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论文篇1
1.谈中国民居建筑的现状及意义
当今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新建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些“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在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形式下,为形式而形式的思想潮流下,给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形式带来了毁灭性破坏,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另外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
住宅类设计模式的存在意义在于使传统的居住模式,能适应新时代的居民生活,它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民模式。传统居民模式,推陈出新的结果,为住宅设计增加了新品类,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现存民居是我国的丰厚的文化财富,它们的衰危与消失,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损失,住宅的类型设计模式的出现,给民居保护与更新以启迪,给民居在新的时代下开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传统民居模式,常受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限定,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属性,住宅类设计,易于表达住宅地域特征,而这种类设计模式也最易体现建筑师们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
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继承地方建筑的传统文脉是住宅设计创新的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持续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民居都是这种发展前景,有的悄然推出历史舞台,有的幸存至今或成为文物,或继承为人们提供一个“勉强”空间。因此,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候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续发展。
2.吉林概况及民居建筑的演变
吉林全境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东半部山岳起伏,长白山山脉屏障其东,地势甚为高耸。西半部分平原坦荡,是松辽大平原的一部分,松花江北流纵贯其间,构成肥沃富庶的地区。吉林境内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全境居民汉族、满族最多,朝鲜族和蒙古族次之。汉族大部分是清中叶以后由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居民来吉林开垦的农民,散居本省各乡镇,构成为本省主要居民。
吉林地方寒冷,除在房屋构造上采取保温构造外,并在室内装设取暖设备,使之发散热量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当地居民创造了火炕、火墙、火炉、火地以及火盒等等的防寒设备,增加室内的温度抵抗冷空气袭人。
吉林广大地区处于东北中部,在那里很早就有人居住,据考古发掘得知全境存在大量的石器时代文化,她属于北方的细石器文化。吉林顾乡屯何家沟,曾发现人类用火的残迹。当时,吉林地区居住房屋主要都是深穴(竖穴),后来又发展半穴居。以后的各时代由前期的小聚落,渐渐结成大部落,也都以穴居为主要居住方式。
蒙古族建立元王朝后,在居住建筑方面都利用当地材料建筑土屋,构造不坚固,因此今天的实例很少。十七世纪中叶明朝兴起后,吉林是女真人所居住的地区,他们居住情况应该和清初吉林民居一样,不过不如清代完备而已。明代中叶以后,女真的后裔,在东北地方扩大势力,至努尔哈赤于建州建立***权,向四面发展,征服少数部落,领土日广,形成后来的清代封建王朝。吉林地区正是清朝的发源地,三百年来,住宅建筑不断发展,并且由于汉、蒙、朝鲜等民族的杂居,在建筑上互相影响,又增添了许多内容。清时吉林设有将***,为最高统治人物。与京师之间,各有营运。所以因为***治上的原因,而增长经济上之繁荣,所以给吉林的建筑上带来了京师的风格。
3.吉林民居建筑的布局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简直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的布局特点。明确的流线好似画在人们心间的一副导游画,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到要去的地方。例如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城市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和西单,每个区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过胡同小巷,胡同中才是住家门户,有明确的流线层次;格局是组织建筑群体构***的关系,中国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网和其他从属建筑,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个明显的标志。把一组建筑或一座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村镇、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例如在福建土楼中,正房堂屋的部位有显眼的层层下跌式重檐房顶,主体建筑是非常明确突出的;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这些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建筑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在住宅中需要这种由公共性逐渐过渡到私人性的渐进的层次布局。如果不考虑渐进的层次,把许多房间混杂地罗列再一起,就不能反映社会与家庭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因此在规划布置一幢宅院时要创造一个这样的渐进层次,从入口公共性的部分引进至半公共性的部分,最后达到最私人性质的部分。
吉林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古代民居的类型,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材料的差别,民族习惯的因素,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而产生各类的形状和式样。式样之多,不胜枚举。在广大的住宅房屋中,吉林地区民间居住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因为地区情况复杂,虽然类型变化简单,但是,材料的运用、建筑设计手法,局部处理,却是很丰富的。特别是由于各民族长期居住所积累的经验,具体的处理和变化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些建筑手法今天仍可适用。
吉林满族民居建筑分为居民街坊、城镇大型住宅、乡村居住房屋三种类型。其中以“城镇大型住宅”最具有代表性:住宅的总平面大部分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也可以说是纵长方形,一般的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宅和宅分隔均用大墙(宅墙)相隔,大墙每面都和房屋建筑有较宽的距离,房屋在园子中间布置松散。厢房布置躲开正房,而不遮挡正房的光线,一但正房间数多,则院子更空旷,因而普遍来看院子较为宽大。它采取这样松散的布置,一是因为东北地区土地广大人烟稀少,建宅时可以多占土地,另外也是因为冬季寒冷,厢房躲开正房可以使正房多接纳阳光,如果厢房挡住正房则室内无光而阴暗寒冷。同时它布局松散还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根据当地住宅现存的情况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合院和四合院两种类型。以三合院为例:如上***所示,三合房是以正房为中心,由两组厢房来组成。两厢房的距离是根据正房的长度为标准,形成中间的院子,称之为前院或内院。在内院,正、厢房之交接处用拐角墙相连,即构成完整的内院了。三合房式住宅布置,因前端无房,开单间屋宇型大门,或者是四脚落地大门,面对宅的正房。四周用大墙(宅墙)围绕。这类布局的优点是:院子的前方开敞,采纳阳光,院子内部又可以通风,而使院子成为主要的活动中心。例如上***,内院的三合房各做五间、称为五正五厢,构成完整的内院。外院两厢惧为三间,作佣人居住,院子成横方形。
吉林地区的汉族居民绝大部分是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多半从事工商业或农业生产,分散居住在城镇和乡村。同当地的满族人民杂居在一起,修建了许多与满族民居相似的住宅建筑。在很大部分有与满族住宅相似的地方,所以在本文就不再多加以研究。
朝鲜族是吉林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在吉林省居住的约有七十于万人。朝鲜族盖房子曾受到汉族影响,首先看房场,看方向是否符合风水之说,后来一部分人反对迷信不相信风水,就开始任意布置了。每户人口一般在3至6口,平均每家人口约在5人左右,房屋的建筑面积根据人口数目作为依据,以一幢房屋为一户。在城镇住宅有间有简单院墙,而农村则全部不设门墙也没有院子,也不设厢房,为单幢***式房,这是朝鲜族住宅的特点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以院子为活动中心,而是以房屋内部为中心。因此对于朝鲜族的布置就着重对其房屋内部平面布置进行浅入探讨:居室是住人的房间,昼间用做居室,夜间则作为寝室。朝鲜族房屋居人房间的面积大,间数多,一房之内除掉厨房,牛房,草房,壁厨等房间外,全部为居住的房间。这些房间多半偏在左端。居室房屋有大间9—13平方米,也有小间4—7平方米,大小不等。各室用拉门相隔,前后门和拉门较多,出入甚方便,这样的设计富于变化,比较灵活。例如需要大房间时,室内就不必做间隔墙,需要小房间时,可以用轻体间壁墙分开。草房是朝鲜房屋内的一个房间,它往往是和厨房相连接,尺寸和房屋单间相等,实质上就是一间空屋当作储藏室使用;草房这一间屋的设置很有必要,在住宅中有实用的意义。例如汉族一般人家总有些杂物无处可放,都有仓房一间,用这个房间来安放。朝鲜族住宅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这样的房间。
