于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实现语文教育教学整体创新,还可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营造浓厚茶思维教育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茶思维能力,激发起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语文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多途径深挖茶思维教学素材,围绕教学目标,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创新。由于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在编写初中语文教材题型时,缺乏对茶思维内容的融入,而导致整个语文教学计划中缺少相关内容的体现。所以,就需要围绕茶思维,重新修订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一些茶方面的教育内容。有助于促进茶思维与语文教育教学相融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具有一定帮助。首先,在编写初中语文教材内容时,可以单独将有关茶思维的历史名篇定为一章节,在其中编写一些关于茶的发展历史、诗歌、文章及发展历程。也可将茶思维相关内容打散编写进教材内的各个章节中,实现对茶思维的完全渗透,以保证对茶思维的培养更加持续,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更加深刻。其次,初中语文专业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平台中广泛搜索有关茶思维的教学素材,整合语文教材内容,构建线上语文教育资源库,作为语文教材内容的拓展。以此来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做支撑。此外,如果教材内容编写周期较长,那么语文教师也可通过自定义一些茶思维相关教材,在与内容相适配的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普及一些关于茶思维的知识与内容,对于促使学生形成更为立体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3.2基于茶思维渗透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教育教学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有效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引导其全身心投入到知识学习当中,有效集中课堂注意力,实现高质量学习与教学课堂。因此,茶思维下的初中语文专业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模式,应以渗透茶思维为主,根据目前初中阶段学生个性特点、个体差异情况、发展需求等。秉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育人理念,建立在尊重学生课堂话语权与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成效。首先,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趣味性与文化性,语文专业教师应积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情景创设、案例导入等先进教学模式。围绕茶思维渗透目标,对语文课堂教进行创新。对于营造浓厚茶思维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茶思维的学习与掌握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相关内容时,语文专业教师可事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制作语文教学内容、茶思维内容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视频,时长为5~10分钟左右。之后在课堂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在一边直观地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相关知识,一边受茶思维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茶思维。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为学生表演一些功夫茶,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功夫茶全过程,并邀请学生上台学习表演与品茶。在这种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便会更好的集中,对茶方面的知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掌握,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和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并学习茶思维。

3.3依据茶思维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知行合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茶思维,可通过将茶思维中的知行合一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首先,可通过将茶思维与初中语文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事先设定以“三个一”为核心的能力目标,即“一笔兼有文质的文章”“一口流畅的口语表达”“一种合乎情理的思维模式”。之后在积极组织开展以茶思维为主题的朗诵、辩论、演讲、模拟情景小舞台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尝试采取一种合乎情理、开放谦虚的思考形式,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培育学生正确茶思维与三观的目的。其次,应结合生活实际,强调实践活动开展的连续性与层次性。在具体实践中,可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合理分配相应实践学习任务,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针对性。比如,有的学生写作能力良好,可鼓励其撰写能够体现茶思维的小剧本、主办报刊等,发挥学生写作优势,突出学生闪光点;比较容易羞怯自卑、不善言辞,则可尽量鼓励其多参与一些与茶思维有关的演讲、朗诵及课本剧的语文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整体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可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设计不同实践学习活动,有利于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理念。比如,针对低年级的初中生,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演讲、朗诵、课本剧的活动,强调解除他们的心理束缚,增强学习自信心;针对高年级阶段的初中生,鼓励引导他们定期参与社会调研、热点分析、基地实践等活动,鼓励他们走出校园,到社会上、茶企业中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有利于促使学生充分展现自身知行合一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定期在学校内组织饮茶文化内容演讲为主题的竞赛或茶文化知识问卷比赛等活动,围绕学生日常所学理论知识设置相应学习问题与任务。有利于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茶思维的知行合一思想,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将自身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3.4促进语文诗词与茶思维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通过以茶思维为载体,加大对茶诗的学习,教授识茶、泡茶、品茶等技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品味茶汤的魅力。对于促使学生进一步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受茶文化的不断熏陶,逐渐形成良好茶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坡《水调歌头》:“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征战,建溪春色占先魁”等等。此词详细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的情境和品茶的口感与体验,并将之描述得极为生动传神。因此,在学习此首诗词时,需要教师先教导学生学会怎样采茶、制茶、点茶等专业识茶知识。之后在诗人品茶感受的引导下,亲自感受茶叶的滋味与口感,使学生形成一种仿佛品了甘露一般舒畅的感觉。其次,还可通过在校内建设茶艺室,带领学生亲自到茶艺室进行自主泡茶、品茶与点茶,细细品味茶的甘甜、有神,从而便能深刻体会孙东坡先生的真情实感,认识到孙东坡先生为何独爱饮茶的真正原因。最后,在通过将诗词与茶思维相结合,生成特色创新校本课程,实现流动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浓厚茶思维渗透氛围。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不但要认识到学科素养的重要性,还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改变当前青年学生发展动力不足,学习被动的局面。然而,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学体制的影响,教师往往会过于重视教材内容的讲解,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以及丰富教学资源的应用,使学生接触到人文知识过于片面,自身的素养和道德品质得不到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和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主动转变观念,以茶文化为特色,将相关的文学知识带入到课堂中,并在阅读、写作等教学环节中,渗透茶思维和茶文化,增加语文的人文底蕴,丰富语文教学的层次感,有效带动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中,不但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激发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促进茶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也实现语文育人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心忠.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249-255.

[2]闫立兵.多媒体互动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策略研究[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3]张永琪.茶文化视角下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福建茶叶,2021(04):198-199.

[4]刘玉兰.基于茶文化的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福建茶叶,2020(12):222-223.

[5]李冬梅.妙笔生花花常在,灵动写作作不绝——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A].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2.

