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学者潘毅

眼前这个女人瘦瘦小小,穿着宽大的亚麻衣服,挎个麻布包包,走路时阔袍大袖扬起来,似乎大风一刮就会飘走。她一开口说话就眯着眼睛笑,就像我们已经很熟了,怎么都无所谓。

第一次见到她是2011年,其时她正带着西班牙经济学教授Inaki满中国跑,在北大、中大、香港理工大学演讲,“推销”蒙德拉贡合作社的社会经济实践经验。第二年,又闻说她在北京折腾社会经济论坛。

似乎不易理解,这个从“资本主义的”香港来的学者,却对社会主义有着异乎寻常的执著,并批评“没有经济民主作为基础的民主是虚伪的民主、不彻底的民主”。

她还有个“怪僻”,对跟随她读硕士、博士的学生有个不成文“规矩”—不允许他们毕业后呆在高校的学术殿堂里,把他们通通“赶”下去,回内地当基层干部、办NGO。

事实上,她自己呆得最多的地方也是“田野”。闻知我要约访她,一位记者咋呼着说,“她一定不简单”—这位记者曾听她学生说,去年他们去做尘肺病调研,贫穷乡村土房子条件太差,为了凉快点,晚上她直接躺倒在泥土地上睡,由是生出惊叹,“什么教授能睡土地板啊!” 从早期女工,到建筑工人、富士康、煤矿工人,潘毅的关注点始终着眼在中国内地工人问题上,这样的课题不要说在香港学术界根本没人感兴趣,上世纪90年代即使在中国内地也少人问津。

她是潘毅,一个接地气的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 不走寻常路

你要是问潘毅,“在香港学术界,你可算一朵奇葩?”她会兴高采烈答,“是是是。”仿佛那是一种荣耀。

她当然有在学术主流中扬名立万的资本。在极其崇尚精英主义的香港,她的学术道路顺遂得连自己都感叹:1998年于伦敦大学完成人类学博士学位即进入香港科技大学任教;2005年因《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下称《中国女工》)一书获得被誉为“社会学界奥斯卡奖”的米尔斯(C. Wright Mills)奖;刚刚40岁出头便升任香港理工大学正教授,在香港高校中算得上是年轻有为。

然而,早在10多年前于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她就隐约意识到,自己将来可能不会走一条主流的学术道路。

与那些安安稳稳呆在学术殿堂里的学者不一样,潘毅个子虽小,却特能折腾。你要是突然给她打个电话,她多半不在香港,要么在工地听故事,要么在尘肺村睡地板,要么正在大东北煤矿把自己闹得灰头土脸。“我相信‘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大于理论’,理论是由复杂的社会现实抽象出来的。所以我的根基是深入社会进行调研。”她反对很多学者“理论先行,然后套入现实社会”的方式。

《中国女工》是她因关注中国工人问题崭露头角的“第一炮”。2007年,她又盯上了内地建筑行业,召集一波又一波的学生,在建筑工地调研,在媒体撰文、大量调研报告,质疑大行其道的“建筑包工制”。

一般学者调研,目的是做出学术成果,但于潘毅而言,那才是刚刚开始。她的调研报告均成系列:新鲜出炉,先到处联络媒体和网络,向公众;然后她会关注问题有没有改善,于是再去调研、报告。甚至同时发起社会行动、成立NGO,直接推动问题的解决。

较为完整地观察她,会发现一条“调研-通过媒体施压-社会行动/成立NGO-再调研-再施压”的脉络。她非常喜欢媒体,喜欢到一个记者跟她说话时完全嗅不到学者式的矜持。听到特别有价值的问题时,她还会兴奋地拍桌子,笑得牙齿露出来,眼睛看不见了,说,“对对对,这个你写,这个你写。”

她有一股韧劲,一旦盯上了某个认为不对劲的问题,就死咬不放。

2010年,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发生员工连环跳楼事件,她与内地、台湾学者联合,成立学者调研团队,做出一份超过7万字的调查报告,列举了富士康“六宗罪”:滥用学生工、生产体制充满规训与惩罚、工人生活空间被多重挤压、缺乏劳动保护且瞒报工伤、陌生冰冷的朋辈关系、工会形同虚设。

半年后的2011年3月,他们又针对“富士康是否在内迁厂区中改善了用工待遇和条件”进行第二次调研,这次潘毅要求部分学生以普通工人身份打入富士康内部,亲身体验一个多月的打工生活。两个月后,第二份调研报告出炉。