但朝鲜族的房屋内部布置在有些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例如牛棚的布置多半设在草房的旁侧,如无草房则将牛棚设在厨房的近旁,或者是将牛棚设在草房的前端成为拐角形的房屋。牛槽设置在草房和牛棚之交,这样布置牛棚和居住房屋连接一起不甚合理。这些也正是朝鲜族居民在其室内设计的布置当中需要改变的问题。
在吉林地区居住的蒙古族历史悠久,他们向以游牧生活为主,经过长年的游牧而逐步走上定居。又因人口稀少,地域广大,散居较多,集居的村镇比较少,一村有几户至数十户人家。在蒙古游牧的地方没有房屋,他们都居住蒙古包,后来逐渐学习汉族,建设固定房屋。
蒙古族居住建筑分为旗王住宅、民间居住房屋两种,现以旗王住宅为例:旗王住宅的总平面布置采用汉族房屋的式样,根据地方习惯沿用农村地主大院的传统布局方式,在房屋构造上则吸取北京王府等四合院建筑式样。如右***所示,房屋在院子内布置松散,院子广大,房屋由各花墙接连组织在一起。院内以正房五间、厢房各六间、门房三间组成,并以垂花门和墙分隔成为前院和后院(内院)。前院较小,没有什么特殊的布置,后院做为住宅内的重心,四周做走廊和房屋前廊相接,包围成完整方形的院心。在大门以内二门以外栽植树木和花草,使得进入院中的人对宅院有深广的感觉。
4.总结
从吉林民居建筑布局的研究中可以窥见吉林民居建筑的民俗文化特色。吉林民居建筑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结合,但仍以汉文化为主体,是汉文化为主吸收了多民族文化的成分。大家知道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而吉林民居却发展了自己的建筑布局特点,其最具自己特色的代表是满族的“城镇大型住宅”;族建筑平面布置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蒙古族则采用农村地主大院的传统方式,其境内众多的建筑布局的形成和发展与吉林当时的人文、经济状况是相契合的。
吉林民居作为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具特色与影响的建筑,尤其是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为吉林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继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总之吉林民居建筑,内容很丰富,建筑构造上也有些特殊手法,同时也可以看出各民族各地人们为了生活需要,而发挥了巨大的智慧和创造性。它和全国各地民居建筑一样,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如气候、材料资源等,都是决定建筑形式变化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也受经济条件的一定限制,若是经济力量强,则房屋构造装修也随之而讲究,如经济条件改变,则建筑标准也随之变化。
民居建筑论文篇2
1.1藏族民居(1)青海藏族概况:藏族占全省人口的24%(2010年),是由古代吐蕃族群发展而来,进入青海的吐蕃人同青海地区土著的羌人、鲜卑吐谷浑人及汉人等交错杂居,长期融合形成今天的青海藏族。藏族素以牧业为主,兼营少量农业和手工业,游牧文化是藏族文化的主要内容。青海藏族中绝大多数人信仰藏传佛教,少数人仍信奉古老的苯教。按藏族语言划分,青海除玉树地区以康巴语系为主,其他地区均以安多方言为主,这主要是受巴颜喀拉山的影响。巴颜喀拉山主峰海拔5266m,不仅划分出黄河和长江源头水系流域,而且也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交通和信息地交流,逐渐形成康巴和安多的藏族语系区。(2)聚落特征:①类型多样:青海地域广阔、地理自然环境多样,加之藏族分布范围较广,因此藏族相对其他民族聚落类型多样,基本包含青海东部农耕聚落、南部山地聚落、中部游牧聚落三种类型(表1)。青海东部河湟农耕地区藏族多生活在脑山及高山地区,这里海拔多在海拔3000m左右,多从事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由于位处脑山及高山之间,地形多变河谷纵横,建筑依山就势,聚落整体形态灵活且松散。仅在一些河谷台地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聚落相对紧凑,但是依然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民居建筑之间参差错落。青海南部藏族聚落多分布在大山山谷地带,受青海南部整体海拔高度的影响,即使聚落是在河谷谷底,但是海拔也多在3600m左右,与山顶海拔多为5000m相比,落差将近2000m,高落差与小的水平间距,使得山体的坡度较大,约50%的坡度,因此聚落形态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极为明显,属于典型的陡坡山地聚落。受到大山的阻隔这里多交通不便,加之高海拔冬季严寒,常有大雪封山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致使聚落之间较为分散,只有沿同一河谷居住的村民相对联系较为紧密。青南山区藏族聚落整体上呈现规模小、形态松散的特征。严格来说牧区的聚落概念一定程度上是牧民的放牧点,牧民帐篷流动性极大,同时牧民固定式住屋变动性也较大,不同季节住居存在使用和闲置两种状态。从牧区放牧点较为集中的部分游牧点来看,聚落形态极为松散和自由,可以说是聚落形式完全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相一致,除小面积的居住空间以外,聚落中大面积的空间均为牲畜圈,各家院墙的形式也从农业区高大院墙变为低矮的牲畜院墙。聚落以外即是广袤的草场,聚落中看不到类似农业区的密集巷道和树木,唯有远山、牛羊和草场。②上寺下村:不论是东部农业区聚落和南部山区聚落还是牧区藏民游牧点,在聚落附近不远处往往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佛教寺院,形成藏族聚落典型的特征即“上寺下村”。有的村落紧邻寺庙,寺庙居于高处,居民区位于地势相对较低的位置,两者之间相隔一段距离,这与回族、撒拉族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有很大不同。③宗教设施鲜明:藏族聚落中“佛塔”、“经幡”、“玛尼石堆”等宗教设施十分普遍。虽然有些村落距离寺庙较远,但村中的佛塔必不可少,这是藏族聚落的重要标志。经幡在牧区表现为,用色彩丰富的“风马旗”组成的宗教***案,往往会把大量经幡布置在村落附近的山腰处,经幡规模庞大甚是壮观。玛尼石堆在石材充足的地区如青南山区分布较多,有的玛尼石是在道路两侧山体石壁上雕刻,有的是在村头入口处堆放。(3)住居形态:①形态多样。与多样的聚落特征一样,藏族民居类型相对其他民族最为多样,东部农区以庄廓民居为主,中部牧区以帐篷和土木房为主,南部山区以碉房民居为主(***2)。庄廓是东部农业区藏族民众普遍的一种居住建筑类型。从跨地域建筑视角看,庄廓是我国青藏高原藏族碉房建筑与黄土高原生土合院式建筑的一种结合,它集藏族碉房的厚重规整与汉族合院民居的院落空间双重特质于一体,呈现出西部游牧文化与东部农耕文化的融合,是青海特有的一种民居类型。藏族庄廓内院空间规整没有过多的空间转折,且内院植被种植较少,这与汉族、回族、撒拉族内院花园式庄廓不同,这主要是受到草原牧业文化的影响。作为游牧民族帐篷是藏族广泛使用的一种流动性居住建筑类型。黑色牦牛毛编制的帐篷作为一个家庭中核心的生活空间,可满足必要的住宿、饮食、储物等生活要求。与固定式民居不同的是,帐篷民居“地为床、天为被”逐水草而居,是一种流动的家。帐篷其构造形式相对简单,主要由牦牛毡布、绳索、支撑木柱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和具体功用帐篷的大小分为不同的规格,大部分牧民家庭用帐篷尺寸约为长7m、宽6m的长方形的平面形式。除大型的牦牛毡帐篷以外还有一种是行旅帐篷,空间较小一般长宽仅2m左右,可满足1~2人使用。从帐篷结构上看,其结构形式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很好地满足了游牧生活的要求。土木房多为牧区藏族冬季牧场的一种建筑类型,它具有冬季使用和夏季闲置的特点。冬季游牧民从海拔高的夏季牧场,转场到冬季牧场,在冬季里帐篷的使用率降低,海拔较低相对固定的土木房即成为冬季游牧民主要的住居建筑。该类房屋空间较小,往往紧邻草原溪流,周围配有大大小小的牲畜圈。牧区中土木房的分布也极为普遍,是游牧民除帐篷以外的另一种重要住居类型。碉房为多层民居,一层常做为牲畜间及杂物房使用,二层由主人房、起居室、厨房组成,在房屋北侧墙面外侧设置旱厕,三层多为老人房或者佛堂使用。从传统结构形式来看,为获得安全的建筑受力,一层很少开窗且空间封闭、低矮,二层开窗不是很大且多集中在南向,三层窗口较大可获得日照采光也最多,三层加之有露天阳台,空间使用率较高。②佛堂:虽然藏族居住建筑类型多样,但其中居住空间多会设置佛堂等宗教空间。佛堂紧邻卧室,内部供奉佛像等宗教信物,佛堂也常作为起居室。碉房佛堂多设在顶层,庄廓的佛堂多设置在正房一侧,而帐篷空间有限,佛像等宗教信物多放置在帐篷的中轴线上,与帐篷入口相对。③宗教设施:藏族不论碉房还是还是庄廓,宗教设施必不可少。住居院落中常见的宗教设施有煨桑炉、经幡旗杆、中宫等。煨桑炉、经幡旗杆多与中宫组合,放置在内院中间。中宫多是长宽3m高0.7m的方形池台,地下埋设宗教信物,中宫体现出藏传佛教中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中宫这种宗教设施多出现在东部庄廓民居中。④***旱厕:藏族厕所与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事游牧的藏族是不建厕所的,从事定居生活的藏民也是多属牧业地区或半农半牧地区,人的粪便被认为不洁之物,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一般会将厕所布置在室外。受到藏族“洁净观”文化习俗的影响,厕所一般相对***与建筑以外且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1.2回族民居(1)青海回族概况:据统计回族人口占青海全省总人口的14%(2010年),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地区。青海回族的来源有多种解说,主要认为元代从阿拉伯等地迁入,也有明朝时期从中原南京一代移民而来,元代是青海回族定居及初期活动的时期,明代是民族形成时期。回族信奉***教,宗教始终成为一种凝聚力量,规范着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回族有独特的生活习俗,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社区组织,与其他民族有着明显区别,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2)聚落特征:①围寺而居。青海回族多从事农耕,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川水和浅山地区,川水地地形相对平缓,但在浅山地区地形变化相对较大。聚落形态以清真寺为中心做放射状发展,形成典型的“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②高耸的礼拜塔。从聚落天际轮廓线来看,聚落最高的建筑即是清真寺的礼拜塔和大殿屋顶。③“尚绿”的建筑色彩。色彩在***建筑装饰以及生活服饰上特色鲜明,不论中式歇山顶还是阿拉伯式穹顶的清真寺,屋顶颜色多采用绿色。(3)住居形态:①院内空间较为宽松。回族多在北墙单面建房,院落空间围合程度不高,因此院内空间较为宽大。②正房多“一”字形为主。居住房屋在院内空间布局多以“一”字形为主,根据具体需要在正房东西两侧建有厢房。③屋顶形式“平坡兼有”。在门源至平安地区多以缓坡屋顶为主,在华隆至同仁等地多以平顶房屋为主。④净房。受***教义的影响,净身是每个***必须遵守的宗教习俗。
