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周之际神权思想的演变

摘要:殷周之际,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宗教领域的变革也很剧烈,从殷商时期的“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的神本时代,转而为“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的民本时代,其变化可谓巨矣,剖析其变化原因,有利于古代宗教思想的研究。

关键词:民本;神权思想;祭祀

颛顼所处的时代为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制度即将解体,私有成分已产生,部落联盟形成,各大氏族集团,部落首领争夺天下,兼并战争不断,社会急剧变化,这是国家***权即将产生的前夕。然而此时社会仍旧巫风弥漫,人人祭祀鬼神。“夫人作享。家为巫史”。还没有出现专门搞宗教活动的巫师,宗教活动与一般社会活动混在一起。一切宗教活动全部由氏族长来执行。在此背景下,帝颛顼实行了所谓的“绝天地通”的宗教改革。商人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统治,继续采用“绝天地通”的方式,把祭祀权力高度的集中到商王自己手中,连方国诸侯的先祖祭祀也要通过商王来祭祀,祈福、免灾、避祸都要通过商王室的贞卜人员来向殷先王公以及上帝自然神祗祷告。在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到殷上帝与先王具有很大的权力:

上帝降旱(《存》1・168)/帝不降大旱(《哲庵》177)/今三月帝令多雨(《前》3・18・5)/羽癸卯帝其令风(《乙》2452)/贞卯,帝弗其降祸十月(《佚》36)/白降祸(《前》4・39・1)/癸亥卜王贞,降祸(《甲》3827)/戊辰卜王,不其降(《上》30・2)/帝其作王祸――帝弗作王祸(《乙》1707,4861)可以说上帝与先公先王的权力无所不包,殷人对上帝与先公先王也是绝对信奉的。商王本身既是行***首领又是群巫之长,把世俗权力与宗教神权集于一人之手。而周人在通过武力取得天下以后,对殷人的神权统治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同时也对这种神权思想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敬天保民与天人合一观

在周人看来,人们祭祀上帝百神,先公先王,无论祭品是多么的丰盛,多么洁净,祭祀态度是多么的虔诚,表里是多么的如一,但是上帝百神,先公先王总是要考虑民众的愿望和民众的要求。这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也就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最富有特色的“天人合一’:观。周人就是用这种观点看法去评价人物、事件,并用来预测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云:“若天所启,其在嗣君乎!其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孙实终之。”这是吴国使者屈狐庸对赵文子所说的话。《左传・文公六年》记载,秦穆公死后,用子车氏阉息、仲行、针虎作为人殉,云:“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复东征也。”其篇还记载“君子”的评价说:“秦穆公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先王违世,犹诒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今纵无法以遗后嗣,而又收其良以死难以在上矣。”对此《诗经》有详细记载: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这是作者哀悼“三良”惨死,控诉以人殉葬的诗。《左传・僖公十九年》记载宋襄公使邾文公用邯子作为人牲去祭社,司马子鱼反对说:“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体现了司马子鱼“以人为贵”的精神。“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值得注意的是臧武仲对鲁国用人牲的评论:《左传・昭公十年》记载:秋七月,平子伐莒,取郧,献俘,使用人于亳社。臧武仲在齐,闻之,曰:“周公其不飨鲁祭乎?周公飨义,鲁无义。《诗》曰:‘德音孔昭,视民不佻。’佻之谓甚矣,而壹用之,将谁福哉?”

这完全与商代神权统治不同了。在人神分离、“绝天地通”的商代,上帝天神与民众互不往来,也永远不发生关系。上帝及殷^的祖先仅仅与自己的嫡子商王和王室贵族发生关系。而在周代,这种局面被打破了,民成了“神之主”,连祭祀也是为了人民一“祭把以为人也”,天神上帝要聆听民众的心愿和想法,民众也把愿望与祈求直接告诉上帝鬼神,这就是“天视自我民视”,这些都能从《左传》中得到反映。而且民众的愿望想法上帝鬼神也会听从,上帝鬼神就是一个公平无私,站在民众立场上为民办事的“至上神”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以人为牲的行为也就为上帝所不允许的,上帝鬼神也不会飨用。而这些事实反映了西周春秋以来人文精神的巨大进步,对以后的中国的宗教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从古代神权崇拜发展的历史轨迹看,从这时便步入了天人相互交流,天人相互感应的一个新时代,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代哲学观念上的天人合一是“人是主体,天是客体”,这与西方哲学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有所不同。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主要谈的神人关系,也就是说周人认为天人之间思想相通,天人关系相互交融。一方面,天是按民众的愿望办事;另一方面,民众也应该按照天所要求的道德标准去做事。“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所以天命是可以自己去度量而争取的,因为上天有道德的客观标准可作依据,那么“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人相互感应,天人已经融合为一,形成了与商人截然不同的一种神权观念。