转眼间3年过去,社会关于富士康的讨论虽然尚未停止,但各方关注无疑已经渐渐冷淡下来。唯在潘毅这里并非如此,她和学生们仍默默地活跃在富士康周围:调查、监督,为工人提供服务、培训。还有一些零散的调研结果出来,以致有媒体编辑说,“现在最怕听潘老师提富士康”—新闻热度确实过去了,但又知她的满腔义愤,不忍泼她冷水。

从早期女工,到建筑工人、富士康、煤矿工人,潘毅的关注点始终着眼在中国内地工人问题上,这样的课题不要说在香港学术界根本没人感兴趣,上世纪90年代即使在中国内地也少人问津。作为一个民间学者,她的犬齿不算太锋利,被她咬一口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只要问题一天不解决,她会10年如一日地一直咬,令企业和***府部门如芒在背,不得安宁。这种主动与媒体交好和“死缠烂打”的风格,也与香港学术界的精英主义格格不入。“她的行事风格更像NGO。”另一位媒体人说。 反精英

在潘毅看来,她之所以变得“另类”,与她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我在内地出生,小学4年级才移民香港,把很多早期社会主义的记忆带到了香港。”因为新移民身份,她既看到香港繁荣的一面,也看到了社会的分化。“在这里出身很重要,中产家庭的下一代会一直保持相应的生活水准,没钱的人则再过几代都不可能买到房子,有钱人和穷人生活的社区完全隔离,几乎不可能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

“香港也不是所谓福利的天堂。财富被垄断在少部分人手里。当一个公务员、一个大学老师,你可以过中产以上生活,买楼,送孩子到国外读书。但普通人呢,没有失业金,没有养老金,最低工资也是近两年才出现的。”

潘毅并不是这种社会体制的受害者,恰恰相反,她本是个不大不小的“既得利益者”:虽是新移民,家庭条件却相对富裕,自己又是被视为精英阶层的高校教授。但她厌恶从这样的社会分化中获益。

“我是一个非常反精英的人。”她说,在香港和英国,亲眼目睹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的结果,内心非常失望,因此对曾经生活过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定想象。然而,当她真正踏足中国内地,袭来的是别样的感受。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大批港台企业将生产线往大陆转移,正在念大学的她跟着师兄师姐到珠三角早期工厂调研,发现“一件衣服在香港卖5000元,工人每月只有一两百元工资”;工人被要求住在工厂,窗户装上密密的铁栏,防止他们偷了东西往外扔;“工厂经常发生火灾,他们无法逃生,一次就烧死七八十人”。

她震惊了,难以理解:“为什么我们要(为市场经济)付出这样的代价,这种付出是否必要?”后来,她撰写博士论文,自然而然选择了“中国女工”为课题,且在珠三角的工厂呆了七八个月,与“打工妹”们同吃同住,跟着她们探亲访友、回乡过年,同时,看着她们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工伤、怀孕、堕胎、自杀……

这次刻骨铭心的田野调查,奠定了她后来“剑走偏锋”的学术方向。

“我不能接受,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允许自己的工人一天工作14个小时,没有周末,一间集体宿舍住着几十名工人,一把火就把他们烧死。”总是笑眯眯的她罕有地露出交织着悲伤和愤怒的表情。

“我比其他知识分子更早看到工人所面临的处境,或者说阶级矛盾的问题。”当她这么说的时候,非关炫耀,有的怕是孤独与忧伤。

从19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她一再找其他学者探讨,渐渐明白彼此分歧所在。“香港是资本主义的天堂,大学教授在这里享有地位和资源优势,大部分人都不会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有所质疑。内地学者则往往对资本主义社会诸如‘美国梦’怀有向往。他们认为,当时的种种问题只是‘阵痛’,是因为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监管不力,如果继续开放市场,问题就解决了。”

“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经验告诉我并不是这样的。香港够成熟了吧?现在中国内地的社会矛盾,就是当年香港的矛盾。” “我无法站在高处看别人的痛苦”

“怎么办?社会主义!”潘毅说。但她绝不承认自己是“左派”。“左派人士寄希望于上层人士的改革”,她恰恰相反,对官僚架构和公知群体均不抱希望。

她办公室的书架上,放着四五个版本的《中国女工》,书的原版是英文,2005年出版后被译为德文、法文、意大利文、波兰文、中文出版发行。然而鲜少有人知道,这本书1997年就写完了,被她搁在一旁,一直到需要参评科大终身聘用制资格时,才不得已发表。