[6]许实霖.技工院校语文课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茶艺专业语文课为例[J].职业,2018(09):102-104.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饮料;比较研究

茶与咖啡、可可并列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受世人欢迎的健康饮料。茶自古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的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与诗、禅等等文化现象相结合,自古就有“品茗赋诗”的高雅之趣。中国的茶文化外延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日本的茶文化,被称之为“茶道”,作为后起之秀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将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做一个比较,研究他们的渊源与差异,发现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茶在产生之初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使用,从唐代开始茶才被人们作为饮料,中国人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茶文化开始发展和发扬。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品茗赋诗、饮茶赏景”等高雅的情趣,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神、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先秦时代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的初始阶段,秦代以后开始人工栽培茶树,但这仅在巴蜀地区发展。之后中国的茶树分布开始向东转移,茶叶开始商品化,饮茶的风俗开始在南方盛行。这时,中国的文人墨客开始与茶结缘,饮茶在高层人士中盛行,中国茶文化也开始孕育发展起来。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古代***治经济文化取得空前辉煌成绩的时代,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随着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茶叶的生产与贸易也越来越兴盛起来,茶文化也随着进人发展的繁盛阶段,唐代的茶文化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的茶文化从萌生之初,就带有东方文化的神韵和诗性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诞生于中国的唐朝。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一个里程碑,他所创造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受到世界茶学界的推崇,美国《茶叶全书》称赞他:“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由此陆羽被后世尊为“茶圣”、“茶仙”和“茶神”。《茶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基本框架的构建完成。在这一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和僧人来到中国学习禅宗佛理和先进文化,将中国饮茶的风俗带回了日本,自此茶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的高僧、贵族之间扬起了饮茶、喜茶之风。

宋元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史书上记载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在这一时期,“斗茶”之风盛行,“茶会”、“茶宴”等饮茶形式已经非常普遍,市民茶文化开始兴起。

明代是我国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代废止了一些制茶的弊制,极大了促进了我国制茶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在清代时期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经济发展变慢,这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与其时代相对应,制茶、烹茶等茶事又趋于繁琐,茶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大量的茶馆茶庄的出现又使得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进入近现代以后,茶亦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用茶来接待客人也是很多地方的待客之道。中国茶的种类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采茶、制茶的技艺也越来越高。至此,中国的茶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有了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并向世界传播受到广泛的欢迎,与咖啡和可可并列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受到世人的认可,被誉为“茶的故乡”。

二、日本茶道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805年日本人最澄将茶籽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茶开始传入日本,奈良时代是日本人饮茶的开始。据文献记载,弘仁六年(公元8巧),磋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磋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一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后来由于***治上***策的改变,中日茶文化交流曾一度中止。然而日本茶道从“唐风茶礼”变为“侨风茶汤”,即形成具有和式风味的茶道,却是数个世纪后的室叮时代的事了。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来中国天台山学习禅理,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将茶籽带回日本推广了新的制茶和饮茶的方法,此时饮茶之风在上层社会普及,本着念古咏新的理念日本茶文化在汲取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始创新形成新的流派,“抹茶道”初见雏形。

“斗茶”之风在后土御门天皇文明五年(1472年明宪宗成化九年,为日本足利幕府时期),八代将***足利义***退居银阁别墅(银阁寺)时,对斗茶产生浓厚兴趣。当时斗茶名家珠光(田村珠光,1423~1502)经能阿弥(义***待臣)引到身边,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产生了――珠光虽为日本“茶道”之正祖,但他的禅法却是承继一休宗纯禅师,而珠光的“茶道”精神,也是以一休借赵州一句“吃茶去”得开悟,并接过一休所赠宋僧圆悟克勤墨迹为衣钵,成为日本“茶道”的真正开山之祖。

伟大的日本茶道艺术家千利休(公元1522一1592年)在继承了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的基础上,真正把日本茶道由喝茶提高到艺术境界。他使日本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从茶禅一味的宗教氛围还原到淡泊寻常的茶道本来面目,并确立了日本茶道中重要的“四规七则”,所谓“茶道四规”即和、敬、清、寂。所谓“七则”即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时代持续了260多年。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在此期间,千利休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形成了许多的流派,其中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分别是千利休的后代,他们各自继承了千利休的茶风,人称三千家。几百年来,三千家一直保持着日本茶道正宗的地位。三千家相互合作扶持,为日本茶道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至此源自中国的日本茶道,在日本进一步被发扬光大了。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人现代时期,日本茶道自此开始稳定的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以此同时,北京大学的滕***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

三、中日茶文化之比较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洲汉字文化圈,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风俗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因为民族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也有很多差异。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既有共性也有不同,这里我们对中日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中国人喜欢饮茶,品茶,品茗赋诗是文人雅士的乐趣。而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日本茶道可谓将茶的泡制、品尝等功夫研究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着茶文化的精深。

中日茶文化的不同之处:

1.从茶文化的起点来说,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而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入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入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2.从两国茶文化的参与者讲,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当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之间盛行,这与贵族及僧侣热衷于欣赏唐物的风气是分不开的。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3.从民族性格来讲,两国的民族性格特点存在鲜明差异,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把茶文化越来越多的融入生活。而日本人生性严谨内敛,尊重传统,所以日本的茶道精神及茶道技艺秉承传统、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具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茶文化”在中国是由“茶之道”大全式的文化外延;在日本“茶道”,是以“茶之道”为载体而形成的单一文化现象。(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有宗教介入茶文化,或者说茶文化介入宗教,但未能形成专门化的宗教主题文化;在日本,由于茶与宗教同时传入,茶文化与宗教文化很快就合而为一,形成了专门的禅宗主题文化。(3)中国“茶文化”是普世文化――从一开始便自上而下地享受之;日本“茶道”是禅宗文化――只存在上层社会,古代与民众关系不大。(4)中国“茶文化”在早期即为中国精英文化之附庸;日本“茶道”始终为日本精英文化。(5)中国茶文化始终未离茶的实体,真正的是以茶为载体的文化,其归结在“热闹”;日本“茶道”其实就是禅宗文化的全部体现,到了最高境界完全形成禅修行为而可以无茶,其归结在“冷静”。(6)中国“茶文化”以其外延性,博大却难精深;日本“茶道”以其内证性,精深却难博大。

