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追溯了扇子的起源与发展史,揭示了扇面艺术与社会发展、文化氛围一同演变的过程,扇面艺术从实用的装饰性绘画,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为独特的中国画幅形式,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扇子 扇面艺术 艺术表现形式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都与扇子息息相关,一把扇子,已经成为融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扇子诞生较早,从原始社会黄帝、尧舜时代,它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史书中有记载:“尧时曾做物,吊于室中,动摇生风。”明代罗颀《物原》也载有“舜时造扇”之说。从考古资料上看,最早的扇子***像是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的奴隶手执长柄扇,***像中主人似在饮酒,背后一奴隶手执长柄扇正在为主人扇风取凉。
1.扇子的演变
扇子的演变,着重是在形制和质地上进行变革的,而这种变革是建筑在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变化基础之上的。
从“扇”字面上来分析,“户”下“羽”,说明早期的扇子多用羽毛制作。先秦时期的扇子多用羽毛或竹苇编制而成。汉代的扇子出现了丝织物制作的品种,这种扇子名为“纨扇”。“纨”指的是一种颜色洁白的丝织细绢,故“纨扇”也称“绢扇”。由于形状“团圆如明月”,故而又称“团扇”。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麈尾扇”。麈是一种鹿类动物,古人用其尾毛做成尘拂,称“麈尾”,因其形状如扇,故有“毛扇”之称。士大夫手执麈尾扇作清谈状,有“领袖群伦”之意。三国时的诸葛亮、周瑜等儒将的形象,都手执羽扇指挥***队作战,凸显使用者的个人特质。
隋唐以后,麈尾扇渐渐没落,而纨扇在民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宋代,纨扇的形制向多样化发展,扇面用料虽仍以纨素为主,但绫、罗、纱、锦丝织物也都用来制作团扇。随着造纸业的发展,有了纸糊竹丝扇的出现,人们称之为“纸团扇”。
如今比较常见的折扇出现在宋代。明代以后,制扇业有了更繁盛的发展,扇的式样也更多,美观实用,为民间所接受。扇子在人们生活中拓展了空间,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也更大了。
2.扇面艺术
扇面书画之风开始得很早,三国时期的曹植有《九华扇赋》:“昔吾先君常待,得幸汉恒帝,赐方扇,不方不圆,其中结成文,明曰九华。”由此可见,早在汉魏时期,在扇面上已经有书法了。中唐时期的人物画家周P《簪花仕女***》中贵妇所持的团扇上就已描绘着牡丹***案。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收藏、或馈赠他人以留念。保持原样的为扇,为收藏而装裱称册页的称扇面。
2.1扇面画
2.1团扇画
团扇画早于折扇画,宋代时团扇画就已蔚然成风。宋徽宗赵佶就是积极倡导团扇画的一位帝王,正是因为他对扇面画的喜爱,宋代扇面绘画极为繁荣。宋代画扇,以画院派为主体,在宋徽宗领导下的画院创作,可以说是宋代画院派山水花鸟的全盛时期。宋徽宗倡导的画院创作,严格提倡细节的真实和诗意的追求,使画院花鸟画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宋代画家注意写实,以严谨的笔法追求“物趣”的真实性,使画面的形象栩栩如生。扇面山水画以全景式构***,却以细腻的褶皱法来表现曲折多变的山川迭秀、雪雾烟云。
在南宋,扇画以突出某一局部来代替全景的“边角”之景。这种构***简洁、主题鲜明的山水画有一种全新的境界。如夏圭的《烟岫林居***》,主题鲜明突出,笔法坚挺清秀,将烟雨迷蒙的江南景色描绘得极其清秀秀丽。
扇面山水从“全景”到“边角”的变化,反映了宋代社会变迁及审美取向的变化,团扇画也一直被视为宋代绘画的缩影。宋代留下的团扇画很多,题材广泛,有水村放牧、柳堤平远、蔬果草虫、花鸟禽兽,描绘细腻,造型逼真,显示了高雅清逸的神韵。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广大,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扇的实用性,而塑造成了艺术化的团扇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
2.1.2折扇画
折扇据传在南宋就已出现,在明代大为流行,到嘉靖年间,折扇画更为盛行。此时纸本的文人画崛起,几乎每个画家都喜欢在折扇上作画。折扇画除了实用之外,还可以装裱成册放入镜框内观赏。由此折扇画取代了团扇画。