1.3土族民居(1)青海土族概况:土族是青海特有民族之一,人口约20万人,占全省人口3.6%。青海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另外在乐都、门源、同仁县等地也有土族聚居区。土族的起源众说不一,代表性的看法是,土族是蒙元时期入居青海河湟地区的蒙古族为主体,吸收了汉、藏诸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土族先民信奉多神教、苯教和道教,元明以后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种,但其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其文字多使用汉文和藏文。(2)聚落特征:①半农半牧。土族先民多从事游牧,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交流,学会种植后从高山游牧迁居到脑山地带,转变为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2]。②依山傍水。土族的聚落依山傍水,“依山”多是指脑山地带,“傍水”多是指山间河溪。③宗教景观。土族多信奉藏传佛教,聚落中宗教设施也是构成土族聚落特征的重要元素。(3)住居形态:①封闭紧凑。土族庄廓平面形式多采用合院形式,居住空间占据较大比例而庭院空间相对较小。②缓坡悬山屋顶。平中带缓、双面放坡以及悬山屋顶的构造形式是土族民居的主要特征。③角楼和坡顶门楼。角楼的设置主要是考虑粮食的储藏,门楼受到汉族坡顶建筑的影响多为坡顶,有直接镶嵌在庄廓墙上的单坡门楼,也有高于院墙的双坡顶门楼(***3)。
1.4撒拉族民居(1)青海撒拉族概况:撒拉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也有分散在华隆县甘都镇及其周边州区,在循化以东甘肃积石山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青海省撒拉族人口有10.7万人,占全省1.90%。撒拉族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元朝初年中亚撒马尔罕一带突厥乌古斯部落分支,迁徙经***、河西走廊定居于青海循化县境内。经过长期发展与汉、藏、回、等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3]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兼营园艺业,多数人家都有大小不等的果园,所产的冬果梨、核桃、葡萄等驰名甘青。撒拉族信奉***教,在生活、礼仪、习俗上均带有鲜明的***文化。(2)聚落特征:受到***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撒拉族聚落特征同样具备“围寺而居”、“高耸的清真寺”、“尚绿的建筑文化”等***民族聚落特征的基本要素,但从撒拉族居住的地理环境来看,依然具有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河谷绿洲。撒拉族聚居的河谷谷地的川水地区,犹如一片绿洲,聚落形态沿河谷呈带状发展。②形态紧凑。撒拉族在***“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的基础上,更强调聚落的紧凑和对空间的充分利用。③聚落类型较为单一。与藏族人口多分布广聚落类型多样的对比来看,撒拉族聚落类型较为单一,基本为紧凑型川水聚落形态。(3)住居形态:与类型单一的聚落相比,撒拉族住居空间形态却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篱笆楼。撒拉族传统住居建筑二层是使用当地柳条编制成篱笆,然后敷抹上草泥做围护墙面,当地人称之为“篱笆楼”。②内院园林化。撒拉族并不像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在庄廓内院设置中宫,而是在院内种植花木、果树用于观赏,庄廓入口也常设砖雕照壁,并由月洞门链接入口和内院。③空间形态丰富。撒拉族住居院落形态相对青海其他民族民居变化较大,其庄廓平面形态并不十分规整,趋向自由组合的方向发展。④“凹”字型住居平面。撒拉族民居正房平面为凹字形,但凹处上面是带屋顶的,撒拉族将这种带屋顶的凹字形住居形态称之为“虎抱头”。[4]⑤正房空间开敞。与其他民族正房空间感不同,撒拉族正房空间是联通的,中间常不设隔墙(***4)。
1.5蒙古族民居(1)青海蒙古族概况:据统计2010年底青海蒙古族人口9.9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75%。青海蒙族族主要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默勒乡、海晏县的哈勒景乡和托勒乡、门源县的皇城乡等地区。蒙古族进入青海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朝。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东返,灭西夏占领河湟地区蒙族族由此开始进入青海。青海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海西州的都兰、乌兰农业区的部分蒙古族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青海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蒙古、藏族都有祭俄博(敖包)、转山、转湖等传统习俗。(2)聚落特征:①聚落松散。青海蒙古族相对其他民族人口数量并不多,以至于没有出现类似汉族、藏族等人口较多的大型乡村聚落,蒙古族牧民多分布在牧区,以乡镇为单位分散居住。蒙古族农业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受生产方式的影响青海蒙古族聚落形态极为松散,在牧区即使在较为集中的乡镇,民居之间也多由牲畜圈、草料间阻隔,聚落空间宽松及形态自由发展。②放牧点。每户牧民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草场,在草场的端头是牧民的定居点,定居点沿道路两侧分布,每户之间相隔大约300m左右,每户的草场并排相联平面布局形态呈现鱼骨状发展。(3)住居形态:青海蒙古族多以蒙古包和土木房为主要住居类型,在东部河湟地区散居的蒙古族也多采用庄廓作为居住建筑,从民族特有民居类型来看,“蒙古包”仍是其典型代表。蒙古包是蒙古族特有的住宅类型,它是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蒙古牧民游牧生活的一种物质载体。青海牧区往往在同一片草场同时存在藏族的帐篷和蒙古族的蒙古包,说明两种民居形态均能很好的适应高原草原的自然气候环境,但外观上两者又存在较大差异。藏族使用牦牛毛编制帐篷形状多为长方形,蒙古族多为羊毛毡为材料的圆形毡包,两者居住习惯、建造工艺各不相同,体现出民族文化在住居形态的重要影响力。
2民居建筑文化多元共生的成因分析
基于以上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的分析,青海乡土民居建筑文化具有典型的多样性特征,多样性背后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宗教文化三个方面。
2.1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多样如前所述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是民居类型生成的主导因素,青海地域广袤、土地类型多样,这势必形成风格多样的民居类型。青海民居建筑类型主要有庄廓、碉房、土坯房、帐篷等,它们都是基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资源环境所做出的适宜建筑模式,[5]这也是高原特色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应该说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模式,青海高原多样的地质地貌类型必然形成多样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导致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根据青海土地类型,分为草地、耕地、林地、水面等,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不同海拔气候地貌条件有较大差别,由此形成了畜牧业、农耕种植业、以及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历史的长期演变发展中,各民族逐渐适应了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环境,形成各自相对成熟的生产方式,各民族各居其位、各得其所,构成高原地区多元民族聚居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正是因为每个民族从事着对方民族不同的生产方式,利用着其他民族不善使用的种植技术,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和睦相处、互通有无的社会关系。