四、小结

通过对中日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对茶的历史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茶文化的比较研究,我们对于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有了相应的了解,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中日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共同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昆宁.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2]滕***.中日茶文化交流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茶道文化 影响力 传承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01

0 引言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茶道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入佛学,哲学等禅学之韵,使得茶道文化充满生活艺术。茶道在给人们的饮食生活带来健康保健功效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一种清新淡雅的享受。茶文化是茶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一支,它不同于一些纯理论的学科。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相对缺失的今天,茶文化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研究旨在大学生群体中践行大益“爱智美”三位一体公益项目,并寻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规律与效应的研究突破。我们认为,形成中国茶道的特有品质和时代内涵,有利于扩大茶消费在全民中的影响,从而促进茶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在全社会宣传茶道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这些领域的推进与发展有赖于茶文化教育的深入持久开展。

在茶经济时代到来的广阔背景下,本课题是面对21世纪大学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及市场需求与就业前景所作出的自适性调整与前瞻性立体规划,试***开全国高校研究的先河。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中国未来的茶道大师,振兴中华茶道的重任。

1 茶文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1 发展现状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亦是茶文化与茶艺术的发源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茶树和加工利用茶叶的国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改革于明,独领世界茶市场于清。几千年来,茶与中华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重视明显亚于对物质类的重视,茶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发展状况引起社会各界的担忧。

1.2 影响因素

1.2.1 茶文化风尚和观念局限

虽然各级***府和社会各界对茶产业、茶经济、茶文化、茶消费等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也举办了各类茶叶博览会和茶文化活动,但茶消费的风尚和观念仍然局限在少数群体和一定社会范围内。究其原因,一则中国没有形成符合现代社会精神、内涵一致的茶道文化,进而普通消费者还没有很好地将茶上升到精神生活必需品的层面。

1.2.2 茶文化从业者的断层与缺失

茶经济在消费环节的普及工作做得不够,少有从业者会选择与茶相关的行业,茶艺师面临极大的市场缺口。目前茶艺技能的培训与习得主要集中于农业院校的茶文化专业与社会上一些衍生的茶艺馆。这些茶艺培训的机构主要是培养专业的或临时性的茶艺师与茶叶工作从事者,培训内容及应用范围均有限,一直没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知与运用。从业者的影响力也往往局限在本行业内,对全民的影响不大,更不能对社会文化深层次的提升产生一定的益处。

2 大益“爱智美”三位一体公益项目内容与背景

2.1 项目内容

2010年起,大益爱心基金会首创“爱智美”三位一体创新公益模式,“爱”即爱心茶室、“智”即茶道课、“美”即艺术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茶艺技能、礼仪等全方位培训,将茶道课程、爱心茶室、茶道艺术团三者有机结合,整合校、企优势资源,达成多方受益的良好格局。同时也将滋味、品味、真味“三味一体”的茶道境界蕴含其中, 反映了从生理感受到精神享受到人生感悟个不同层面的价值及升华。截至2015年6月,“爱智美”大学项目已与全国88所高校达成合作,在39所大学建立了大益爱心茶室。而武汉体育学院是湖北较早与大益合作的院校,茶道课程的开展、爱心茶室的运营、茶道艺术团的活动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2.2 项目背景

2.2.1 ***治背景

21世纪是开放的时代,是活跃的时代,同时也是进步的时代。国家***以中华茶文化之“和”诠释中华文化的兼容。弘扬茶文化,创新茶艺术,推广茶科学,普及茶保健,发展茶经济,拓展茶旅游,享受慢生活,共建茶文明,是全面小康赋予当代中国茶人的历史使命。让平民茶饮进学校,进社区,进新农村。为生态环保健康而倡导绿色经济;为提高生活质量而倡导绿色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倡导绿色心理。正处于小康时代的我们需要在这样的盛世饮茶,品位小康。在此,响应***和国家的号召,大益茶开展“三位一体”的茶文化推广活动,也是对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大力支持。

2.2.2 经济背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国家经济战略也做了相应调整。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与作用不容忽视。文化进行新型产业化的转变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强大的带动作用。大益茶业集团是目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大益集团以传承为根基,以拓展为血脉,不断超越,成就经典。在继承传统优秀制茶技艺的同时,以科研带动创新,以技术引领发展,并将科研成果向全行业辐射,引领整个行业的工艺革新及技术的全面升级。大学生这一未来时代的主体也必然是经济的主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相关活动是对现代与未来经济推进。

2.2.3 文化背景

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纵观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与“琴棋书画诗曲”一道,成为中国文人最为重视的修身形式。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一片简单的树叶在历史长河中变迁出无与伦比的气质内涵,温润了一代又一代茶人。茶文化从中国传至日本、韩国,被Y合以禅宗思想和儒家文化,发展出独特的茶道、茶礼样态。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更应该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将茶者惜茶爱人的精神传递出去。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当代大学生的作用不容忽视。

2.2.4 历史背景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唐朝,盛于宋朝。随着中国古代***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也在不断完善。千百年来,不断被广大民众学者所喜爱和推崇。茶文化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优秀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茶道茶艺发展历史悠久,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受着岁月的洗礼,却仍然充满着勃勃生机,以昂扬的姿态不断地发展和传承。这也是我们推动大益“三位一体”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茶以载史,博古而通今。关于茶道文化,不仅有中国传统珍贵的历史,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美好精神风貌。

3 大益“爱智美”三位一体公益项目发展概况

3.1 传播文化,传递爱心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实践,在学生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形成了“博雅”文化特色和品牌。有“三味书屋”书吧形式的学习中心;有“三味书屋”书店与打印社;形成了以“博雅”文化为品牌的大学生实习基地。

