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种阅读心态:儿童阅读心态、成人阅读心态、童心未泯的阅读心态
1.理论引入
如何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尽管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也从教育学、诠释学、心理学等层面寻求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从动物学、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对于解读心态还是缺乏相应的研究。居于此,笔者引入世界著名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牛津大学博士德斯蒙德・莫利斯在《人类动物园》一书里的精辟论述。
“许多人对创造性的秘密感到不解。我认为,在本质上,创造性只不过是儿童的探索和发明在成人生活里的延伸而已。儿童提出新问题;成人回答老问题;童心未泯的成人寻找解决新问题的答案。儿童善于发明;成人善于生产;童心未泯的成人善于创造性地生产。儿童探索环境;成人组织环境;童心未泯的成人组织探索,使探索有序进行,加强探索的力量,他创造。”
莫利斯从创造性的角度,把人分为三类“儿童、成人、童心未泯的成人。”文本的解读也是一种创造活动。由此,笔者把文本解读心态划分为三种“儿童阅读心态、成人阅读心态、童心未泯的阅读心态”。
2.例说三种阅读心态
作者创造了作品,但作品一经完成,它就会相对***于作者。意义的“生成”并不完全受制于作者生产作品时的主观意***。相反,就像磁铁将周边的铁屑尽可能吸住那样,作品在捉摸不定的命运中既神秘、又无限地“生成”了其意义。至于意义向读者的“敞开”,可以运用水海绵这个意象。你去拧海绵里的水,力气大出水就多,力气小出水就小。至少在特定的时间里,海绵的水是你怎么拧也拧不干的。即使磁铁的法力有限,水海绵迟早会干,但是,磁铁永远具有吸铁的“能力”,海绵永远具有吸水的“能力”。同样,一部不朽的作品,其意义也始终处于“生成”与“敞开”的现在进行时态。
面对意义“生成”与“敞开”的现在进行时态,笔者拟以《童趣》解读为例,阐述三种解读心态。
儿童解读心态:学生解读往往是浅层解读。不知道如何去“挤海绵的水”或者“力气不够”。这受制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眼界、生活阅历、学力等等。他们解读的结果往往呈现两种状态,一是满足于“事实经过”的粗浅了解,二是茫然一片的一堆问题。这些问题他们迫切需求答案,但并不主动思考有效寻求答案的路径。仿佛一群嗷嗷待哺的雏燕,闹喳喳地张嘴等着父母送来食物。这种解读心态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受任何羁绊,绝对自由,能提出诸多问题,甚至异想天开,风马牛不相及。在《童趣》的解读中,他们很快读出三件“趣事”,并且能够知道“趣”来自于想象和联想。同时也提出了“为什么不把蚊子比作乌鸦?乌鸦与蚊子更相近,颜色都是灰黑、声音都是令人恐怖。”“为什么不伸张正义,为弱小动物报仇,杀死癞蛤蟆?”等等。
成人解读心态:成人解读往往依赖权威、秉承传统,人云亦云,趋同心理严重。生怕越雷池半步,不敢创新解读。总是在重复着“旧答案”。对《童趣》的解读直接引用教参:“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生成。”“本文三美,人性美、构思美、语言美”。说教如此抽象宽泛模糊的定论,自己都是“昏昏”,又如何叫人“昭昭”?
童心未泯的解读心态:《汉典》对“童心未泯”如是解释,“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童心未泯地解读心态就是兼备儿童与成人的优势,“组织探索,使探索有序进行,加强探索的力量,他创造。”如何用此心态解读《童趣》后文专门阐述。
二、童心未泯的成人解读心态是语文教师身份的必然
童心未泯的成人解读心态应该是一种哲学心态。要“说”不可言说的“言说”。哲学因而是成年人的童话,但孩子永远不是哲学家。语文教师解读教材具有三个层面,一是作为成人的解读,作为秉承传统的解读;二是作为个人的解读,作为对应现实的解读;三是作为职业的解读,作为“引领者”的解读。当然这三个层面有时候会交叉重合。但更多的时候,往往呈现为“成人解读心态”。
语文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不是私人解读。其解读路径和解读结论往往直接作用于课堂。作为“磁铁”的文本,周边形形的铁屑该如何取舍?什么时候取舍?作为“水海绵”的文本,该如何用力?用多大力?什么时候用力?都是教师解读教材参考元素。
针对受众(学生),教师的解读要尽可能地接近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同时要“扶之杖藜”,适当提升拔高,完成“自我超越”;针对传统(教参),教师要创造性地接受,保持“我的大脑不是任人践踏的草坪”警惕;针对现实(学生社会生活),教师要与时俱进,围绕学生生活体验,把教材从久远的时代拉到现实的生活场景中来。
创造的前提是自由,创造的关键是智慧。教师不缺乏智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缺乏自由。保持“童心”的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必然。
三、《童趣》是童心未泯的成人之作
《童趣》是一篇回忆录,写作材料是儿时,写作时间是成人。儿时写儿事,与成人写儿事,心理与笔力迥然不同。“文以载道”。沈复在《童趣》中想表达什么呢?