2.3民族宗教文化多样青海世居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他们信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这在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汉族兼信儒、道、佛三教,藏族、土族和蒙古族多信奉藏传佛教,而回族和撒拉族信奉***教,除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多为全民信教,按照教义的要求,他们的生活模式、社会关系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以宗教为纽带形成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各个民族均拥有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设施,用以强化民族身份实现民族内在的凝聚力。纵观青海各民族宗教及民俗文化,他们拥有本民族的集体记忆、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这些都基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建立。
3结语
“文化的发展,无论是着眼于全球化,还是着眼于地方多样化,实际上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如何使民族、地区保持凝聚力和活力,为全球文明作出新的贡献,同时又使全球文明的发展有益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至于削弱或吞没民族、地区和地方的文化。”[6]面对高原地区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文化,单一化的某一种形式或方法并不能满足民居更新建设的实际需要,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不同地域环境及民族文化的差异。因此,在乡土民居更新建设中宜采用多样性表达方式,保护和传承高原地区多元的民族建筑文化。
民居建筑论文篇3
除了吊脚楼,武陵山片区其它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一定共性,遵循一定的规律。
1.1建筑选址
武陵山片区的建筑为民族繁衍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的根基和保障,建筑的选址往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经过一番仔细的勘测,才谨慎地做出选择。该地区民居选择因为地域环境和风俗习惯差别较大,但是总体而言分成四类:山腰、平地、高山台地及河边。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居民结合地理条件,顺应自然,在建筑上“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依山就势,在起伏的地形上建造接触地面少的房子,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同时,力求上部空间发展,在房屋底面随倾斜地形变化,从而形成错层、掉层、附崖等形式。总体而言,武陵山片区民居的选址特点为:枕山、环水、面屏、向阳,注重与周围环境的整体融合。
1.2环境营造
武陵山片区的传统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其所处环境相互影响,与其居民的人际关系和谐,最后形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建筑环境的营造非常讲究风水,如选址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在1982年,孙保罗在纽约的“太阳会议”上说:“风水世界观可溯源于对天文地理的仰视俯寨,也包含着深奥的精神感应。”这是一种勘天舆地,与大自然和谐协调的方法。在建筑环境营造上,居民在建房前都会请风水师卜算一下,这就包括“巡天、望气、觅龙、察砂、观水、定向、点穴”。风水学通常强调:崇拜自然、畏惧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所谓“居上山水间者为上”,建筑往往与山水、树木相结合。建筑的整体布局注重地域局部的小气候环境,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创造了山清水秀优美的自然环境。
1.3平面布局
由于家庭条件的和用地环境的状况不同,建筑的规模会有所差异,一般是由主屋和辅屋一起构成,形式为两面围合或者三面围合,有条件的可以修筑院墙,使其成为***的院落。建筑讲究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正房有长三间、长五间、长七间之分。大、中户人家多为长五间或长七间,小户人家一般为长三间,其结构有3柱2瓜、5柱4瓜、7柱6瓜。正中间的那间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用的。堂屋两边的左右间是“人住间”,各以中柱为界分前后两小间,前小间作火房,后小间作卧室,卧室为防潮都有地楼板。不论房屋大小都有天楼,天楼分板楼、条楼两类。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专放包谷棒子、瓜类,由火房燃火产生的烟可通过间隙顺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厢房的吊脚楼,楼后建猪栏、厕所。
1.4构造形式
该地区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居多,这与汉族的穿斗式建筑原理是一致的。三柱无瓜、三柱四瓜、五柱六瓜,三柱六瓜以及五柱八瓜是现存最普遍的构架形式。对柱和瓜的数量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主要是取决于房屋进深大小,其中瓜是指支撑屋顶但落于横梁上的竖向承重构件;柱是指支撑屋顶且直接落地的竖向承重构件。建筑属于穿斗式建筑。在建造时,中柱居中,带木柱竖成,上接楼枕、斜梁其上安置檩条,檩条上钉椽子,最后盖瓦。各部件之间用榫卯结构连接,形成统一而牢固的整体。
1.5材料特点
该地区传统建筑以木、土、石、砖为建筑为材料,为防止雨水腐蚀和蛇蚁的侵蚀,墙脚处多用石块等抗潮材料砌筑。建筑或独处,或群居,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较为常见的是依山势而建或是沿着河畔,但并非紧贴河畔建设,没有严格的对称,错落有致。建筑均建在向阳处,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宛若一幅自然的画卷,这也体现了居民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思想。传统吊脚楼民居建筑,拥有别致的形式和风格强烈的审美感受,同一种类型的建筑,也都是各具特色。传统的吊脚楼建筑多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这些几何体给以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这里的柔是指一种典雅灵秀之美,刚是表现一种挺拔坚实的美。
1.6装饰细部
由于武陵山片区的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木雕是它主要的装饰手法,一方面它的工艺精巧,疏密有致,造型活泼生动,层次清晰丰富;另一方面体现在用色上,并没有大面积使用突兀的颜色,而是充分利用材料的原有色泽与纹理,在小范围内采用一些鲜亮的颜色来提色,如蓝色和土红色。在装饰的题材主要是来自于本民族的文化像神话、***腾之类的。分为以下几类:
①字类:“回”字、“喜”字较为常见;
②锦类:用连续的团组成的额花纹;
③***腾:指的是龙凤呈祥、喜鹊登梅之类,寓意深远。
1.7艺术美学
许多典型的武陵山建筑形式都是半杆栏式建筑,一般悬空用木柱支撑。它具有翼角飞起,走栏周匝,腾空而起,轻盈纤巧,亭亭玉立等特征,多半已山势而建,或***或群立,在山林的映衬下,隐隐约约透漏出建筑轮廓,重重叠叠十分优美。武陵山传统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建筑形制也逐步得到改进,有很多新式建筑延续了这种建筑风格,出现了不同形式美感的艺术风格。
2传统建筑保护
对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需要做统一的规划。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风格因素,统筹考虑其村落布局、古村落景点、周边的自然环境要素等,集体表现在后期修建的建筑形式要与古民居的建筑风格相配套,植物设计时要充分的利用其乡土植物,使之与大背景相融合,这样规划实施出来的作品才能和原有的古村落统一起来。对于建筑高度的控制也很重要。许多武陵山的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数为一层,规划要基本维持乡土民居平缓、朴实的面貌,但村内若己有现代多层建筑,如镇中心小学、现代居民房等二层建筑时,檐口高度多为5.5~6.0m,三层建筑檐高8.5m,建议控制高度与环境现状协调。重要保护点内建筑高度控制为严格控制原有高度,核心保护区内建筑严格控制现有高度,改建建筑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6.0m,三层檐口高度不超过8.5m,以满足文物保护区单位周围地段和重点地段建筑传统风貌的保护要求。风貌协调区内按具体环境情况进行控制,严格控制传统建筑原有高度,新建或改建建筑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6.0m,三层檐口高度不超过8.5m,以满足整体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要求。对位于重点地段的一些新建的、近期难以拆除的、风貌较差、尺度较大的高度过高的私人住宅或办公建筑,采取外立面整饰,层数削减的措施,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重点文物点周边按照视线分析的结果控制高度,总体符合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严格控制周围山体,风景保护区(农田等)及地势较高处的新建设,新建建筑控制层数为三层,檐口高度不超过8.5m,建筑的新建,整改等均需有关部门严格审批。
民居建筑论文篇4
1.谈中国民居建筑的现状及意义
当今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新建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些“古宅”。这些年,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在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形式下,为形式而形式的思想潮流下,给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形式带来了毁灭性破坏,这些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另外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下,已渐渐被遗忘。