二、祭祀制度的变化

随着神权思想的变化,祭祀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周代打破了把神权高度集中在王室手中的局面,神权崇拜的特点是与***治统治的方式相配合,祭祀天神、地柢、人鬼的权利像金字塔式的分掌于天子、诸侯、手中。因为周朝实行的是“亲亲尊尊”的***策,与周王的关系愈近,地位也就愈显赫。这在《左传》中的例子很多。

《左传・隐公五年》云:“九月,考仲子之宫,奖万焉。公问羽数于聚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左传・哀公七年》云:“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因此,当吴国派人到鲁国索求“百牢”时。鲁人以违背周礼而拒绝,后因吴国坚持索求百牢,鲁人虽予之,但评价说“吴将亡矣,弃天而被本”。《左传・文公二年》日:“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踌僖公,逆祀也。”君子以为失礼,并且评价说:“礼无不顺。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弃,文、武不先不(穴出)。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犹上祖也。”从以上诸例可见,周人的祭祀权力是按阶层不同各有等级差别,祭祀的仪式,祭祀的顺序,祭祀数量的多少有明显的区别和严格的规定,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认为是“非礼”,这正好印证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当然由于周公的杰出贡献,鲁国被允许破格使用“天子之礼”,而宋为殷之后裔,所以宋国依然使用商代

的祭祀礼仪。《诗》云:

庸鼓有,万舞有奕。我有嘉宾,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颂・玄鸟》)

这些祭祀歌,都体现了宋人先祖昔日贵为天子,祭祀自己祖先的豪迈之情。其它诸侯国却不能用这样的礼仪。这说明周人的祭祀权是等级式的,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巩固周人等级秩序和***治统治。

三、重民轻神思想的发展

西周末期,随着诸侯的争霸,“礼乐制度”被日益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日益衰落,自然灾害与***治局面的突变,天神的威信下降了。人们对天由相信到质疑,由质疑到指责,由指责到诅咒的态度转变。“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邶风・北门》),“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这表现民众虽无可奈何,但对上天还是相信的。“有皇上天,伊谁云憎”(《小雅・正月》),“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憔,予慎无辜”(《小雅・巧言》),“我生不辰,逢天怒”(《大雅・桑柔》),“天生烹民,其命匪谌”(《大雅・荡》),“天命忱斯,不易维王”(《大雅・大明》),“瞻仰昊天,则不我惠”(《大雅・瞻仰》)。这些诗篇有对上天的质疑,还有指责与诅咒。天既是“生我”的“父母”,又是主宰命运的至上神。但为什么不体恤自己的子女无辜受罪受罚呢?《大雅・桑柔》一诗,对昊天上帝倾诉了满腹的疑问和痛苦,进行了质问和控诉,诗中描写到: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吴天,宁不我矜!

……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天降丧乱/降此蟊贼,稼穑卒痒。哀恫中国,具赘卒荒。……瞻彼中林……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倬彼昊天,宁不我矜!”,大意是“昊天在上,广大昭明,难道不能对我同情?”反映了人们对上天的质问;“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意思是“同遭祸乱,人烟稀少,劫后余生,频临绝望”人们对上天保佑下民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国不篾资,天不我将”反映了人们对上天不肯帮助的愤怒!

小结

从《诗经》、《左传》中可以看出,周代的宗教神权思想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紧密,是***治统治的附庸和反映,人们对宗教思想的信仰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宗教思想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民本意识的提高,以及祭祀神灵没有得到现实的利益,必然会产生对天命的怀疑。“废人事天”的思想,正是周末以来重民轻神思想的反映。宗教思想没有取得***的发展,总是依附于***治的需要。有利于阶级统治则扶持之,反之,则压制其发展。

论商周之际神权思想的演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商周之际神权思想的演变

学习

《羚羊与秧鸡》中的自由意志和伦理身份解读

阅读(63)

《羚羊与秧鸡》是阿特伍德21世纪的一部新作。在这部作品中,阿特伍德展现了家庭亲情缺失和个人人情缺失的悲剧画面,剖析了其背后的伦理缘由。通过该小说,阿特伍德展示了自由意识的失控和伦理身份的错位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关

