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鸡就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活在自然界中的野生鸡类是我们祖先的一种主要狩猎对象,是人类获取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来源。后来,我们的祖先学会了驯养动物,而鸡就是最早被人类驯化和利用的家禽。
我国是现代家禽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根据考古发掘,发现在我国黄河流域有16个地点保存着家鸡的化石,其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以前。经过长期的驯养繁殖,目前我国仅蛋鸡的品种就有80多个,每年的饲养量在20亿只以上,鸡蛋的产量达2200万吨。不仅形成规模庞大的养殖和加工产业,而且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肉、蛋及其产品。鸡与我们现代人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不信你可以问问身边的人,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个从来没有吃过鸡蛋和鸡肉的人。
在动物分类上,鸡属于鸟类,但是陆栖生活。它们一般都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体型大小与家鸡类似,多数种类的雄鸟具有色彩鲜艳的羽衣;嘴短而强健,上嘴微曲,稍长于下嘴,适合啄食;两个翅膀短而圆,具有10枚初级飞羽,飞翔能力不强;腿、脚健壮有力,善于在地面上奔走。我们把这个类群的鸟类叫做鸡形目鸟类。该类群鸟类的雄鸟在后腿上多长有一个锐利的距,是它们与来犯之敌进行搏斗的武器。鸡形目鸟类全年主要以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花、叶子、茎、根等为食,繁殖季节也捕食大量昆虫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鸡形目鸟类总共有7科285种,分布于除南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其中体型小的有鹌鹑、石鸡,体型大的有孔雀。尾巴最长的鸡是我国的特产鸟类白冠长尾雉,其中央尾羽最长近两米,不仅是我国京剧演员的头部装饰,而且已被列入威尼斯世界记录(尾羽最长的鸟类)。分布最广的鸡是原产于亚洲的环颈雉,俗称野鸡、山鸡,由于适应力强,再加上人为引入,目前已分布到亚洲、欧洲、美洲甚至澳洲的50多个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鸡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广阔的国土面积、多种多样的生境以及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为我国野生鸡类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栖息条件。
在我国分布的鸡形目鸟类共有25个属,其中单型属(指属内仅一个物种)3个,即雪鹑属、血雉属和勺鸡属;双型属(属内有两个物种)5个,包括雉鹑属、竹鸡属、锦鸡属、雉属和孔雀属;其余17个属为多型属(属内具有两个以上物种)。在多型属中,山鹑属(3种)、马鸡属(4种)、角雉属(5种)、虹雉属(3种)的所有种类在我国都有分布;山鹧鸪属共有18种,在我国记录到10种,为我国鸡形目中种类最多的属。已有研究表明,雉科鸟类在我国有3个分布中心,即季风区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以及西部山地高原区,其中横断山区的最西南端为我国雉科鸟类的特化和分化中心。
我国松鸡科8种鸟类中有7种分布在古北界,仅斑尾榛鸡的分布区跨古北和东洋两界。在雉科的55种鸟类中,分布在古北界的有7种,占12.73%;分布在东洋界的有34种,占61.82%;在古北和东洋两界都有分布的共14种,占25.45%。我国的鸡形目鸟类绝大多数分布在大陆上,仅在岛屿上分布的有5种,即分布在台湾岛的蓝鹇、黑长尾雉、台湾山鹧鸪以及分布在海南岛的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红腹锦鸡又叫金鸡,是我国驰名世界的珍贵鸟类,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鸟的候选对象。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我们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比较严格的特有种标准,即仅把分布区完全局限在我国境内的物种作为特有种,对我国鸡形目鸟类的特有种进行了重新审核。发现在目前所记述的种类中,属于我国特有种的鸡形目鸟类共有19种,占我国该类群总种数的30.16%。此外,藏雪鸡、四川雉鹑、高原山鹑、血雉、红腹角雉、藏马鸡、白腹锦鸡等种类除在我国邻近国家有少量分布外,主要的分布区位于我国境内。
我国鸡形目鸟类在野外的生存状况各不相同。按照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和受威胁程度等指标,国内外有关部门曾对我国鸡形目鸟类的濒危状况进行过分析,从而确定出了需要重点保护的种类。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不同机构所确定的保护种类也不相同。在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我国将生存受到威胁的38种鸡形目鸟类作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其中I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9种。近年来,由世界雉类协会(WPA)、国际鸟类联盟(BirdLife)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SSC)联合对全球鸡形目鸟类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评估。该评估体系共确定中国鸡形目受胁种类15种,其中濒危物种2种,即四川山鹧鸪和海南孔雀雉;易危物种13种,分别为红胸山鹧鸪、白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绿尾虹雉、白尾梢虹雉、褐马鸡、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和绿孔雀。
鸡形目是一个起源古老的鸟类类群,最早的雉鸡化石发现于3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地层中。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该类群所具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如体型大、地栖、飞翔能力差、不迁徙、繁殖率低等)限制了种群的发展。另外,一些人为因素也导致了野生鸡类分布和数量的缩减、一些种类濒临灭绝。其中栖息地的减少和片段化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
栖息地是鸟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鸟类的分布、数量和存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在不断加剧。大多数雉鸡均生活在森林之中,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树种改造使许多珍稀雉类典型栖息地的面积逐渐减少,片断化现象日趋严重。已有研究表明,由于砍伐森林、烧山垦植和农业侵占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破坏与丧失,导致栖息地的片断化,这已是白颈长尾雉目前面临的最主要胁迫。浙江省开化县的水坞山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面积逐年下降,1984―1995年该地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共减少了39.82%。