原因是,她“不知道这本书写给谁看”。“写书的时候,用了在当时很前卫的后现论”,完稿,她即反思:这样的书,学术圈看了有用吗?女工们呢,根本看不懂。“成名作”的写作在她看来是极不成功的。

酝酿这本书的1996年,潘毅和同学完成中国女工调研项目后,在深圳成立“女工服务中心”,即现在“女工关怀”的前身,这是中国内地早期劳工NGO的雏形。此后,潘毅每做一个工人群体的调研,都会成立相关的NGO,为该群体服务、培训,力求提升其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等基本素质。而服务于这些NGO的,多为她的学生。

“做完学术调研,我会感到很内疚,接受不了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看到了别人的痛苦,完成自己的研究,然后离开。”她也不允许自己的学生这样做,“我要求他们毕业后全部去基层工作,有这个共识,才来跟我。”

博士生梁自存来自中国内地,原来在清华大学读硕士,随潘毅做过一些调研,就铁了心要跟她。我们见面的时候,摄影师正在替潘毅拍照,他“扑哧”一声笑,“还以为谁在拍婚纱照呢。”潘毅指着他嚷嚷:“这个学生很坏!”

大男生眼里的潘毅亦师亦友,“她待人完全平等,生活中你不会把她看成老师”,但内心的尊重并不稍减分毫。潘毅跑过来反驳,“哪里平等,他经常欺负我。”我们赶她走,她又“蹬蹬蹬”跑开了。

读研时,梁自存曾想到高校任教,现在完全改变了主意,打算毕业后回内地成立劳工NGO。这条路已有很多师兄师姐走过—近四五年,潘毅没有招过一个香港学生,追随她的都是来自中国内地,愿意在社会底层服务的青年。

潘毅的写作风格也在不断的调整中发生变化。“现在我的目标很清晰,所有书都是写给大众,写给工人群体看的,我希望扮演一个启蒙教育的角色,教育应该是为平民而做的。”

她并非苦大仇深的那种人,却热衷于践行改造社会的理想。“我现在想回内地教书,再也不写那什么鬼的英文著作了。”最后她说。

另类学者潘毅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另类学者潘毅

学习

望海 用思念镇守爱情

阅读(21)

《望海》讲述了1949年发生在“离岛”上的故事:撤退台湾前为补充兵员,四处抓捕壮丁,离岛上的男人全部被抓到台湾,小岛一夜之间成为只有女人的“寡妇村”,四十个酷暑寒冬,女人们等待与盼望着,而辗转在两岸之间的家书,成为牵系亲情的纽带,也演绎了一

学习

回报作文600字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回报作文600字,内容包括回报散文600字,回报父母的爱作文600字。——题记母亲节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眼前不断闪过母亲对我关爱的事情。窗外,空中是小星星在弯弯的月亮周围闪烁。母亲不正像月亮一样呵护我

学习

基辛格火方

阅读(68)

今年4月15日,江南古城苏州迎来了阔别8年的贵宾――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及夫人南希。午餐时,苏州的东道主以苏式佳肴款待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其中一盘火红喷香的方肉上席,报出的菜名居然是“基辛格火方”。基辛格听了会心一笑。其

学习

企业全面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全面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内容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服务平台。根据企业的特点,以服务为导向,并围绕企业的三大核心业务,即:现代农业、产品流通以及产品监督管理,对企业服务平台进行整合,再造流

学习

《蜀相》板块式教学设计案例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蜀相》板块式教学设计案例,内容包括板块式教学设计,蜀相教学反思案例。如何改变职高学生视语文为“副课”的现状,教师就应从内容到形式上大胆改进,拓宽思路,拓展教学模式。在诗歌教学中采用板块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

《咖啡公社》伍迪·艾伦的天真又让人丧气之作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咖啡公社》伍迪·艾伦的天真又让人丧气之作,内容包括伍迪艾伦咖啡公社,伍迪艾伦咖啡公社经典语录。导演:伍迪・艾伦《咖啡公社》无论是放在伍迪・艾伦的作品中,还是置于2016年的欧美新作中,都算不上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怎么

学习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内容包括希腊人文主义和古代人的区别,希腊罗马文学的人文主义特征。[摘要]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

学习

秋夜听雨(诗六首)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秋夜听雨(诗六首),内容包括秋夜听雨五言诗,秋夜听雨七律诗。游海去太阳城酒店门卫处借一把雨伞奔向“山海天”雨脚坠入海面眼前,溅出雾茫茫一色海天我,迫不及待扑向你的怀中喜悦之情难自掩渺小我在海中的感叹微弱我在海的力量