“龙生龙,凤生凤。”沈复出生于幕僚家庭,应该深受“学而优则仕”耳濡目染,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他却从事世人“鄙视”的“商”。以家长和传统的眼光来看,沈复就是一个“不思习上”的败家子。按照当下俗人眼光来看,沈复如果衣食无忧也还能够接受,关键是他终生贫困,历经坎坷。妻子有病因为穷却从不去医治,早年病死。
如果沈复因为少不更事,儿时写《童趣》,趣在天真,趣在自然。可是《童趣》偏偏是饱受磨难满目沧桑的沈复的回忆,穷困潦倒的他居然“不思悔过”,还津津乐道。令人费解。
关于沈复的资料,凤毛麟角。但在沈从文自传回忆录《读一本小书的同时读一本大书》中意外发现答案。
“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
“在这私塾中我跟从了几个较大的学生,学会了顽劣孩子抵抗顽固塾师的方法,逃避那些书本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这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我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
所以,闲云野鹤般的沈复,梅妻鹤子的沈复,尽管被世人的不理解中,依然我行我素,回忆往事,没有丝毫悔意,怡然自得。
四、童心未泯地解读《童趣》
1.逸趣
古人除了名、字外,还常常以旨趣抱负自号。沈复自号“梅逸”。“梅”的意象妇孺皆知,不必细说。汉典对“逸”的如是解释:
①跑,逃跑,逃~。奔~。
②散失:~散。~史。~事。~闻。
③安闲,安乐:安~。~乐(安乐)。以~待劳。闲情~致。
④超过一般:超~。~兴(xìng)(超逸豪放的兴致)。~趣。~致。~品(超脱绝俗的艺术品)。~珠(特异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⑤隐遁:~士(隐居之士)。~民(a.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⑥放任,不受拘束:~荡。飘~。骄奢***~。
根据沈复的生平,结合文章来看,特别是他在文中凸显的“物外之趣”,“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作为兽,以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逸”唯一可取的意义为“超过一般”。
逸趣就是“物外之趣”。即由“此物”到“彼物”的思维过程。那为什么联系的是“彼物”,而不是其他的物呢?除了把握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点外(联想点,想象点之),更重要的要把握“想象者”、“联想者”当时的心境和平时的涵养和志趣。
2.雅趣
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把蚊子比作乌鸦?乌鸦与蚊子更相近,颜色都是灰黑、声音都令人恐怖。”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作者在回忆和写作时,心境都是愉悦的。“境由心生”。心情愉悦,看万事万物都是宠物。所以蚊子此时不是害虫,而是“鹤”。二是从作者平时的涵养和志趣考虑。“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鹤,又名“仙禽”,形象高洁脱俗,鸣声清越,观鹤舞、听鹤鸣,可以使人忘却尘俗。(清)陈子《花镜》记鹤:“尝以夜半鸣,声唳九霄,音闻数里。有时雌雄对舞,翱翔上下,婉转跳跃可观。”姿态闲静、品性高洁、热爱自由的鹤,成了文人墨客生命状态、精神追求的外化和象征。
3.“义”趣
课堂上,学生提出“为什么不伸张正义,为弱小动物报仇,杀死癞蛤蟆?”以童心未泯的成人心态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
一方面,惩罚,同情弱小,似乎是人生来俱有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在儿童身上尤为明显。两虫相斗,癞蛤蟆“拔山倒树而来”,显然,两虫实在是足以使人同情的弱者、无辜者,对两虫而言,“庞然大物”的癞蛤蟆可谓是,“舌一吐而两虫尽为所吞”,在孩子的眼里,它的行为实属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甚至是“十恶不赦”之举,该当受罚,于是“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我”俨然成为替天行道、惩罚的“侠义之士”,“我”把自己演绎成了一位“英雄”,试想,有哪种心情比得上此时的畅快与满足?
另一方面,为什么不杀死癞蛤蟆?中国传统文化除了严惩恶之外,还强调“恕”。孔子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人的宽容,他在《论语》中多次提到“恕”的重要,特别强调,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宽恕之心记在心中,就可以受用一生。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都市陆城第一中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童心未泯地解读《童趣》