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艺术歌曲是一种优雅的、内涵深厚、创作手法娴熟、优美的歌曲。《乡音乡情》是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先生早年创作的一首充满当地风味的歌曲,因为受到人们的喜爱,已广泛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选曲。也是一首风格淳朴,曲式严谨,有真挚的情感内涵深刻的艺术歌曲。作者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域和不同风情的赞美,将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愫融为一体,书法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关键词】乡音乡情;艺术歌曲;演唱
一、《乡音乡情》时代背景
由晓光作词、徐沛东作曲、余卓群配伴奏的《乡音乡情》,作曲家徐沛东先生创造了丰富的音乐美,这些音乐美是一种纯粹的美,简单的美。他颂扬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流畅的旋律、充满个性,听起来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以诗为词,既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又吸取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来发展音乐主题,加上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成为具有当代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
二、《乡音乡情》艺术作品分析
1、歌词内容分析
歌词意境抒情,寓意深刻,第一乐段把家乡碧湖、海滩如一幅美丽的***画描绘出来,诗的意境具体、形象。在这优美的意境中,作者抒发“乡音难改,详情缠绵……时时刻刻萦绕在我心窝。”这种感觉,如有声、有色的诗情画意一般,似乎出现在听众的面前。第一乐段把对家乡父老的感情升华到对祖国的感激之情:“华夏土地生我养育我,九曲黄河滋润哺育我。”通过诗一样的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生动刻画了艺术形象。
2、《乡音乡情》音乐内容分析
《乡音乡情》是一首扩展性再现乐段的二段体(A+B)的曲式。A段是二句式的、方整性的、收拢性的的终止。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地,深深地感受到每个人的情绪,对培养自己的中华大地深深怀念之情。音乐深情、舒展。B段是扩展性的再现乐段,再现句是d句的扩展性重复。C句在音乐上达到高潮,节奏变化重复,先用切分节奏突出强音,后用两音一字的落滚旋律把中华土地、九曲黄河对“我”的培养之情深情的表达出来,接着音乐进入行板较快的节奏,叙说着乡音乡情时刻萦绕在我心窝。
《乡音乡情》是bE大调的抒情歌曲,其间出现了离调现象,乐曲第一、二句起于大调,色彩明朗,第三、四句转到小调,色调暗淡,第一乐段最后一句又回到大调上,从淡淡的优思遐想回到了明亮的大调色彩中。第二乐段都在大调上进行,其间也出现有离调现象,把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用小调的暗淡色彩表达出来。缕缕乡音萦绕心窝,中华黄河生养的儿女心中充满了自豪、感谢、思念的情怀。在旋律上大胆使用重复手法,促进音乐的展开。音乐作品展开乐思、重复法构建作品方面,做得很巧妙,让整首歌曲取得良好的效果。整首歌两个乐段,每个乐段都用了重复法。
《乡音乡情》可以迅速走红大江南北,而且久唱不衰,与它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的结构特点,最重要的就是重复和变化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如果只有重复,不可避免的枯燥,只有变化,则则杂乱无章。缺少了哪一个都不成为音乐。这种俗称合头的结构,开始乐思相同,逐步形成了音乐的变化。这一思维中国人认为事情的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有关,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中庸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乡音乡情》这首歌曲中作曲家徐沛东运用了六次重复与变化的手法,谱写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看似简单,但简单的背后是作者每一次细致的安排,巧妙的设计的结果。第一次作曲家小试牛刀了一下,在第三小节的最后半拍开始,采用了统一移低三都的传统办法,旋律自然,就像呼吸平稳,没有丝毫迷人的创作。进入第五小节和第六小节的音调不再是渐进的音阶,而是连续小三度的交替,如微风吹起平静的海面,泛起粼粼的皱纹,继而旋律开始跌沓起伏,作者只在第六小节变化乐句里只改变了一个八分音符,比前面一句只是稍微高了一个大二度,一带而过,这次可谓“四两拨千斤”,音乐情感的表现略有促进更深一层,给人一种垂露欲滴之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七小节一个七度的大跳,最后把前面一直徘徊犹豫的心情推向一个临时的高点,积蓄的情感似乎要爆发,但再次又回到原有的平静旋律上,见好就收。这与中国园林艺术中的障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创作理念在作曲家的其他的一些作品中也能找到身影。因为好的东西需要慢慢欣赏,作者也知道中国这一传统的审美习惯,正是用这种台阶式的情感预设,最终让听众获得内心的共鸣。在第七小节作者在最后一个八分音符上用了一个临时降号,不仅在音乐的节奏上更加顺利,同时又与他的前一个还原音形成对比,小二度在音响效果上本是属于不协和的,所以很多作曲家在使用时都很小心,但在这里作曲者为了歌词要表达的特殊的意境,大胆的使用一个下行伴音的小二度,为歌词中“村落”和“传说”营造了朦胧的氛围,罩上一层虚幻神秘的色彩。