过度捕猎曾经是导致我国鸡形目资源遭到破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这种状况有了明显改观。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猎捕珍稀雉类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在我国许多地区,一些农民为了保护庄稼,在山区小块耕地的周边布放毒饵,造成雉类中毒死亡的现象也很普遍,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中国是世界上鸡形目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类群鸟类的保护不仅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逐渐加强了对鸡形目鸟类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尤其在特产珍稀濒危雉类的研究与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在就地保护方面,1980年我国 正式加入了CITES公约,开始严格控制包括珍稀濒危雉类在内的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1988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38种鸡形目鸟类列入重点保护动物名单,从此我国的珍稀雉鸡获得了法律的有效保护。
与此同时,我国加大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共建设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999个,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在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有多个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雉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比较著名的有山西的庞泉沟(褐马鸡)、芦芽山(褐马鸡),河北小五台山(褐马鸡),甘肃莲花山(斑尾榛鸡),河南董寨(白冠长尾雉),浙江乌岩岭(黄腹角雉)、古田山(白颈长尾雉),贵州的雷公山(白颈长尾雉)等。此外,还有近1000个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中有野生鸡类分布。这些保护区在我国鸡形目鸟类资源的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易地保护方面,国内动物园及饲养中心饲养过的鸡形目鸟类达50多种,已繁殖成功的有38种,其中包括11种我国特产雉类,即褐马鸡、蓝马鸡、白马鸡、蓝鹇、绿尾虹雉、黄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等。一些珍稀濒危鸡类已经建立了人工种群,然而,让它们重归大自然才是人工繁育加以保护的最终目的。所以,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尝试通过人工野放的方法,扩大一些珍禽的分布区,迄今已对黄腹角雉和褐马鸡进行了再引入前期的预试验,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是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基础。鸡形目鸟类一直是我国鸟类研究工作的重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已故著名学者郑作新院士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我国学者对10种珍稀雉类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生物学研究,在多个方面填补了这些种类生物学资料的空白,并出版了《中国珍稀濒危野生鸡类》专著。
1998―2002年,郑光美院士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珍稀濒危雉类的生态适应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该项目选取血雉、红腹角雉、黄腹角雉;褐马鸡、白冠长尾雉、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和灰孔雀雉等8种典型代表性雉类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栖息地异质性(多样性)和片段化(破碎化)程度对我国珍稀濒危雉类种群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雉类对栖息地片段化的适应机制。2000年,郑光美院士所主持的“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及驯养繁殖研究”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我国学者在野生动物研究领域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尽管我国在鸡形目鸟类的研究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着下面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鸡形目鸟类资源,国家林业局已经在“十五”期间启动和实施了“中国雉类保护工程”,并已经编制了《全国雉类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01―2010)》。根据目前我国鸡形目鸟类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 开展全国珍稀濒危雉类的专项调查,对以往资料缺乏的地区(如海南、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与广西的边境地区)和珍稀物种(如山鹧鸪、马鸡、角雉、长尾雉、孔雀雉)的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普查。
(2) 利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契机,恢复、改善和扩大我国珍稀濒危鸡类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
(3)加强国内野生动物饲养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珍稀濒危鸡类饲养繁殖的关键技术,加强对人工种群的谱系管理,提高卵的受精率和雏鸟成活率;开展血雉、勺鸡、斑尾榛鸡、海南山鹧鸪等种类的引种驯化研究;建立褐马鸡、藏马鸡、黄腹角雉、绿尾虹雉、白冠长尾雉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种源基地;通过再引入的方式,扩大黄腹角雉、褐马鸡和白冠长尾雉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
(4)建立全国雉类研究中心,协调和组织国内的科研技术力量,从国内外多渠道筹集研究经费,开展中国珍稀濒危鸡类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对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养我国雉类研究的专业人才。
(5)编制我国雉类资源合理利用的规划,对雉类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专题研究。
鸡形目鸟类是我国重要的生物资源,然而这些珍禽还有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等待我们认知。加强对该类群鸟类的研究,不仅有益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养殖事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此外,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野生鸡类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作用,其生存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映当地森林类型、质量和保护状况的有效指标。
(本文摄影吴秀山,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