武汉体育学院大益爱心茶室位于***书馆旁的梅花园,毗邻美丽的东湖之畔。茶室内环境优雅别致,陈设古朴淡雅,花香、茶香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轻松幽雅的学习交流环境。从理顺管理等多方面对上述四个项目进行了夯实与推进,取得良好效果。茶室是传播传统文化与拓展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载体。为广大同学营造一个轻松幽雅的学习交流环境,也使学生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茶艺的恬淡静雅,与武体推崇的体育精神有契合,别具一格,以艺通道,以武融哲,武体***书馆大益爱心茶室结合本校特色,开启公益之路。以“传递爱心,热心助学”为主题传递爱心助学的善行,演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两年来,举行各种公益活动近20次。

3.2 提升审美素养,丰富校园文化

茶道艺术团致力于培养内外兼修、茶艺精湛的学生,这里为120余人的学生“茶艺社”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也为其他社团提供了活动空间。茶道艺术团,将专业技能与茶元素有机融合,创编有自己特色的艺术作品,满足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爱・智・美”全面发展的需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经过培养,茶道艺术团的同学们纷纷走出校门,或代校出征赢得荣誉,或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自我,或因此才艺进入职场,充分展现了中华茶道在他们身上赋予的魅力和精神。武汉体育学院茶道艺术团在第二届最美茶艺师全国评选大赛武汉分赛表现优异,获得最佳创新奖。

3.3 传授知识,传达理念

茶道课程经申请由教务处批准列入教学计划, 用36课时安排茶道茶艺的理论学习,计2学分,并纳入考试科目。授课分为理论课(茶学、茶道、茶艺)和实操课(各类茶的品鉴冲泡展示、茶艺师的技能考评等),课堂进行理论讲授,将爱心茶室作为实训基地;两年来,有千余学生选修,成为全院最受学生青睐的选修课。从茶类知识的理论学习到走进茶室品尝感受;从茶起源的讲述到茶艺的勤学苦练;从对茶文化的粗浅认知到“惜茶爱人”理念的根植。在茶香的浸润中,同学们深深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激发起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4 大益“爱智美”三位一体公益项目的意义

从总的方面来说,大益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社会进步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茶产业方面的优秀后备***的作用。众所周知,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深度开发的潜能,发展茶叶生产和茶叶贸易,对促进经济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从茶本身所衍生出来的优秀茶文化,对人的身心也有潜移默化的净化作用,爱心茶室、茶道艺术团和茶道课都是以茶为依托,有利于为茶产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从而在市场上赢得人才优势,有利于可持续的l展。

4.1 以茶雅心,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大益“三位一体”项目是立足于一种公益性的发展,将大爱,大益,大美的品质得以宣扬。立足于发展和弘扬茶道,并与茶道艺术团相结合,丰富了茶道文化,也能提高个人的修养,通过茶事活动来体现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来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朴实古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都通过茶事活动得到传播。此次活动的开展,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4.2 培养自主创业和经营管理能力,为茶产业输送人才

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与实践的平台,自主负责茶室日常的运营、管理、财务监督,承担艺术团的节目创编、排练,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了自主创业与经营管理能力,储备大学生的就业正能量,使他们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中胜出。与大益茶道院,湖北陆羽茶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开办茶艺师双证班,学习结束并通过考核,授予大益青年茶道师阶位证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茶艺师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茶行业提供保证。

4.3 有利于调节大学生人际关系

“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示礼”系列茶文化学习与交流活动的开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推动茶道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从而有利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4.4 以茶倡廉,提倡茶德和茶人文化,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在当今社会中,商品大潮汹涌,物欲膨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心躁动,心理易于失衡,人际关系趋于紧张。而茶文化是娴静,健康的文化,它能让倾斜的心理趋于平衡,紧张的人际关系趋于平和。

总之,本项目对于激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中国未来的茶道大师,振兴中华茶道的重任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另外,对于丰富大学生活,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康生活理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还为国家培养内外兼修的高素质人才。研究项目的设立,还有利于推动茶道学科建设与学术方面的研究,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茶道美学、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事业中来,真正将茶道文化服务于社会之中。

5 大益“爱智美”三位一体公益项目的未来发展设想

5.1 以传统的特色文化为底色

不断融合和挖掘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传统的茶文化,增加在泡茶、饮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特色茶文化活动,为生活增添更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内容,同时加强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以期以茶为切入点,探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体验模式研究的新课题。

5.2 以美学的维度,传递价值,弘扬茶学

在茶室传递爱心的活动中,更加注意公益价值的传递,吸引更多学生投入到“惜茶爱人”的活动,弘扬“及时而优雅地行善”的公益美学理念。通过在“茶艺”的空间体验来指导人们更好的发掘美,欣赏美,表达美;纠偏茶事实践只注重外在训练,而不注重其人本意义的观点和方法;从而对其表象性特征能够有所突破,达到对中华茶艺更为深层次的领悟与认识。

5.3 发展弘扬茶道精神,注重茶与禅的统一

中国茶道要发扬自身的茶道精神。即要注重天人合一的生活观和世界观(主要体现在四个合一:自然与自然的内在合一,自然力与人为力的合一,个人身体与精神的合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精神气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茶文化所特有的特点。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禅的本质是贴近生活和体验生活,禅与人生,禅与社会关系密切,茶禅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升华是茶禅的共同的追求。所以大益“三位一体”的发展,应该注重茶禅的统一。

5.4 以人为本,进一步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大益爱心茶室是公益项目,公益要突出以人为本。目前,大学生最突出的需求就是创业就业,这也是***府和高校的需求。2014年***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次视察高校,最重视的也是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要整合资源,争取高校和大益集团更深层次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公益实践和创新创业的综合平台,进一步将茶室打造成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实际的创业就业帮助的组织。

6 Y语

总而言之,大益“三位一体”的发展,应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中国的茶道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文化以德为中心,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和谐,平静,平和相融汇。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残酷,人际关系淡漠,而茶文化中包含的“以和为贵”、“以茶修德”、“和气生财”的基本思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积极作用。茶道课、茶室以及艺术团的三位一体,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互通,感情的交流,对生命乐趣的享受,增加社会的人情味。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大益“三位一体”公益项目,在各个院校推行茶道茶艺,有利于培养未来的茶艺大师,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利于中国古老的茶道文化的传承。设立的爱心茶室和成立艺术团,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通过茶事活动,品自然之味,习传统文化,悟人生哲理,真正肩负起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自主创新创业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龚永新,张耀武.中国茶文化的特征举要,2011(1).

