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名探故
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指出:“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野是平原的意思。具有广阔的河谷平原,且有人居条件,利于开发农业,惟有安宁河宽谷可以当之。
安宁河旧名孙水,是川江大支流雅砻江左岸的支流。《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描述安宁河河谷地带“阶地发育,宽4—10公里,坡度平缓,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为川西南唯一最大河谷平原。由于谷地宽展,气候温暖,灌溉便利,土壤肥沃,故耕地连片,人烟集中,农业发达,是川西南主要产粮区。”米易县位于下游精华之区。
安宁河河谷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串珠状的宽谷横断面呈箱形,阶地十分广阔,土壤又很肥沃,水利条件非常好,利于开发农耕;二是小气候条件优良,河谷中不受北方冷空气和南方干热风的侵扰,温凉宜人,更有利于各种作物生长;三是沿河岸线交通条件非常理想,足以开辟出宽阔的大路,至今公路铁路仍沿河修建,水上亦能季节性行舟。这些客观条件说明了一个问题:进入农耕时代的远古先民,如果不优先开发这里,那真是太愚蠢了!
《汉书·地理志》越巂郡灵关道台登县记有:“孙水南至会无入若,行七百五十里”;这是安宁河最早的科学记录。台登故城在今四川冕宁县东南约七十里;会无故城即今会理县治。汉代一里约合今450米,故“七百五十里”约合338公里,与现代几个河长数据351公里、337公里、325公里基本相合。由此可证,《汉书》的孙水确为今安宁河,决不能是其他河流;而孙水所入的“若水”,必在四川,决不会跑到省外去。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提到司马相如向汉武帝介绍西南夷情况:“邛、笮、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武帝感到高兴,便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前往。“邛、笮、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沫、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所谓“桥孙水”,就是在安宁河上修桥,目的是通往“邛都”这一交通枢纽,其故地即今西昌。“零关道”是古代沟通滇蜀的重要交通线,以成都为起点,经今四川名山、喜德、冕宁泸沽(古台登),沿着孙水南行,过西昌、德昌、米易,在三綘(今云南元谋姜驿)渡过金沙江,至青蛉(今大姚)、弄栋(今姚安)、云南(今祥云)到达叶榆(今洱海地区)。这就证明了安宁河谷实际上是一道天然通途。
若水在《汉书·地理志》记于蜀郡旄牛道:“鲜水出徼外,南流入若。若水亦出徼外,南至大莋入绳。”旄牛故城即今四川汉源县治;鲜水即今雅砻江支流鲜水河;大莋故城在今盐边县东南;绳水即今金沙江;那么若水就该是雅砻江了。
比《汉书》至少早1000年的《山海经》,在《海内经》里两次提到若水,记有地理位置的一段是:“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这里的信息,是若水得名与一种特殊的若木有关;而若水则位于黑水与青水中间。远古地名非常质朴,水名多半直观地取其颜色。黑水指金沙江,因水色偏黑,当地人称为泸水,“泸”在民族语音中意思是黑;而青水则指青衣江,这个名称很久未变,它是大渡河支流,可以代表大渡河。在金沙江和大渡河之间的大江,只有雅砻江可当,故《山海经》记录的若水,虽带浓厚的民间性,但决非齐东野语。
可是郦道元所据的汉代《水经》,所述若水与《地理志》情况略异:“若水出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也。南过越巂邛都县西,直南至会无县。”所谓故关,是经中常提的通名,大约是汉族居地与少数民族的分界;奇怪的是,这里的“若水”向南流到今西昌的西面,再南流入会理县境,这哪里是雅砻江,分明就是安宁河!