学习

可口可乐之谜——咖啡因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可口可乐之谜——咖啡因,内容包括可口可乐加咖啡因合法吗,可口可乐配方有咖啡因吗。巧克力中含有少量的咖啡因,而咖啡、茶、可乐等饮料里的咖啡因含量就远高于巧克力。可乐中的大部分成分都在不同时期被人批评过,但是,全世界的

学习

情绪劳动的研究进展及在酒店领域的研究应用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情绪劳动的研究进展及在酒店领域的研究应用,内容包括情绪劳动有几个维度,情绪智力与情绪劳动的概念区别。工作情绪是员工职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也是关乎组织发展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问题,关于情绪劳动的研究已有30多年,本

学习

中石化易捷“单飞”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中石化易捷“单飞”,内容包括中石化易捷简介,中石化和易捷关系。易捷便利店的优势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也变成了短板,加油站为其提供了门店选址,也限制了它的顾客群体及消费次数。作为中石化非油品业务的主要载体,易捷便利店一直身

学习

欲望的本质及其辩证思考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欲望的本质及其辩证思考,内容包括欲望的根源和原因,一切欲望的起源和原因。【摘要】本文从欲望的本质入手,客观分析了欲望的不同层次以及彼此间的联系,并从正反两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欲望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平衡自

学习

DHL中国直飞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DHL中国直飞,内容包括dhl加急件应该直飞吗,dhl快递是不是直飞。一直备受行业瞩目的DHL快递北亚枢纽的定址终于正式揭晓。投资金额达1.75亿美元DHL北亚枢纽将服务于中国和北亚国家,完善区域内以及和欧洲、美国的洲际连接,成为D

学习

科技兴安 保现代化城镇安全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兴安 保现代化城镇安全,内容包括加快推动现代化新兴安建设,兴安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2015年,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之际,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

学习

“两弹一星”:不能忘记的声音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两弹一星”:不能忘记的声音,内容包括祖国不会忘记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文本模板。表现“两弹一星”研发过程的电视连续剧《国家命运》正在央视一套播出,钱学森也成了不少青少年心中的偶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克服重

学习

千年拳法 第3期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千年拳法 第3期,内容包括千年拳法哪里有买,千年3层拳法。天罡绵掌拳始创于北宋道家巨子冯一元。因其拳法总式为三十六式,紧密融合了人体经络穴位学说,所以在当时被称为三十六式穴道术。本来。古人把北斗星中的斗柄三星合称为

学习

熬到收获季?山姆会员店从慢哲学到快扩张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熬到收获季?山姆会员店从慢哲学到快扩张,内容包括山姆每日特惠,山姆会员店最佳季节订购产品。17年,10家店。沃尔玛(中国)山姆店要结束过去的冰河时代,成为今天零售业逆袭主角。尽管“运营好一家会员店,比运营好一家超市要困难得

学习

算筹的故事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算筹的故事,内容包括算筹是什么意思,算筹用法示意。如果历史能够像电影胶卷那样倒转,我们将会看到――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席地而坐,他正在全神贯注地计算着圆周率。从圆内接正六边形,日复一日,一直算到圆内接正3072边形。他把圆

学习

券商理财产品门槛有多高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券商理财产品门槛有多高,内容包括券商的高端理财产品风险大吗,券商理财产品清盘是什么意思。私人银行在国内发展如火如荼,基金公司一对多产品纷纷登场,面对日益增多的中高端人群这块诱人的蛋糕,券商也不甘落后。对大多数投资者

学习

青花瓷画中的莲纹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青花瓷画中的莲纹,内容包括青花瓷莲花纹的最全寓意,青花瓷的仰覆莲纹。明、清两代,随着制瓷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对外贸易的繁荣,制瓷工匠的集中和瓷商的汇集,以“瓷都”之称的景德镇瓷业发展到了历史的高峰。青花瓷器成为城

学习

微软支持ODF带来什么?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微软支持ODF带来什么?,内容包括微软办公系统里面的ods是什么意思,微软放弃odbc了吗。微软终于交出了桌面市场的“钥匙”,开源厂商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大规模部署开源办公套件。笔者曾看到一篇媒体报道,题为“微软开放Office格

学习

昌黎商周文化概述

阅读(41)

【关键词】河北昌黎;商周时期;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摘要】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昌黎商周文化的信息材料非常有限,自200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相继发现了几处商周文化遗址,出土或采集到一批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等遗物,从中折射出商周时期昌黎地区社

学习

商周时期天命观探微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商周时期天命观探微,内容包括夏商周时期天命观的演进与变化,夏商周的天命观。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表现在天命观念上,它逐步实现了由殷商时期对神鬼观念的绝对崇拜向周朝时期突出人的地位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