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在汉代有重要的地位。两汉400余年间,此地先后被封为楚国、彭城国和下邳(pī)国等。西汉时期,徐州一带的诸侯王、列侯以及文武重臣、贵族豪绅等甚多。汉代重厚葬,玉类器物备受宠爱。徐州西汉墓葬出土的玉器有10余种,敛葬玉器是其大宗,有玉衣、枕、面罩、握、玲等等。玉枕是众多敛葬玉器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不仅发现数量多,而且材质、设计、制作等都堪称一流。
徐州博物馆“汉室遗珍”主题展第二展厅“天工汉玉”中展出的3件汉代玉枕工艺精,造型美,实属罕见,以下加以介绍。
食官监玉枕
长35.5厘米,宽7.8厘米,高9.5厘米(***1)。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食官监陪葬墓出土,时代为公元前2世纪。
该墓位于楚王墓的外墓道内,墓内出土有一枚方形铜“食官监印”。玉枕呈板凳状,由枕足、枕板、兽头饰3部分构成。枕板内为一长方形木枕芯,上面镶饰有35片雕琢精美的龙形、长方形、“亚”字形等玉片。枕板两端为兽头状饰。枕腿略呈“工”字形。整个玉枕雕琢精细,彰显着使用者高贵的身份。
这种形制的玉枕还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西侧第5室和其他陪葬墓中,使用者的身份应为楚王、殉葬宠妃和官吏等。山东长清双***山西汉济北王墓也出土一件类似的玉枕,由核心木板、玉枕足、玉底板、玉面板和兽头饰等18块玉件组合而成。各部分的结合方式为:面板和底板分别粘贴在核心木板的上面和下面,两件兽头饰分别以内端截面穿孔插榫与核心木板两端面结合,枕足也用同样的方式插接在玉底板两端的核心木板底面,侧边板粘贴于核心木板两侧。食官监玉枕的组合方式与之相似,但它比前者在时代上要早100多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及其妻窦绾墓出土的玉枕整体呈“U”字形,铜框,上镶玉片。严格讲,这种枕应叫镶玉铜枕。刘胜玉枕的主体呈长方形,两端为高昂的兽首,枕的四矮足被设计成兽爪形,枕表面鎏金,饰有浅浮雕式***案,枕面和两侧面镶着带有透雕和阴线刻花纹的玉片,两端的兽首也镶嵌有各种玉饰,枕底镶嵌有4块玉片。枕内放置具有驱虫、抗菌效用的花椒等。与食官监玉枕两端镶嵌兽首,下有枕腿及相关装饰也极为相似。但时代稍晚,为西汉中期。
鎏金铜架玉枕
长37.1厘米,宽16厘米,高11.4厘米(***2)。1991年后楼山1号墓出土,时代为公元前2世纪。
分为枕身和枕架两部分。枕架青铜鎏金,由4个龙形器足和底座组成。龙头高昂,前爪挺立,身尾相交于枕架底部。枕架边框刻有纤细的卷云纹。枕身系长方盒形,由木芯、装饰玉片、鎏金铜构件、金箔等构成。出土时枕身中间的木芯已腐朽,原芯外包有一层绢或布。枕的顶面镶贴有两块龙形玉片和6块小玉片,龙形玉片上饰有阴线涡纹,有的地方镂空。两端面各由3块玉片和一个鎏金铜铺首构成。中央为一半圆形玉片,系由谷纹玉璧改制而成。鎏金铜铺首为兽首衔环,置于半圆形玉片的中央。内侧面由8块玉片组成,中间的玉片饰有谷纹,拱端中央有小圆孔,可能是用龙形玉佩或玉璜改制而成的。外侧面中间为一鎏金长方形铜框,框内镶有4块玉片和两个兽首衔环铜铺首。铜框可能是门框的象征。枕身外面还用金箔贴饰。
玉枕造型独特,龙纹***案和枕架上的4条龙充满动感,枕身和枕架以铆钉固定,可随时拆装,别出心裁。后楼山1号基属北洞山楚王墓的陪葬墓,除玉枕外,还出土有玉面罩、玉H、s形玉佩、玉璧、玉剑饰等,墓主生前具有较高的地位。
火山刘和墓玉枕
长28.7厘米,宽9.5厘米,高8.5厘米(***3),1996年火山刘和墓出土。时代为公元前2世纪。
枕身为长方盒形,枕面与前后两侧各镶贴有3组玉片,并以金箔切条贴在玉片上组成菱形及三角形***案,周边包以金箔。枕面中间一块玉片呈青白色,未用金箔装饰,抛光平滑,一侧并有圆润的抹角。枕面两侧各用5块三角形玉片组合而成,拼缝处贴有金箔,十分华丽。枕两端各以两块或3块玉片组成,并镶有鎏金铜鼻环,环径5.5厘米。徐州地区出土的此类盒形玉枕较多,如徐州韩山刘婶墓出土的玉枕由19块青玉片拼合而成,分别粘贴于枕头的5个面上(底面除外)。玉片正面平滑光洁,背面粗糙,有的有切割痕迹。玉枕每个面上有红色镶边,玉枕中f司为硬质枕芯。
徐州是目前出土西汉玉枕最多的地区。一般使用玉衣和玉面罩的墓葬多使用玉枕,墓主多为诸侯王、列侯或高级贵族、官吏等。诸侯王(后)用的玉枕,质地好,雕琢精,列侯、高级贵族或官吏的玉枕相对差些。有些墓葬无玉衣、玉面罩,但有玉枕出土,其等级更低一些。透过这3件玉枕我们可以了解到,汉代玉器制作在构***、雕刻及细部处理上力求整体***案生动、传神、挺拔、凝重,使玉器制作实现造型、纹饰的浪漫统一,达到了视觉艺术的佳境。
责编 一 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