为什么安宁河能够称为“若水”?其中存在着地名学所谓“交叉转移”的原则。由于远古时期地名很少,两条河交汇处的河名,既可用于主流,亦可用于支流;于是两河便可能同有一名。后来彼此有了单独的名字,但民众仍习惯使用老名,从而产生了地名的交叉现象,而且会延续很长时间。比如李冰修建的“成都二江”,简称“都江”,就是现在府河的前身;但作为主流的岷江,在古代也有“都江”之称,所以李冰所修大堰称为“都江堰”。可是双流境内的府河下段,群众却称之为“岷江”,现代航测***上还做了标注,那里还有个岷江镇存在。可见主流和支流的名字往往混用,其习惯延续至今。安宁河既名孙水,又有入汇的主流“若水”之称,这并不奇怪。
比《汉书》晚4个世纪的《水经注》,书中专门有《若水》一篇,仍然记述“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若水沿流,间关蜀土”。以下又记述了安宁河:“又有孙水焉。水出台高县,即台登县也。孙水一名白沙江,南流径邛都县,司马相如定西南夷,桥孙水,即是水也。又南至会无,入若水。”下面一段,说明若水也可以称为“孙水”,与支流同名;并郑重论及地名的交叉转移问题:“若水至僰道,又谓之马湖江、绳水、泸水、孙水、淹水、大渡水,随决入而纳通称。是以诸书录记群水,或言入若,或言注绳,亦或言至僰道入江,正是异水沿注,通为一津,更无别川可以当之。”
所言“僰道”即今宜宾,长江与金沙江在此链接,实际上是一条河。由此可见,安宁河具有孙水和若水双名,是古代一种惯性状态。
颛顼考史
《水经注·若水》还叙述了一段古史:
“若水沿流,间关蜀土。黄帝长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
颛顼出生地“若水之野”那个河谷平原,不会在雅砻江上,因为那里沿河阶地很窄,峡谷特多,显然只能在安宁河河谷,其地也可以称为“若水之野”。这段历史传说,《史记·五帝本纪》有载: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说:“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国也。”传说中的黄帝出自姬水,《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今人多认为姬水是今陕西渭水的一支,那么他的子孙南迁蜀地开发,自然是合情合理的事了。
不过,《史记》说颛顼是黄帝之孙,似乎差了一代。《山海经·海内经》有一段记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郭璞作注时引古本《竹书纪年》说:“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乾荒”的字形与“韩流”相近,可能是抄书时的误写。韩流所娶的“淖子”,清郝懿行《笺疏》认为:《海内经》郭注说是“濁山氏”,“濁”与“淖”音同,也就是蜀山氏;而“乾荒”与“高阳”音近,当为一人。可见颛顼是黄帝的重孙,其父辈移居若水,两代皆与蜀山氏族联姻,以求巩固落脚的基地。
关于蜀山的地理位置,因有“蜀”字,不可能离开四川。宋罗泌《路史·因提纪·蜀山氏》:“昔黄帝为其子昌意取蜀山氏;而昌意之子乾荒,亦取于蜀山氏”;罗苹注引《益州记》:“岷山禹庙西,有姜维城;又西,有蜀山氏女居。”那时当地可能还实行母系氏族制,男子是“嫁”到这一氏族里来的。禹庙在今汶川涂禹山,姜维城即今理县薛城(一说汶川威州);其西就是邛崃山脉,故蜀山氏家邦即在于此。远古交通道路,往往选择绵亘的山脊或河谷的坦部,居上游的杂谷脑河谷和岷江河谷,可通甘青;居下的邛崃山坂,可至水陆交汇处的灵关,再至安宁河谷,形成南方丝绸之路。
颛顼与古蜀国的关系,笔者据《山海经·大荒西经》发现了“鱼凫”族一段佚史,与颛顼能挂上钩: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这两段文字,是西汉刘向父子校正不同来源经文时,并存下来的两个版本记载。核心内容是有条半枯的鱼,或者说半蛇半鱼,名叫“鱼妇”,此名等同于蜀王“鱼凫”。其下文紧接着说一种鸀鸟,鸟名由“蜀”和“鸟”组成,可判断其产于蜀地。[1]《淮南子·地形训》摘录《山海经》时写为:“后稷垅在建木西。其人死复苏,其半鱼。在其间。”所谓“其人”,指“半鱼”的鱼妇;“在其间”,指鱼妇居地在“后稷垅”和“建木”之间。古书里的“垅”,皆指坟墓。