住宅类设计模式的存在意义在于使传统的居住模式,能适应新时代的居民生活,它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当前颇为雷同的居民模式。传统居民模式,推陈出新的结果,为住宅设计增加了新品类,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现存民居是我国的丰厚的文化财富,它们的衰危与消失,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损失,住宅的类型设计模式的出现,给民居保护与更新以启迪,给民居在新的时代下开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传统民居模式,常受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限定,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属性,住宅类设计,易于表达住宅地域特征,而这种类设计模式也最易体现建筑师们追求的人文主义精神。
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继承地方建筑的传统文脉是住宅设计创新的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持续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民居都是这种发展前景,有的悄然推出历史舞台,有的幸存至今或成为文物,或继承为人们提供一个“勉强”空间。因此,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候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续发展。
2.吉林概况及民居建筑的演变
吉林全境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东半部山岳起伏,长白山山脉屏障其东,地势甚为高耸。西半部分平原坦荡,是松辽大平原的一部分,松花江北流纵贯其间,构成肥沃富庶的地区。吉林境内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全境居民汉族、满族最多,朝鲜族和蒙古族次之。汉族大部分是清中叶以后由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居民来吉林开垦的农民,散居本省各乡镇,构成为本省主要居民。
吉林地方寒冷,除在房屋构造上采取保温构造外,并在室内装设取暖设备,使之发散热量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当地居民创造了火炕、火墙、火炉、火地以及火盒等等的防寒设备,增加室内的温度抵抗冷空气袭人。
吉林广大地区处于东北中部,在那里很早就有人居住,据考古发掘得知全境存在大量的石器时代文化,她属于北方的细石器文化。吉林顾乡屯何家沟,曾发现人类用火的残迹。当时,吉林地区居住房屋主要都是深穴(竖穴),后来又发展半穴居。以后的各时代由前期的小聚落,渐渐结成大部落,也都以穴居为主要居住方式。
蒙古族建立元王朝后,在居住建筑方面都利用当地材料建筑土屋,构造不坚固,因此今天的实例很少。十七世纪中叶明朝兴起后,吉林是女真人所居住的地区,他们居住情况应该和清初吉林民居一样,不过不如清代完备而已。明代中叶以后,女真的后裔,在东北地方扩大势力,至努尔哈赤于建州建立***权,向四面发展,征服少数部落,领土日广,形成后来的清代封建王朝。吉林地区正是清朝的发源地,三百年来,住宅建筑不断发展,并且由于汉、蒙、朝鲜等民族的杂居,在建筑上互相影响,又增添了许多内容。清时吉林设有将***,为最高统治人物。与京师之间,各有营运。所以因为***治上的原因,而增长经济上之繁荣,所以给吉林的建筑上带来了京师的风格。
3.吉林民居建筑的布局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简直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的布局特点。明确的流线好似画在人们心间的一副导游画,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到要去的地方。例如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城市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和西单,每个区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过胡同小巷,胡同中才是住家门户,有明确的流线层次;格局是组织建筑群体构***的关系,中国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网和其他从属建筑,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个明显的标志。把一组建筑或一座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村镇、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例如在福建土楼中,正房堂屋的部位有显眼的层层下跌式重檐房顶,主体建筑是非常明确突出的;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这些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建筑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在住宅中需要这种由公共性逐渐过渡到私人性的渐进的层次布局。如果不考虑渐进的层次,把许多房间混杂地罗列再一起,就不能反映社会与家庭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因此在规划布置一幢宅院时要创造一个这样的渐进层次,从入口公共性的部分引进至半公共性的部分,最后达到最私人性质的部分。
吉林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古代民居的类型,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材料的差别,民族习惯的因素,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而产生各类的形状和式样。式样之多,不胜枚举。在广大的住宅房屋中,吉林地区民间居住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因为地区情况复杂,虽然类型变化简单,但是,材料的运用、建筑设计手法,局部处理,却是很丰富的。特别是由于各民族长期居住所积累的经验,具体的处理和变化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些建筑手法今天仍可适用。吉林满族民居建筑分为居民街坊、城镇大型住宅、乡村居住房屋三种类型。其中以“城镇大型住宅”最具有代表性:住宅的总平面大部分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也可以说是纵长方形,一般的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宅和宅分隔均用大墙(宅墙)相隔,大墙每面都和房屋建筑有较宽的距离,房屋在园子中间布置松散。厢房布置躲开正房,而不遮挡正房的光线,一但正房间数多,则院子更空旷,因而普遍来看院子较为宽大。它采取这样松散的布置,一是因为东北地区土地广大人烟稀少,建宅时可以多占土地,另外也是因为冬季寒冷,厢房躲开正房可以使正房多接纳阳光,如果厢房挡住正房则室内无光而阴暗寒冷。同时它布局松散还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根据当地住宅现存的情况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合院和四合院两种类型。以三合院为例:如上***所示,三合房是以正房为中心,由两组厢房来组成。两厢房的距离是根据正房的长度为标准,形成中间的院子,称之为前院或内院。在内院,正、厢房之交接处用拐角墙相连,即构成完整的内院了。三合房式住宅布置,因前端无房,开单间屋宇型大门,或者是四脚落地大门,面对宅的正房。四周用大墙(宅墙)围绕。这类布局的优点是:院子的前方开敞,采纳阳光,院子内部又可以通风,而使院子成为主要的活动中心。例如上***,内院的三合房各做五间、称为五正五厢,构成完整的内院。外院两厢惧为三间,作佣人居住,院子成横方形。
吉林地区的汉族居民绝大部分是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多半从事工商业或农业生产,分散居住在城镇和乡村。同当地的满族人民杂居在一起,修建了许多与满族民居相似的住宅建筑。在很大部分有与满族住宅相似的地方,所以在本文就不再多加以研究。
朝鲜族是吉林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在吉林省居住的约有七十于万人。朝鲜族盖房子曾受到汉族影响,首先看房场,看方向是否符合风水之说,后来一部分人反对迷信不相信风水,就开始任意布置了。每户人口一般在3至6口,平均每家人口约在5人左右,房屋的建筑面积根据人口数目作为依据,以一幢房屋为一户。在城镇住宅有间有简单院墙,而农村则全部不设门墙也没有院子,也不设厢房,为单幢***式房,这是朝鲜族住宅的特点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以院子为活动中心,而是以房屋内部为中心。因此对于朝鲜族的布置就着重对其房屋内部平面布置进行浅入探讨:居室是住人的房间,昼间用做居室,夜间则作为寝室。朝鲜族房屋居人房间的面积大,间数多,一房之内除掉厨房,牛房,草房,壁厨等房间外,全部为居住的房间。这些房间多半偏在左端。居室房屋有大间9—13平方米,也有小间4—7平方米,大小不等。各室用拉门相隔,前后门和拉门较多,出入甚方便,这样的设计富于变化,比较灵活。例如需要大房间时,室内就不必做间隔墙,需要小房间时,可以用轻体间壁墙分开。草房是朝鲜房屋内的一个房间,它往往是和厨房相连接,尺寸和房屋单间相等,实质上就是一间空屋当作储藏室使用;草房这一间屋的设置很有必要,在住宅中有实用的意义。例如汉族一般人家总有些杂物无处可放,都有仓房一间,用这个房间来安放。朝鲜族住宅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这样的房间。
但朝鲜族的房屋内部布置在有些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例如牛棚的布置多半设在草房的旁侧,如无草房则将牛棚设在厨房的近旁,或者是将牛棚设在草房的前端成为拐角形的房屋。牛槽设置在草房和牛棚之交,这样布置牛棚和居住房屋连接一起不甚合理。这些也正是朝鲜族居民在其室内设计的布置当中需要改变的问题。
在吉林地区居住的蒙古族历史悠久,他们向以游牧生活为主,经过长年的游牧而逐步走上定居。又因人口稀少,地域广大,散居较多,集居的村镇比较少,一村有几户至数十户人家。在蒙古游牧的地方没有房屋,他们都居住蒙古包,后来逐渐学习汉族,建设固定房屋。