作者第三次使用在第九小节,这里是主歌部分的反复,变化乐句是一个自然的五度音阶下行,创作概念类似于文学创作中先抑后扬的手法。一连串下行的音符为与将要出现的高潮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同时与前一段那个平静的四拍又有一个动与静的比较。第四次运用此法在第十四小节,但这次变化不再是第二次使用时的蜻蜓点水式了,而是变化音高了大三度,而且在时值上由原来的二拍变为四拍,这里处于是整个音乐的黄金分割,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这次的结构变化吧炎黄子孙对祖国母亲的那种养育之恩何以回报的感激之情表现的恰到好处。当音乐似乎要停止在这个延长音上,逐渐成为静止时,那像水一样的旋律又给我们带来活力。第五次运用此法在二十一小节的末尾到二十三小节,但这次和前面几次不一样,这次在变化乐段不只是改变一个音符的时值和音高,而是根据情感的需要,变化的乐段终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整个音乐的氛围如激流后浪,最后终于在高潮中告别一个段落。最后一次使用此法是在整个音乐的结束句上,这里作曲家来了一个四度大跳,这首歌作曲家把他定在降E大调上,认为只有达到这个调式才能够表达那份赤城的爱恋,这个翻唱上去的音就是一个加自由演唱记号的降B,是全曲的最高音。
如果说作曲家赋予歌曲的是灵魂,那么作词家赋予歌曲的则是这个灵魂的载体身躯。歌词前四句用了四个排比句分别从祖国四个不同地方描写了游子对故乡的热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对家乡的情感也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故乡是幸福安康的。第二段是写在恒定的记忆留下的是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家乡的画面,插秧的村姑,收割的阿爸,山寨的酒歌,草原的童谣,这次作者站在少数民族的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下一句“我爱古老的传说”是主歌部分的点睛之笔。这句在让我们感受到晓光一语双关的同时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都是写的每个人各自的小家,接下来写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顺理成章的过渡。
思乡事情是人类高尚的感情,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晓光也写过很多思念故乡的其他歌曲,但这样如此让人无法释怀,难以舍却的要算《乡音乡情》了。严谨的结构,合理的布局,简单的歌词,丰富的内涵,和醉人的旋律,把岁思乡之情融汇成一种舒适和宁静之美,细细聆听,慢慢的感悟,淳朴的自然味道如一缕浓浓的乡情铺面而来。对故乡的思念也像这首歌一样,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褪色,年代越久远,也有更深厚的感情。乡情永远是人生的一杯清茶,让我们品味终生。
3、《乡音乡情》的演唱技法
《乡音乡情》在演唱技法上适用美声唱法,因此在演唱时,根据调性及内容要求,歌声是明亮的、抒情的。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应注意速度、力度及音色的处理。如第一句应用中mf的力度饱含情感的唱出,然后用坚强的力度一句比一句唱的深情。第二乐段是乐曲的高潮部分,演唱者在情绪的积累上也达到高潮,f演唱中的应用,以“我爱崭新的村落”的低沉的音乐,把爱引向深入。一乐段中声区较多,在演唱上配合胸腔共鸣。在第二乐段进入之前的过渡中,则在“说”字配一个极有韵味的下行低音拖腔。“华夏土地生我养育我,九曲黄河滋润哺育我”是一对不同的峰的高腔,感情至深至热。最后“乡音难改,详情缠绵”则是点题。在演唱上除音色多用头腔外,随着感情的变化,语气的力度也发生变化,应做到气息饱满,统一音色、明亮。
演唱时,我们应该怀着对祖国的挚爱之情去全市作品。此外,歌曲的开头都在小字二组e的周围,正处于男女声的换音区,所以,咬字发音时尽量要在气息支持的基础上打开喉咙,避免发出过挤、过窄的声音,要做到气息饱满、生意统一流畅、喉咙稳定。演唱“我”字时,字头w基于呼吸的支持,应双唇自然并拢、舌头自然抵住下齿、牙齿微张。“森”字起音在小字二组f上,演唱时需要在气息支持的基础上,舌尖抵住下齿,在小字s的基础上快速像鼻内展开,引出en。
最后,作曲家选取了“萦绕在我心窝”的音乐素材,用一连串的“啦”字将情感进一步升华。演唱这段旋律是,应尽量在气息支持的基础上,打开喉咙,用哼鸣的感觉把每个“啦”字哼唱出来,让音乐平稳、流畅。
全曲之中,做区划都在《乡音乡情》这首艺术歌曲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才有今天这样一首集艺术性与戏剧性、时代性与通俗性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另外,虽然这首歌曲音域不宽,一般高音声部的演唱者都能胜任,但是旋律多在换声区周围,并且音区跨度较大,因此,对演唱者在歌唱基本功和呼吸控制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适合美声唱法的抒情男、女高音声部中级以上程度的演唱者选用。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乡音乡情》的分析,从音乐专业的角度分析它的调式调性、演唱技法等,让演唱者在声音技能、情感艺术处理的认识上有一个飞跃性的突破,使演唱者更完美的表现作品。
一首好的艺术歌曲之所以得到人们喜爱并且能流传,作曲家的创作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时,应该要了解作品本身,同事还应该对如何把握演唱技法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透彻、深入的理解作品内容,准确表达作品内涵,让听众产生共鸣。
作者简介:王彬宇,长江师范学院2010级音乐表演二班
参考文献:
[1]宁文燕,赵海春,邓颖贞.试论艺术歌曲《乡音乡情》的音乐元素及其演唱技法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
[2]张微微.走进徐沛东――《乡音乡情》的演唱研究[J].大众文艺.2010
[3]赵海春,宁文燕.魂牵梦绕乡音乡情――谈谈艺术歌曲《乡音乡情》钢琴伴奏[J].柳州师专学报.201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歌曲《乡音乡情》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