《山海经·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墓地所在的“都广之野”,是个出产“膏菽膏稻”的坝子,还是“百谷自生”“百兽相群”的乐土,蒙文通教授以为即今成都平原。[2]《海内西经》又指出:“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而《海内南经》则说:“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也是一种“半鱼”。《地形训》上文说过:“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若木在建水西。”这一连串的地名形成了一个系列:“后稷垅(成都平原)·鱼妇·氐人国·若木·建木(都广)”,基本上集中在一堆,既表明颛顼族对古蜀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又表明颛顼族的根据地与成都平原古蜀国犬牙交错,位于川西南。
颛顼时代的定位,有《汉书·律历志》所抄《帝系》“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的线索。据近年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定,夏王朝始于公元前21 世纪,***之君夏启为禹子,上溯到颛顼是七辈人,若按每辈平均30年计算,上推到颛顼,应该是公元前23世纪左右。按四川的考古序列来说,相当于三星堆文化第一期后段,或成都地域宝墩文化后期。
颛顼生地位于他父辈所开发的若水地域,先秦学界是承认了的。《吕氏春秋·古乐》称“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3]颛顼在那里感受到风声,创作了称为《承云》的乐曲,可见他确实多才多艺。《山海经·西次三经》说其子“神耆童”(就是老童)唱起歌来声如钟磬;老童之孙太子长琴,“始作乐风”,最早给民歌谱曲。如此看来,颛顼一家真可算是音乐世家了。西南民族能歌善舞,大概与此传统有关。
《史记》称颛顼“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大力开发各种资源,观测天象决定农时季节,顺应民间信仰来开展教育,祭祖的时候必须高规格。这些行为,完全符合他那时代的特征。《史记》认为他的声威所及,范围极广:“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这虽然有些夸张,但查一下《山海经》所记,却感到并不离谱。《大荒南经》“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黍是耐旱作物,适于在旱地栽种。《大荒北经》记有食黍的中国,位于“西北海外,流沙之东”;还有食黍的叔歜国,为颛顼之子;《大荒南经》甘水末端,还有个食黍的季禺之国。古人弟兄字辈,多以“伯仲叔季”排序。《大荒西经》“有国曰淑士,颛顼之子”,可能也是“叔”字辈。靠近“西周之国”的地方,还有颛顼之子老童的地盘,那里有老童之子祝融和其孙“太子长琴”在活动。在“日月所入”的大荒之野,还记有颛顼之子“三面”一族。由此可见,除了东方以外,其他三方都有颛顼子孙的足迹。
论古答疑
综上所述,不同来源的史料,都说明颛顼及其先辈昌意、乾荒,曾在若水地域定居,并且与蜀山氏通婚。尤其是颛顼,不但在这一基地上大有作为,而且走向中原,创造出空前的业绩。“若水”基地不可能是高寒荒僻的雅砻江流域,合理的推断应该是安宁河河谷:米易位于下游精华之区,理应成为颛顼三代开发的对象。因此,说米易一带是颛顼的乡邦,应该接近客观事实。
1987年,米易县安宁河西岸的白马镇何家坝乡民修建堰沟,在地表以下2.5米处挖到两个完好的双耳陶罐,那里还有陶片与黑色炭粒堆积物。经考古调查得知,此处为一史前文化遗址,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表明距今1万年至3000年前的先民,就已生活在这安宁河的二三级阶地上了。遗址内文化层分布清楚,包涵物有大量的夹砂灰陶片和少量的黑、红陶片,器物有扁平罐,耳与颈、口相连,耳空很小,但能穿绳,形状为平底、鼓腹、敞口,表面有少量篾纹,多为素面。出土的磨制石器有石斧、石锛、石镰、刮削器、钻孔器(石纺轮或石佩器)、石箭镞等。这一考古发现对于颛顼及其父辈在此开发,已足以提供一个有力的物证。