书画折叠扇风气大盛之时,名人显贵、名家流派、文人墨客都善于折叠扇绘画,成为了独具一格的书画形式。巧妙的构***,使扇面展开时不觉得是画在半环形式的扇面上,而感觉如同画在一***整的长方形的横幅上一样。扇面的书画更能反映每位书画家的艺术真谛。扇面上作画也是绘画艺术的再现,突出了每种流派、每位名家的艺术特点和风采。
就构***而言,明代武林派代表人物蓝英所绘的扇面《江天暮雪》所采用的是由远及近的构***方式。由于扇子是从右至左打开的,因此此画的画面右边首先是小块的空白画面,接着便是近景――倾斜的树木,有一种将观者的视线向左引导的动势,接着出现的中景是比中轴线更为倾斜的一组树丛,将视线进一步引向深处,最后是在远处虚幻的雪山与之呼应。竖向的物象都随着扇格渐渐向***斜,地平线同时随着扇面的边框呈现处弧形,使地面显得更为辽阔,空间更为深远。在打开扇子的过程中,观众逐渐进入扇内天地。
扇面画的风格流派异彩纷呈,蔚然大观,扇面的特殊性,使扇面绘画达到了艺术殿堂中的最高境界,明清书画折扇面可谓是扇面艺术中的里程碑。
2.2扇面书法
2.2.1团扇书法
团扇以其圆或椭圆的形式,成为书法创作的一个特殊载体。由于这种特殊的形式能产生出一种特殊的美感,灵巧、活泼、典雅、精致,给人以“小中寓大”、圆满丰盈的艺术感受,因此书法家们喜爱在团扇上洒墨书写。尽管团扇可供书写的空间极其有限,然而优秀的书法作品总能通过其点画、线条、行列、势态等的巧妙搭配,营造出奇幻深邃的意境,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如清代赵之谦隶书团扇,正文每个字都写入小方格内,上下齐平,左右对称,通篇显得严谨而工整。这种格式,圆中取方,比较适合于书写规整的端楷字体。就整体的艺术效果而言,是规整与活泼的自然结合。
2.2.2折扇书法
折扇较团扇而言,其以可收展的功能而更具有小巧玲珑、富有变化的艺术特性。折扇以其特有的弧形为书画艺术提供了一个富有立体感的表现天地。折扇通常是上宽下窄,书法家能运用大小、长短、粗细变化无常的线条和错落有致的字态来巧妙地营造艺术空间,由点及面、由远及近,在拱形的折扇扇面上创造了一种纵深的艺术效果。折扇还由于其正反两面都可书写的特点,使书法与绘画找到了一个极佳的结合点。时常人们所见的“一字一画”式和格景书画扇面,就体现了融书画于一体的艺术美感。
3.扇面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扇面的尺幅比较小,所绘的题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及卷轴书画宏大,但以幅面小巧,便于携带,利于把玩和交流的突出特点,展现了独到的艺术魅力。而且文人画仕们在扇面上作画时,不像创作巨幅长卷那样严肃刻意,画风比较自由随意,也更能流露出画者的笔墨情趣。
扇面绘画在方寸之间大展天地,绘画尺幅虽小,但内容丰富,所表现的题材也非常广泛。表现形式上,有细致的工笔、豪放的写意;色彩形式上,有灵动生趣的水墨、色彩浓烈的重彩、清晰雅致的淡彩;构***形式上,有紧密不透风、疏可行马之别。扇面的绘画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在扇子上作画有的呈现出精致、淡雅、轻松之感,有的表现出恢宏、隆重、艳丽之态。
在扇子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它的装饰功能得以呈现,在墙壁上挂一把有绘画的扇子,或大或小,丰富醇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在方寸之间丝丝流露,使整个房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人们不再拘泥于过去那些所谓的传统画风和模式,扇面也不再受到原有尺寸、样式及实用性的限制,幅面扩大、变异,它不再是手中的和纳凉的用具,而成为毋庸置疑的艺术品。而扇子精湛的工艺和传统书法诗词绘画的完美结合,使得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使这种书画形式伴随着制扇艺术生命长盛不衰,而且愈发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若水.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传承者――读吴大先生的山水扇面.中国美术,2008.
[2]王其全.中国画扇面大观――山水楼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杨祥民.漫谈中国的扇子.紫禁城,2007,(10).
[4]陈伟.藏扇说扇.收藏界,2006,(10).
[5]徐湖平.明代扇面的绘画艺术.东南文化,2000,(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探中国传统扇面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