[2] 蒋碧秀.论我国茶文化及其社会功能.时代文学,2009(22).

[3] 程启坤.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会议论文,2008.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9篇

在日本事茶的36年里,他辗转于多个地方,把他对茶叶的改革思路和对茶文化的认知传播到各处。即使个人的力量微薄,还是给日本茶叶发展带来了影响。他是日本的茶叶使者,他喜欢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他坦言,日本的茶文化还很薄弱。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向中国求教。20年时间里他来往中国80多次,保持着谦逊的学习态度,我们从他身上也学到了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在中国,他仍是一位茶叶使者,搭建起了中日茶人的友谊桥梁。促进了中日茶文化的交融。

最初是茶叶选择了他

小泊重洋的父亲是医生。他的出生地大分县,是一个与茶最没关系的县。上大学时。他在岐阜大学农学部修的是水稻病虫害防治专业。虽也是农业,可与茶叶依然没有关联。毕业后,小泊重洋被分配到静冈县农业实验所调查研究茶叶的病虫害防治,做的是与他大学专业大相径庭的事情,直到这个时候,他还没见过茶树、没碰触过茶叶。可是往后的工作却包含了茶树栽培、茶叶制作等与茶有关的各方面事情,等于是摒弃了大学几年所学得的知识,要从头开始学习与摸索茶叶知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了与茶结缘的36年时光。说到这里,小泊重洋先生百感交集。虽然最初是茶选择了他,但在遇到波折与困难时,他反过来选择了茶。

白天时候,我们和他一起参观了浙江余姚的茶园。他说,那片茶园的生态条件很好,他很喜欢。只要是走到茶园田间,他心里那种发自内心的工作兴趣就萌发了。回忆起1962年,他刚刚接触茶叶时候,日本普遍种植的是当地最传统的茶树——“在来种”,这种茶在日本明治时期就种在那了,市面上95%的茶叫做“薮北”,是蒸青绿茶。当时市场不景气,果农比较富裕,茶农比较贫穷,他所在的实验所就是个清水衙门,不过这样倒给他和他的同事们提供了安静、闲逸的科研环境。在实验所的这段时间并不长,却让小泊重洋对茶的认识与情感从无到有。虽然当时的茶叶与他们的研究并不受关注,但他守住了那段清苦的时光,因为有茶做伴。

一波三折,却不离不弃

日本静冈县的牧之原有一大片茶园,1869年旧德川幕臣开始着手开垦那里的茶园,两年后,失业的川越人、附近的农家开始种植茶叶,牧之原渐渐发展成为东洋最大的茶园,每在新茶季节时,如鲜丽的绿色地毯一面铺开,成为静冈县的一大景观。

后来。***府机构在牧之原成立了茶之乡博物馆,小泊重洋成了这间博物馆的馆长,这时候起他开始觉得茶越来越有意思了。当时全世界关于茶叶专门建设的博物馆只有两个。一个在中国杭州,另一个就在日本牧之原。在6年的馆长生涯中,小泊重洋想把茶之乡博物馆做成世界第一的茶叶博物馆,因此他对年轻的馆员要求非常严格,每个人都要学会一门外语。以便在国际朋友来此参观时能流利地向对方讲解。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他如此严谨的工作态度,他的做法没有得到认可和支持。于是。带着万般遗憾,小泊重洋离开了茶之乡博物馆。

辞去了馆长之职后。小泊重洋选择回到学校。他在静冈艺术文化大学的博物馆进修硕士课程。毕业时发表硕士论文《茶文化与城市关系》,主要内容是谈如何用茶文化振兴城市。这个观点很新颖,他把多年来在茶叶方面积累的经验与心得都写进了文章里,得到了静冈县挂川市市长的认同与好评。当地***府采纳了小泊重洋的观点和建议,***策对当时的茶叶生产方式进行改革,生蒸茶与蒸青茶并举,打出茶叶品牌。但为此而成立的茶业部门委员会里却没有小泊重洋的名字。他对此的看法很乐观,至少日本的茶业有进展了,他投入的精力也是值得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日本袋井市的市长就看到了小泊重洋的光芒,邀请他到袋井市协助发展当地茶业。小泊重洋到中国宁波参加茶事活动,从“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上得到灵感。回到日本。便成立了“袋井茶文化促进会”。聊到此,他有些羞涩地笑了笑,“茶文化促进会”这个名字很好,便“抄袭”来用了。

茶文化是认可与包容

小泊重洋说,茶叶本身的研究比较狭长,茶文化的研究比铰广泛,有深度,所以他觉得在茶叶博物馆工作比实验所时候要有趣得多。他喜欢中国的茶文化。

十九世纪70年代后期,在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唐代的茶器和茶叶。受到邀请,他和日本的专家来到中国开茶文化研讨会,在这里,他的视野开阔了。觉得茶文化比自己想象中要丰富得多。1983年,日本静冈县与中国浙江省建立茶叶合作关系,小泊重洋更加频繁地来到中国交流茶文化。有80多次之多。