上世纪疑古派史家曾把颛顼定为天神,将颛顼史迹全部视为神话,认为皆出自后人的编造。这些论点,未免有些虚无主义了。如果说《史记》所载五帝传说都不可靠,那么书中所载刘邦父亲常说他不如二弟会种田,结果当上皇帝的刘邦就反问老爸:“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这些话当然也是传说,难道能说司马迁在编造,一概不信吗?扬雄《蜀王本纪》记录的古蜀史,不仅是传说,而且夹杂了不少神话;但假如全部,古蜀史就成为一片空白了。何况《国语·鲁语》《礼记·祭法》都说,有虞氏和夏后氏“谛黄帝而祖颛顼”,因为舜和禹本是颛顼的直系子孙,真人真事记忆不忘,后人决无将抽象的神灵当作自己祖宗的道理。
颛顼的实在性,还表现在重大历史事件上。那些事件既不能任意编造,也不能随便抹煞。《国语·楚语》说原先九黎族的神权***俗,风行南土,大小事务都要用占卜来决定;家家供养着巫师,社会财富大都耗用在祭祀上;颛顼毅然采取***行动,征服了九黎,其具体过程如何,文献缺记,已不知其详。不过,颛顼取得盟主地位以后,便让两个儿子掌握大权:“重”担任南正,管理观天事务,把巫史的权力夺过来;“黎”担任火正,管理地面事务,核定历法,宣布农时。这一行动,《周书》称之为“绝地天通”,属于中国古史中的重大事件,不可能属于空中楼阁。
《尚书·尧典》提到尧时的历法。秦国的历法称为“颛顼历”,就是这种四分历,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正式定为国历,一直沿用到汉武帝时。如果颛顼为虚构人物,历名从何而来?
省外学者质疑颛顼所出的若水,多用字形或音读方式论证若水不在四川,而不顾各种史料与之产生的扞格。比如有人说“若”字古写为“叒”,故若水本为“桑水”,地在鲁北。有人说“若”与“汝”字同音,可以对转,故若水应为汝水,地在河南。两周铜器铭文提到鄀国,原为允姓,位于湖北钟祥北面汉水边,春秋时迁到河南内乡,若水的得名应该与这一古国有关,位置也应在楚豫之境。还有人说“若”从草从右,古文献里“右”与“洧”经常通用,《山海经》洧盘之水出于崦嵫之山,还有一个苕水,苕或作若;洧水源出今河南省登封,黄帝曾在那里建立部落。又有人说“若”字通弱,弱水与若水实为一水,相应的地方就更多了。这些十分勉强的牵合,显然与前述史地资料难以相融,故无辨析的必要。如果说颛顼离开蜀地,走向中原,到达过陕西、山西、湖北、河南、山东等处,族人将故居地名用来命名新地,那完全是可能的事,但与颛顼出生地“若水之野”并无关系。
所论多为个人私见,或有不确,祈方家不吝指正。
注释:
[1]今人或读“颛顼死即复苏”为一句,认为又是一事,即颛顼有死而复苏的本领。这一看法不对。因为两段原文“颛顼死,即复苏”文字完全相同,如果是单独一事,就应该放在下节,不必要重复校正版本。正因为这话与上文不能分开,这才有不同版本的两段存在。因此这句话必与上文衔接,构成因果关系,不可能说成另外一回事。
[2]见蒙文通《古学甄微·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与产生地域》,巴蜀书社1987年版。又《古地甄微·再论昆仑为天下之中》,巴蜀书社 1998年版。
[3]空桑这一地名,许多地方都有,皆得名于较显眼的空心桑树。《山海经·东山经·东次二经》之首“空桑之山,北临食水”;地在兖州,今为山东。《北山经》有“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滹沱”。滹沱河流域,地居山西。《春秋演孔***》言孔子之母征在“生丘于空桑。”《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征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鲁南。”《路史》:“空桑者,兖卤也,其地广绝。高阳氏所尝居,皇甫谧所谓广桑之野者”,在鲁西北。《列子·天瑞》:“伊尹生乎空桑。”《史记索隐》引《吕氏春秋》“有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于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地在河南。今人或以这些线索证若水不在四川,但他们又归纳不到一个地方去。其实循上述各例,若水附近也可能有“空桑”这个地名。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