蒙古族居住建筑分为旗王住宅、民间居住房屋两种,现以旗王住宅为例:旗王住宅的总平面布置采用汉族房屋的式样,根据地方习惯沿用农村地主大院的传统布局方式,在房屋构造上则吸取北京王府等四合院建筑式样。如右***所示,房屋在院子内布置松散,院子广大,房屋由各花墙接连组织在一起。院内以正房五间、厢房各六间、门房三间组成,并以垂花门和墙分隔成为前院和后院(内院)。前院较小,没有什么特殊的布置,后院做为住宅内的重心,四周做走廊和房屋前廊相接,包围成完整方形的院心。在大门以内二门以外栽植树木和花草,使得进入院中的人对宅院有深广的感觉。
4.总结
从吉林民居建筑布局的研究中可以窥见吉林民居建筑的民俗文化特色。吉林民居建筑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结合,但仍以汉文化为主体,是汉文化为主吸收了多民族文化的成分。大家知道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而吉林民居却发展了自己的建筑布局特点,其最具自己特色的代表是满族的“城镇大型住宅”;族建筑平面布置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蒙古族则采用农村地主大院的传统方式,其境内众多的建筑布局的形成和发展与吉林当时的人文、经济状况是相契合的。
吉林民居作为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具特色与影响的建筑,尤其是民居的平面布局形式为吉林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继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总之吉林民居建筑,内容很丰富,建筑构造上也有些特殊手法,同时也可以看出各民族各地人们为了生活需要,而发挥了巨大的智慧和创造性。它和全国各地民居建筑一样,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如气候、材料资源等,都是决定建筑形式变化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也受经济条件的一定限制,若是经济力量强,则房屋构造装修也随之而讲究,如经济条件改变,则建筑标准也随之变化。
民居建筑论文篇5
民间的信仰、神灵的崇拜对建筑装饰有着巨大的影响。过去的江西虽地理条件优越,人们丰衣足食,但仍把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憧憬寄托在神灵的庇佑上,这种思想化作一种形在建筑装饰上体现无处不在。如龙、凤、龟、麒麟这四种神物都象征着祥瑞,它们是上天神灵,能消灾辟邪,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最为久远的传说。对神话人物信仰与崇拜也是随处可见的,如伏羲、黄帝、后羿、土地神、门神、灶神、关公,人们相信供奉这些神人,可使得家族树大叶茂、子孙富强。所以这些供奉便以多种形式出现在建筑结构和装饰中。古代的江西人对孔子、老子也是十分推崇的。当然“福”“禄”“寿”“禧”文字***案***形装饰在民间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古人认为“福”为木星,在春节的时候南北方都喜欢倒贴福字,讨个口彩,***个吉利,意思为“福”到了。光一个“福”字,在装饰***案样式就不下两百余种,由龙凤、松鹤、仙人、宝器、花鸟等组合而成的福字,福字还常与蝙蝠谐音,于是在很多建筑装饰***案中用蝙蝠来代替,还有用百福字组成的寿字***案,字中有字,妙不可言。“禄”则预示着人的仕途、财运。也因“禄”与“鹿”谐音,所以“禄”字的装饰***案也常常与“鹿”联系在一起。“禄”字书写的时候也常会把“礻”部刻画成一头站立着的鹿,“录”则用摇钱树、元宝或其他纹样来装饰刻画。“寿”字便很好理解,寿星原本为南极老人星,代表健康长寿,表现出人们对生命渴望长生的心理。人们常说:三星高照,幸福满,便是这个意思。“寿”字一直是人类追求生存愿望的象征。汉字中“寿”字有几百种书字方法之多,字体变化之大,***案性之强,应用极其广泛,在汉字中难觅其匹,而且每个“寿”字的写法都是一幅完整的***案,寿以圆形书写外轮廓进行装饰的谓之“圆寿”,书写以长方形为外轮廓进行装饰的谓之“长寿”。寿字在建筑装饰***案中还常以松柏、仙鹤、仙桃、灵芝、暗八仙等纹样出现。这种形意相间的***案刻画,可谓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案的典范之一。这些装饰***案多用于建筑的隔扇门、隔扇隔心与绦环板、窗户、裙板、房梁、栏板等装饰结构中,不但充分发挥木构架的材料性能,而且使得艺术与技术第一次如此完美地结合,让人分不清哪些是结构的功能,哪些又是一件纯粹的装饰构件由衷地赞叹。
二、流坑“三雕”
流坑民居的建筑以木、石、砖三雕装饰形式为主,说到“三雕”这里不得不提到皖南民居的“三雕”。江西民居与安徽民居同属徽州皖南民居的派系,江西民居同样有着绝好的“三雕”,砖雕虽不及皖南民居的精美,但石雕和木雕却毫不逊色,在木雕方面甚至超过了徽州的水平,这和江西的建材资源丰富是分不开的。江西盛产樟、檫、楮、楠、枫、银杏等树种,这些树种特别适合建筑装修及雕刻装饰,同时江西还有大量唾手可得的石料,这些条件都为江西独特的“三雕”技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江西民居中的大雕胜多,从窗棂到隔扇,从柱础到影壁、从斜撑到雀替无不精雕细刻,既美化构件,又丰富空间,再加上一些如油漆、彩画、贴面等技巧,使得装饰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为民居建筑增添了不少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彩画、油漆、贴面等也是江西民居建筑装饰中常用的技法,像轩廊、天花这些都是彩画的重点。流坑民居的彩画形式与其他民居有所不同,比如梁坊上的彩画不分枋心和箍头,而是一幅扇面画,把大梁绘画得似仙子般柔美。轩棚三面均可绘画,其多在花草粉底上绘制各种几何形或海棠、秋叶等形状的外框,然后再在其中描绘一些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鸟虫鱼等内容的彩画,其色彩清新典雅,笔法细腻,表现出江西民居建筑彩画的较高工艺水平。
三、江西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事的变迁,建筑的结构形式、建筑材料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那些优秀的传统设计和精美的装饰艺术都已经不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流失的可能,因此,如何把江西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用于现代室内外空间设计中去,势在必行。这样不仅仅是因为单纯地提高现代人们的审美意识或某种时尚元素的噱头,更重要的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和提高现代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一)借鉴与演变
江西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装饰艺术,大多是传承了中国礼乐文化中的幸福圆满的美学观。它将天、地、人、和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将美好的情感赋予在具体事物上,借物抒情。装饰的主题内容不仅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象征着过去人们希望改变生存环境的意志和决心。所以传统吉祥的建筑结构装饰是理想的、神性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民居建造艺术的传承,而且能丰富目前现代建筑中结构形式单一,没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状。传统建筑装饰语言形式讲究内外统一,其中除了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设计风格统一外,还包括装饰细节中的大小、色彩、质感、肌理、过渡、衔接的统一,更包含了与周边的地质环境的高度统一和融合,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这些方面,传统的优秀建筑装饰语言能给中国当代建筑装饰设计许多经验与启发。所以当代设计一方面,应从建筑设计本身去传承其丰富的装饰的内涵;另一方面,当代建筑在结构、材质上虽已经改头换面,但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建筑装饰的表现形式、构成特点、文化内涵、***案设计等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研究从而进行抽象提练,把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抽象为一种符号特征。当代建筑材料的多样性,同样可以运用在这种最有强烈传统特征的语言符号中去,使这个元素符号成为一个很好的连接体,既承前又启后。
(二)对现代空间设计的启示
在现代空间设计中不乏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具有传统元素的现代空间设计方案,深圳万科润园第五园设计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项目主打特色是现代中式建筑风格,依循“岭南四园”的思路,建造了崭新的住宅小区。其实岭南民居与江西一带的民居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称之为江南民居范畴。第五园融合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建筑风格,把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白墙黑瓦简洁的外观和色彩很有意境的和谐美,营造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表现出了传统的古典雅韵,又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简练。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方案,全部采用的是江南民居中的黑、白、灰色调,这样的色彩既有传统的文韵,又有现代设计的高雅。另外,古建中常见的格扇、罩、屏风在现代设计中也大有用武之地。这些装饰构件在过去的主要作用是起着分隔空间的作用,在现代空间中,它们可以基本不加改动地运用在现代空间中,除了有分隔空间作用,还有寓意富贵吉祥的含义,是许多高档酒店,饭店常用的装饰手法之一。这此设计案例都给我们在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只有这样,中国的传统艺术精粹才会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四、结语
