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建国60年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继续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去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刻影响,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必要性。发展集约型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笔者分别从深化改革、科技进步、发展规模经济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发展集约型经济进行了简要阐述,探索我国如何发展集约型经济。
关键词:集约型经济 经济转型 科技进步 国企改革 效益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建国60年来,我国虽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经济规模相当可观,但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等各个领域,建设规模大、经济效益低和结构失衡的问题非常突出,特别是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如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然而这些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这充分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为粗放型。随着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创之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集约型经济又一次成为经济学界广为关注的专题。
2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
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主要特征为: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资源转移、规模经济、学习效应等因素形成的动力所推动,在同样的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下,所受的资源约束和通货膨胀压力较小,如果宏观调控得当,则增长过程基本上可以保持持续稳定的状态,一般只存在较小的属于动态经济的自然波动,产品的品种较多、质量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库存积压较少。这是一种增长代价较小,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高的增长方式。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展集约型经济的核心是效益和质量,而达到这个核心的几个基本途径即是科技,人力,规模和国家调控等。所以,笔者将从几个途径对发展集约型经济进行阐述和分析。
3 发展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3.1 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完善国有企业改革。
在现阶段的中国,提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似乎是很不合时宜的话题,但是从种种方面来看,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的经验,但是其中存在的巨大不足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增长方式不仅与生产力有关,也与体制有紧密联系,体制转变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以往在如何处理上新项目与利用现有基础的关系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一些国有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低下,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造成产品积压、成本上升,或开工不足,生产能力放空闲置等,结果资金更加紧张。然而,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各地各部门依然热衷铺新摊子,搞了许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项目,争资金,效益不佳。这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也不能提高。究其原因还是经济体制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摈弃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但是,这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无限期的过程。我国明确提出,要在“九五”期间和2010年基本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目标。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靠企业来实施,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不能转换的重要原因是国有企业的效益太差。国家每年把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的70%以上投到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实现的gnp的增量在全部gnp的增量中不足20%。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抓住国有企业这个牛鼻子。我们要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通过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企业财产组织制度,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实现经济的高效运转。国有企业应按自身特点和公司法要求,改建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公司等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或采取租赁经营形式,从产权关系上解决企业经营机制不活、责任不明的问题。
3.2 发展规模经济,向规模要效益 规模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中获得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之一。因为有了相当的规模,才便于利用先进技术,才能有名气,才能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而我国目前有65%左右的企业没有达到规模经济水平。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拥有汽车企业数量超过发达国家汽车企业总和,却不到日本国一家企业的汽车的年产量。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一家轿车企业达到国际公认为规模生产标准和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建立一批技工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当代国际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主要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我国要更好地利用外资,搞好同跨国公司的合作,必须建立自己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他们与国外的跨国公司进行合资、合作生产、合作设计、合作进行技术开发等,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目前,在国际上排名前100位的工业企业中,中国还没有一个。要把培育企业集团作为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来付诸实施。近期内国家要重点扶持在电子、机械、汽车、石油化工、造船等方面具有经济规模的骨干企业的发展。
3.3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同志提出的英明论断。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日本是一个最著名的例子,二战之后日本也经历了一段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消耗资源快速发展经济的路子,但之后的金融危机使之遭受最大打击,其尽快进行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进行企业管理和企业改革,才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
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还没有达到相当的紧密度,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不大,即使是科技与经济结合比较好的上海,根据最新统计,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虽然达到33%,但同发达国家的50%以上的贡献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一些企业效益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落后。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对2102家亏损企业的调查,由于设备老化,工艺落后,造成产品滞销从而造成企业亏损的企业有1307家,占被调查总数的62.17%。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首先利用市场机制并且发挥***府的调控作用,使国内已有的先进技术在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淘汰落后技术。其次,继续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自主的技术开发能力。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引进和消化。第三,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加快建立市场、可言、试验和生产结合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鼓励科研机构进入大型企业集团,改变科研与生产分离的传统体制。逐步加大对企业科研资金和科技力量的投入比重,做到象发达国家那样,把2/3以上的科研资金和科研人才配置到企业。
4 展望
发展集约型经济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也不能凭借几篇学术论文进行指导就能取得重大进步,但是,这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间必须要经历和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笔者坚信,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传统经济体制必会逐步瓦解,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必然会应运而生,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只需我们大家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可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江苏企业管理.2005(6):8-10.
[2]***.新的投资体制即将出台[j].经济界.2004(3):64-64.
[3]john sargent, economic growth: prospects and determinat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toronto, 1986.
[4]付新爽,刘鹏,王振江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17-22.
[5]曹文.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73-7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议我国集约型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