学习

金宝天坛祈年殿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金宝天坛祈年殿,内容包括天坛祈年殿神秘事件,天坛祈年殿全集。天坛祈年殿,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清两代皇帝向天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处处展示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表现手法。殿呈圆形,象征天圆。瓦用蓝色,象征蓝天。所

学习

应用OLP 系统提升干线光传输网安全的研究

阅读(36)

当前,通信网络主要是通过光缆传输,而我国国内主要的网络拓扑结构是环形拓扑结构,往往一个光保护环就需要跨越几千乃至几万公里才能实现闭环,这种长距离光缆传输方式将大大增加光保护环发生多点故障的可能性,可能整个传输体系都会因此受到影响

学习

PBL教学模式探讨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PBL教学模式探讨,内容包括pbl教学的底层逻辑,pbl教学模式国外研究现状。一、新时期医学教育的发展状况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科技、教育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原来制约着PBL教学模式推

学习

巡视发现问题如何整改落实?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巡视发现问题如何整改落实?,内容包括农行巡视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报告,落实巡视问题整改中的难点。要从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入手,“以点带面”,不拘泥于“一城一池”式的整改,既抓老问题又解决新问题,既直面现实问题又解决历史

学习

银行间企业债券市场分析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间企业债券市场分析,内容包括今日债券最新市场分析,债券基金市场分析2022年。本文从流动性的基本内涵出发,运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基本信息数据对综合衡量指标进行设计构建。结果表明,流动性综合衡量指标可以表现出流动性的

学习

熬一锅“石头汤”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熬一锅“石头汤”,内容包括煮一锅石头汤经典故事,一锅石头汤原文。两年前读《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一书时,我的心里就常有个念头:等退休了,身体若还健康,精力若还充沛,我就回老家,到乡下的学校去给孩子们讲故事,也算是尽一点“反哺”

学习

怪兽合唱团另类的视听盛宴

阅读(22)

画面不走寻常路从整个游戏的风格来看,怪兽合唱团与以往玩过的游戏都不同。之前推荐过的几款经营类游戏,譬如梦幻蛋糕店、饭店物语都是以卡通人物、比较卡哇伊的形象出现的,里面的页面风格也偏向于动画片中的元素。不过在怪兽合唱团的画面中

学习

另类海岩:我是全中国最业余的作家

阅读(25)

他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不爱结交朋友,也不爱旅游,即使到巴黎出差,也都只想着工作,从没有想到去体会巴黎的风情。他的多姿多彩都留给了他书里的人物,如《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浪漫;《永不瞑目》,悲情;《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讲的是最

学习

绘画初学者如何进行临摹

阅读(24)

任何一门学科的创造和发展,都要以前人的探索和经验作为基础。学习绘画也同样,一个初学者,要想尽快提高绘画技艺,只有通过临摹别人的优秀作品,才能给自己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古今中外的优秀画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向这些画家学习的最

学习

另类生命由硼构成

阅读(25)

翻开元素周期表,我们会看到硼元素处于“非驴非马”的位置上。在它左边,是金属铍。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金属一般都会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型的化合物。而在它右边,是非金属碳和氮。这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分别有4个和5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倾

学习

鸡年来说另类“鸡”

阅读(31)

中国的鸡年不光是小u们的本命年,与鸡沾边的其他动物以及花花草草也来沾光露脸啦。漂亮的龙眼鸡这种小虫虽然叫“鸡”,但怎么看都和鸡没有一点儿关系……它们的正式名称叫长鼻蜡蝉。它们的头角很长,而且向上翘起,就像那个爱说谎话的匹诺曹的

学习

日本学者井上清:钓鱼列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

阅读(32)

在9月14日的外交部新闻会上,针对“你提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能否具体说明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这一主张的依据是什么?”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答道:如果你查阅历史资料,不难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对其行使有效管辖的。

学习

战士学者艾思奇

阅读(93)

本文为您介绍战士学者艾思奇,内容包括艾思奇学者,战士学者艾思奇。艾思奇(1910~1966年),原名李生萱,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艾思奇是他在上海时用的笔名,意为“爱好思考奇异事物”。1928年,留学日本,在福岗工业大学冶金系学习。1932

学习

小米辽参的另类造型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小米辽参的另类造型,内容包括小米辽参做得好的文案,小米辽参的功效与作用。成都的周玉明师傅最近成功改良了一款位上菜――小米辽参。此菜原版为一只辽参出一位,用小盅装着,售价108元。新版仍然用一只辽参,搭配上粗粮(南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