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读《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一书时,我的心里就常有个念头:等退休了,身体若还健康,精力若还充沛,我就回老家,到乡下的学校去给孩子们讲故事,也算是尽一点“反哺”的责任。
不久,就从李统兴老师的空间里了解到他发起的“春晖援教”计划,那个在我看来还颇遥远的“念头”,在李老师和他的团队那里,已经做得风生水起、初具规模了。
李老师选择他的老家平江作为援教行动的“根据地”,这一点令我很是感动。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我们知道她的美丽与丰饶,也了解她的贫乏与伤痛,当我们有能力来做一点什么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自己的家乡。熊培云捐建的第一所县***书馆,就建在他的家乡江西永修县城。
我曾经读过一个叫《石头汤》的故事。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感触。接到参加援教活动的邀请时,我的脑子里莫名地想起了这个故事,也似乎一下子明白这碗“石头汤”背后的深意。
很多人,特别是来自农村的人,对于农村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都是有一定了解的,也许像我一样在心里有过为乡村教育做一点事的愿望的人也不在少数。李老师振臂一呼:我们来为乡村的老师和孩子们煮一锅石头汤吧!大家的食物虽然都不多,但是每个人都愿意贡献出一点来,于是,石头汤也终于有了鲜美的滋味。是的,能为这锅石头汤增加一点滋味,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荣光。
我这次去的是平江县长寿镇中心小学。李老师给的主题是希望能带动乡村学校的课外阅读。这正是我这些年一直努力在做并略有心得的事。
一堂课和一个讲座,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有点紧迫,临出发前一天的晚上才把课件准备妥当。9月26日早上7∶00赶往平江,9∶50到达,10∶00开始上课。
我给孩子们讲的是六年前给我女儿讲过的一个绘本故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和孩子们的交流非常愉快,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目光灼灼,充满渴求的眼神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也许就像《石头汤》这个故事突然给我顿悟一样,我希望这个故事也许在某一天某个情境下也重临于某个孩子的心头,让他有所了悟。当然,即算不要奢望一个故事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此刻,阅读故事、聆听故事的喜悦就已经足够了。正像我的同事秀媛所说的:“绘本故事无论孩子和成人都喜欢,就是因为大家可以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接下来,我作了一个小时的发言,和大家分享我自己这些年的实践。低年级如何从绘本入手,让孩子们亲近书本;中年级如何实现从绘本故事到整本书的过渡;高年级如何共读整本书,并在阅读中如何与孩子们的生活进行衔接……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把美好的书籍,美好的诗歌带给孩子们的过程中获得作为教师的尊严感和意义感……也许是因为我所讲述的都是真正来自教学一线的实践和感悟,老师们听得都很专注。每次我把眼神投向观众时,都能看到很多热切的带着欣赏的目光在迎向我,这是给我最好的奖赏……
在讲座中,我还插播了一条广告:我们学校的黄静老师请我为他们班的孩子联系一个“手拉手”班级。广告刚播完,第二排有一位女老师就向我举手示意。现在这两个班级的老师已经顺利“接头”。
下午和语文老师们进行座谈。老师们的话语真诚恳切,我在用心聆听的同时,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思考与老师们交流。其中一位40多岁的女老师在询问了我很多操作的细节之后说:“在我们班会有十多个人能够被调动起来。只要这十多个孩子读起来了,应该慢慢地还能带动更多的学生。”
我深知,在农村,要带动孩子们读书,困难会更大,老师们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这些老师,应该得到我们更多的敬意。好书应该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让每一个孩子共享,无论他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
愿春晖洒遍每一个村落。
(作者单位: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