建筑是装饰的载体,装饰是建筑是文化内涵的体现,两者之间在结构造型上应当是一脉相承的。本文通过对江西传统民居装饰特征的分析,希望能对发扬江西地方传统文化有所帮助,也为现代建筑空间形式追根溯源。
民居建筑论文篇6
自古以来,徐州是最有名的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上也是“洪水走廊”。明天启四年(1624年),河决奎山堤,户部山分司主事张璇将户部徐州分司署迁移南山办公,故名户部山。今天,让我们走近徐州,了解徐州的户部山。户部山位于徐州老城南门外,原名南山,因地势高,距市区较近,是明清两代的大户富商避水的宝地,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人都住户部山”之说。
二、感知细节,捕捉经典
(1)分别概括徐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徐州民居文化的特点,并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徐州户部山古代建筑的***片,吸引注意力。)进入课题“徐州古民居建筑艺术***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或让去过户部山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思考:徐州的古民居庭院、瓦当、后花园等有哪些特点?提示:找细部如:屋脊、屋面。基本构成元素:宅门、倒座、院落、厢房、正房等几部分。各院落间以垂花门或过厅相连,通过组合产生多种多样的合院类型。因徐州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这些民居建筑受到了南北建筑的影响,既有北方建筑的浑厚,又有南方建筑的灵秀,有鲜明的特色。
(2)创造性提问:这2张画,黑白灰***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请找出2幅画中相同的颜色?你认为画面中的黑白灰指的是什么颜色?这说明黑白灰关系也存在于色彩画在中。原来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在黑白灰的艺术处理上也必定是成功的。可见画中的黑白灰不仅指的是颜色中的黑白灰,还指一幅画中的深色、浅色、中间色部分。
(3)复习构***的知识,指出构***也应包括画面黑、白、灰的构成。示范用点线面画灰调静物。完美的画面,注意画面的整体感,主次分明,突出主要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三、画民居
(1)学生展示自己查阅的资料,分别介绍苏南民居、四合院等江苏传统民居,教师适当补充。画一张四合院的简***,标明房屋的名称和功用,并说说这里面蕴涵的文化含义是什么。
(2)中国画家笔下的江南水乡***常常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请找出几幅***片为例加以说明。我的教学反思:首先,一般美术教材都有关于“黑白灰”的内容,但都只停留于说明画面中存在着黑白灰的现象,却未能引导学生体会黑白灰与视觉效果有何关系。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画面中黑白灰所占的比例不同,就形成了高、中、低等调子。不同的黑白灰调子会给人不同的感受”。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黑白并置时对比强烈,黑与灰、白与灰并置则对比较弱。画面对比的强与弱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懂得黑白灰对比的强弱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其次,通过对徐州古民居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最后,徐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依山而筑,因地制宜,朴素实用;在风格上承南袭北,反映中国民居建筑南北过渡的特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有代表性的为余家大院、状元楼、徐州第一楼(李家楼)、崔家大院等。
四、课后拓展:创民居
(1)举办中高年级“徐州户部山古民居建筑”写生画展,展示各班的优秀写生作品,予以奖励,用展览来吸引更多的师生来关注徐州户部山古民居建筑。
(2)学生作自我介绍,讲述徐州户部山古民居建筑的历史变迁与现状;学生扮演的古今名人诗兴大发,引起同学们对徐州古民居建筑研究学习的意义的认识与重视。接着,各小组有序地展示交流他们的成果,计有写生画50张;***片、照片等26张;书籍画册8本;相关报纸4张;问卷调查表;印刷材料数十页。通过采访、问卷调查、写生、摄影、查询资料(包括上网查询)等多种形式对徐州户部山古民居建筑展开研究。我们采访了古城墙修复协会的老同志,从协会收集了不少资料;我们坚持***片写生,不少同学写生画构***大胆巧妙,线条流畅,疏密恰当,把城墙的古韵古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民居和民居文化作为一种现象,正逐步走向衰落。它带给人们的不应该仅仅只有留恋和怅惘,应该还有更多的思考和启示。我们在了解徐州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认识到,今天的徐州已经拥有了更多的现代气息和人文内涵。我们应该学会从书本走向生活,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民居建筑论文篇7
羌族建筑起源颇早。羌族人民来到今羌族地区之前,居住于体现游牧生活方式特色的帐幕之中,来到岷江上游定居之后,才以石砌之室取而代之。由帐幕居住形态转变为农业定居形式形态,虽然建筑形态和空间功能都呈现出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精神和审美等方面仍保持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
(一)外部形态方面
从外部的形态来看,羌族民居建筑主要借助片石和粘合力极强的泥土来进行修建,总体上呈现为方形。从楼层的布局来看,主要分为三层,底下一层主要用于圈养牲畜,第二层为人的主要活动空间,第三层为晒台与罩楼。这种建造格局主要是受到羌族宗教思想方面的影响,羌族人在观念上认为,建筑的总体结构就像是一个人的构造,中间的才是心脏,顶层相当于一个人的头,羌族人在楼顶供奉的白石就是天神的化身,通过与天的不断接近来实现与天神的直接对话。因此,在羌族民居的建造过程中,都会在房顶的位置以及房子的四个角落放置白石,是羌族在宗教信仰中白石崇拜的重要体现。羌族建筑在房顶部分采取半开敞半封闭的建造方式,形成一种开敞的、富于灵动性及哲理性的建筑空间,与羌族人崇拜自然的观念相契合。羌族民居建筑的总体布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根据所处环境,契合地形来进***屋修建。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另一方面又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房屋与房屋之间相互衔接、错落有致,使建筑具有独特的外观形态与丰富的层次感。
(二)内部空间方面
在羌人的意识观念里,住宅是作为一种“人神共居”的方式而存在的,因此,室内空间的结构格局跟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羌族民居的内部结构复杂而多变,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是羌族传统居住文化以及宗教意识的综合体现。在羌人的生活空间中,火塘是家庭中最为神圣的部分,也是整个建筑中最主要的功能空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火塘是议事或者家庭会议的重要场所,具有神崇拜的内涵,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与活动的中心,是家庭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具有农业文明室内空间特色的氛围。这主要源于羌人对火神崇拜的传统,说明了火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除了火塘,羌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精神寄托则是角角神位,在传统的羌族民居中,角角神位与火塘同处于对角轴线之上,位于主屋门的左前方的屋角,由木板组合做成。主要是为了供奉家神,起着镇邪的保护作用,是羌族民居内部空间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和最具审美价值的物件。
(三)羌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美的解读
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艺术与审美的表达,给人以美的感受。建筑艺术借助于视觉的要素来表达其客观的形式美,主要通过形态、质感以及色彩等方面来综合体现。羌族人民在修房造屋时,其外观形态主要通过几何造型来表达,比如碉楼的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形等,具有非常稳固的形态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当地材料的运用则使建筑的质感强烈,灰调的色彩与周边环境极其相融。因此,羌族民居建筑凭着独特的外部造型和富于变化的层次独具形式美感,体现了羌族民居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内部空间功能划分合理,严谨的格局以及空间的合理使用体现了羌族精神文化方面的丰富内涵,成为了羌族建筑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部分,也使羌族民居建筑成为了中国民族建筑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羌族民居建筑艺术中的审美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精神性活动,通过特殊而复杂的精神活动来实现审美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羌族的民居建筑分为碉房、邛笼、阪屋三种形式,其中以碉房即碉楼民居为主。由于羌族的聚居地岷江上游河谷皆高山峡谷,因此,建筑形式多为临坡傍岩。一座座的石砌房屋顺着陡峭的山坡建造,气势恢宏,具有结构坚固、高大雄伟、棱角突出的特点。在外观造型上挺拔高直,呈现出一种多边梯形向上的发展态势,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有着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雄伟震撼的力量。