在与中国茶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小泊重洋受益匪浅。他很羡慕中国对“茶文化”这三个字的提法,不仅能涵盖茶方面的很多内容,也很确切易懂。相比之下,日本的茶文化界比较闭塞,仓泽行洋先生发起成立日本茶汤文化协会,让日本人感觉只是一个关于茶道表演的协会。范围狭窄。很多人不感兴趣,后来仓泽洋行先生也反思,要改成茶文化协会。再比如说,来中国参加有茶文化色彩的活动,从日本本土来的茶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少,茶艺师和制茶师的比重更大,把自己的茶文化推向世界的意识比较薄弱。他认为日本茶文化落后于中国,是因为组织制度太严密,限制了发展,过于流于表面的表演形式。

当问及“茶文化是什么”时,小泊重洋毫不犹豫地说“认可与包容”。他解释道。原始人的生活也许只有草叶与皮毛,但是并不能否认那个时候所产生的文化。喜欢红茶的人不要排斥绿茶,不仅是茶文化,在所有文化面前,不排他是很重要的。

日本人的茶道、花道、剑道等,都强调“道”的修养,要战胜对方,光只是想赢是不行的,茶道也是一天要练习几百次,点茶的程序才会完美。点茶时不能有杂念,产生“无我”境界,超越点茶程序才会发挥点茶的意义。现在太强调点茶的茶具如何昂贵,动作如何优美,违背了茶道精神修养的作用。

让茶的世界变得单纯

谈到茶叶种植、生产问题时,小泊重洋笑着说,这是他的专业,茶文化只是他的爱好。茶叶农残问题是老生常谈,也无法避免。在日本人看来。茶叶中有一点农残都觉得不行,标准设定得很严格。而在小泊重洋看来,只要不超标,农残就等于零。因为生产过程一定要用农药,茶农如果遵守标准,在规定的时间使用规定的量就不会超标。对待农残问题,要用一个科学标准来衡量,并不需要过于苛刻。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第10篇

将茶叶资源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茶文化旅游是旅游发展的新业态,目的是体验茶叶种植及其生态环境、茶叶品饮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元素,这种融观赏、考察、参与和购物于一体的体验文化旅游,各个方面反映了休闲体验文化旅游相对于其他旅游形式的区别和特征,从一定意义上塑造和勾靳出了文化旅游的新形象。旅游景区形象塑造相对于旅游文化来说,虽然受旅游文化整体约束,但旅游景区形象塑造体现旅游文化的内涵独有一定的专业性、***性,这也是景区文化建设中的旅游文化形象塑造的核心问题。在分析景观形象设计的三要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江头贡茶生态农庄茶文化整体形象塑造的理念和思路,进而建议江头贡茶文化景观形象塑造的路径要突出“宋贡茶文化”。

【关键词】

贡茶;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茶文化

湘南产茶大县湖南省耒阳市,当地茶叶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以其品质优异在历代贡茶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江头贡茶文化作为古典茶文化的主要成分,中国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光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更兼具可开发的文化气息,其以涨水泡开其姿态飘若惊鸿,犹如白纻舞,李白赞曰: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世所希。[1]唐之磅礴繁华,而沿袭秦汉风骨的魏晋风流犹盛一头,更宜今世。江头贡茶生态观光茶园以高雅的江头贡茶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打造魏晋之玄妙,现倾城***之感,为今日红尘所累世人之养性修身之地。通过深入分析该项目实例的成功点,从而能对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根本思想与原则进行阐述,并希望对其他茶园能够有所助益。江头生态农庄生态农业景区位于湖南省耒阳市龙塘镇江头村,属于中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7℃~18℃,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337mm,日照时间近1640h,地貌形态属丘陵低山,植被覆盖良好。[2]土壤以红壤和黄棕壤为主,土质均匀,保水较好。在低山丘陵之间建有龙下冲小一型水库,呈倒人字形,水库分叉伸入到山丘各部,水面较大,水位较平稳。有联赞曰:碧水一湾,岭绵万里,江头画境景逾画;紫云盈野,茶贡千年,海内芳名茗更芳。梯田状地形由四周向中部的水库倾斜,地形变化丰富,三维空间感强,是宜游宜茶宜居的茶乡佳境。2008年9月开始,江头生态农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握紧拳头强力打造耒阳市千亩新式茶园—生态观光茶园,不仅能够带动产业联动,更兼具生态环保理念,江头贡茶生态观光茶园占地面积3508亩,茶园占景区面积65.56%。从公司成立时开始,每年均开地种茶,茶树长势良好。由于种植年代不同,各部茶园各有差别,部分茶园已形成很好的茶园景观,视角效果良好。景区内及周边天然森林长势良好,森林景观突出,植被郁闭度高,现有植物种繁多,以杉松、香樟、竹类为主,灌木茂密,可开发森林休闲健康旅游。

一、注重景观形象设计的三要素

(一)精准把握形象设计的风格定位

视觉形象中鲜明的形象最吸引人的眼球。如果在设计上遵循“师法自然”的自然式为主的设计法则,就能设计出视觉上纯粹、朴素、和谐的乡村自然风。而不同地区不同地域所打造的观光茶园自然也要有自身的特色,怎样才能保持基本的乡村自然风格的基础上有自身的鲜明形象,那就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域打造的观光茶园自然要有自身的特色。

(二)茶园平面设计突出主题形式

确定观光茶园的形象设计总则是为了指导并落实于具体的方案设计。景观空间则是指,由环境边线所界定的,各种自然或人造形成的软质或硬质元素所构成的三维立体。景观空间的坚实地面,即基面(或地面),我们这里称之为“平面”,它是整个景观空间立体构造的基础。因此,无论如何,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景观形象设计都避免不了要从其平面设计开始考虑。

二、塑造江头贡茶生态农庄茶文化整体形象的思路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现代人受到的社会、就业、亚级和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压力非常巨大,尤其是成功人士。他们会更加追求返璞归真,放浪形骸。有以下几个功能区域可以较为引导与满足他们的心灵追求。

(一)建立浮世绘长廊

浮世绘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通过浮世绘描绘当时社会与人们的风采可以给予人很强的代入感。

(二)强化文化歌剧与演出

将《世说新语》内容新编,融入现代气息,用歌舞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让人轻松愉快的欣赏,又能达到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注重传统歌舞表演

正如唐代李白的《白纻辞》中所云:“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世所希”。[2]让旅游在再朦胧仙境的古典艺术中,穿越时空的束缚,置身于那个以天为被,以地为衣的时代。

(四)塑造茶室与谈经室的贡茶文化氛围

《左传》言:“国于天下,有与立焉”。章太炎先生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学习传统经典,不光是对我国我民族之继承,更是为了使其符合今日社会主义精神,从而继往开来。使我中国屹立于世。同时对于自身的修养也是具有显著的提高效应,修养的增加,人生在世自然会更加和谐。

三、景观突出“宋贡茶文化”形象塑造的路径分析

(一)突出“宋贡茶文化”塑造理念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茶文的诞生、发展、传承有力的反哺了茶产业的发展。江头贡茶文化由来已久,苏轼有诗“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支斜更好”,贡茶产业只有在加强贡茶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播和建设中,才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本项目以茶叶为题,生态立本,山水展色,文化作魂。在设计思想上应达到“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肯去,青溪流水暮潺潺”使人在此忘却纷扰,饮茶论道,谈玄悟性,洗去红尘,再演魏晋风流。

(二)主题定位:以宋贡茶文化设计整体园区

人与自然协调的茶园氛围是生态观光茶园的核心要素,其受到地方风俗文化、自然环境、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的冲突等制约。茶园不能仅仅满足于满足喝茶,制茶等基本功能,在新时代更应该满足人们日益需求的精神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合新时代气息能够使茶园由死为生,充满灵性,升华其质。《咏茶叶》言:“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翻炒柴火煎。泥壶清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老聃悟道养雅志,元亮玄谈驱俗喧。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与南朝改用茶饭代以三牲祭祀由此可以看出茶在其精神文化境界上的所蕴含的修身、养性、怡情、尊礼的内质,决定了以茶为景观主体的场地带给人超凡脱俗,直抵本心之感。故此,建设茶园整体园区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必然与之相符合,在空间与结构上达成统一性。

(三)景观定位:与自然的统一性

自然与人工的统一性是当前景观规划追求最终目标,无论从建筑设计亦或者景观设计都不能片面孤立的进行设计。以江头茶园为例,应该在空间与结构统一的基础上,秉持“天人合一”与“致中和”思想来建造,在建筑中融入自然理念,在景观的塑造中融入茶文化理念,使得二者交互混为一体,不分彼此。

(四)目标定位:以旅游带动茶叶产业发展

茶文化旅游的核心基本点是以茶文化为本带动旅游休闲业的发展,其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旅游资源既可以满足现代旅游者对于文化、休闲以及精神层次的需求,又是健康饮品。消费者可以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去接触茶道,去静心荡心。同时还可以接触茶叶,采摘茶叶等使得其对茶更有直观的体验。茶园兼具生产、加工、销售、疗养、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在江头茶园中应当突出江头特色的茶文化内涵,通过空间与结构的统一性,改造旧有设施,利用一部分较好的茶道厂房,让消费者进行开放式活动,并利用壁画,浮雕,雕塑,文化演出等表现形式让消费者直观的感受到特色的茶与道、茶与故事、茶的演变过程等文化内涵。茶园休闲观光区依托园区丰富的茶场资源,开发茶道内涵,体会茶农生活等项目,更好的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江头观光茶园的主要功能性区域可以划分为以下:即,(1)修身、养性、论道,即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和谐统一的园区构造,促进人对自我价值增长的需求,并修养身心以便更好的开展事业。有效的满足了中高端人士的需求。(2)度假居住功能,特色茶庄、公寓式酒店、度假别墅。(3)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主要包括传统经典文化的研习与生态环保科技体验、农业科技种植、特色文化展示,为突出江头茶园文化内涵,通过壁画,浮雕,雕塑,文化演出等表现形式让消费者直观的感受到特色的茶与道、茶与故事、茶的演变过程等文化内涵。(4)商务会议功能,会议中心、商务会所。(5)休闲观光功能,让茶园变成游客的心灵港湾或第二家园,增加景区内新的文化体验与修身养为支持架构,培育景区的发展和效益的新增长点,亦是让客人感受不同于其他景区的新奇体验,并能够带给他们精神价值的提升与呵护。(6)服务、商贸功能,在景区修建茶文化广场、建立生态停车场与旅游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在文化广场两侧,以魏晋时期建筑风格为载体,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餐饮、购物等一体化的茶道区域。

总之,生态观光茶园是一个承载着茶文化的特殊景观类型,有着与其他游赏景观专类园不同的设计思想和原则。作为生态景观设计,不应片面地把重点放在设计上面,也不能完全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应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方是“致中和”。[4]这其中蕴藏着人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性与合作性。同时每地的自然环境并不相同,所以不能武断的硬性设计,而应该充分的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结合相应的社会文化等进行联合设计。通过每座茶园独特的文化与景观营建实现“茶文化创意旅游”能够促进当地多产业的联动。依托自然环境与特色的创意文化,以实现农业三产化、农业旅游化为导向对乡村土地进行土地科学的开发利用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乡村的有效成果之一。在我国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当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这使得农业生产效果不佳。就以茶叶生产来说,当前茶叶生产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如茶园生态系统的能源输入由有机能向石化能转变、外界环境污染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冲击大、茶园生态系统内的食物链由复杂向简单变化等。改变传统茶园生产方式,向生态茶园迈进,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小步。

作者:周怡岑 尹影 阳琴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苏春玉.对马鞍山地方舞蹈艺术发展的思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7:59~61.

[2]胡最,邓美容,刘沛林,王金国,田亚平.基于GIS的衡阳人居适宜度评价[J].热带地理,2011,2:211~215.

[3]徐红梅.现代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王慧,肖斌,张云鹏等.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205-208.