在建筑的本体上,一方面,通过石片的垒砌来实现收缩与凝聚,呈现出一种多面多角的向上倾斜方式,使建筑本身产生一种向心向上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片石的契合来实现碉楼的坚固性保障,形成了一种兼具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独特的建筑审美形式。羌族采取结群而居的生活方式,因此通常由十几户甚至上百户人家共同组成规模不等的村寨聚落。聚落选址位于高山峡谷地带,无论山有多险峻,只要有生存的可能,就会有人居住而有聚落的存在。因此,与高山峡谷为伴的羌族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羌族人民坚韧不屈和刚毅朴实的民族性格,给予了他们更加雄伟而壮丽的审美感受,在建筑的审美上体现为一种刚健、厚重与朴实的精神。同时,羌族民居建筑的建造受到地域环境方面的制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就地取材,主要以片石、泥土、木材等作为建筑材料,凭借大自然的厚遇以及羌族人精湛的建筑技艺修建房屋。因此,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的影响以及地方物产材料方面的限制,使得羌族民居建筑呈现出一种审美上的质朴性和材料上的厚重性,形成独特的形式美感。在宗教信仰方面,羌族主要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这使得羌族民居建筑带有一丝神秘而浓郁的宗教色彩。羌族人转变传统的客观认识,通过神、人以及物三者关系的主观化来体现宗教信仰的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的不断延续以及行为模式上的规范,对于社会传统的维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历史性及传统性来看,主要生活西北各地和中原地区的古羌族人,经过两次大的迁徙才到了岷江上游地区的险峻高山之中。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历史的羌族民居建筑艺术,不仅是羌族建筑文化在物质层面的重要符号,也是羌族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精神层面的重要象征。同时,艰难的迁徙经历和不断传承与发展的建筑经验,成为了羌族人共同的心理记忆,历炼了他们不屈的开拓精神,而内心的不断丰富实现了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识方面的积淀,最终创造出感染力极强的建筑艺术形式。
二、总结
羌族民居建筑艺术,是羌族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羌族人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知识经验的总结,是一种群体性的思维方式,最终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审美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地域特征以及民族特色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独具代表性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
民居建筑论文篇8
在我国传统的民居建筑设计中体现着极为显著的特色和设计理念,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其生态性设计,具体说来,民居生态性设计理念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首先是对于建筑选址充分的考虑了周围的环境以及其生态特性,对于周围地区的采光、通风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考虑;
(2)对于传统民居的布局也体现出了浓厚的生态型特点,比如窑洞的布局就充分利用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以达到提高自身舒适度的目的;
(3)在传统民居生态建筑设计中还体现在了其对于室内外环境的设计上,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设计都充分的体现出了生态性,最终达到了减少耗能的目的,这些生态型的设计理念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2民居生态经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民居生态建筑极多,几乎各个地方都存在自身独特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类型在风格上各异,但是其都具备较为明显的生态属性,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生态型的建筑风格,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然属性极为明显,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了融入自然、利用自然的特点,无论是在选址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充分满足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以及居民自身的需求,下面我就以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为例针对民居生态经验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对于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来说,其主要的特点有以下三点:
(1)生态保护意识较强,在民居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了极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意识,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极为关注;
(2)节能意识强,江浙地区的民居建筑十分注重对于能源的节约利用,这一点在当地民居的建筑中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3)江浙地区民居建筑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其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当地取材,并且都是采用的无污染、节能环保的可再生材料,这种民居建筑对于居住人群的健康十分有益。基于这些特点,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2.1在选址和布局方面的应用
江浙地区民居建筑因为其所处地区独有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其在建筑过程中对于选址和布局极为关注,一般说来,该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选址过程中都离不开水,很多建筑都是依水而建,并且都是规模化的民居建筑,所有的民居几乎都是沿着河道而建,具有极为明显的南方特色;在建筑布局上,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较为紧凑,占地面积很小,人口密度很大,但是其独有的建筑布局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民居建筑中通常都是把大门和大厅作为中心,然后在两边设置了各种房间、院落和天井等,这种布局格式既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以及风能,还起到了美观的效果。
2.2在建筑平面设计方面的应用
江浙地区的民居生态建筑在平面设计上非常有特色,并且其类型较多,其中最为广泛的平面设计类型有以下几种:
(1)单开多进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建造在一些临水位置的民居建筑风格,体现出了极好的自然性;
(2)四合院式结构,四合院式的结构不仅仅存在与我国北方地区,在江浙地区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四合院风格的民居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极高;
(3)厅井式建筑结构,这种平面结构是江浙地区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大厅和天井的设置符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其对于排水管道等相关设施的安置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自然能源,起到了良好地节能降耗目的。
2.3在主体选材方面的应用
上文中也提到,在江浙地区对于建筑主体材料的选择上大部分都是当地取材,并且大多选取一些木质或者是竹制的材料,这种材料既美观大方,又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生态型的要求,值得我们当前一些建筑学习和借鉴。
3结语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面对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加强对于其中珍贵文化内涵的汲取,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点对于建筑行业发展来说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对于建筑设计特色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能够把传统的建筑特色融入到当代建筑设计中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当代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其中民居生态经验的合理融入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完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