[5]朱玲.长沙市酒店绿地植物配置与多样性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基金项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茶文化与茶健康论文范文

学习

变电站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变电站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异常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内容包括变电站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变电站电压互感器失压怎么处理。【摘要】电压互感器在高压电网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其运行状态影响着电能计量的准确度。然而在实

学习

岭南园林余荫山房的地域性研究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岭南园林余荫山房的地域性研究,内容包括余荫山房是典型的岭南园林风格,岭南私家园林余荫山房的规划特色。【摘要】广州余荫山房作为粤中四大名园之一,系广府地区现存古庭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实例。它在庭园布局、建筑形式、叠石

学习

基于认知路径依赖的制度演化分析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基于认知路径依赖的制度演化分析,内容包括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分析,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案例。文章分析了认知、路径依赖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要更深刻地理解制度的产生、运行特征及其影响,应该从分析认知过程开始

学习

浅析当代高职生的思想新观念下的两大行为方式特点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当代高职生的思想新观念下的两大行为方式特点,内容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思想理论问题,结合新发展阶段谈谈对高职的认识。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但随着社会各层面的变化,大学生的

学习

国内众筹网站举步维艰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国内众筹网站举步维艰,内容包括众筹网站架构,各网站众筹方式多种多样。众筹,顾名思义,就是向大众筹资。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向广大网友募集资金。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门槛低,精髓在于小额和大量,不再以是否拥有商业价值

学习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技术研究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技术研究,内容包括电动汽车有几个驱动电机,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研究现状。摘要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作为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论文介绍了电动汽车常用驱动系统的种类及控制

学习

《天龙八部》新版的天龙八部现代版。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天龙八部》新版的天龙八部现代版。,内容包括天龙八部原版和新修版,修订版天龙八部和旧版天龙八部。第一幕(新东方托福培训班)虚竹:为考托福不怕苦,苦寒冬和酷暑,今年再考二百五,俺就回家卖红薯(坐)乔峰:一年一年又一年,年年考托福心

学习

构成艺术中的线探析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构成艺术中的线探析,内容包括构成艺术的知识点,艺术与构成笔记。摘要本文针对线条在构成艺术中的意义做出分析,线条作为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不仅在构成中起着非同凡响的作用,而且在所有的设计及其他领域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学习

2008中国直销十大最具价值职业经理人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2008中国直销十大最具价值职业经理人,内容包括直销成功人士有哪些,直销领导人特质。中国直销从来就不缺人,优秀的也很多,但我们要寻找的是最具价值的那部分。他们是能独挡一面的企业负责人,他们既要能帮老板做大企业,也要能带领

学习

杨子墨:我还只是一个新人

阅读(35)

业绩:杨子墨,一个有些中性化的名字。或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还很陌生,的确,杨子墨是一个刚刚步入歌坛的新人,她的首张个人单曲很快就要发行了。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大家都会认识这个笑容甜美,性感靓丽的女孩。漂亮的杨子墨其实在时尚圈并不

学习

高压变频器的维护和故障处理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高压变频器的维护和故障处理,内容包括高压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高压变频器驱动故障是什么原因。[摘要]高压变频器技术作为目前电机调速节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所带设备的重要性,变频器的

学习

浅析航空摄影与遥感技术的应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航空摄影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内容包括航空摄影与遥感的区别,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论文。随着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航空摄影测量发展拥有着新的机遇的同时航空摄影测量装备发展也面

学习

韩三平大佬往事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韩三平大佬往事,内容包括电影界真正的大佬韩三平,大佬韩三平个人简介。“是的,我已经退下了,”作为中国电影业近20年来最举足轻重的传奇人物,刚刚开完两会在家休息的韩三平如此轻松地回应自己的“退休”。从1999年出任中影集团

学习

越王珠宝:老字号也要会“放风筝”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越王珠宝:老字号也要会“放风筝”,内容包括越王珠宝老字号,越王珠宝信息。“风筝要怎样放才不会掉下来?才能飞得更高更稳?”在陈宝芳眼中,风筝就是入,就是企业。要放得好,就要“顺应自然,顺应风向。”立下祖训故事要从108年前说

学习

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家校共育中小学心理健康直播。学校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阵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A校是陕西省一所重点中学,近年来非常重视学

学习

设计创新思维分析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设计创新思维分析论文,内容包括创新思维论文,创新设计论文。思维是建立在人们对现存事物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经过大脑对这些现存事物的感性认识、理解、分析、总结等逻辑思考过程,从而对其本质属性做出内在的、联系的、间接的

学习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房屋建筑论文8000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论文1000字。民居建筑论文篇11.谈中国民居建筑的现状及意义当今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

学习

潜水员的心理健康调适和应对研究

阅读(35)

【摘要】潜水是一种安全系数小、风险较大的活动。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潜水装具和设备的性能日趋成熟,医学保障措施日趋完善,而心理因素业已成为各类潜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潜水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国家专业特殊工种之一,担负着执

学习

智能交通技术论文范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智能交通技术论文范文,内容包括智能交通技术论文1000字,智能交通系统论文写法。智能交通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智能交通;标准化;信息平台;应用对策;技术研究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rafficnetworkconstructioninC

学习

茶文化中通感现象及翻译

阅读(33)

中国是世界上茶文化发源地,拥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茶文化也对中国人的精神、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流传至今的茶文化典籍中,出现了诸多通感现象,或者说通感效应,为当代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绝佳的素材。运用了通感手法的茶文化典籍,表

学习

理论研究会计学论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理论研究会计学论文,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会计理论硕士论文。一、应收账款概念、特点及重要性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对其进行解释。广义的说,企业所有的债权性资产都属于应收账款,其中包括向

学习

俗语里的健康金句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俗语里的健康金句,内容包括关于健康的俗语,100句健康金言。多吃咸盐,少活十年这个说法虽然吓人,但很有道理。中国膳食指南建议,人每天应摄入不超过6克的盐,过高的盐分摄入会大大增加罹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